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將舉辦世界鍋包肉大賽,此前論證鍋包肉起源
澎湃新聞
2024-06-11 19:31:03
6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世界鍋包肉大賽新聞發布會。微信公眾號“吉林市發布” 圖
據微信公眾號“吉林市發布”消息,6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世界鍋包肉大賽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據吉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震介紹,吉林市將於6月末舉辦世界鍋包肉大賽,為廣大市民及遊客朋友們帶來一場極具特色的美食盛宴。鍋包肉作為東北特色美食和吉菜經典菜肴,在吉林市膾炙人口,深受群眾喜愛,是百姓廚房的明星菜品,也是市民心中獨特的家鄉記憶。近年來,吉林市鍋包肉發展呈現蓬勃態勢,各大餐飲飯店鍋包肉受到熱捧。
李震稱,吉林市想把鍋包肉這一東北地區特色美食,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增強鍋包肉美食的區域認同感、國內行業辨識度,打造世界中餐新名片,帶動餐飲行業共榮共進,促進文旅商融合發展,讓全國人民品嚐鍋包肉美味,讓鍋包肉的版圖不斷擴大。為此我們精心策劃這場盛會,主要有三個方麵特點:
一是形式開放,多元交流。世界鍋包肉大賽以“大東山水迎天下·鍋包美譽源久長”為主題,采取完全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由吉林省餐飲文化研究會主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名廚專業委員會指導,吉林省東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比賽時間為6月29日至6月30日,地點在吉林市江南公園東門口廣場。大賽分為專業組、大眾組、網友組,特設產業組。專業組和大眾組現場參賽,網友組視頻參賽,產業組由企業以烹飪預製菜形式參賽。6月11日至6月16日,采取網絡報名、特別邀請、飯店推薦等方式向國內外征集參賽選手300名。6月11日,“吉林市商務”微信公眾號、“中國吉林網吉林站”微信公眾號菜單欄開通“大賽報名”通道。提前在市內相關大型住宿餐飲企業進行初賽,最終100名選手進入6月29日和6月30日的決賽。
二是八方匯聚,亮點頻現。大賽特別邀請西安、廣西、東三省等友好城市選手、國際廚師,以及“八大菜係”代表性人物參賽。屆時將現場呈現國內外不同地域烹飪風格,麻辣、咖喱、榴蓮等不同口味創新的“花式”鍋包肉,以及直徑達一米的“世界最大鍋包肉”。國內外知名廚師及東北知名飯店負責人擔任評委,20名民間大眾評委和美食品鑒員參與打分評比。大賽專業組設金獎3名,銀獎9名,銅獎18名,並將評選“十佳鍋包肉”、鍋包肉名廚名店等榮譽稱號。賽後還將在北京慕田峪長城組織開展鍋包肉推介活動。大賽特聘廣西“小砂糖橘”為“世界鍋包肉形象大使”,為鍋包肉健康美味的東北形象代言。
三是活動豐富,全情惠民。大賽期間,吉林市將開展全城抽獎、商品展銷、美食品鑒、休閑娛樂等“鍋包肉嘉年華活動”。6月28日至6月30日,消費者憑鍋包肉消費小票,外地遊客憑來吉機票、火車票,即可參與抽獎活動。同時,賽場周邊同期開展汽車、特色商品、文創產品展銷,並升級優化休閑娛樂設施。此外,吉林市還推出20餘項豐富多彩的夏季文商旅活動。
鍋包肉。吉林省商務廳網站 圖
公開資料顯示,鍋包肉是一道東北風味菜,將豬或牛的裏脊肉切片醃入味,裹上炸漿糊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澤金黃,外酥裏嫩,酸甜適口。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吉林市當地不久前曾召開一場專家座談會,論證了鍋包肉的起源。
據中國吉林網吉林站5月16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4月23日,在吉林省吉林市舉行了“挖掘吉林特色美食
振興旅遊經濟發展”座談會,到會文史專家學者們就打牲烏拉美食特別是東北鍋包肉起源進行了深入研討,從民族融合說、老店傳承說等多個維度進行考證,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東北鍋包肉的起源。
4月23日,吉林省吉林市舉行了“挖掘吉林特色美食 振興旅遊經濟發展”座談會。頭條號“中國吉林網吉林站” 圖
其中,黑龍江起源說認為,鍋包肉為清光緒年間“濱江膳祖”鄭興文所創。他於1907年任哈爾濱道台府尹杜學贏的膳食主廚,為接待俄國外賓把原來鹹鮮口味的“焦炒肉片”改成酸甜口味,取名“鍋爆肉”,因洋人發音變成了“鍋包肉”。黑龍江還有另一說法,認為鍋包肉是清朝末年王福來發明的。他在哈爾濱開飯店期間,接到大客戶要求做特色菜訂單,創造此菜並命名。
遼寧起源說認為,鍋包肉是沈陽廚師王善才發明的。偽滿時期他將沈陽小吃“燜烤肉片”進行改良,加入番茄醬等調料,形成了鍋包肉。還有一種說法,遼寧鍋包肉的醬汁是奉天廚師周富根改良的。無論如何,加番茄醬至今成為遼寧鍋包肉與其他省份的區別。
吉林起源說認為,鍋包肉起源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吉林富春園飯莊創店招牌菜“辣瓦肉香”。此菜肉片又薄又大,油炸後形如黃色琉璃瓦片,製作廚藝與鍋包肉如出一轍,口味也是酸甜的,但與現在的鍋包肉相比,有一絲幹辣椒,口味有一點微辣,隨著滿族祭祖帶有家眷、吉林屬重要官方機構會經常和外國人打交道,在菜品上不適合辣口味,喜愛酸甜口味,去掉以往的辣味,於是演變成現在的“鍋包肉”。
消息稱,專家經過研究大量史實認為,東北三省的鍋包肉起源說,無論年代早晚,實際上都是一個指向,即鍋包肉起源於滿清。
早在2018年,吉林省就曾將鍋包肉推出作為吉菜代表。
據吉林省商務廳官網消息稱,2018年9月10日,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2018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籍地域經典名菜、主題名宴交流會”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其中,吉林省共有10道經典名菜、10大主題名宴上榜,“吉菜”作為正式認定的地域菜係,列入“中國菜”大家庭範疇。
鍋包肉位列“吉林十大經典名菜”之一,官方介紹稱其係“吉林省傳統風味菜,流傳至今仍很受群眾喜愛,選擇豬底板肉為原料製成,成菜具有口味甜酸、色澤金黃、香氣撲鼻、外焦裏嫩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