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連續六年第一,中國最能生娃的省,“根本不用催生”

連續六年第一,中國最能生娃的省,“根本不用催生”

文章來源: 網易數讀 於 2024-04-23 09:42: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有人堅持不婚不育保平安,有人用貓狗雙全替代兒女雙全,而廣東人大概率會表示:不用催,我們自己會主動生。

很多人對廣東的印象是: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不但敢拚事業,也敢拚二胎、三胎。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近日,大部分省市公布了最新人口情況,2023 年,廣東省以 103 萬的出生人口增量位列全國第一,遙遙領先其他省份 [1]。換句話說,全國每九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名在廣東呱呱墜地 [2]。

為什麽廣東人如此願意生孩子?以後中國的生育,都要靠廣東了嗎?

全國生育圖譜,廣東最醒目

其實,廣東省一直很能生。根據廣東省統計年鑒,廣東省已經連續 40 多年出生人口超百萬 [3]。

尤其是在全國出生人口連續七年走低的今天,廣東省依然保持著較為高漲的生育熱情 [4][5]。

從橫向來看,廣東省不但是人口大省,出生人口數也一騎絕塵,分別比河南省、山東省多出 33.5 萬和 42 萬。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山東省曾是全國“最敢生”的省份。但自從 2018 年被廣東反超之後,第一生育大省的帽子就落到了廣東頭上,並蟬聯了六年 [3][6]。

雖然一些地區並沒有公布準確的出生人口數字,但整體來看,東三省的出生人口數較少,而包括貴州、四川、雲南在內的西南 F4 顯然更願意生孩子。

有人可能會說,廣東的出生人口規模巨大,是沾了 1.27 億常住人口的光。確實,廣東省常住人口總量多年保持全國第一,這是其一大優勢。

要想知道廣東省真正的生育意願和水平,用出生率或生育率等指標更為恰當 [7]。

出生率,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該地的出生人數與平均人數之比 [8]。2022 年,廣東省的人口出生率為 8.3‰,在 31 個省級行政區中名列第八。

今年,這一數字略微下降至 8.12‰,但是超過了甘肅和廣西。即使算上還未公布最新數據的西藏和寧夏,廣東的出生率排名也有所上升。

尤其是在全國大半地區的人口出生率低於 6.39‰ 平均水平的背景下,廣東人顯得格外能生。

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會影響人口出生率,例如人均 GDP 每提高 1%,出生率會下降 0.06% [9]。中國各地區的出生率整體上也符合這個規律,欠發達地區高於發達地區、西部地區高於沿海地區。

廣東卻是 bug 一樣的存在,不僅經濟總量大,而且人均 GDP 也高,2023 年人均 GDP 約 10.7 萬元 [1]。作為沿海經濟大省,廣東的出生人口之所以能領跑全國,與省份內部的“不平衡”息息相關。

為什麽廣東熱衷生娃

從廣東省內部結構來看,盡管每個下轄市的出生率均高於當年 6.77‰ 的國家平均水平,但頭尾仍存在較大差距。

2022 年,廣東省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別是東莞、汕頭、佛山、廣州和揭陽,人口出生率均超過 10‰。其中,東莞、佛山及廣州為珠三角地帶,而汕頭和揭陽則隸屬於潮汕地區。

一直以來,潮汕地區都因為宗族觀念濃厚、講究傳宗接代而遠近聞名。早在上個世紀,廣東省社科院人口所就關注到這一曆史文化傳統:明明走在改革開放前列,多子多福、偏愛男孩的觀念卻依然根深蒂固 [10]。

一項由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和中山大學合作的研究表明,傳統生育觀念確實會影響實際生育意願和行為 [11]。

盡管近年來潮汕地區的出生率也在持續下降,但廣府傳統思想文化仍在發揮作用 [12]。

另兩大生育主力軍——出生率分別為 11.03‰ 和 10.71‰ 的東莞和廣州,之所以出生率依舊堅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龐大的人口規模,以及年輕化的人口年齡結構。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從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來看,東莞和深圳分別以 83% 和 82% 位居前二,中山、廣州和佛山則以 78% 的占比並列第三,是當之無愧的青春都市。

