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全軍覆沒!中國軟件行業,集體遭遇“滑鐵盧”

全軍覆沒!中國軟件行業,集體遭遇“滑鐵盧”

文章來源: 黑噪音 於 2024-06-10 13:34: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軟件行業全軍覆沒”,這是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可能很多人已經看到了。

我本來不想寫這個話題,因為說實話我對於中國經濟的負麵消息實在是寫膩了。這一年來,負麵數據層出不窮,而我始終抱著“這可能是暫時的”的心態,去適當批評,並希望盡快好轉。

今年初經濟有所複蘇,我立刻懷著期望寫“有弱複蘇勢頭”。但很快,5月以後經濟重新走向蕭條,我的心態也受到打擊。

我雖然目前生活在歐洲,但我的家人、父母、親友,加起來也有數百人都在中國生活,我的公眾號讀者們也經常表達生存焦慮,而我自己也還有生意在國內,出於這些基本的利益我都是希望中國經濟越來越好的。

所以當我聽到老家親戚的菜按照一斤2分錢賤賣、一車羊淨賠10萬這種事情,都感到非常痛心。我知道農民的辛苦有多麽不易,也知道在經濟蕭條下,農民的收入銳減意味著什麽。

另一方麵,我是真心希望中國經濟好起來(當然也希望同時伴隨著深入的改革和走向社會文明)。因為就全世界來說,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都是一件好事,而美國一家獨大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因為無論是在國內環境下還是國際政治中,充分的自由競爭都是好事,而壟斷都一定會導致衰敗。

所以我在不斷地批評、不斷地發出真實的聲音去對衝那些陷於盲目自戀、自大情緒中的主流聲音,我知道,那些聲音不僅無益於國家進步,反而會貽害萬年。

說回正題,軟件行業的全軍覆沒,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難以啟齒的真相?

我選擇後者。

我甚至可以總結一句話:所謂“軟件”行業的這塊遮羞布,終於要被揭下來了。中國的很多軟件公司,說句不好聽的,對於“軟件行業”這個詞來說本就是一種羞辱。

因為真正的軟件公司,是要標準化的、有工業體係的,同時要有核心的創新能力和生產力推動潛質,而這些在中國軟件公司中幾乎都沒有。

中國的軟件公司,絕大部分可以說就是搞人力外包的官僚機構而已。人力外包路線本來就是軟件行業的“低端加工業”,賺的是體力錢;而且現在的軟件公司還紛紛變得官僚化,內部人治嚴重。

整個行業的劣質化,已經到了量變引起質變的階段,所以紛紛出現巨虧。

因為在以前,它們靠著出賣廉價的程序員勞動力還能搞利潤,但現在隨著行業內卷日益嚴重,企業效率日益低下,利潤也被逐漸攤薄,就成了現在這種看起來快要爛掉的樣子。

類似的公司還有一些赴美上市的電商企業,別看現在賺得盆滿缽滿,走上這條路也是遲早的事——因為本來就沒利潤,隻是靠極限壓榨。

中國軟件行業有點像電影行業,缺乏自己的工業標準和工業體係。有時候看似能搞出來一點東西,也是靠一時堆積資源搞上去的,但本質上還是沒有建立整套的工業規則。

同時也有點像中國足球,拚一下,有時候也能混出點小成績,但無法持續。因為不好好搞青訓、不好好經營聯賽、足球機構衙門化、貪腐嚴重。現在,連泰國都要“逼平”了。

中國軟件行業還有個特點像中國足球,就是每一任公司領導上來都試圖推倒重來,不好好進行底層架構的夯實,變來變去之間,就成了持續的內耗和浪費。

另外,急功近利也是兩者類似的特征。軟件產品做出來立刻就想賺錢,而且是賺快錢,撈一票就走,從未想過真正的革新和長期戰略。足球也一樣,每任領導都想在任上盡快撈政績,同時還要避免給下一任做嫁衣,最後的結果就是把自己也給送進去了。

中國軟件行業總依靠“開源”,就像中國足球總想依靠外教。

你以為中國軟件行業是亮麗的高科技,真實的軟件行業卻跟製造廉價襪子的血汗工廠沒啥區別。

關鍵是,做了一堆爛貨出來,還要打著“高科技”的旗號騙補貼,不僅不賺錢,還要浪費納稅人的錢。這些年,軟件行業靠吹牛吃了多少補貼?而足球又靠著忽悠造就了多少富翁球星?

但最後留下的,都是一地雞毛。

正如開頭所說,我是希望中國經濟好起來的,但我也絕對不會因此就吝惜對這些垃圾行業、混子行業的批判。

現在輿論流行粉飾太平的可怕就在於此:“自家的娃舍不得罵”,到最後養成廢材,禍害的是三代人。

軟件行業、中國足球,都給我狠狠罵!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舉報“妻子出軌”當事人:黃某被解除公派留學協議
150億美元比特幣騙局震動全球,幕後“大佬”竟是...
演員陳偉霆宣布與超模何穗生子,曬多張照片公布喜訊
中科院院士回憶楊振寧最後時刻:上午10點半還挺好




