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製日報5月9日消息:鄧先生的結婚計劃,如今被30萬元彩禮打亂了。他一下子拿不出這麽多彩禮,想降低彩禮數額卻遭到女友拒絕,理由是“她也沒辦法改變家人的決定”。
鄧先生的女友是福建人,兩人戀愛3年有餘。為了給女友一個幸福的家庭,鄧先生貸款買了房。今年年初,雙方開始討論結婚事宜。沒想到,女友的家人提出要30萬元彩禮,房子也要加上女友的名字,房子的裝修費用可以由女方來出。
對於上述要求,鄧先生沒有立即同意。他認為,彩禮應該雙方商量,充分考慮男方的經濟條件。於是他向女友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提供30萬元彩禮,女方得陪嫁30萬元;二是提供彩禮10萬元,不要陪嫁。
女友家人以“在老家結婚,彩禮都得30萬元左右”為由不同意。如今,雙方陷入了拉鋸戰。
“因為彩禮,婚禮遙遙無期,結個婚太難了。”鄧先生很是無奈。
(《天價姻緣》 漫畫:李曉軍)
30萬彩禮是“正常水平”?
對於彩禮問題,《法治日報》記者采訪了多位福建當地人,大家都說30萬元彩禮是“正常水平”。來自福清市的於女士稱,按福清當地的風俗習慣,在家庭條件還不錯的情況下,彩禮最少要30萬元,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可以先給一部分,剩下的之後補上。
來自江蘇的喬先生也因彩禮問題焦頭爛額。他的女友是浙江衢州人,結婚前,女友家人提出要28.8萬元彩禮,且女方在當地辦喜宴的費用由男方承擔,這部分酒席錢需要預先提供給女方,按20萬元計算。
“我準備了18.8萬元彩禮,以為已經很高了,沒想到女方要28.8萬元。並且由男方承擔回門宴費用一事也讓人不理解,可是在網上一搜,發現浙江衢州確實有這種習俗。”喬先生說,這樣算下來,他要提供給女方的錢就是50萬元,還不算房子、車子,以及要買的金銀首飾,“壓力實在太大了”。
來自衢州的李女士說,目前衢州部分地區彩禮最低是18.8萬元,28.8萬元的彩禮也很常見。一般這筆錢會留給新娘家,部分家庭會返給男方2.8萬元、8.8萬元不等的金額。
“天價彩禮”不斷出現新變種
另據新華社5月9日消息:“五一”前後是婚禮高峰,“彩禮”也成為熱議話題,動輒二三十萬元,還要“三金”或“五金”;在一些地方,“天價彩禮”改頭換麵、花樣翻新……
不久前,湖南小夥陳建雄到女友內蒙古老家提親。女友家長輩提出,結婚前需要給20萬元彩禮,並購買“三金”(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還要求在長沙買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男方出首付。
“這對我來說壓力太大了,這些錢加起來得有近百萬元,就算‘咬咬牙’也拿不出這麽多,隻能想辦法四處去借。婚還沒結,就得先欠一屁股債。”陳建雄說,麵對“天價彩禮”,他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該怎麽和家人溝通。
近年來,相關部門和一些地區加大了對高額彩禮綜合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此同時,“天價彩禮”也衍生出各種新變種。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采訪發現,相比於傳統的給大額現金、購買“三金”,如今有些地方“天價彩禮”衍化成房子、車子、存折等。
例如,在山東、河南、甘肅一些縣區,彩禮存在“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等說法,其中“萬紫千紅一片綠”是根據人民幣顏色而來的通俗說法,包括一萬張5元、一千張100元和若幹50元,算下來超過15萬元;“一動”則指小轎車一輛,“不動”指在城區有一套房子。
在一些地方,索要彩禮方式也在改頭換麵,男方要將一定數額的錢放在存折或者銀行卡裏,婚前給到女方手中。“有多少錢不公開,但是彼此心知肚明,主要是看男方的誠意,也為了避免結婚當天男方反悔不給。”一位受訪對象說。
為了讓“天價彩禮”變得“名正言順”,一些農村地區將彩禮改稱“恩養錢”。受訪對象表示,男女訂婚時在明麵上不提“彩禮”二字,雙方家庭也不直接對外說要多少錢娶媳婦,改成報答女方父母養育之恩的錢。在一些地方,男方婚前要為女方或女方父母購買大額保險。
不少鄉鎮幹部說,這些變相彩禮其實和原來的現金並無兩樣,這些所謂的“習俗”也並非真正的民俗,但鄉鎮政府、民政等部門一旦進行製止或約束,往往會被村民指責“破壞習俗”,因此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來源:中新經緯)
讓婚姻始於愛,彩禮歸於禮
記者調查發現,高價彩禮易引發婚姻矛盾。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檢索相關關鍵詞,男方婚前支付高額彩禮,婚後因種種問題導致離婚及引發財產糾紛的案件不在少數。
在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全國婦聯召開的“推進移風易俗
治理高額彩禮”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曾表示,從司法實踐反映的情況看,涉彩禮糾紛案件數量近年呈上升趨勢。從大量糾紛處理中可以看到,高額彩禮並不是保障家庭幸福的秘笈,反而可能成為矛盾糾紛的導火索,不僅不利於婚姻關係的建立和長期穩定,甚至容易引發兩個家庭之間的對立、矛盾和衝突。
2022年8月,農業農村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提出治理目標是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在部分地區持續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近年來,一些地方紛紛出台政策,整治“天價彩禮”問題。比如,河南省寧陵縣將婚喪禮俗規定普遍納入村規民約,倡導彩禮不高於3萬元。寧夏回族自治區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高額彩禮專項治理的實施意見,製定了12條正向引導措施和5條負麵約束措施。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在2022年頒布施行了《涼山彝族自治州移風易俗條例》,當地有關部門根據該條例聯合發文規定彩禮不得高於10萬元,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已於今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再次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廈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薑孝說,關於高額彩禮及其抵製,在法律層麵並無專門規範。彩禮《規定》也隻是規定了不能借婚姻之名索取彩禮,但未對高價彩禮作出具體規定。他認為,婚姻中各種不合理費用的治理既需要硬法守住底線,又需要運用軟法來係統施策。就硬法製度設計而言,重點在於切實維護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製度,禁止利用高額彩禮幹涉婚姻自由,違背當事人意思自治截取禮金作為介紹費等行為,並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作保障。就軟法製度設計而言,關鍵在於發揮各政黨、團體、組織的調節作用,弱化彩禮“財”的補償性功能,增強其“禮”的象征性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