事實上,這些地區的生育率並不高。2020 年,廣東各地區生育率排行榜中,倒數前三名為東莞、深圳和廣州,分別為 1.04‰、1.06‰ 和 1.14‰ [13]。

與出生率不同,生育率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出生人口數與育齡婦女數之比,排除了男性和非育齡期女性的幹擾。所謂育齡婦女,其實就是 15-49 歲的女性,她們才是影響生育的核心主體 [7]。

簡單來說,出生率是婦女生育率和育齡婦女占比共同作用的產物,有時候隻能粗略地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水平 [7]。所以深圳的出生率維持在省內的中等水平,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僅僅是東莞、廣州和深圳,整個珠三角的生育率都很低,僅有 1.17‰,遠低於粵東的 1.55‰、粵北的 1.95‰ 和粵西的 2.17‰ [13]。也就是說,相比起來,珠三角地區的女性可以生,但不想。

不過,這些地區的育齡婦女數量和比例也較高,例如深圳、東莞、廣州、珠海和中山,基本上接近三成,加上本身龐大的人口基礎,仍然扛起了生育大旗。

廣東的生育底氣,來自這裏

除了年輕,“人氣旺”也是珠三角區域維持出生率的一大優勢。

2022 年,廣東省的 21 個地級市中,隻有八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數多於戶籍人口數,而且這八個城市無一例外,均屬於珠三角地區。

例如東莞,有 751.25 萬常住居民都來自外地,占比高達 72%,相當於你在街頭遇見本地人的概率不到三成 [3]。深圳和廣州的外來人口比例雖然略遜一籌,但各自 1111.44 萬和 838.5 萬的數量卻很驚人,可想而知能給這座城市帶來多少新生兒。

這些典型的“移民城市”由於經濟發達、產業聚集,更受“打工人”青睞,吸引無數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入。

那些傳統的生育地區,人口則以流出的狀態為主,比如茂名、揭陽、湛江。盡管他們依舊樂意生孩子,可一旦育齡人口出走他鄉,整體的出生率還是會受到負麵影響。

如果隻是省內遷移,廣東的出生率也很難如此矚目。都說“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以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為代表的珠三角一帶,不僅對本省人有吸引力,更是輻射全國。“深圳是廣東人的深圳,也是全國人的深圳”,說的正是這個理。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孔雀東南飛,廣東外省人口總規模高達 2962 萬人,占總人口的 23.5% [14]。

無數後浪奔赴廣東,將其視為就業、定居的黃金選擇。這些外來人口是真正的靚仔、靚女,2022 年,廣東省 15-64 歲的勞動人口占比為 72%,老年人口占比僅有 10%。

國際上一般把 65 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 7% 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像東三省就都達到了 18%,是妥妥的老齡化地區 [15]。

整體而言,廣東的人口結構實屬優越:相較於其他省份,養老負擔較輕,正處於人口紅利期 [8] 。

當然,再年輕的人口結構比例也會有老去的那一天,生孩子也不是年輕人多就一定能多生。

有人說,在廣東,孩子要交家用,給小輩的壓歲錢隻要五元、十元,難怪廣東人願意多生孩子。雖然是調侃,但也反映出,經濟能力、養育負擔等現實難題才是橫亙在出生率麵前的真正壓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52歲萊溫斯基久違現身 聊起和克林頓往事淚流滿麵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最新民調曝光,變化有點大
張繼科否認瀑布落水是“假摔”:我是被人踹下去的
梅拉尼婭發布AI版自己 “走向未來”卻引發爭議
美國大豆豐收中國不買 “特朗普考慮100億美元援助”