24小時討論排行

翁帆的出路:當“楊振寧夫人”人生開啟新章
美媒問是誰選了在布達佩斯美俄會晤 白宮:你媽媽
“福建號”列裝! “因為這個原因仍難與美核航母比肩
中學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開庭,提及死刑時下跪道歉
美國閉門,中國開門:全球人才爭奪戰打響
黃仁勳:英偉達高端AI芯片在中國市場份額直接清零
楊振寧退休26年石溪大學為他保留辦公室 中國留學獻花
科學巨擘的世紀回望,一文解讀楊振寧的百年人生密碼
友人追憶楊振寧:他沒能二度獲諾獎是一個遺憾
加拿大外長赴北京會王毅 討論電動車等貿易爭端
探訪合肥三河鎮楊振寧舊居 市民驅車趕來獻花
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員工被停薪、係統權限全麵中斷
重大事故:美國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中斷
王毅見黑石集團董座:中美 “脫鉤斷鏈”不是理性選擇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談:目前不打算提供“戰斧”
“AI教母”李飛飛的全新模型問世!一張AI芯片=無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全軍覆沒!中國軟件行業,集體遭遇“滑鐵盧”

黑噪音 2024-06-10 13:34:05



“軟件行業全軍覆沒”,這是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可能很多人已經看到了。

我本來不想寫這個話題,因為說實話我對於中國經濟的負麵消息實在是寫膩了。這一年來,負麵數據層出不窮,而我始終抱著“這可能是暫時的”的心態,去適當批評,並希望盡快好轉。

今年初經濟有所複蘇,我立刻懷著期望寫“有弱複蘇勢頭”。但很快,5月以後經濟重新走向蕭條,我的心態也受到打擊。

我雖然目前生活在歐洲,但我的家人、父母、親友,加起來也有數百人都在中國生活,我的公眾號讀者們也經常表達生存焦慮,而我自己也還有生意在國內,出於這些基本的利益我都是希望中國經濟越來越好的。

所以當我聽到老家親戚的菜按照一斤2分錢賤賣、一車羊淨賠10萬這種事情,都感到非常痛心。我知道農民的辛苦有多麽不易,也知道在經濟蕭條下,農民的收入銳減意味著什麽。

另一方麵,我是真心希望中國經濟好起來(當然也希望同時伴隨著深入的改革和走向社會文明)。因為就全世界來說,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都是一件好事,而美國一家獨大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因為無論是在國內環境下還是國際政治中,充分的自由競爭都是好事,而壟斷都一定會導致衰敗。

所以我在不斷地批評、不斷地發出真實的聲音去對衝那些陷於盲目自戀、自大情緒中的主流聲音,我知道,那些聲音不僅無益於國家進步,反而會貽害萬年。

說回正題,軟件行業的全軍覆沒,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難以啟齒的真相?

我選擇後者。

我甚至可以總結一句話:所謂“軟件”行業的這塊遮羞布,終於要被揭下來了。中國的很多軟件公司,說句不好聽的,對於“軟件行業”這個詞來說本就是一種羞辱。

因為真正的軟件公司,是要標準化的、有工業體係的,同時要有核心的創新能力和生產力推動潛質,而這些在中國軟件公司中幾乎都沒有。

中國的軟件公司,絕大部分可以說就是搞人力外包的官僚機構而已。人力外包路線本來就是軟件行業的“低端加工業”,賺的是體力錢;而且現在的軟件公司還紛紛變得官僚化,內部人治嚴重。

整個行業的劣質化,已經到了量變引起質變的階段,所以紛紛出現巨虧。

因為在以前,它們靠著出賣廉價的程序員勞動力還能搞利潤,但現在隨著行業內卷日益嚴重,企業效率日益低下,利潤也被逐漸攤薄,就成了現在這種看起來快要爛掉的樣子。

類似的公司還有一些赴美上市的電商企業,別看現在賺得盆滿缽滿,走上這條路也是遲早的事——因為本來就沒利潤,隻是靠極限壓榨。

中國軟件行業有點像電影行業,缺乏自己的工業標準和工業體係。有時候看似能搞出來一點東西,也是靠一時堆積資源搞上去的,但本質上還是沒有建立整套的工業規則。

同時也有點像中國足球,拚一下,有時候也能混出點小成績,但無法持續。因為不好好搞青訓、不好好經營聯賽、足球機構衙門化、貪腐嚴重。現在,連泰國都要“逼平”了。

中國軟件行業還有個特點像中國足球,就是每一任公司領導上來都試圖推倒重來,不好好進行底層架構的夯實,變來變去之間,就成了持續的內耗和浪費。

另外,急功近利也是兩者類似的特征。軟件產品做出來立刻就想賺錢,而且是賺快錢,撈一票就走,從未想過真正的革新和長期戰略。足球也一樣,每任領導都想在任上盡快撈政績,同時還要避免給下一任做嫁衣,最後的結果就是把自己也給送進去了。

中國軟件行業總依靠“開源”,就像中國足球總想依靠外教。

你以為中國軟件行業是亮麗的高科技,真實的軟件行業卻跟製造廉價襪子的血汗工廠沒啥區別。

關鍵是,做了一堆爛貨出來,還要打著“高科技”的旗號騙補貼,不僅不賺錢,還要浪費納稅人的錢。這些年,軟件行業靠吹牛吃了多少補貼?而足球又靠著忽悠造就了多少富翁球星?

但最後留下的,都是一地雞毛。

正如開頭所說,我是希望中國經濟好起來的,但我也絕對不會因此就吝惜對這些垃圾行業、混子行業的批判。

現在輿論流行粉飾太平的可怕就在於此:“自家的娃舍不得罵”,到最後養成廢材,禍害的是三代人。

軟件行業、中國足球,都給我狠狠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