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二戰前德國?中國戰略金屬儲備引發關注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19年3月1日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Rubaya礦山作業的手工采礦工人

星期二(6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宣布成立兩黨“政策工作小組”,“專注於對抗中國對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控製”。

中國對稀土、鋰、銅(Copper)和鈷(Cobalt)等關鍵礦產資源的控製和儲備,越來越引發美國和西方的關注。除了擔心在關鍵礦產對中國太過依賴之外,中國對關鍵礦物的控製和儲備也令美國和西方擔憂中國在為潛在的戰爭做準備。

在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USCC)近日舉行的一個聽證會上,有專家指出,中國政府在銅礦石領域的戰略儲藏,與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戰略儲藏“有相似之處”。

銅和鈷同時具有軍事和民用功能。銅無論對於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電動汽車的製造,都不可或缺。另一方麵,由於銅的抗腐蝕能力,它對於武器裝備,包括子彈、飛機、艦船的製造,也同樣不可或缺。專家們相信,跟蹤中國對戰略金屬和其他能源的儲備,監控其異常活動,可以為中國潛在的敵對行動提供早期預警。

中國是第一大銅礦石加工國

美國內政部下屬的科研機構、國家地質勘探局(U.S. Geological Survey)有關環球銅礦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繼續是世界第一大銅礦石加工、提煉國,其加工、提煉產出占據全球44%。盡管中國本國的銅礦石產出僅占全球不到8%,而且儲藏量隻占全球儲藏量的4%。

除卻加工、提煉產能遙遙領先世界,業界人士還注意到,盡管近幾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出現大幅下滑,產能過剩,基礎設施建設出現停擺,但是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中國銅礦業正在以極端高速擴大,新的銅礦加工和提煉設施層出不窮。

路透社6月13日的一篇報道指出,“盡管中國國內需求前景並不明朗,但是中國從國外進口的未鍛壓的銅(unwrought copper)仍然強勁,5月一個月就進口了514,000噸,比4月份高出17.4%,比去年同期高出15.8%。”

路透社的報道還說,中國從國外進口的未經加工和粗略加工的銅礦石也都有增加。與此同時,4月份一個月,加工過的銅產量為11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2%。

中國鈷礦石儲備過去10年翻了50

除了銅以外,中國對另一項戰略金屬鈷的市場占有和儲備也令人矚目。

美國礦石經濟學家大衛·哈蒙德(David R. Hammond)告訴美國之音,鈷具有多重戰略意義,包括在電動汽車和新能源產業。與此同時,鈷也是噴氣發動機以及軍用雷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軍事用途。

非洲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鈷礦,產能占據全球大約四分之三。目前,中方控製了剛果民主共和國19個鈷礦當中的15個。除此之外,中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鈷礦石加工、提煉國。

根據業界人士觀察,中方為了確保對世界鈷礦資源的近乎全麵控製的局麵,反複利用價格戰,力圖打消其他國家對鈷和其他關鍵金屬的開發、生產。

最近一兩年,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開始著手重新布局,試圖打破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上的主導地位,然而,就在美國政府拿出資金,鼓勵在美國國內開采鈷礦的幾乎同時,鈷的價格大跌,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已經開始進入研發狀態的位於愛達荷州的鈷礦項目停止作業。

礦石經濟學家哈蒙德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價格暴跌、市場價格目前低於生產價格,是導致這一項目停產的原因。而從時間點上看,似乎過於巧合。

盡管鈷的價格暴跌,2023年一年內,中國在剛果的鈷礦繼續大幅增產。業界人士懷疑 ,中方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將投資門檻設高,進而打消其他投資者進入這一產業、進而挑戰中方的念頭。在此之前,中方就是采取類似的手段,迫使其他國家退出另外一種關鍵金屬銻(Antimony)的國際市場。

美國國家地質勘探局的經濟學家和礦石專家安德魯·加利(Andrew Gulley)在接受美國之音書麵采訪時指出,盡管中方在2022年期間控製了全球44%的鈷礦產能,中國政府仍然計劃將2023年全球鈷礦產能的57%庫存起來。

加利在他的研究中注意到,中國政府從2014年到2024年這十年內,國家戰略儲備部門購買的鈷礦石從2014年的300公噸,上升到2023年的8,700公噸。而2024年度計劃購買額幾乎是2023年的兩倍,即150,000公噸,十年間戰略儲備翻了50倍。

美國前派駐非洲地區的特使J·彼得·範(J.Peter Pham)日前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指出,雖然中國近年在非洲的投資有所下降,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他們在戰略礦石和金屬領域的投資有任何顯著下降。很顯然,這是因為這一領域被中國政府認定具有戰略意義。

戰略儲備,堪比二戰前的德國?