24小時討論排行

韓國的“愛韓國反華遊行”,被總統批評損害國格
美軍襲擊委內瑞拉附近海域“販毒船隻”,船上4人死亡
美籍韓裔男在解放軍艦隊附近放無人機 被港警逮捕
為啥馬斯克繳稅那麽少?頂級富豪們是這樣逃稅的
敏感時刻,美軍一核武器指揮官突然宣布!
曼徹斯特襲擊嫌犯為敘利亞裔 未列入英反恐計劃
“China Travel”火爆背後,3500萬外國遊客的難題
美法官裁定:拜登任期內大規模海上鑽探禁令違法
特朗普提交機密通知:美正與販毒集團“武裝衝突”
江西南昌大佬,造出千億芯片巨頭
伊朗12天內20名高官遭精準斬首,內鬼工程師泄密
“七巨頭”的AI賭局,綁架了整個美國經濟
鄧文迪兩個女兒,憑什麽能拿下“遺產大禮包”
川普擺"2028競選帽" 怒懟:醫保不給非法移民 決不妥協!
討厭隱藏式門把手的用戶們,如今終於勝利了
威廉王子:等我成為英國國王,我將改革君主製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連續六年第一,中國最能生娃的省,“根本不用催生”

網易數讀 2024-04-23 09:42:01

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有人堅持不婚不育保平安,有人用貓狗雙全替代兒女雙全,而廣東人大概率會表示:不用催,我們自己會主動生。

很多人對廣東的印象是: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不但敢拚事業,也敢拚二胎、三胎。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近日,大部分省市公布了最新人口情況,2023 年,廣東省以 103 萬的出生人口增量位列全國第一,遙遙領先其他省份 [1]。換句話說,全國每九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名在廣東呱呱墜地 [2]。

為什麽廣東人如此願意生孩子?以後中國的生育,都要靠廣東了嗎?

全國生育圖譜,廣東最醒目

其實,廣東省一直很能生。根據廣東省統計年鑒,廣東省已經連續 40 多年出生人口超百萬 [3]。

尤其是在全國出生人口連續七年走低的今天,廣東省依然保持著較為高漲的生育熱情 [4][5]。

從橫向來看,廣東省不但是人口大省,出生人口數也一騎絕塵,分別比河南省、山東省多出 33.5 萬和 42 萬。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山東省曾是全國“最敢生”的省份。但自從 2018 年被廣東反超之後,第一生育大省的帽子就落到了廣東頭上,並蟬聯了六年 [3][6]。

雖然一些地區並沒有公布準確的出生人口數字,但整體來看,東三省的出生人口數較少,而包括貴州、四川、雲南在內的西南 F4 顯然更願意生孩子。

有人可能會說,廣東的出生人口規模巨大,是沾了 1.27 億常住人口的光。確實,廣東省常住人口總量多年保持全國第一,這是其一大優勢。

要想知道廣東省真正的生育意願和水平,用出生率或生育率等指標更為恰當 [7]。

出生率,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該地的出生人數與平均人數之比 [8]。2022 年,廣東省的人口出生率為 8.3‰,在 31 個省級行政區中名列第八。

今年,這一數字略微下降至 8.12‰,但是超過了甘肅和廣西。即使算上還未公布最新數據的西藏和寧夏,廣東的出生率排名也有所上升。

尤其是在全國大半地區的人口出生率低於 6.39‰ 平均水平的背景下,廣東人顯得格外能生。

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會影響人口出生率,例如人均 GDP 每提高 1%,出生率會下降 0.06% [9]。中國各地區的出生率整體上也符合這個規律,欠發達地區高於發達地區、西部地區高於沿海地區。

廣東卻是 bug 一樣的存在,不僅經濟總量大,而且人均 GDP 也高,2023 年人均 GDP 約 10.7 萬元 [1]。作為沿海經濟大省,廣東的出生人口之所以能領跑全國,與省份內部的“不平衡”息息相關。

為什麽廣東熱衷生娃

從廣東省內部結構來看,盡管每個下轄市的出生率均高於當年 6.77‰ 的國家平均水平,但頭尾仍存在較大差距。

2022 年,廣東省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別是東莞、汕頭、佛山、廣州和揭陽,人口出生率均超過 10‰。其中,東莞、佛山及廣州為珠三角地帶,而汕頭和揭陽則隸屬於潮汕地區。

