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沒等回賈躍亭,樂視不想“躺平”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當99%的人都不看好的時候,你去做才有可能顛覆。”這是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在如日中天的時代留下的話。

如今,賈躍亭遠走大洋彼岸已經7年之久,“下周回國”的段子已經被演變出了多個版本,“籌錢還債”更成為了他每次現身的說辭。

5月7日,賈躍亭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正麵回應了法拉第未來(簡稱“FF”)的退市傳聞,並做出了將開始個人IP商業化決定。

賈躍亭表示,“盡量、盡快賺些錢,一部分還債,一部分救公司,用來補貼造車,力爭可以支撐FF的基本運營。”

並且,5月13日至5月17日,短短5天時間,法拉第未來股價從0.04美元暴漲至最高3.9美元,漲幅高達近100倍。

相比而言,樂視網在連續遭到賈躍亭和孫宏斌拋棄後,變為一個“躺平”的公司。公司裏,員工一周四天半上班,沒有996,沒有內卷,頗有點“神仙”滋味。

如今,這個“躺平”多年的公司,做出一個在外界看來頗具顛覆性的決定。

近日,樂視網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樂視樂嗨將在未來三年內自籌1億元,用於資助國際知名快餐品牌漢堡王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擴張。

公告截圖

隨後,這一決策立即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許多人認為,對於一個背負巨額債務的公司來說,籌到錢的首要任務應該是還債,而不是進行新的投資,樂視網如此操作,引來不少爭議。

對此,樂視網方麵向《鳳凰WEEKLY財經》表示,“此次投資,事實上是子公司向第三方公司債轉股形式,讓第三方公司把這些資金用於漢堡王的加盟開店。而且資金是子公司自籌,嚴格來說算不上投資。”

隻是,不管是子公司籌資,還是母公司投資,樂視網想要通過這一決策實現自身“重生”,都有待市場的檢驗。

失去光環的 “神仙公司”

“一周上四天半班”、“疫情期間不裁員且全額發放工資”、“無996不內卷”、“麵試簡曆無需填寫年齡和婚育信息”……

近兩年,因樂視網品牌陷入債務危機而被波及的經營主體之一樂視網(樂視品牌持續經營的兩大主體之一,另一主體為樂融致新),屢次因“打工人福利太好”而登上熱搜,並被網友稱為“神仙公司”。

然而,這種頗為大方的工作製度,卻是企業自製的“遮羞布”。

“不希望員工因在樂視網工作而自卑;提升員工的士氣,至少讓他們覺得樂視網在人性化方麵,反而是讓人豔羨的公司。”2023年,樂融致新CEO張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當不熟悉的人問自己在哪裏工作時,實在沒有辦法,才會硬著頭皮說出“樂視網”三個字。

自卑的原因,是樂視“由盛轉衰”跌落後麵臨的種種問題。

2016年下半年,樂視網便被工廠停工、供應商追債、資金鏈危機等負麵消息圍繞。隨後,一批樂視供應商拉橫幅討債的照片在網上流傳,樂視拖欠供應商上百億的消息不脛而走。

2017年8月,樂視移動的供應商們因為長時間未收到欠款,來到樂視大廈,以在大廈前搭帳篷、躺在地上討債的方式,持續了近40天。

自賈躍亭遠走大洋彼岸之後,留下的樂視網,不僅麵臨著重重債務危機,還有造假的指責和兩年的虧損。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

2020年,樂視網因持續虧損從創業板退市。在2021年發布的公告中,樂視網承認了公司自2007年至2016年連續十年財務造假的事實。

此後,樂視網的每一次被討論,幾乎都與“負債”“財務造假”“被罰”“遭受起訴”等相關。

時至今日,樂視網的兩大經營主體——樂視網視頻和樂融致新——依然被龐大的債務危機籠罩。

根據樂視網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4.986億元、4.680億元、4.178億元、3.925億元和2.452億元。

與微弱的營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每年數十億元的虧損。

2019-2023年,樂視網虧損分別為112.8億元、24.95億元、21.46億元、4.978億元和21.85億元,近5年虧損總計高達186.03億元。

此外,根據樂視網2023年年報,公司總資產為18.23億元,負債率高達1312.95%,歸屬母公司淨資產為-215.16億元。

為什麽是漢堡王?

