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私密群聊記錄流出:985的圈子,越看越震撼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01

最近,有這樣一則帖子火了,看得人震撼不已。



(素材來源:抹茶牛奶芒果幹)

一位北大學生發帖稱,自己修了一門今年新開的本科生課程,期中要閉卷考試。

然而,因為是新課,沒有往屆的複習資料和試題可以參考。

就在她苦惱的時候,課程群裏有位同學出來扭轉局麵了,一番操作看得人目瞪口呆:



①當晚就組建起一個70多人的群,條理清晰地給大家分工、讓大家合作;



②群裏同學紛紛響應支持,一部分人整理課堂筆記,另一部分人出模擬題並給出答案;



③分好組後,設置文檔提交的截止時間,成員們還要嚴謹地在文檔上填寫個人信息,明確分工;

④群內昵稱實名,防止出現搭便車現象。

就這樣,群裏70幾個人,用了僅僅2天就整理出3份重磅文件,包括:



11.7萬字的課堂錄音稿、3.6萬字的重點知識筆記,以及8千字的模擬試題和答案。

真正實現了規模經濟和共同富裕,還讓接下來選這門課的同學也能享受到他們的勞動成果。



評論區裏,好多人都被北大同學的執行力深深折服:

“不敢想象這要是發生在我公司,以我同事的效率和互相甩鍋能力,這個項目能幹到退休。”

“這一刻對北京大學遙不可及的高度,有了具象化的理解。”

“這70人開公司,感覺能做成龍頭企業。”

是啊,做過小組作業的都懂,組織者這恐怖如斯的帶頭能力、以及沒有一個成員搭便車的自覺,有多震撼。

一位北大畢業的博主出來證實:這在北大確實是常規操作。



學到多少知識倒還是其次,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知識歸納總結和獨立探索的能力。

北大這種地方會讓你切身體會到:這個世界上人才太多了,不管你多麽努力,都會有比你做得更好的人存在。

讓你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會想和牛人靠得更近一點,學習到他們處理事情的邏輯和能力。

02

你會發現,985名校和普通學校,在很多地方確實存在著天壤之別。

比如這幾天,廈門大學的食堂建議本就火出了圈,很多人才知道:原來寵學生的學校是這樣的。





(素材來源:茉莉清茶)

學生想吃羊肉泡饃、白切雞,食堂工作人員就立馬安排落實,準備新菜品的研究開發;





學生反饋土豆排骨裏的土豆不夠爛、雞湯味道太清淡,食堂工作人員就馬上反映給廚師,讓廚師進行菜品口味改良;

學生想知道食堂的梅菜扣肉是不是料理包,馬上被回複不是預製菜,而是師傅辛苦製作的,讓學生放心食用......

句句真誠、毫不敷衍,還特別接地氣的建議本,讓人不禁感慨:

果然越好的學校越重視與學生的鏈接,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凡事有交代。

比如北京化工大學的化學課,外教用各種奇妙的實驗教具,現場給學生演示著化學的魅力。



(素材來源:泡不到的小楊)

學生感慨:“好像來到了霍格沃茨,化學家都是魔法師。”



評論區裏很多人都酸了:“原來好的大學就是不一樣。”



因為在他們的學校,上這類化學課,要麽純靠想象,要麽隻能看清朝老片來學習。



比如北大的“黴黴主題”夜跑,為了讓學生鍛煉可謂操碎了心。



學生可以邊看著操場的大屏幕,在黴黴的歌曲中奔跑,還有熱力四射的隨機舞蹈挑戰、全場大合唱......





再比如武大圖書館的奇觀:學生背書大循環。



同學們自發地在圖書館大堂邊繞圈走邊背書,學習氛圍一整個拉滿。

既鍛煉了身體,又收獲了知識,一舉兩得。

03

看了這些985高材生們的圈子,你會明白:

讀名校的意義,不光在於名校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舒適的學習環境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在於:

好的學校,幫你篩選校友,讓你遇見同一頻率的人,你在這個圈子中被帶動著一起向上。

對於家庭出身沒那麽好的孩子來說,上一所好的大學,真的可能會悄無聲息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英國BBC就播出過這樣一個紀錄片《人生7年》,導演跟拍了來自不同階層的14個7歲孩子。



每隔7年就會重新采訪他們,看他們的成長軌跡和命運變化。

7歲時,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



而貧民窟的孩子,理想則是能少罰站,少挨打,吃飽飯。

50年後,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找到了好工作;

中產家庭的孩子,也是依舊保持在中產階級;

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唯獨出現了一個例外:一個從小村子裏,考上了牛津大學物理係的男孩Nick。

即使出身貧寒,但靠著對學習的熱愛,上了名校之後,在美國著名大學擔任教授,過著物質優渥、家庭幸福的一生。



我們身邊,有太多墊底辣妹般逆襲的案例,考入名校,擺脫了上一輩的枷鎖;

填平了認知的溝壑,衝破見識和格局的壁壘,上演了一場絕地反擊的故事。

04

但如果你在人生上半場,沒能進入名校,沒關係,我們依舊可以用名校的標準要求自己。

《精進》一書中就提到,決策心理學認為:

人在麵臨選擇時,通常會采用“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

比如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準備找一家餐廳吃飯。

你把附近的餐廳由近到遠排序,依次標號為A、B、C、D......

如果你的內心標準是“找一家能填飽肚子就行的店”,那麽你就會立即選擇A,不再考慮其他;

如果你的內心標準是“找一家幹淨衛生且口味好的店”,那麽你就會多方搜集信息,在眾多餐廳裏找到一家最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東西,你首先要有一顆“想吃到好東西的心”。

采銅老師說得好:“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麽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

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一個二三流大學的學生,能夠勇敢地以985高校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才是更恰當的做法,也一定會從中受益。

心中有了更高的標準,你就可以打破學校、專業的束縛,尋找更高層次的新環境,比如選擇做這些事:

自學網絡上高水平的課程、找到國內外最頂級的教材;

與最優秀的同學、前輩交流、參加具有挑戰性的各種競賽......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專注在可控製的事情上,那些不可控製的事情自然就會往好的方向走。

願我們,都能用名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