吉林省再次聚焦邊境地區。
吉林廣播電視台微信公眾號 圖
6月12日,2024年度全省邊境村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在白山市長白縣召開,這裏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全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縣。
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在會上指出,做好邊境村工作,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隻有促進邊境村人口集聚、人丁興旺、人暢其行,才能實現邊境地區長期繁榮穩定;隻有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紮根,才能增強邊境地區各族群眾凝聚力、向心力;隻有集中資源力量攻堅克難,才能確保邊境村與全省鄉村同步振興;隻有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促進產業繁榮興旺和邊民安居樂業,才能增強邊境地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他要求,各邊境市(州)、縣(市、區)要把推進邊境村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市縣鄉三級黨委書記必須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督戰。各省直部門要為邊境村建設開辟綠色通道,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各包保單位要加大幫扶力度,支持人員到村、項目到村、資金到村。邊境村廣大黨員幹部要紮根邊疆、埋頭苦幹,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在吉林省部分邊境地區,村莊空心化、家庭空巢化、人口老齡化問題較突出。澎湃新聞注意到,2023年,白山市政協曾組織部分委員,到長白縣、臨江市就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開展調研。
調研組指出,近年來,長白縣、臨江市以及所屬的邊境鄉鎮政府和邊境村結合國家、省市鄉村振興、興邊富民等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壯大鄉村經濟,為有效應對和解決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
當時調研組建議,要科學規劃鄉村布局,因地製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引領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要挖掘邊境地區自然景觀、曆史人文和民俗特色,深入發展鄉村文旅產業,多渠道幫助邊民增加就業崗位,拓寬增收渠道。要提高開放水平,發展邊地貿易,充分發揮長白、臨江口岸自貿區、經濟合作區等優勢,積極發展小額貿易、邊境貿易等,拓展與周邊國家和地區跨境區域經濟合作,提升沿邊開發開放水平和貿易便利化水平。要製定各項扶持政策,保障邊民利益,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改善邊境村人居環境,創造吸引人、留住人的良好環境。要全麵推進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工作機製,不斷提高邊境管控水平。
據《吉林日報》最新報道,吉林作為邊境省份,東部與朝鮮、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438.7公裏,邊境村216個。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邊境村村域常住人口增加8303人,與2022年末相比,“空心化”率降低5個百分點,邊境村正逐步展現出獨特魅力和活力。
澎湃新聞注意到,據官方早前統計,在2022年12月底,吉林全省216個邊境村村域常住人口比2021年底增加7179人,“空心化”率下降5個百分點,其中有22個村完全消除“空心化”。
興邊富民,吉林怎麽幹?
在前述邊境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景俊海強調,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聚集人氣為關鍵、以產業興旺為方向、以鄉村宜居為根本,再接再厲、苦幹實幹,爭當全國興邊富民行動創新推進試點,讓全省邊境村和邊境地區成為邊防鞏固、邊境安全、邊疆繁榮、邊民幸福之地。
一要全力打造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加快建設鬆長、臨白等高速公路,大力優化G331沿線客運班車、網約車、自駕租車等服務供給,抓緊組織實施景點景區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工程,全線打造“長白秘境·吉線331”邊境旅遊特色品牌。
二要全力建設邊境土特產加工電商示範帶,圍繞林下參、冰葡萄、五味子、藍莓、林蛙、冷水魚等特色資源謀劃一批種養加項目,加大落戶企業支持力度,加快推進產品特色化、發展品牌化、營銷網絡化,構建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現代鄉村產業體係。
三要全力實施萬名人才人口到村行動,健全完善引人留人好政策、好機製、好平台、好環境,吸引更多人才人口紮根邊陲、守土愛鄉。
四要全力建設幸福美麗“百村示範”邊境村,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公共服務提升,讓邊境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
五要全力夯實千裏邊關堅強堡壘,全麵加強黨對邊境村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工作、民族團結進步、黨政軍警民合力治邊基礎,匯聚起各族群眾共同穩邊固疆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