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卡風靡學生圈 下架難背後隱藏哪些監管難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對於煙卡風靡學生圈的現象,有家長“上書”多個中央部門要求規製煙卡銷售一事有了新進展。

建議函起草人,中國控製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李恩澤告訴南都記者,日前國家衛健委發來回函表示收到建議函;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則安排其與京東調解,但京東稱,因未收到有關部門通知,尚不能下架第三方店鋪的煙卡商品。

微博截圖。

電商平台稱未收到有關部門通知,暫不能全麵下架煙卡

近段時間,煙卡遊戲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引起廣泛關注。煙卡大多由舊煙盒折疊而成,也有部分煙卡為第三方仿製煙盒印刷的卡片,各方擔憂煙卡遊戲會誘導青少年吸煙。

基於此,李恩澤在《一個孩子家長關於“煙卡”的建議函》中分析,生產、銷售煙卡,誘導未成年人購買使用,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與《廣告法》。該建議函隨後寄送給國家衛健委(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教育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

李恩澤還在建議函中提到,京東搜索煙卡共顯示有7978個結果;阿裏巴巴1688顯示有2162個結果等。李恩澤介紹,目前北京市經開區的市場監管部門已電話聯係他與京東調解。因其購買到的煙卡產品為第三方印刷,並非由煙盒製作,可能涉嫌商標侵權,京東表示願意退款賠償。李恩澤告訴京東客服,煙卡可能侵害未成年人健康,希望平台全麵下架該產品。

京東客服與法務溝通後複電告知李恩澤,煙盒不是卷煙,不在禁售範圍,平台需要相關部門的認定和通知才會下架。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京東銷售的煙卡均來自第三方店鋪,非自營產品。

煙卡大多由舊煙盒折疊而成,也有部分煙卡為第三方仿製煙盒印刷的卡片。

煙盒、煙卡待明確定性

卷煙作為一種“專賣品”,其銷售資格和銷售範圍受到嚴格限製。但煙盒是否在限製範圍目前尚不明確,這也使得對售賣煙卡的執法存在模糊和不力之處。

國家煙草專賣局今年4月末曾就規範電子煙發文,其中也提到了針對煙卡的行動,具體可分為三類思路:(1)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便利店、超市、文體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賣煙盒、煙卡等物品的行為進行勸阻;(2)采取行政約談、發送監管函等方式,要求屬地互聯網企業自主清理電子煙、煙卡等商品信息,關停非法銷售店鋪;(3)加強假冒卷煙注冊商標煙卡的線索摸排,追溯非法利用卷煙注冊商標生產、銷售煙卡的生產源頭,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也就是說,文件針對第三方仿照煙盒印刷的“假冒卷煙注冊商標煙卡”,采取了嚴格的管製措施;而銷售由煙盒直接製作而成的煙卡,僅采用“勸阻”“約談”“自主清理”等較為柔性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文件也未明確,煙盒、煙卡等製品應該如何定性。

中國工商出版社旗下的《市場監管半月沙龍》近期刊文分析查處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案件法律適用思路。查處第三印刷的仿製品,目前有比較明確的法律依據,文章介紹,煙草專賣法規定,煙草製品商標標識必須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企業印製,《商標法》也明確,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由煙盒製作的煙卡如何規製?廣告法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公益廣告,宣傳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文章認為,售賣煙卡屬於變相的煙草廣告和促銷,應受到廣告法限製。此外,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文章認為,煙卡隻會讓未成年人過早接觸煙草製品,這與未保法的保護精神相悖,所以是涉嫌違法的。

玩煙卡的孩子。

多地部署整治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查處產品多為仿製品

目前地方對煙卡的執法行動也遵循了前述思路。今年4月以來,多地市場監管、公安、教育、檢察等部門都在中小學校周邊開展了“煙卡”專項整治行動。山東省微山縣市場監管局稱,這些“煙卡”仿造真正的香煙商品外包裝盒進行製作,多是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違反了產品質量法,同時因其在商品上使用“中華”“南京”“泰山”“利群”等商標,還涉嫌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被視為商標侵權行為,違反了商標法。江西省吉安市發布的一份通稿也稱,商鋪銷售的“煙卡”屬於擅自印刷未經授權的卷煙商標製成的“煙卡”產品,涉嫌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違反了煙草專賣法、商標法等相關規定。

南都記者查詢了數十個市、縣發布的相關通告,多地都提到,市麵上銷售的煙卡大多為商家印刷的產品,也多從“假冒偽劣”和商標侵權的角度予以查處,責令整改下架。而針對廢棄煙盒製作的煙卡,各地通稿鮮有深入分析,但也有地方監管部門稱,根據法律規定,從廢棄煙盒上剪下來的“煙卡”,不得進行二次銷售。

此外,各地還普遍采取了“向經營者科普煙卡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要求商家禁售煙卡,並向經營者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商標法》等法規,引導經營者自覺履行主體責任,規範自身經營行為,提醒告誡經營者合法合規經營,守住保護未成年人責任底線”等做法。

李恩澤建議,應對網紅煙卡還是應由國家層麵統一出台文件,明確針對各類煙卡的定性和處置措施,統一下架相關產品。

需要說明的是,近些年流行的“煙卡”也被認為與控煙不力有關。國內煙包普遍印有名山大川,被認為有收藏、娛樂效果。與之不同,一些控煙政策較為嚴格的國家,煙包上普遍印有大幅提示標語和病變的肺部、肝髒圖片,以起到警示吸煙的效果。目前國內僅實現了有限麵積的警示標語,多年來控煙專家一直呼籲,國產煙包也應該印上警示圖形。

但國家煙草專賣局多次拒絕這一建議。2016年該部門表示,在煙盒上印警示圖標不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且目前沒有增加圖標的打算;2021年該部門再在官網刊文稱,目前我國境內卷煙包裝能夠達到告知消費者煙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主任肖琳此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曾談到,國際上控煙做得好的國家和地區,其核心在於使用最有效的控煙措施,成人吸煙率下降後,連帶青少年吸煙率下降。“青少年控煙不能單獨割裂(執行),隻對青少年發力對成人不發力是不對的,應該是整個社會的改變。如果成人吸煙率上升,青少年下降,這是不符合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