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是相信美國會出兵援台 無論拜登還是川普…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最好是相信美國會出兵援台

鄧聿文 2024年06月02日



倘若發生台海戰爭,結果將取決於美中在台海作戰誰的兵力更強,而非美國會不會出兵援台。(本報合成圖片)

這是一個斯芬克斯之謎,無數人在問,但現在似乎難以找到答案。

賴清德520總統就職演說再次讓人們想起這個問題。拜登日前在西點軍校的致辭表示,美國在必要時,會毫不猶豫地用武力來保護美國的利益和盟友。由於正值中國大陸第三次圍台軍演剛剛落幕,所以在台灣尤其在綠營,把拜登這句話解讀成是對台灣發出的清晰而有力的出兵援台信號。

細究起來,拜登所說的盟友是否具體所指台灣,隻有他自己清楚。有鑒於台灣並非是美國條約盟友,所以這個武力保護理論上不包含台灣。一個現成例子是烏克蘭,儘管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很大,然而,由於烏克蘭既不是北約國家,也不是美國的條約盟友,美國可以給錢給武器,但就是謹守不派兵參戰的邊界,拜登在致辭中還強調“決心讓美國士兵遠離烏克蘭戰場”,因而也有人說,台灣不要天真地相信兩岸打仗,美國會出兵參戰。

關於美國是否會武力保護台灣的問題,對台灣茲事體大,確實值得好好辨析。以台灣的實力,是沒法抵禦大陸武力犯台的。現在戰爭打的是消耗戰,沒有源源不斷的資源來支撐戰爭,最後失敗的概率很大。還是以烏克蘭為例,兩年過去後,烏克蘭在和俄羅斯的作戰中漸漸落入下風,原因很簡單,就是兩邊的實力——無論軍事還是工業能力都不對等。而台灣和大陸在這方麵相差更大。我這麽說,綠營人士可能頗不以為然,但我認為要客觀看待這一點。正因兩岸的實力不對等,美國的援助尤其是出兵援台就變成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因為這決定在台灣走向獨立的過程中能否成功。

很多人,包括我的多數朋友,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幫助台灣。他們一個十分簡單也最本質的理由是,中美都是核大國,而有核國家不會爆發戰爭;另一原因是,台灣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結論也很簡單,美國不會為了一個不是它核心利益的地方,冒著和中國發生核戰爭的風險,同中國打一仗。

這兩個理由看似有理。自美國在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後,雖然美國在全球發動多場戰爭,可確實沒有同過去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發生正麵軍事衝突。美國在朝鮮戰爭後,也沒有再出兵攻打朝鮮,印度和巴基斯坦近10多年來,也沒有爆發嚴重的軍事衝突。中國和印度在爭議地區,前幾年倒發生過一次雙方士兵的衝突,可用的是原始的木棍和石頭。上述現象,是因為這些國家現在都有了核武器做護身符。

不過,我倒認為如果兩岸爆發戰爭,美國是會出兵援台的。這跟拜登的幾次表態無關,而是由美中的結構矛盾決定的。我必須糾正許多人一個習以為常的錯誤看法,即認為台灣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以不會為了台灣同中國打一仗。美中的矛盾,有製度和意識形態的衝突,但本質的還是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即老大和老二的戰略衝突。美國是無論如何不會接受一個由中國統治的世界的,這點已由美國駐華大使說得很白。何況,中國又是一個共產國家和非基督教的文明體,如果中國成為世界霸權,不但美國而且在整個西方看來,將都是災難性的。這就是所謂美中的結構矛盾。而不幸或有幸——看從哪個角度說——的是,台灣恰恰處於美國遏製中國的關鍵地位。



如果美國仍由大陸奪去台灣而無所作為,或者象徵性地幹預一下,美國的全球盟友——不僅僅是亞洲,會做何觀感?(美聯社)

美中爭霸是全麵和全方位的,但歸根到底,最後都要反映到台灣問題上。不論何種方式,假如中國大陸吞併台灣,實現國家統一,美國的霸權就將真正從此衰落。雖然在西方和非西方世界,如今有很多人認為美國的霸權正在衰退,然而隻有台灣的失守,才真正表明美國的霸權衰落。台灣若被大陸奪走,美國幾十年構築起來的圍中第一島鏈也就轟然倒塌,第二島鏈根本圍堵不了中國,也許整個西太就成了中國的內海,由北京發號施令。

想想看,如果美國仍由大陸奪去台灣而無所作為,或者象徵性地幹預一下,美國的全球盟友——不僅僅是亞洲,會做何觀感?大概率,在東亞的盟友日本韓國菲律賓等都會倒向中國,因為它們會認為美國不但不可靠而且沒有實力來保護它們,既如此,為什麽還要跟著美國混?而美國國內,是沒有準備好要接受這個事實的。這也就是我一向強調的,台灣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如果說中國不能失去台灣,美國同樣不能失去台灣。就此而言,台灣對美國,比烏克蘭對美國要重要得多。

至於說核大國之間不會發生戰爭,雖有過去幾十年的事實來證明,但並非是一條鐵律,在戰爭的問題上,不要高估人類的理性。有核國家沒有爆發戰爭,隻能說還沒有觸及到它們的核心利益。再講,有核國家或核大國之間爆發戰爭,不一定就會發展到核戰爭。現在在這個問題上的說法,是假定在兩個有核國家發生戰爭後,輸了的一方因為輸不起而動用核武器。

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可同樣不能排除以下可能性:因為擔憂這點,有核國家之間一方認為另一方觸犯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而會自我克製,不會動用戰爭手段來解決。所以,對未來的戰爭,我們還是要有一種開放的思維,而不囿於一種成規。隻有一點是永恆不變的,當國家的核心利益被冒犯時,戰爭通常是用來解決爭端的手段。

從美國來看,無論是拜登還是川普當選,未來的美中對抗隻會比現在更激烈。世人都以為川普喜歡交易,然而,川普的國安團隊會是清一色的鷹派,主張對中包括武力在內的解決方式。如果拜登連任,他自己都已經在派兵保護台灣的問題上多次表態,又有共和黨鷹派和美國輿論的壓力,不會不出兵的。最好還是相信美國會這樣做。

當然,從北京來看,如果決定發動台海戰爭,不會不考慮美國出兵的因素。所以,屆時台海戰爭的結果,取決於美中在台海作戰,誰的兵力更強,我想台灣應該認真思考的是這點,而不是糾結於美國會不會出兵。

※作者為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