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城的供熱“爭奪戰”:30年特許經營權5年被收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岷縣宏源清潔熱力有限公司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丨韋星 發自甘肅岷縣

編輯丨何先鋒責編丨李彬彬

“他們這是非法搶奪,令我心寒。”5月20日,岷縣宏源清潔熱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源公司”)董事長張永告訴紅星新聞,被剝奪供熱權前,他已為岷縣的供熱項目投入3億多元。

“宏源公司的供熱,可以說群眾、部門以及與之合作或提供服務的相關公司都極為不滿意。”5月22日,岷縣住建局副局長劉明珠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稱,“我們聘請評估公司對宏源公司的資產評估顯示,其資產為1.22億元,但目前宏源公司僅在定西市、岷縣的法院,涉訴金額就高達1.6億元,已出現資不抵債。”

相互指責中,宏源公司和岷縣住建局的“蜜月期”也成往昔,進入劍拔弩張階段。據紅星新聞了解,目前宏源公司起訴岷縣政府行政協議一案已獲甘肅省天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孰是孰非,將見分曉。

從2018年的“蜜月期”到如今“鬧離婚”,宏源公司和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恩怨”,得從六年前說起……

“蜜月”

為期30年的“特許經營權”

5月20日,甘肅。紅星新聞記者見到宏源公司董事長張永,他向記者提供的《岷縣城區集中供熱改造建設項目合作投資協議書》《岷縣城區集中供熱特許經營協議》等材料顯示,2018年8月,岷縣政府授權岷縣住建局(甲方)與岷縣宏源清潔熱力有限公司(乙方)簽定《特許經營協議》,甲方授予乙方在該協議有效期和規定地域內,獨家享受供熱業務的經營權利。

《特許經營協議》顯示,乙方,即宏源公司享有在岷縣老城區(含迭藏河東岸)、西城區、南城區、北城區的獨家供熱經營權利,時間為2018年8月24日至2048年8月23日。

張永之前是河南省江蘇商會會長,2018年3月一天,商會工作人員給他打電話說,岷縣有個供熱項目招商。張永深知,供熱項目前期投入較大,但一旦建好且有足夠經營期,後期回報也會不差。

為此,張永和朋友來到岷縣實地考察。張永說,當時和岷縣談得比較投緣,合作框架協議在2018年5月就擬好了,之後在蘭洽會上簽了合同。

▲相關《特許經營協議》

2018年6月27日,宏源公司在岷縣的供熱項目剪彩動工。宏源公司提供的材料稱,此後公司以1500萬元受讓109畝國有土地使用權,投資近1.6億元建設了熱源廠1座,安裝116MW循環流化床鍋爐1台及輔機、環保設施、電器自動化控製、煙囪、煤棚煤庫、輸煤廊、中控室、辦公大樓等,總建築麵積4.2萬平方米。

“此外,為解決岷縣城區大部分老舊小區供熱設施嚴重老化的問題,公司投資約2億元建設更新了覆蓋全城區域的管網合計40餘公裏,建設改造換熱站20餘座。”張永介紹,通過升級改造後,基本保障了岷縣城區集中供熱的需求。

2023年7月6日,宏源公司在給岷縣政府《關於岷縣住建局收回我公司供熱特許經營權並由縣城投接管有關問題的專題匯報》中稱,運行5年期間,其投入約3.7億元。

“投入約3.7億元後,突然收回我公司的特許經營權,轉給城投公司旗下公司運營,我的合法權益如何保障?”張永說。

“供熱價格是政府定價,但煤炭價格是按照市場運行。”張永告訴紅星新聞,2018年剛接手時,當地煤炭價格為580元/噸,隨後一路上揚,到2020年,價格更是一度飆升到1900元/噸。

“供熱基礎設施投資大、回收慢,且接手不久就遭遇疫情衝擊,五年累計虧損1.165億元。”張永說,“隨著疫情退去,公司開始步入正軌,但特許經營權被收回,公司被封。”

“離婚”

被提前中斷的“特許經營權”

2023年6月13日,甘肅一家律所的律師來到宏源公司張貼關於解除《特許經營協議》的律師函。

該律師函稱,鑒於貴公司(宏源公司)涉訴多、負債高、出現資不抵債的情形;供熱資產被查封,存在被司法拍賣的風險;供熱企業資金周轉困難,不能維持供熱公司的正常運營;設備維護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誠信經營;群眾投訴量居高不下,對供熱現狀極為不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等,依據民法典、住建部等相關法律規定,貴公司已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並構成根本違約……貴公司違法、違約行為已嚴重影響岷縣供熱保障,危及公共利益,且會導致《特許經營協議》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

