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大廠員工擠爆離職博主賽道:教人混職場 賺錢難

大廠員工擠爆離職博主賽道:教人混職場 賺錢難

文章來源: 藍鯨財經 於 2024-05-16 10:00:1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4年最擁擠的自媒體賽道可能是離職博主。

時間倒退幾年互聯網公司正值瘋狂擴張期,大廠人愛曬工牌,喜歡分享入職經驗、工作日常、行業秘辛……但伴隨行業降本增效,曬離職這個略顯小眾的細分方向正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包括互聯網大廠在內的離職員工們紛紛選擇自媒體博主作為再就業崗位,或將原來的副業轉化為主業,教人麵試改簡曆並以此變現——“離職”賽道由此而來。

但核心的問題在於,脫離職場過久,憑什麽還能教人混職場呢?

藍鯨新聞和幾位不同內容方向的離職博主聊了聊,他們有人擅長於入職輔導,有人計劃采訪100位離開職場的人,還有人正在探索和分享職場以外的廣闊人生。我們試圖剖析離職博主這一新興職業的可持續性,以及他們輸出的內容對於圍城內外的人究竟意味著什麽。

當曾經的打工人分享“如何打工”

全網最知名的離職博主可能是前格力員工孟羽童。離開格力之後,孟羽童社交賬號的標簽變成了“前董事長秘書”。從她的分享來看,自我提升、女性成長、職場生存幹貨是最重要的幾塊內容。

這幾類也是前職場人最對口的方向,過去打的工都可以寫成經驗。最常規的變現方式就是提供簡曆修改、麵試和求職輔導等——這些恰好正是博主@學姐許多錢(下稱許多錢)所擅長的,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咱的確打工打得比較擅長比較專業,既然大家喜歡聽那我就講唄。”

許多錢先後在兩家大廠做過運營專家,當時也有很多機構請她做麵試和求職輔導。得益於上述經曆,許多錢在職期間就開始孵化自己的職場號。據許多錢回憶,大概是做了15、6篇主題為《2小時拿下BAT offer》的係列筆記後,她的小紅書粉絲就在短短四五個月裏漲到了一萬多。隨後許多錢開始慢慢接到一些廣告,並推出了針對求職的付費課程。

她認為自己做職場博主是一個被市場選擇的過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根本不教人怎麽麵試、混職場,可這方麵的需求客觀存在。但另一方麵,行業魚龍混雜,許多錢經常看到許多畢業不久的人收大幾百塊錢一小時的輔導費。“他們憑什麽啊,當時覺得我下場肯定能做得更好。”

脫離了職場,還能怎樣教人混職場?

大廠背書的確令人信服,但如果脫離職場環境太久,博主傳授的技巧還能保持與時俱進嗎?許多錢為藍鯨記者真實剖析了她離職後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

許多錢剛做全職博主時的工作方式、節奏、社交圈層和往常並無不同,但漸漸地,她感覺內容輸出沒有那麽順暢了。當離職大廠人和在職員工再見麵時,大家關心的話題也完全不同了。

另一方麵,不止是互聯網行業,市場上諸多公司都在降本增效。“打工人是要被迫去做出一些改變的”,許多錢開始思考賬號內容的迭代:“我覺得職場人也不是安安心心上班的,大家都想早點退休或者看看外麵的世界嘛。”

職場經驗分享方麵,許多錢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個人能力的天花板。因此今年3月開始,她新開辟了一個名為《曠野人生》的係列采訪,試圖用鏡頭展現人離開職場以後的千萬種可能性。

“不上班的人在幹嘛” /離職博主的重要內容方向之一

不上班的快樂多數人想象不到,諸多離職博主敏銳地鋪捉到了這一細分需求。

前大廠員工@斐斐不會飛(下稱“斐斐”) 喜提畢業禮包之後領了一年半失業金,摸索數月後她將“采訪100位離開職場的人”寫進了賬號簡介。目前該係列視頻已經更新了32期,憑借這些采訪斐斐在小紅書漲粉超4萬。失業第18個月的時候,斐斐包括廣告在內的收入終於趕上大廠時期。

她在相關筆記裏分享道,“第一次月入過3萬時,我所有的自卑和迷茫都終結了。終於證明了自己,不是我不夠好才會被裁員。”

離職之後,博主的千萬種可能

許多錢告訴藍鯨記者,之前其實有過好幾波離職賽道熱,比如教培行業整改或者每到年底的時候,“這個‘賽道’會階段性擁擠一下”。但“離職”顯然隻是某個階段的標簽,做博主真正需要麵對的是此後長期的賬號定位和內容產出。

