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山西大媽 是NBA最旺的素人 還可能入選名人堂
beebee星球
2024-04-25 08:06:24
“小熊貓應該進籃球名人堂,我們一致認為!”
本月初,美國體育頻道ESPN節目主持人巴勃羅·托雷,聯合前職業男籃教練,及多家體育媒體記者在一檔節目中給出共同提議。
他呼籲大眾為此投票,以便向名人堂組委會正式提請,將籃球文化真正的傳奇人物載入史冊。
投票量即將達成,但此次行動較晚可能錯過本季評選。
ESPN頻道認為,即便小熊貓本次選不上,未來也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小熊貓是啥?來自山西,闖蕩北美的華裔大姐牛榮的江湖藝名,NBA中場常駐表演嘉賓。
牛榮自93年進入NBA賽場表演至今,被譽為最受歡迎的NBA中場明星。很多人甚至專門為了看她而選擇當次的球賽。
要說偉大算不上,但項目絕對精彩。
試想一下,穿著東方傳統服飾,腳踩3米高的獨輪車,在NBA全明星賽場上,掂碗搞雜技。這是啥畫風?
中場表演通常隻是拉拉隊,吉祥物,最多一些魔術之類的表演項目。突然殺出來這麽個野路子,既沒見過又違和,全場觀眾無疑是相當迷惑。
等到她真正開始表演,你就會知道,中國人都會功夫不是傳說,大篷車裏的絕活換個場地更是別具心裁,違和又精彩。
這技術,誰不佩服。
踢碗就算了,這是摞著好幾個碗,甚至是正反疊著,我拿手端也端不出這水平啊。
輕巧一踢,這麽一摞碗剛好一個個疊到頭上,你無法想象這是怎麽辦到的。
牛榮的ending pose也是相當從容,雙手一攤,盡顯女王風範。
歐美觀眾哪見過這功夫。屏息凝神,成了!
拿手機的手,激動得顫抖。
這哥們兒驚得抱頭站起。難以置信!
就像你根本搞不懂紅磚怎麽砌成圓柱煙囪,這肯定是經過了科學的運動計算千錘百煉而成,又或者就是中國功夫的玄學奧義。
實在是難以置信。
無論觀看過多少次,每次發功的前幾秒,全場靜默得像能聽見蚊子叫,招式完成,現場瞬間又成了三伏天下餃子的遊泳池。
可以用千鈞一發來形容。
屏息凝神,或是喝彩呐喊。牛榮通過掂碗來調動氣氛,成為全場觀眾情緒的絕對統治者。
牛榮每表演五分鍾,收入就能達到2,500 到 3,000 美元,約等於1.8萬-2.2萬人民幣。
很多大學聯賽也預訂她的表演,包括ASU這種知名派對大學。
她甚至出現在NBA 2K24官方遊戲裏,成為NBA經典icon。
以至於標配BGM嗩呐版《大花轎》數十年來硬控NBA賽場7分鍾。正是如此,牛榮進入籃球名人堂也是許多忠實觀眾的一種情結。
常駐NBA表演中國雜技,多少帶點傳奇色彩。
1970年,牛榮出生於山西雜技世家。青春期的她跟隨上海雜劇團進行國際巡演,這是她首次來到美國科羅拉多,比起歐洲的穩重,美國觀眾特別容易激動,這給了她最好的表演體驗。
19歲,牛榮定居美國舊金山,陸續在一些表演項目中打零工,同時積極推銷自己,給各大馬戲團寄去推薦信,然而遲遲沒有回音。
沒人想看“踢碗姑娘”玩什麽花樣,你需要改個名字。
在90年代初的唐人街新年活動中,組織者這樣告訴牛榮。
“紅是中國的顏色,熊貓象征著中國,兩個詞組在一起,也成了中國代表動物小熊貓(red panda)。”
牛榮給自己起了這個藝名,為此相當滿意。
走穴生活零零碎碎,直到93年的感恩前一天,一位名叫雷諾·克拉克的人才經紀人在給她來了通電話。
“一名表演者受傷了,急需替補,明晚洛杉磯快船隊中場休息時需要你替換節目。”
就這麽個機緣巧合,中式雜技亮相NBA賽場。
無心插柳,牛榮由此開啟長達三十年的NBA表演生涯。
“四次起立鼓掌,簡直不敢相信,每一次的拋甩都能引起全場如此大的反應。”
中國功夫,毫無閃失的完美絕活,硬是給了美國觀眾強烈的震撼,讓牛榮永遠記得這次啟航之旅。
光是初入NBA的1994-95 賽季,牛榮就表演了多達40場比賽。
多支球隊搶著預訂她的表演。直到現在,全美大學球隊,多家重要籃球館,牛榮幾乎都演過一遍。
2013年開始,整整兩個NBA賽季都不見牛榮的身影,關於她退休的消息甚囂塵上。
回憶起這段至暗時刻,牛榮慶幸自己挺過來了。
終生的師傅,嚴厲的父親患上食道癌,牛榮照顧他直到生命盡頭。
隨著生命的消逝,男人變得溫和。在這之前,父親臉上從未出現過對她的讚美和愛,唯有嚴格的師徒關係綁定這對父女。
父愛來得太遲,他病逝之後,牛榮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從7歲開始,一輩子就練這麽一個動作,活著就為了碗拋向空中的一瞬間,她開始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
牛榮拒絕了所有來電,把自己關在家中。
不知過了多久,牛榮終於重新站上了獨輪車。她在社區周圍騎車,試著找回掂碗和生活的連接。
四十多歲的她,重新開始活著。
2015年10月,灰熊隊隆重宣告小熊貓的回歸首秀,多家媒體跟進報道。
休息了近三年的老藝人並沒有讓觀眾失望,完美功夫,寶刀未老。
球迷深切感受到,牛榮的踢碗絕活是NBA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深厚的情感,無法用語言來解釋。
“很奇怪,我每次上場前和表演結束後,我都會想起他。那些教誨,逐漸長成新的領悟。”
父親的離世,如同一次新生,讓牛榮對生命和技藝有了全新的認識。
50多歲的牛榮,依然如九十年代那樣繁忙。更多的表演機會在等著她,短視頻讓她在Z世代群體中再度走紅。
她並沒有打算退休。牛榮告訴媒體,自己將不斷精進技藝,帶著這份心願,走進更多賽季以及世界各地,為父親致敬。
“如果你為某件事付出了全心投入和全部的努力,哪怕是一件與大多數人都不同的事情,你也不要輕言放棄。”
牛榮將父親的教誨銘記於心。
當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對活著有了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