由此來看,賺錢,是樂視網的當務之急,而“三年自籌1億元,資助漢堡王在國內開店”,是方式之一。

根據公告,樂視樂嗨的這次投資被定性為“財務資助”。對於樂視網來說,也確實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樂視樂嗨作為樂視網的二級全資子公司,其拓展更多業務,也足以說明樂視網在不斷嚐試對新業務的探索。

隻是即便如此,樂視網也難逃債務危機的影響。

就如同昔日江蘇前首富張近東和其子張康陽,前者攜蘇寧大肆開店,頗有大刀闊斧回歸之意;而後者,卻因資金問題,丟掉了巨資買來的意甲豪門國際米蘭。

5月22日傍晚,橡樹資本發布官方公告,由於國際米蘭控股公司未能償還貸款及利息,橡樹資本接管國際米蘭。這也標誌著國米的蘇寧時代結束。

在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投資還是還債,其實是一個選擇問題,也是一種賭博。“如果不能錢生錢,那債更加還不完,樂視網需要的,是找到造血續命的法子。”

隻是,既有業務以智能硬件+樂視網視頻影視內容為主的樂視網,為什麽會盯上漢堡王?

這或許可以從雙方所處的賽道,以及漢堡王的現狀中找到答案。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谘詢創始人詹軍豪告訴《鳳凰WEEKLY財經》,樂視網主要業務在智能硬件和影視視頻內容賽道,但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加劇和增長放緩,導致樂視網麵臨業務增長乏力和市場壓力增大的挑戰。

而餐飲行業,特別是快餐連鎖品牌,具有前期投入時間較短、人才要求相對不高、C端業務現金流穩定且周轉速度快等特點,這些都能對衝樂視網既有的較高的互聯網業務風險。

其次,2009年就已經進入中國的漢堡王,並未在國內引起較大的品牌效應。作為一家連鎖快餐品牌,其門店數量與同屬洋快餐的肯德基和麥當勞相比,也是相差甚遠。

《鳳凰WEEKLY財經》5月23日查詢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漢堡王現有門店數量1648家,其中開業中1588家,暫停中60家,覆蓋中國186個城市。

而且,漢堡王還在大力擴充自己的門店規模。根據TFI集團的CEO及漢堡王中國董事會主席可汗(Korhan Kurdoglu)在2023年8月所透露的信息,“漢堡王計劃2023年起每年在中國市場新開200家門店。”

談及具體拓店策略,可汗坦言,“不分加密城市或進入下沉市場,要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產品成本,就要覆蓋整個中國市場。”

由此來看,樂視網盯上漢堡王,並非一時之舉,而是頗有籌劃。

張書樂直言,樂視網的主業目前其實處在半拋荒狀態,做一些跨界戰略投資,無可厚非。同時,新消費賽道的規模正在擴大,盡管漢堡王並非新消費賽道的選手,但或許可以在這波風潮中分得一杯羹。

僅僅為了“不躺平”?

“對衝互聯網業務的高風險,健康穩定的現金流能更好地平衡互聯網研發的高投入,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談及投資漢堡王能給樂視網帶來什麽時,樂視網方麵表示。

隻是,相較於樂視網的積極主動,漢堡王方麵略顯“冷漠”。

5月17日漢堡王(中國)方麵相關負責人回應道,截至目前漢堡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並未與樂視網及其子公司有直接合作關係。

與此同時,漢堡王(中國)也表示,漢堡王歡迎有實力的加盟商加入。

據了解,北京王道漢堡有限公司是漢堡王的多店加盟商之一,已在國內多個城市運營多家漢堡王餐廳,並在積極籌劃開出更多的漢堡王餐廳。

加速開店的目的是占領市場,根本則是獲得更多消費者。這剛好與樂視網想要轉型,快速拉新用戶的戰略不謀而合。

2023年12月19日,樂視網視頻官博宣布,樂視網視頻內容分賬合作入駐平台現已開放。該分賬模式,版權始終歸片方所有,自主入駐和退出、收益100%返回片方。

其根本目的,是帶動樂視網視頻的用戶拉新,拓寬平台流量。

隻是,現在的樂視網視頻,早已今非昔比。

樂視視頻網站截圖

不管是在版權資源方麵,還是用戶基數上,都無法與“愛優騰”和芒果TV相提並論。此外,負債累累使得樂視網沒有更多自製、原創的資本去搶占市場。

如今來看,在上述所謂的轉型讓利措施是否有效,還需要時間驗證的當下,加盟投資漢堡王,是樂視網的“創新性”探索和選擇。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樂視網的視頻業務與漢堡王的目標受眾相似,麵對的都是年輕的消費群體,有很多共同的客群,可以跨界合作。比如推出聯名款產品,或其它營銷服務等。

詹軍豪進一步提到,如果投資順利,樂視網通過這筆投資,可以獲得預期穩定的現金流,但能否擺脫之前的危機,還需要看樂視網整體戰略的執行情況、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公司在其他業務領域的表現。

張書樂則直言,此舉隻是可以幫助樂視網得到一個可能的新利潤增長點而已。“對於主業基本半拋荒、資金鏈壓力依然巨大的樂視網來說,就算投資順利,能從漢堡王中得到的利潤也不足以擺脫危機,隻能說聊勝於無,且讓外界看到樂視網的努力,而不是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