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女子跑50公裏還不了充電寶”一事曾引發網絡熱議。據瀟湘晨報消息,5月27日,一女子發布視頻吐槽,借了一個品牌名為“來電”的共享充電寶,歸還時,跑了50多公裏都沒有找到一個有空餘插槽的機器。一怒之下,砸了充電寶。
6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聯係上視頻的發布者。她表示,“來電”方已聯係過她,提出賠償200元,還在協商中。5日下午,她告訴記者,雙方已經私下協商解決了此事。
▲位於廣東廣州的一處來電共享充電寶租賃點 據視覺中國
針對借了共享充電寶卻難以歸還的情況,“來電”方工作人員回複記者稱,如找不到歸還網點可以線上谘詢客服。“這邊(客服)會幫助操作凍結計費時間,或者可以進行郵寄歸還的。”至於郵寄的費用誰來承擔,該工作人員沒有明確回複,隻是表示他們會根據用戶的不同情況與需求,提供合適的方案。
女子怒砸充電寶引熱議
網友吐槽共享充電寶“易借難還”
5月27日,廣東一女子發布視頻吐槽,借了一個“來電”的共享充電寶,歸還時,跑了50多公裏,都沒有找到一個有空餘插槽的機器。一怒之下,砸了充電寶。視頻顯示,女子拍攝了一個位於餐館裏的“來電”共享充電寶機器,顯示每個插槽都插有充電寶。“跑了50公裏,每一個都是滿的。”女子一氣之下,將充電寶砸了。
據瀟湘晨報報道,視頻發布者的丈夫侯先生稱,在租借充電寶的當晚10點多,他騎電動車出門。“來電科技小程序顯示的歸還地點相隔都有兩三公裏,可當我趕過去,要麽關門了,要麽根本找不到來電的充電寶。我還特地開車趕到了一個距離5公裏的、不會打烊的夜宵店歸還充電寶。可店家說早就下架這款充電寶了。”侯先生說,不論是地鐵站出站口或是各個門店,當天晚上他跑了2個多小時,加起來將近50公裏,都未能成功歸還充電寶。
“來電”科技高鐵專線的一名客服人員表示,城市商鋪的機器不多,推薦租借充電寶後,不要帶走,直接在租借的地方歸還,“如果遇到機器被塞滿了,可以用郵寄的方式。客服可以把扣費做暫停處理,郵寄的費用需要自理,但是租借的費用可以全免。”該工作人員提醒,“來電”的小程序上可以檢索到附近可歸還充電寶的門店,但是存在一些更新不及時的情況。“有些商鋪,我們已經撤離了,但是係統還沒有更新;也有些商鋪搬遷了,但我們這邊沒有及時核實。因此可能出現顧客過去後找不到機器的情況。一般來說,我們推薦去商場的機器還,商場的機器比較多,也基本不會動。”
5月31日,紅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來電”科技的官方客服電話,試圖轉接人工服務,但均未成功。通過查詢天眼查,記者找到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其他電話號碼,但多次撥打也無人接聽。
6月1日,記者聯係上視頻發布者。據其表示,“來電”方已聯係過她,要求賠償200元,還在協商中。5日下午,記者再次聯係視頻發布者詢問解決結果,對方稱已經私下協商好了,現不方便接受采訪。
通過檢索關鍵詞,記者還發現,共享充電寶“易借難還”的案例並不少見。此前,市民王先生就曾向紅星新聞反映,在2021年4月17日下午2點,他由於著急出門未給手機充電,便在某商場附近一家門店租借了一個共享充電寶。但當他到另一地方時卻發現,該充電寶微信小程序上顯示的可歸還點位卻並不存在。最終,王先生隻好返回原商場將充電寶歸還,並且最終支付了12元的費用。“充電1小時後,手機電量就已經到達了85%,足夠正常使用。但因為難以歸還的問題,讓我多支付了8元。”王先生說。
專家:
共享充電寶“易借難還”,
根源在於行業無序化、野蠻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會長葉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商家將共享充電寶出租給消費者時,應該提供相應的合理回收機製,至少要保證從哪借的就能夠從哪還,或者在其中一個經營場所可以歸還。“如果消費者歸還充電寶的時候,發現所有的插槽都被填滿了,而且無法歸還的狀態持續很久,應該推定商家主觀上不是善意的,客觀上也使得消費者增加了費用和支出。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如果提出賠償,多收的費用商家應該予以歸還。如果情節更嚴重,商家通過這種方式騙取消費者的財產,市場監管部門也可以做出行政處罰。”
中國金融創新研究院特聘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在定位點不準確或者多個定位點無空餘位置的情況下,充電寶運營商明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和財產權益,“消費者可以通過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或者請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進行維權。用戶與充電寶運營商本質上是一種租賃合同關係,後者有義務可供準確的歸還位置,若因地址有誤而導致無法歸還,由此造成的所有損失,充電寶運營商應承所有責任。”
宋清輝還認為,共享充電寶出現“易借難還”的問題,其根源在於行業無序化、野蠻發展。“該行業因門檻低,且無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依,從而導致各路資本一哄而上,亂象頻發。這種種亂象也與一些小品牌、小公司的運營能力、服務能力較弱息息相關。”
宋清輝表示,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對社會閑置資源進行再次調配,從而讓用戶能夠以低廉的價格享用這些便捷的資源或服務。但共享充電寶卻是統一采購的商品,然後通過繳納押金、分時租賃的形式給用戶使用。“顯而易見,共享充電寶未來向前發展的局限性很大。未來,隨著智能手機電池續航逐步提升,共享充電寶或將會慢慢退出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