據此,岷縣住建局委托前述律所發出的這份律師函稱,“自貴公司收到本律師函之日起,解除岷縣住建局與貴公司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並收回集中供熱經營權”。張永表示,公司對此不能接受。

岷縣住建局向紅星新聞證實其委托律所發出這份律師函的存在,原因正是前述律師函中提到的問題。

▲岷縣住建局有關通知

2024年5月22日,岷縣住建局副局長劉明珠及縣委宣傳部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接受了紅星新聞采訪。岷縣住建局向紅星新聞出示《2022-2023年岷縣城區集中供暖期部分群眾反映問題及入戶測溫圖片》資料,“這主要證明宏源公司供熱質量不高。”劉明珠說。

岷縣住建局還向紅星新聞提供了2023年5月8日由岷縣信訪局給該局發出的《關於做好今冬明春供暖信訪工作的提醒》。該文件顯示,自2020年以來,群眾關於供熱方麵的投訴有100餘件(不包括向住建部門的投訴),其中網上投訴11件,來到信訪大廳投訴45件,群體信訪22次,赴省市信訪3件……

劉明珠表示,群眾通過電話等向岷縣住建局的投訴更是多達上千件,但去年城投接管後,整個縣關於這方麵的投訴量降低了96%。

此外,岷縣人社局於2023年5月24日形成的《關於岷縣宏源熱力有限公司欠薪投訴有關情況說明》稱,2018年以來,該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21件139人,金額為253.799萬元,人社局多次督促,對方拒不支付。

岷縣城市建設投資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5月9日給岷縣住建局的報告中稱,2018年8月,岷縣宏源清潔公司、岷海熱力公司(張永任高管)負責城區供熱後,存在以下問題:宏源公司使用通源供熱公司部分資產,拒不簽訂協議、支付租賃費用問題……按設施設備殘值倒推租賃費3416.18萬元;城投公司借給其的3000萬元,截至2023年5月9日僅歸還利息114萬元,剩餘本金、應付利息、違約金3681.6萬元尚未償還;拖欠岷縣城區供水公司水費,截至目前累計應付水費1166440.25元。

2023年5月12日,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岷縣住建局發出的《建議函》指出:消費者對宏源公司的投訴舉報問題突出,諸如供熱溫度不達標;存在隨意停止供暖;要求繳納不符合實際的滯納金……

《建議函》最後,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宏源公司問題多,侵害消費者利益的民生問題突出,為從根本上重視解決民生問題,為岷縣2023-2024年度供暖季提供更好供暖環境,建議貴局嚴格加強監管,對出現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必要時更換供暖供公司經營主體,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為順應民意,最好由政府直接管理供暖民生工程。”

“哪家公司、特別是服務企業能保證不被別人投訴?何況有不少還是惡意投訴。”張永告訴紅星新聞,“從日期上看,包括相關部門對我司的投訴都集中在某個時期,這背後真是巧合?”

官司

案件已獲天水中院受理

2023年7月12日上午9時許,岷縣城區集中供熱問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率隊進入宏源公司接管並封存宏源公司資產。

同年7月27日,岷縣人民政府發布公告:為滿足岷縣城區集中供熱需求,確保2023-2024年度供熱安全、平穩、有序運行,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同意縣住建局解除與岷縣宏源清潔熱力有限公司簽訂的《岷縣城區集中供熱特許經營協議》,並收回其特許經營權。

▲岷縣人民政府公告

“《特許經營協議》的簽訂,地方政府會給投資方一定優惠條件,以此調動投資者積極性、保護其合法權益。”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張永的代理律師認為,這類協議具有契約性,而契約性特點是合意性、互選性和靈活性,即遇到問題時,雙方可以談判和商量,這點在協議中也已寫明。

記者注意到,雙方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第十三章關於“特許經營權的終止”部分載明:因特許經營協議任意一方認為有必要時,經過甲乙雙方協商可以提前終止本協議,並簽訂提前終止協議。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時,按照爭議解決機製,終止前任意一方都有義務繼續履行本協議的義務不得擅自提前終止本協議。

該律師表示:“你認為我做得不好,可以商量好才接管,而不是一紙律師函就直接解除或收回特許經營權,進而進行所謂的臨時接管,這實際上侵犯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紅星新聞了解到,今年5月,宏源公司起訴岷縣政府行政協議一案已獲甘肅省天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5月22日上午,岷縣住建局局長焦維忠也向紅星新聞證實了這一消息,“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

岷縣住建局副局長劉明珠說:“張永說他為此投資3.7億元,但我們請的第三方評估公司評估是1.22億元,誰是誰非以及我們的相關措施是否合法等問題,我們相信法院,也尊重法院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