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幹旱、風雹、沙塵暴、地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目前的氣候預測,到2030年,世界每年將麵臨約560起災害,即每天1.5起。
麵對自然災害,城市既是容易遭受損失的“受害者”,也是能調動更多資源和力量並給出對策的“主力軍”。
因此,城市應該如何提高其抵禦災害和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成為當下城市發展的當務之急,也關乎每一個居住在城市中的普通人。
基於此,騰訊新聞《一起來嘮科》與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東亞區首席代表劉岱宗,圍繞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對城市的威脅,以及城市提升其恢複與適應能力的具體實踐等話題進行了係統討論。
此為三篇之一,關注“韌性城市”能否成為城市在麵臨自然災害時的可靠盾牌。
一、自然災害頻發,城市如何求生?韌性或是解法
一起來嘮科:今年,“韌性城市”這一概念多次被提及,請問什麽是韌性城市?
劉岱宗:韌性城市的“韌性”指的是城市遭遇災害、襲擊或其他事件的打擊後能夠快速複原的能力。有人會認為建設韌性城市是為了應對洪水,但應對洪水隻是韌性城市中的一個小項內容。高溫、颶風、地震、海嘯等極端氣候或自然災害,糧食安全問題,公共健康議題,甚至包括住房價格過高等社會議題,都是韌性城市需要麵對的挑戰。麵對這些挑戰時能夠迅速解決問題,恢複城市的正常運作,這就是城市的“韌性”。
(編者注:城市韌性可以分為技術韌性、經濟韌性、社會韌性和政府韌性等幾個方麵,涉及醫療衛生、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等諸多領域,既包括城市應對災難風險的硬件設施體係建設,也包括優化決策、提升動員、增加社會交流互動等軟件係統建設。)
一起來嘮科:當地震、泥石流、台風等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韌性城市是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優勢的?
劉岱宗:以去年北京遭遇洪水為例,當時我們都覺得下遊的天津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它地勢更低。但最終能夠發現,天津對洪水的應對表現非常好,這得益於天津的高標準的生態建設,其中包括較高的生態防洪標準。這就能體現出來城市在韌性方麵的不同。這裏的城市韌性可以從城市恢複的速度、在災害中的損失等方麵進行評估。現在英國、美國的一些城市在遭遇小規模的恐怖襲擊後,也能立刻調動社會資源,消除恐慌,更快控製整個局勢。這也能體現出這些城市的韌性。
(編者注:天津市人民政府2022年發布的《天津市實施城市內澇係統化治理工作方案》中從區域流域、城市層麵、設施層麵、管理層麵四大方麵提出城市內澇治理的工作內容。主要措施包括對河流流域進行生態保護和修複,建設排澇通道、排水管渠、雨水削峰調蓄設施,實施河道清淤,搭建內澇治理信息化平台,通過智能化終端感知設備提高聯合調度能力。)
(北方暴雨 圖/視覺中國)
一起來嘮科:接下來快要進入洪澇災害多發的季節了,有哪些城市應對洪澇災害的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劉岱宗:東京在洪澇災害的應對方麵非常值得學習。東京每年經曆的自然災害(地震、台風、海嘯、洪水等)的次數要遠多於中國的很多城市,但它的人口還能發展到3000萬,社會秩序非常穩固。東京應對洪澇災害是非常有係統性的,包括城區建設標準、災害前的預報、災後的排洪、恢複生產等都值得學習。
(東京都暴雨應對體係 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
一起來嘮科:在提到城市內澇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海綿城市”的概念。“海綿城市”和“韌性城市”有哪些區別和聯係?
劉岱宗:因為洪澇災害頻發且可視性非常強,所以我們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麵具有良好的彈性。但是近年來,我其他災害也在頻繁出現,例如2022年在重慶北碚發生的山火,離城市也非常近。隨著氣候變化,城市發展麵臨的問題更加複雜,所以我們需要對以往建設“海綿城市”的經驗進行總結,以點帶麵,提高城市整體麵臨多種災害的能力,提高城市韌性。
(廣州暴雨 圖/廣州日報)
二、地麵沉降之外,高溫因可視性不強沒有獲得足夠關注
一起來嘮科:近日,北京大學陶勝利與華南師範大學敖祖銳研究團隊聯合20多家單位,在Science發表題為A
national-scale assess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s major
cities
的研究論文,量化了中國大中型城市的地麵沉降格局。研究發現,我國30多個城市正在沉降,約影響2.7億城市人口。審閱了該論文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馬努切赫爾·希爾紮伊認為:“我們現有的大多數適應策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計劃都是不準確的,因為它們沒有包括地麵沉降研究。”您認為城市韌性研究需要囊括地麵沉降嗎?
劉岱宗:城市韌性在不斷變化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新冠疫情之後我們更關注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空氣汙染等一些我們已經解決得不錯的問題受到的關注就會下降,之前未被關注到的問題可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關注到。北大和華南理工的這篇論文就指出了一個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地麵沉降和地下水、海平麵升高等問題相關聯,是既有的城市建設議題中發展出來的新態勢,要求我們做出更快的應對。
(由於地麵沉降,西安大雁塔略微傾斜 圖/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
一起來嘮科:這種動態發展的趨勢也提醒著我們,現在可能還會存在很多威脅城市韌性但是被我們忽視的問題,那我們如何能更好、更快速的發現這些隱形的問題或挑戰並尋找到解決方案?