美國礦石谘詢公司Dei Gratia Minerals創始人兼科羅拉多礦業學院下屬的佩恩公共政策研究所(Colorado School of Mining Payne Publ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的格裏高裏·威舍爾(Gregory D. Wischer)6月13日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的聽證會上指出,中國對銅和鈷等戰略金屬的控製和使用與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具有相似之處”。

他以書麵證詞的形式分析了中國政府在銅礦石領域的戰略儲藏,並將之與二戰期間德國的戰略儲藏做了比較。

“典型的情形是,中國要購買戰略儲備資源,一般不會對外公布;在選材方麵,他們著眼於本國出產數量大大低於需求的那些礦石,尤其是銅礦石;他們同時還把重點放在具有特殊用途的稀有金屬上,比如鈷。”他寫道。

威舍爾指出,美國國家地質勘探局(U.S. Geological Survey)1938年的時候形容德國當時礦產以及礦產加工能力的語言,和今天業界形容中國在礦產開發以及加工能力方麵的語言非常相似。他說,當時的報告說,在當時世界上主要工業化國家當中,德國經濟架構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它在金屬加工領域的能力,遠遠超出本國出產相關能源的數量。

威舍爾在呈交給國會的書麵證詞中指出,“當下,中國也在開采一定數量的金屬礦石,但是,它所加工、提煉的礦石,數量遠遠超出境內礦石產出。”

他表示,有鑒於此,德國1939年入侵波蘭前的戰略儲備行為,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中方是否有可能是在侵犯台灣前做準備工作。值得指出的是,USCC6月13日的聽證會上,與會的多位專家指出,中國正在為台海衝突以及與美國正麵開戰的極端情況做好準備。與會專家同時強調,美國需要從軍事、金融、能源、糧食等多個角度,加大對中國儲備能力以及戰爭動員動態的關注。

威舍爾說,要進一步了解中國方麵加強銅礦石戰略儲備的目的,一個角度是觀察書麵上的消費和實際消費兩個數據之間的差額。他以德國為例說,德國在1937年和1938年期間,shu mian s的銅礦石消費量要遠遠大於實際使用的銅礦石消費量。

威舍爾指出,德國從1935年開始,就不讓外界知道真實的礦石消費實情。現在的情況是,外界也很難得知中國戰略礦石產品的儲備和消費實情。他指出,中方對於鋅礦石等其他對於中方不具有同等戰略意義的金屬的儲備,在信息管控方麵,沒有那麽嚴格,但是對於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銅礦石,在信息管控方麵,就嚴格得多。

這位分析人士說,中國政府隱藏戰略儲備具體數目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對外說都是為了經濟發展,但實際上一部分是拿去做戰略儲備的。另外,由於中國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特殊關係,政府方麵完全可以勒令礦產企業和政府配合;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可以讓地方上進行金屬戰略儲備,而且這些儲備資源就留在地方上,而不是轉移到中央儲備地點。

威舍爾還指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還於1936年宣布金屬產品管控,並且說那是政府製定的旨在國家經濟自給的“四年計劃”的一部分。這與中國的表現類似。中國2020年底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在描述中國政府的能源儲備戰略時說,“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戰略儲備與商業儲備並舉。”

威舍爾還提醒說,無論是當初的德國,還是今天的中國,關係到關鍵的、和軍事有關的戰略儲備信息,矢口否認,或者故意誤導,都是觀察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的。

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反製行動

除了為戰爭進行可能的準備之外,分析人士說,在中方成功掌握了市場絕對主導權之後,中國還把戰略金屬當成在國際政治、經濟博弈過程中的一個“棋子。”

