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上海的相親角
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
人民公園
不過其實上海還有一個
相親勝地也很有名
隻是不同於人民公園的是
大部分來相親的都是老年人...
那就是
宜家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
宜家是買家居用品的好地方
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
這裏已變成中老年人
相親交友俱樂部!
徐家匯的宜家餐廳
每到周二、周四
就有老人不約而同聚集在這裏
相親、交友、打發時間
多的時候有好幾百人
他們從容地詢問對方年齡、長相、退休金和房產
合則來,不合則去
昨晚(6月11日),東方衛視播出了新一檔紀錄片《前浪》,將鏡頭對準老年人,通過長時間的跟蹤拍攝,記錄他們所遭遇的愛與痛。第一集《不老愛神》講述的是老年人相親的故事。
年近八旬的“阿寶”
追求他的“山口百惠”
阿寶,1948年生
1961年當兵,1966年複員
退休前在上海一家醫院裏工作
經常拖著行李箱來宜家
裏麵放的是給大家買的零食
他在宜家的“成名事跡”是三次婚戀被分走了三套房產,目前在遠郊租了一小間房子居住。
對於自己的三段婚戀,阿寶這樣總結,“三次婚姻失敗,3個老婆都沒找好,都是我自己‘作’出來的”。第一任有精神疾病,照顧了女子18年後離婚,給了她一套房;第二任帶著一個孩子,因為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於是感情破裂;第三任是個殘疾人,已經去世。
知道阿寶的“事跡”後,不少人背地裏說他“戇大”,阿寶卻有一種“別人笑我癡,我笑別人看不穿”的無所畏。
如今
年近8旬的他仍相信愛
阿寶有一個意中人已經三年
他叫她“山口百惠”
談及心中住著的這位“女神”,阿寶這樣介紹,“她要跟聰明人打交道的”。不過遺憾的是,在“山口百惠”的眼中,阿寶卻不是聰明人,“她說我低能”。
三年間,阿寶時不時帶點東西去看望“女神”,哪怕沒有確認關係,但在一起說說話也心滿意足了,“禮拜二去她那裏花了1000多”。
雖然在“女神”身上花了不少錢
阿寶的單相思似乎
並沒有感化“山口百惠”的心
“李醫生,你現在有一千萬
我也不會嫁給你
愛是雙方的
是兩顆心撞擊的火花”
在又一次被“女神”狠狠拒絕後
阿寶有些受傷
“沒結果的,我對她好有什麽用啊,
三年了!我不想睬她了。”
無子女的阿寶把每月八千的養老金毫無保留地花光,大方請客,送人禮物,也四處尋覓,到宜家、到人民公園、到養老院,尋找晚年的伴侶。有人說,他像戰風車的堂吉柯德,用自我的方式捍衛自己尋找愛情的權利。
而這或許也是“山口百惠”
嚴詞拒絕阿寶的原因之一
“山口百惠”:你自己存點錢好了,不要把錢亂花,月光族
阿寶:她老是說我沒錢沒錢,8000塊每個月用光。
而朋友更是直言不諱地戳破阿寶的幻想,“你是個多情種,總想著我那麽好的人,有8000元的退休工資,你為什麽不喜歡我。那你除了8000塊的工資以外,還有什麽?”。
“愛一個人更累,
想一個人很痛苦,
忘掉一個人不容易”
這一次
阿寶真的要重新開始了
放下的阿寶走向了相親角
期待著新的邂逅...
“老太太有沒有?
你幫我登個記,
我是在醫院裏工作退休的,
做醫生。”
和阿寶一樣“失意”的
還有78歲的張爺爺
↓↓↓
“老了要靠自己
頑強活下去“
張爺爺和談了九年的女朋友分手了,自從他54歲那年離了婚,與妻女家人漸行漸遠,便開始在宜家尋找下一段愛情。
他談吐間有種詼諧,對喜歡的人出手大方,但因為他長得不高,如今也不算年輕,就更難找到兩廂心儀的對象了。
每次聚會後,他就去聽聽評彈,跳跳舞,有時買點洋娃娃回家玩。他說老了就是要靠自己頑強地活下去。
也有人在宜家
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
75歲阿姨找到“真愛“
被寵成公主
金阿姨75歲了,平時愛種種花,給自己做旗袍,溫柔嬌小的她卻有堅韌不倒的個性。
年少時富足開明的家境,讓她具有比同齡女性更前衛的交友觀,她燙著優雅知性的齊肩卷發,積極地在人群中交流,不會因為袒露情感需求而顯得緊張,還保有一份東方女性的矜持魅力。
與前男友不歡而散後,她重整旗鼓,穿上繡金的旗袍和白色小皮鞋再來宜家碰碰運氣。
攝製組跟拍了她的兩次相親。第一位比她小兩歲,她特別滿意,才見麵幾個小時就忍不住手舞足蹈,嬌羞地和攝像說:“我有伴了。”
那一刻你會真的為她開心,被她感染,忘記她的年齡。然而問題擺在麵前,對方沒有房子,需要住在她家,她想讓他每月拿四千塊錢家用,他不同意。金小鳳覺得沒意思,浪漫的開始,現實的終止。
第二位相親對象是退休警察,對她可謂一見鍾情,很快就表白了,她卻猶豫了。她的理由是他有點土。不過在老公安不懈地追求下,他倆走到了一起。倆人執手相伴,遊山玩水,她被寵成了小公主的模樣。
雖然對於這段感情,兒子媳婦並不接受的,但金阿姨表示,“這是我的權利”。在她的眼中,顧先生“那麽瀟灑,那麽浪漫,一切都在不言中”。
“不想一個人孤獨終老”
“是找一個能救你命的人”
其實阿姨爺叔們
對自己想要找個伴這件事的
回應遠比我們想象的
要大方坦誠得多
城市在老齡化
鰥寡孤獨的老人會越來越多
他們不願意打擾子女的生活
但也害怕寂寞孤單,需要黃昏之戀
而宜家中老年相親交友的出現
恰恰反映了當下這一群體的
迫切社交需求
有網友表示
理解老人的社交需求
還網友表示
希望老人們能夠有
更多的活動場所
也有網友覺得
生活還有很多選擇
年輕人則表示
自己不喜歡,老年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