因此“離職”往往隻是博主用來引流的關鍵詞之一,更多博主所做的內容遠在職場之外。其中家居和旅行可能是最常見的細分方向。

從北京逃亡到大理的裸辭人@董大力初期做的就是家居內容。不過其粉絲增長在5000人以後陷入瓶頸,亟需突破的階段她試著發了一篇自曝自媒體收入的筆記。在小紅書,曬自媒體收入本身就是一個大熱的方向。嚐試得到顯著的正麵反饋以後,董大力開始發布自媒體幹貨類筆記。據其自述,幹貨類筆記算上“一招鮮吃遍天”的類型,她翻來覆去寫過多次的內容,依舊還是會有很多人反複收藏。

某種層麵上來說,董大力的狀態可能是部分離職博主努力的方麵,因為她已經可以擺脫“裸辭”等標簽繼續產出和變現。相比之下,@一隻蘋果(下稱“蘋果”)的定位要更模糊一些。

蘋果先後在在大廠和國企工作過,簡介裏提及“前字節運營”,因此平台給她的標簽是“職場”。但蘋果坦言,“當時把字節兩個字寫進簡介和標題,我花了很長時間說服自己。雖然世界是個草台班子,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教人做事的資格。”所以蘋果的賬號內容大多是日常生活、認知提升分享等,不垂直但是很自洽。

得益於此,蘋果廣告主的類型反而比較多元。目前蘋果的變現以廣告為主,每月收入從0元到2萬多不等。

成為離職博主不難,但不上班的人生真是曠野嗎

多位受訪博主認為,離職人做自媒體有點像當年下海做生意,這是一個門檻不高但賺錢很難的職業。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提到了自媒體收入不夠穩定的問題,建議作為副業開始或者想清楚人設和商業模式再入場。斐斐聊到了一些更現實的問題:比如首先要解決的是不上班以後的社保、社交和自律問題。“自由職業需要比上班更自律,上班還能摸魚,自由職業手停口停。”

一個可怕的真相是:不上班也會有焦慮和恐懼。從前擔心被裁員,做自媒體以後可能會擔心數據不好、靈感枯竭。做自媒體對個人能力要求很高。如果真的喜歡擅長做內容,那麽大有可為;如果什麽也不會,可能前期會很消耗心力。

除此之外,保持內容輸出和創新是一個長期課題。目前生活博主蘋果找到提升內容延續性的方法是:先去生活,盡可能豐富地生活。比如她會去聽古希臘的講座,在B站學設計,外出運動、幫朋友拍攝——這些都是可以紀錄和分享的素材。當然這一切的基礎在於蘋果離職了,擁有大量富餘的時間去生活。更幸運的是,她是個J人,“每周和每天都會分別有計劃”。

而董大力發現,她喜歡的事情更在網絡之外。“我自己慢慢摸索學會的東西其實已經寫了很多遍。我後麵還是會更新,但(自媒體)可能不是重心了。”用之前的工作積蓄和廣告收入,董大力正在籌備她的民宿和咖啡店。

那麽關注離職博主的人究竟想獲得什麽呢?

《2023泛互聯網行業人才流動報告》顯示,2023年泛互聯網行業人才供需比持續走高,從2021年的0.45升至2023年的2.34,平均約5個人才競爭2個崗位。同時互聯網行業出現明顯的人才溢出現象,人才流入流出比為0.96。這種背景下,離職博主所提供的職場經驗分享、自媒體幹貨分享算得上實用信息。但另一方麵,不少受訪對象清晰認知到,他們所提供的情緒價值要遠大於信息價值。他們的賬號展示像是一方小舞台,把生活的一地雞毛擋在了外麵。

離職以後人生真的是曠野嗎?已經見過幾十位離職人士的斐斐覺得她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采訪末尾她引用了《納瓦爾寶典》裏的一段話。“退休有3個方法:1、存夠一筆錢,靠被動收入就能覆蓋開銷;2、把開銷降到0,比如出家;3、做自己熱愛的事,有錢沒錢無所謂。”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北航90後美女副教授走紅,長相及頭銜引發熱議
巴菲特出手了,100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
美防長嗆肥胖將軍不爽就離職!這上將不幹了
張繼科拍瀑布時突然落水,遊客紛紛伸手想拉住他
00後輟學生打造“作弊神器”,被停學卻獲千萬投資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擺"2028競選帽" 怒懟:醫保不給非法移民 決不妥協!
突發:正在船上的“環保少女”,被以軍扣押
全球“機器人第一大國”:中國
哈瑪斯拒絕川普停火計劃,決定繼續戰鬥!
失業+資訊黑箱+歧視印度人 K簽證犯眾怒 官方失算
政府關門:川普擬砍“民主黨機構” 對峙升級 裁員將開始
為啥馬斯克繳稅那麽少?頂級富豪們是這樣逃稅的
外交政策:挺台大將全失勢 台灣陷美中雙重夾擊
中方向美方提“四不”要求:不見不該見的人……
砍外籍生 刪DEI…川普又點名9所頂尖大學 簽承諾拿補助
普京:恢複與美國的全麵關係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
小米汽車突自行啟動開走 車主公開視頻 否認“誤觸手機”
習近平出手!逼關鍵技術脫鉤 諾基亞愛立信遭嚴審
國慶隻放2天惹怒員工 老板:牛馬就好好給我耕田
西貝的餐點大規模降價,為什麽網友還是不買賬?
萬斯稱特朗普發視頻嘲諷民主黨高層“是開玩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大廠員工擠爆離職博主賽道:教人混職場 賺錢難