繼去年八月宣布對鎵和鎘進行出口限製之後,中國政府去年底還宣布對石墨等稀土元素以及礦物加工設備實施了出口管製。

不過,中國的做法已經讓西方國家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覺醒。媒體分析,“美中特設委員會”的最新舉動旨在削弱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方麵的主導地位,以降低美國在半導體、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中所使用關鍵礦產的對華依賴。

2022年3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授權使用《國防生產法案》, 鼓勵國內生產製造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材料,支持鋰、鎳、鈷、石墨、錳等關鍵礦物的開采和加工。

除了美國之外,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在內的民主價值同盟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強了對中國在境外礦產企業投資的審核,以保護國家資產和資源,降低對體製對手在相關領域的依賴。

在中國總理李強6月15日訪問澳大利亞前不久,澳大利亞官方表示,基於國家利益考量,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下令多名與中國有關聯的投資者出售澳洲稀土礦商北方礦業(Northern Minerals) 股份。

2022年,加拿大政府公布新規定,外國國有企業對加拿大“關鍵金屬”的投資需要經過特別批準。政府列出了一項包含31種稀有金屬的清單,認為這些物資可能會威脅加拿大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除了諸多工業國已經把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提升至戰略高度之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采取措施加強對戰略金屬的控製。2014年到2017年間,印度尼西亞禁止鎳礦石出口,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鎳生產國,迫使中國公司在印尼境內加工這種金屬。 津巴布韋從2022年底起開始禁止手工開采鋰礦,鋰未經加工不得出口。2023年,納米比亞也采取了同樣的措施。 去年,墨西哥頒布法令,將其鋰儲量國有化。玻利維亞撕毀了其國有鋰生產商與外國公司之間的協議。

teddy153153 發表評論於
美國之音毫無媒體職業道德底線,造謠生事,唯恐天下不亂,為了美帝禍害世界搖旗呐喊。作為世界工廠的國家,各種材料和物質都需要,才能製造出更多產品。
hxz3140 發表評論於
不囤積這些不可再生的礦產,難道買美債?被美國割韭菜?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蔣介石?中華民國是合法政府。你們是顛覆政府的非法組織。用咱黨的話說,你們可是海外敵對勢力蘇維埃扶植的偽政權。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4-06-20 04:47:46
說得好像美國人是聖潔白蓮花似的,"從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慈善家? 中國1949年建國以來,美國可有一天對中國消停過,先是利用蔣介石反攻大陸,然後是在朝鮮越南發動戰爭圍堵中國,碰釘子之後分化中蘇,搞垮蘇聯之後不忘順手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搞顏色革命,六四,香港,台灣,南海不停地在中國內部和周圍鬧事,經濟上製裁,科技上封鎖,哪天不是想扼殺中國發展?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但凡美國有戰爭信心,在這種經濟競爭下早就會對中國戰爭了,而不會看著陸權國家逐漸從經濟上控製世界。而中國文化是以戰止戰,這就意味軍事上比美國更強大,戰爭能力更強。
美國是恐懼文化,任何他人的強大都會感到威脅。尤其是中國在遠程武器上占有絕對優勢,在極音速導彈和雷達係統方麵,美國大致比中國落後兩代,如果戰爭,處於被動挨打的處境。
更是因為製造業連中國的十分之一能力都不到而無法長期戰爭,其實把美國所有盟國的製造業能力加在一起也無法與中國比。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哈哈,軍盲,幼稚

8421 發表評論於 2024-06-20 07:34:36二戰時,希特勒可以躲在深深的地堡中,指揮戰爭,統治國家。盟軍無法直接斬首希特勒,隻能先消滅他的軍隊,然後滅了希特勒。如果中美現在開戰,習近平是無法像塔利班以及哈馬斯一樣用通信員,交通員來指揮作戰和統治國家的。所以他無法隱藏自己的行蹤不被美軍偵察到,而導致被地堡炸彈斬首。習近平在解決這個難題前,是不敢武統中華民國的。習隻敢與周邊國家搞搞小衝突,用用木棍,石塊,刀具,而不敢使用大型火器
8421 發表評論於
二戰時,希特勒可以躲在深深的地堡中,指揮戰爭,統治國家。盟軍無法直接斬首希特勒,隻能先消滅他的軍隊,然後滅了希特勒。如果中美現在開戰,習近平是無法像塔利班以及哈馬斯一樣用通信員,交通員來指揮作戰和統治國家的。所以他無法隱藏自己的行蹤不被美軍偵察到,而導致被地堡炸彈斬首。習近平在解決這個難題前,是不敢武統中華民國的。習隻敢與周邊國家搞搞小衝突,用用木棍,石塊,刀具,而不敢使用大型火器。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我將無我,
全民玉碎。
一點小看法 發表評論於
所以如果開戰,美國的第一打擊目標就是中國的戰略儲備,製造能力。第二打擊目標是終點基礎設施,比方能源,電力,水利等等。

