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轉文釋疑美國登月 還用了郭德綱的段子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轉文釋疑美國登月 還用了郭德綱的段子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4-05-25 04:56:5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連日來,質疑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真實性的聲音持續攪動國內互聯網。繼中國科協之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簡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也“下場”刊文科普釋疑。

5月22日,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轉發了騰訊新聞旗下“一起來嘮科”稿件《美國阿波羅登月造假被實錘?證據不會消失,時間將證明一切》。文章中,北京廣播電視台主持人段玉龍對話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解讀近期針對阿波羅登月計劃流言的來龍去脈。

文章稱,波瀾的緣起是在嫦娥六號發射的直播中,探月工程三期副總師裴照宇在和主持人對話時,提到“阿波羅盆地”時有一段不連貫的表述被大肆解讀,被當成美國登月造假的“鐵證”。

嫦娥六號降落區域示意。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圖

對此,楊宇光表示,“裴總雖然沒有把這段話說完整,但他提到的‘阿波羅’其實指的是‘阿波羅盆地’,另稱為‘阿波羅撞擊坑’,指的是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裏的一小部分地形。南極艾特肯盆地是非常大的,直徑超過2000公裏,包含了月球的南極。但這個撞擊坑的名字和阿波羅登月地點並沒有關係。”

他指出,“我們知道人類史上唯一的載人登月計劃是阿波羅登月,從1969年到1972年一共進行了七次,除了阿波羅13號失敗以外,另外6次都取得了成功,都是落在月球的正麵。阿波羅計劃的名字起源羅馬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當下的美國重返月球計劃起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神話中阿爾忒彌斯是阿波羅的妹妹,可以看出他們取名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阿波羅計劃’和‘阿波羅撞擊坑’除了名字相同,並無其他關聯。裴總也沒有在節目中說阿波羅計劃是假的,這是很明確的。至於他說的沒有找到阿波羅盆地的什麽,我也無從判斷,我們隻能從國家航天局在嫦娥六號正式發布的信息中來了解這個任務,目前唯一知道的就是阿波羅盆地是我們的計劃著陸點之一。”楊宇光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還在上述文章的評論區回複了不少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真實性的留言。

其中,在答複一名網友的質疑時,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引用了一段郭德綱的著名相聲段子,“郭德綱說過:比如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該所。整合後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國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之一。

該研究所的“十四五”定位與目標是“麵向地球與行星科技前沿,麵向資源能源、宜居環境、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需求,麵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發展地球與行星科學新理論,研發深地探測關鍵技術裝備與深空探測科學載荷,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科技支撐。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地球與行星科研機構,成為地球與行星科學前沿理論的研究高地和高端人才基地,成為戰略性資源能源勘探開發技術裝備的創新平台,成為地球宜居環境建設方案的科學智庫。”

此前,中國科協微信公眾號“科學辟謠”也曾在5月14日刊發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太空文化傳播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君毅的科普文章,解釋了上述裴照宇關於“阿波羅盆地”的發言。

王君毅文章稱,“這本來是直播類節目中常見的情況,但因為裴照宇提到了‘沒找到’和‘阿波羅’這兩個詞,一些媒體認為發現了‘流量密碼’,將這段對話單獨截取出來,並配以《關於南極艾特肯盆地,裴總這樣說:沒找到那個……》這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標題,做成短視頻進行大肆傳播。在這些視頻下麵的評論區,出現了大量的認為找到了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造假證據的評論內容。”

王君毅在文章中寫道,“視頻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於月球南極,是被譽為‘太陽係內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麵積跨越月球正反兩麵,在這個大型盆地內還遍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視頻中備受爭議的‘阿波羅盆地’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個,它位於月球背麵。‘阿波羅盆地’這個名字裏雖然也有‘阿波羅’,但和阿波羅登月任務落點完全是兩回事。這是為了紀念阿波羅登月任務而命名的,並非任何一次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落點。”

關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介紹,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出發,7月20日登月艙降落在月麵上。經過近7小時的等待,尼·阿姆斯特朗於美國東部時間20日22時56分20秒踏上月麵,並說出了那句永載史冊的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次飛躍。”隨後,艾·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麵。到1972年12月,又有5艘阿波羅號飛船將10人送上月麵。他們在月麵上進行了許多科學考察和實驗活動,共帶回月球物質300多千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9月一行程曝光,堪稱史無前例
川普大讚愛妻"1句話"點醒他,讓他看清普丁真麵目
比起三個美國籍孩子,宗家100多億境外資產更值得關注
紐約時報:“中國衝擊2.0”比上一次嚴重得多
德州暴洪"神秘營"27女童遭衝走亡!恐怖事發全程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大連工大,你應該保護受害女生,而不是開除
紐約時報:中國第二季度經濟保持穩健增長
川普承諾驅逐“最壞中的最壞”?數據揭“71%無罪”
特朗普承諾軍援,象征烏克蘭戰事的重要突破
川普穩賺不賠的戰爭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這樣的辦法
歐巴馬籲民主黨"硬起來",勿因川普重返白宮而沉默
全球首例,深圳機器人搭地鐵為商家送貨
將華裔妻子分屍 邪惡丈夫在獄中離奇死亡 案情回顧
白宮“重大宣布”終於曝光:特朗普政策“務實”一麵
關稅沒引起物價上漲?白宮愛國說法遭打臉 3大原因曝
烏克蘭喜收愛國者飛彈,俄議員酸"川普威脅"沒人怕
美最高法院推翻禁令,讓特朗普解散教育部
“同誌”的年頭要回歸了?“共產”還遠嗎?
中國父子德國風景區湖中溺亡 失蹤一周後找到遺體
美眾議員:習近平在川普任內不會侵台 著眼50年…
袁紅冰爆中國機要官員帶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後方案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轉文釋疑美國登月 還用了郭德綱的段子