藍鯨財經 2024-05-16 10:00:14

2024年最擁擠的自媒體賽道可能是離職博主。

時間倒退幾年互聯網公司正值瘋狂擴張期,大廠人愛曬工牌,喜歡分享入職經驗、工作日常、行業秘辛……但伴隨行業降本增效,曬離職這個略顯小眾的細分方向正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包括互聯網大廠在內的離職員工們紛紛選擇自媒體博主作為再就業崗位,或將原來的副業轉化為主業,教人麵試改簡曆並以此變現——“離職”賽道由此而來。

但核心的問題在於,脫離職場過久,憑什麽還能教人混職場呢?

藍鯨新聞和幾位不同內容方向的離職博主聊了聊,他們有人擅長於入職輔導,有人計劃采訪100位離開職場的人,還有人正在探索和分享職場以外的廣闊人生。我們試圖剖析離職博主這一新興職業的可持續性,以及他們輸出的內容對於圍城內外的人究竟意味著什麽。

當曾經的打工人分享“如何打工”

全網最知名的離職博主可能是前格力員工孟羽童。離開格力之後,孟羽童社交賬號的標簽變成了“前董事長秘書”。從她的分享來看,自我提升、女性成長、職場生存幹貨是最重要的幾塊內容。

這幾類也是前職場人最對口的方向,過去打的工都可以寫成經驗。最常規的變現方式就是提供簡曆修改、麵試和求職輔導等——這些恰好正是博主@學姐許多錢(下稱許多錢)所擅長的,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咱的確打工打得比較擅長比較專業,既然大家喜歡聽那我就講唄。”

許多錢先後在兩家大廠做過運營專家,當時也有很多機構請她做麵試和求職輔導。得益於上述經曆,許多錢在職期間就開始孵化自己的職場號。據許多錢回憶,大概是做了15、6篇主題為《2小時拿下BAT offer》的係列筆記後,她的小紅書粉絲就在短短四五個月裏漲到了一萬多。隨後許多錢開始慢慢接到一些廣告,並推出了針對求職的付費課程。

她認為自己做職場博主是一個被市場選擇的過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根本不教人怎麽麵試、混職場,可這方麵的需求客觀存在。但另一方麵,行業魚龍混雜,許多錢經常看到許多畢業不久的人收大幾百塊錢一小時的輔導費。“他們憑什麽啊,當時覺得我下場肯定能做得更好。”

脫離了職場,還能怎樣教人混職場?

大廠背書的確令人信服,但如果脫離職場環境太久,博主傳授的技巧還能保持與時俱進嗎?許多錢為藍鯨記者真實剖析了她離職後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

許多錢剛做全職博主時的工作方式、節奏、社交圈層和往常並無不同,但漸漸地,她感覺內容輸出沒有那麽順暢了。當離職大廠人和在職員工再見麵時,大家關心的話題也完全不同了。

另一方麵,不止是互聯網行業,市場上諸多公司都在降本增效。“打工人是要被迫去做出一些改變的”,許多錢開始思考賬號內容的迭代:“我覺得職場人也不是安安心心上班的,大家都想早點退休或者看看外麵的世界嘛。”

職場經驗分享方麵,許多錢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個人能力的天花板。因此今年3月開始,她新開辟了一個名為《曠野人生》的係列采訪,試圖用鏡頭展現人離開職場以後的千萬種可能性。

“不上班的人在幹嘛” /離職博主的重要內容方向之一

不上班的快樂多數人想象不到,諸多離職博主敏銳地鋪捉到了這一細分需求。

前大廠員工@斐斐不會飛(下稱“斐斐”) 喜提畢業禮包之後領了一年半失業金,摸索數月後她將“采訪100位離開職場的人”寫進了賬號簡介。目前該係列視頻已經更新了32期,憑借這些采訪斐斐在小紅書漲粉超4萬。失業第18個月的時候,斐斐包括廣告在內的收入終於趕上大廠時期。