所以,最好的結果是不打仗。如果真的開打,經濟直接倒退50十年。
技術員 發表評論於
口口聲聲中國進口了多少鋰銅鈷,就是不提中國為全世界市場提供了多少鋰銅鈷和以鋰銅鈷為原料的產品。
偶偶地來一發 發表評論於
納粹德國那是惦記別人,中國是怕別人惦記。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說得好像美國人是聖潔白蓮花似的,"從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慈善家? 中國1949年建國以來,美國可有一天對中國消停過,先是利用蔣介石反攻大陸,然後是在朝鮮越南發動戰爭圍堵中國,碰釘子之後分化中蘇,搞垮蘇聯之後不忘順手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搞顏色革命,六四,香港,台灣,南海不停地在中國內部和周圍鬧事,經濟上製裁,科技上封鎖,哪天不是想扼殺中國發展?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2024-06-20 03:50:26200斤說了,不忘初心。共產黨的初心,就是埋葬資本主義。
五毛也別裝無辜了。
你們在海外互聯網上的出現,就說明了共產黨的野心。
春風春雨88 發表評論於
Bidumpdemofan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21:47:17
世界有三大極端分子集中地:本拉登的基地組織,俄國(比如梅得傑耶夫等),美國(比如國會的某些議員),他們是世界和平的敵人。
---------------
還要加上中國戰狼, 你以 為中國是委屈的小白兔 ???? 老金的雙贏是贏兩次的!!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200斤說了,不忘初心。共產黨的初心,就是埋葬資本主義。
五毛也別裝無辜了。
你們在海外互聯網上的出現,就說明了共產黨的野心。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多說無益,中國的存在就是對美帝國主義者的威脅,"你又不肯下跪,又不願意去死,讓我十分難受。",中國再怎麽忍讓像個小媳婦似的它們也不會放心。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21:19:57


美國政府國會神經病人不少。糧食和衣服都是軍民兩用商品,戰時很容易轉化為軍用品,中國糧食消耗量大、進口量大,國會有否應該懷疑在為戰爭做準備?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一三五崩潰,二四六威脅,周日混合雙打,既崩潰又威脅
矽穀碼工頭 發表評論於
"你花錢把阿共的儲備買走不就得了?", 可以,但隻收人民幣, 不收美元
小好人 發表評論於
顯揚中國威脅論,真是不遺餘力。
tintin9999 發表評論於
電動汽車和高鐵生產的需求被看成了為戰爭做準備。
Capitaltwo 發表評論於
備戰備荒為人民。
kl3527 發表評論於
習國一路狂奔,奔向習主義的遠大前方
pop4 發表評論於
中國那是手裏的美元沒地方花,又不想買美國國債。就大力進口這種原料實物。
發展中國家想建提煉廠出口成品中國也歡迎的,
無非是少賺點,但同時汙染也少了,打平。成品照樣買。
Bidumpdemofan 發表評論於
世界有三大極端分子集中地:本拉登的基地組織,俄國(比如梅得傑耶夫等),美國(比如國會的某些議員),他們是世界和平的敵人。

叫啥好不好 發表評論於
有個屁用 老毛子吹得強大吧 北約給了一些過氣的武器 就被打得丟盔卸甲褲衩都丟了 共產黨願意儲備多少?救儲備多少還不定誰撿便宜了
殺敵三千,自傷一萬 發表評論於
毫無疑問就是在備戰。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然並卵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美國政府國會神經病人不少。糧食和衣服都是軍民兩用商品,戰時很容易轉化為軍用品,中國糧食消耗量大、進口量大,國會有否應該懷疑在為戰爭做準備?



Wuweixiao 發表評論於
你花錢把阿共的儲備買走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