一直以來,潮汕地區都因為宗族觀念濃厚、講究傳宗接代而遠近聞名。早在上個世紀,廣東省社科院人口所就關注到這一曆史文化傳統:明明走在改革開放前列,多子多福、偏愛男孩的觀念卻依然根深蒂固 [10]。

一項由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和中山大學合作的研究表明,傳統生育觀念確實會影響實際生育意願和行為 [11]。

盡管近年來潮汕地區的出生率也在持續下降,但廣府傳統思想文化仍在發揮作用 [12]。

另兩大生育主力軍——出生率分別為 11.03‰ 和 10.71‰ 的東莞和廣州,之所以出生率依舊堅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龐大的人口規模,以及年輕化的人口年齡結構。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從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來看,東莞和深圳分別以 83% 和 82% 位居前二,中山、廣州和佛山則以 78% 的占比並列第三,是當之無愧的青春都市。

事實上,這些地區的生育率並不高。2020 年,廣東各地區生育率排行榜中,倒數前三名為東莞、深圳和廣州,分別為 1.04‰、1.06‰ 和 1.14‰ [13]。

與出生率不同,生育率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出生人口數與育齡婦女數之比,排除了男性和非育齡期女性的幹擾。所謂育齡婦女,其實就是 15-49 歲的女性,她們才是影響生育的核心主體 [7]。

簡單來說,出生率是婦女生育率和育齡婦女占比共同作用的產物,有時候隻能粗略地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水平 [7]。所以深圳的出生率維持在省內的中等水平,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僅僅是東莞、廣州和深圳,整個珠三角的生育率都很低,僅有 1.17‰,遠低於粵東的 1.55‰、粵北的 1.95‰ 和粵西的 2.17‰ [13]。也就是說,相比起來,珠三角地區的女性可以生,但不想。

不過,這些地區的育齡婦女數量和比例也較高,例如深圳、東莞、廣州、珠海和中山,基本上接近三成,加上本身龐大的人口基礎,仍然扛起了生育大旗。

廣東的生育底氣,來自這裏

除了年輕,“人氣旺”也是珠三角區域維持出生率的一大優勢。

2022 年,廣東省的 21 個地級市中,隻有八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數多於戶籍人口數,而且這八個城市無一例外,均屬於珠三角地區。

例如東莞,有 751.25 萬常住居民都來自外地,占比高達 72%,相當於你在街頭遇見本地人的概率不到三成 [3]。深圳和廣州的外來人口比例雖然略遜一籌,但各自 1111.44 萬和 838.5 萬的數量卻很驚人,可想而知能給這座城市帶來多少新生兒。

這些典型的“移民城市”由於經濟發達、產業聚集,更受“打工人”青睞,吸引無數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入。

那些傳統的生育地區,人口則以流出的狀態為主,比如茂名、揭陽、湛江。盡管他們依舊樂意生孩子,可一旦育齡人口出走他鄉,整體的出生率還是會受到負麵影響。

如果隻是省內遷移,廣東的出生率也很難如此矚目。都說“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以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為代表的珠三角一帶,不僅對本省人有吸引力,更是輻射全國。“深圳是廣東人的深圳,也是全國人的深圳”,說的正是這個理。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孔雀東南飛,廣東外省人口總規模高達 2962 萬人,占總人口的 23.5% [14]。

無數後浪奔赴廣東,將其視為就業、定居的黃金選擇。這些外來人口是真正的靚仔、靚女,2022 年,廣東省 15-64 歲的勞動人口占比為 72%,老年人口占比僅有 10%。

國際上一般把 65 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 7% 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像東三省就都達到了 18%,是妥妥的老齡化地區 [15]。

整體而言,廣東的人口結構實屬優越:相較於其他省份,養老負擔較輕,正處於人口紅利期 [8] 。

當然,再年輕的人口結構比例也會有老去的那一天,生孩子也不是年輕人多就一定能多生。

有人說,在廣東,孩子要交家用,給小輩的壓歲錢隻要五元、十元,難怪廣東人願意多生孩子。雖然是調侃,但也反映出,經濟能力、養育負擔等現實難題才是橫亙在出生率麵前的真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