她在相關筆記裏分享道,“第一次月入過3萬時,我所有的自卑和迷茫都終結了。終於證明了自己,不是我不夠好才會被裁員。”

離職之後,博主的千萬種可能

許多錢告訴藍鯨記者,之前其實有過好幾波離職賽道熱,比如教培行業整改或者每到年底的時候,“這個‘賽道’會階段性擁擠一下”。但“離職”顯然隻是某個階段的標簽,做博主真正需要麵對的是此後長期的賬號定位和內容產出。

因此“離職”往往隻是博主用來引流的關鍵詞之一,更多博主所做的內容遠在職場之外。其中家居和旅行可能是最常見的細分方向。

從北京逃亡到大理的裸辭人@董大力初期做的就是家居內容。不過其粉絲增長在5000人以後陷入瓶頸,亟需突破的階段她試著發了一篇自曝自媒體收入的筆記。在小紅書,曬自媒體收入本身就是一個大熱的方向。嚐試得到顯著的正麵反饋以後,董大力開始發布自媒體幹貨類筆記。據其自述,幹貨類筆記算上“一招鮮吃遍天”的類型,她翻來覆去寫過多次的內容,依舊還是會有很多人反複收藏。

某種層麵上來說,董大力的狀態可能是部分離職博主努力的方麵,因為她已經可以擺脫“裸辭”等標簽繼續產出和變現。相比之下,@一隻蘋果(下稱“蘋果”)的定位要更模糊一些。

蘋果先後在在大廠和國企工作過,簡介裏提及“前字節運營”,因此平台給她的標簽是“職場”。但蘋果坦言,“當時把字節兩個字寫進簡介和標題,我花了很長時間說服自己。雖然世界是個草台班子,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教人做事的資格。”所以蘋果的賬號內容大多是日常生活、認知提升分享等,不垂直但是很自洽。

得益於此,蘋果廣告主的類型反而比較多元。目前蘋果的變現以廣告為主,每月收入從0元到2萬多不等。

成為離職博主不難,但不上班的人生真是曠野嗎

多位受訪博主認為,離職人做自媒體有點像當年下海做生意,這是一個門檻不高但賺錢很難的職業。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提到了自媒體收入不夠穩定的問題,建議作為副業開始或者想清楚人設和商業模式再入場。斐斐聊到了一些更現實的問題:比如首先要解決的是不上班以後的社保、社交和自律問題。“自由職業需要比上班更自律,上班還能摸魚,自由職業手停口停。”

一個可怕的真相是:不上班也會有焦慮和恐懼。從前擔心被裁員,做自媒體以後可能會擔心數據不好、靈感枯竭。做自媒體對個人能力要求很高。如果真的喜歡擅長做內容,那麽大有可為;如果什麽也不會,可能前期會很消耗心力。

除此之外,保持內容輸出和創新是一個長期課題。目前生活博主蘋果找到提升內容延續性的方法是:先去生活,盡可能豐富地生活。比如她會去聽古希臘的講座,在B站學設計,外出運動、幫朋友拍攝——這些都是可以紀錄和分享的素材。當然這一切的基礎在於蘋果離職了,擁有大量富餘的時間去生活。更幸運的是,她是個J人,“每周和每天都會分別有計劃”。

而董大力發現,她喜歡的事情更在網絡之外。“我自己慢慢摸索學會的東西其實已經寫了很多遍。我後麵還是會更新,但(自媒體)可能不是重心了。”用之前的工作積蓄和廣告收入,董大力正在籌備她的民宿和咖啡店。

那麽關注離職博主的人究竟想獲得什麽呢?

《2023泛互聯網行業人才流動報告》顯示,2023年泛互聯網行業人才供需比持續走高,從2021年的0.45升至2023年的2.34,平均約5個人才競爭2個崗位。同時互聯網行業出現明顯的人才溢出現象,人才流入流出比為0.96。這種背景下,離職博主所提供的職場經驗分享、自媒體幹貨分享算得上實用信息。但另一方麵,不少受訪對象清晰認知到,他們所提供的情緒價值要遠大於信息價值。他們的賬號展示像是一方小舞台,把生活的一地雞毛擋在了外麵。

離職以後人生真的是曠野嗎?已經見過幾十位離職人士的斐斐覺得她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采訪末尾她引用了《納瓦爾寶典》裏的一段話。“退休有3個方法:1、存夠一筆錢,靠被動收入就能覆蓋開銷;2、把開銷降到0,比如出家;3、做自己熱愛的事,有錢沒錢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