澎湃新聞 2024-05-25 04:56:52

連日來,質疑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真實性的聲音持續攪動國內互聯網。繼中國科協之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簡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也“下場”刊文科普釋疑。

5月22日,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轉發了騰訊新聞旗下“一起來嘮科”稿件《美國阿波羅登月造假被實錘?證據不會消失,時間將證明一切》。文章中,北京廣播電視台主持人段玉龍對話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解讀近期針對阿波羅登月計劃流言的來龍去脈。

文章稱,波瀾的緣起是在嫦娥六號發射的直播中,探月工程三期副總師裴照宇在和主持人對話時,提到“阿波羅盆地”時有一段不連貫的表述被大肆解讀,被當成美國登月造假的“鐵證”。

嫦娥六號降落區域示意。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圖

對此,楊宇光表示,“裴總雖然沒有把這段話說完整,但他提到的‘阿波羅’其實指的是‘阿波羅盆地’,另稱為‘阿波羅撞擊坑’,指的是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裏的一小部分地形。南極艾特肯盆地是非常大的,直徑超過2000公裏,包含了月球的南極。但這個撞擊坑的名字和阿波羅登月地點並沒有關係。”

他指出,“我們知道人類史上唯一的載人登月計劃是阿波羅登月,從1969年到1972年一共進行了七次,除了阿波羅13號失敗以外,另外6次都取得了成功,都是落在月球的正麵。阿波羅計劃的名字起源羅馬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當下的美國重返月球計劃起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神話中阿爾忒彌斯是阿波羅的妹妹,可以看出他們取名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阿波羅計劃’和‘阿波羅撞擊坑’除了名字相同,並無其他關聯。裴總也沒有在節目中說阿波羅計劃是假的,這是很明確的。至於他說的沒有找到阿波羅盆地的什麽,我也無從判斷,我們隻能從國家航天局在嫦娥六號正式發布的信息中來了解這個任務,目前唯一知道的就是阿波羅盆地是我們的計劃著陸點之一。”楊宇光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還在上述文章的評論區回複了不少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真實性的留言。

其中,在答複一名網友的質疑時,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引用了一段郭德綱的著名相聲段子,“郭德綱說過:比如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該所。整合後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國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之一。

該研究所的“十四五”定位與目標是“麵向地球與行星科技前沿,麵向資源能源、宜居環境、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需求,麵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發展地球與行星科學新理論,研發深地探測關鍵技術裝備與深空探測科學載荷,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科技支撐。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地球與行星科研機構,成為地球與行星科學前沿理論的研究高地和高端人才基地,成為戰略性資源能源勘探開發技術裝備的創新平台,成為地球宜居環境建設方案的科學智庫。”

此前,中國科協微信公眾號“科學辟謠”也曾在5月14日刊發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太空文化傳播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君毅的科普文章,解釋了上述裴照宇關於“阿波羅盆地”的發言。

王君毅文章稱,“這本來是直播類節目中常見的情況,但因為裴照宇提到了‘沒找到’和‘阿波羅’這兩個詞,一些媒體認為發現了‘流量密碼’,將這段對話單獨截取出來,並配以《關於南極艾特肯盆地,裴總這樣說:沒找到那個……》這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標題,做成短視頻進行大肆傳播。在這些視頻下麵的評論區,出現了大量的認為找到了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造假證據的評論內容。”

王君毅在文章中寫道,“視頻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於月球南極,是被譽為‘太陽係內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麵積跨越月球正反兩麵,在這個大型盆地內還遍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視頻中備受爭議的‘阿波羅盆地’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個,它位於月球背麵。‘阿波羅盆地’這個名字裏雖然也有‘阿波羅’,但和阿波羅登月任務落點完全是兩回事。這是為了紀念阿波羅登月任務而命名的,並非任何一次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落點。”

關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介紹,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出發,7月20日登月艙降落在月麵上。經過近7小時的等待,尼·阿姆斯特朗於美國東部時間20日22時56分20秒踏上月麵,並說出了那句永載史冊的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次飛躍。”隨後,艾·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麵。到1972年12月,又有5艘阿波羅號飛船將10人送上月麵。他們在月麵上進行了許多科學考察和實驗活動,共帶回月球物質300多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