劉岱宗:我認為要了解並解決一些威脅城市韌性的關鍵因素,首先是要開展區域性合作。許多對城市造成威脅的問題,它的解決方案可能在其他城市。比如,想要解決寧波的洪水問題,與其讓寧波自己修幾千畝的蓄洪區,還不如加強上遊城市的水利設施建設。我們要通過區域性的合作來解決問題。第二,城市韌性麵臨的挑戰還在於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場運作機製,比如“誰受益,誰投資”。在麵臨洪水、高溫等問題時,我們想的都是由政府來投資解決。但我們也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建立市場機製調動市場力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到城市性的建設當中。這也是目前的一個挑戰。
一起來嘮科:地麵沉降之外,還有哪些威脅城市韌性但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關鍵因素?我們在建設韌性城市方麵還存在哪些不足?
劉岱宗:幹旱、沙漠化、水汙染、食品安全等都會對城市形成威脅。有些自然災害還會影響到城市的基礎設施,例如2022年的高溫幹旱使得四川的水位隻降不漲,水電站的發電量受到很大影響,城市在酷暑天氣麵臨停水停電的問題。
這裏我重點講一講高溫的問題。中國城市對高溫問題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
洪水的可視性是非常強的,我們能夠直觀地看到洪水衝走車輛,衝毀房屋。但根據歐盟的數據,歐洲死於高溫的人口要遠多於死於其他災害的人口。柳葉刀發布的《2023年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全球報告:必須采取以健康為中心的應對措施來應對不可逆轉的危害》顯示,全球65歲以上人群與高溫有關的死亡率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加了85%。
但高溫災害因為可視性不強,在中國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這也反映出來,衡量災害的指標設計是存在問題的。很多健康問題,如心血管疾病、腦梗是由於高溫引起的。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套指標係統使這些隱蔽但影響重大的問題能夠盡早暴露出來,以便我們能夠及時找到解決方案。
(2023年,上海持續發布高溫預警 圖/視覺中國)
一起來嘮科:2023 年是有記錄以來的最熱的年份,世界氣象組織預計,2024
年的平均氣溫可能更高。高溫會如何影響城市的發展?
劉岱宗:應對高溫也是提高城市韌性的一個重要方麵。城市本身就有熱島效應,市中心要比郊區溫度更高。從北京市中心到延慶,氣溫就會下降五度左右。一方麵,持續的高溫可能會讓人們想要逃離市區,大量的人口遷出會導致城市的衰落。另一方麵,人們在高溫天氣不願意外出活動,城市活力也會降低。為了應對城市高溫,巴黎推出了一款APP“Extrema
Paris”。(編者注:該APP可以幫助人們找到附近能夠乘涼避暑的地方,還可以根據用戶下載時錄入的個人信息,幫助用戶分析外界實時溫度對該用戶造成的影響,並給出相應的建議。)
(Extrema Paris頁麵)
紐約會在建築物的頂部塗反光材料,把部分自然光反射回大氣當中,這樣建築物內部會更涼快。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防禦性措施。(編者注:紐約曾發起“涼爽屋頂”的倡議,在屋頂粉刷白色的反射塗層,反射部分光線和紫外線,能夠有效降低屋頂及室內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
(紐約“涼爽屋頂”項目 圖/聯合國官方微博)
新加坡采取的是更複雜的方式,舉國打造Cooling
Singapore(冷卻新加坡)的項目。(編者注:該項目從植被、城市形態、水域與水景、城市地表材質、遮蔭、交通、能源7個方麵,提出了86
項減輕熱島效應影響或改善室外熱舒適度的策略與措施。包括將植被納入城市設計,建設綠廊、風廊道、遮陽設施等。)
(Cooling Signgapore項目中植被措施的應用示意圖 圖/一覽眾山小-可持續城市與交通)
一起來嘮科:我國的大城市有做好抵禦高溫的準備嗎?有沒有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高溫?
劉岱宗:中國城市更多采用的還是比較保守的方案,也就是大量的使用空調。一方麵,這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大量使用空調導致的溫室效應會使環境越來越熱。另一方麵,我們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安裝空調。我們還沒有像提出建設“海綿城市”來應對洪水一樣,用一種係統全麵的思考來應對高溫。總體來看,我們在應對高溫方麵還處於初級階段。
但深圳啟動了通風降溫工程,通過建設綠道係統和通風廊道來降溫。北京、上海之前也設計過通風廊道,既能給城市降溫,也能減輕空氣汙染。
(2024年還會更熱?世界氣象組織發出紅色警報 圖/央視財經)
注:
城市通風廊道(城市風廊):利用江河、湖泊、山穀,以及城市綠地、水體、主幹道等空間載體形成的引導城市空氣流動,促進大氣良性循環,改善城市空氣品質,提升體感舒適度的作用通道。
城市風廊三要素:補償空間(冷風源)、通道空間、作用空間。其中,冷風源為城市空氣循環提供動力,通道空間是空氣的流通路徑,作用空間是城市空氣亟待改善的功能片區。三者的合理組織才能驅散霧霾和濕熱空氣,實現城市空氣的流通循環。
一起來嘮科:建設韌性城市能夠成為我們降低我國城市災害風險的一個有效手段嗎?還有哪些問題,是建設韌性城市解決不了的?
劉岱宗:城市韌性的核心是力所能及地做好防禦和保護,但僅僅依靠提升防禦性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麵對高溫,加裝空調從長期來看反而會加劇全球升溫。真正要解決高溫問題,需要更大的係統,一個省份、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地區的多個國家一起合作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