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控製18萬個攝像頭,可怕的偷拍黑產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無數雙眼睛可能正在盯著你……

日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發布《網絡犯罪案件審判白皮書(2019-2023年度)》,通報該院近5年審結的網絡犯罪案件辦理情況。其中一起“窺私”案例不禁讓人後背發涼——

被告人巫某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了某品牌攝像頭的用戶名和密碼數據庫,將其置於自建的App中,通過指令調取數據庫信息實現入侵並控製目標攝像頭。巫某某控製的攝像頭超過18萬個,場所涵蓋醫院、家庭、養老院、實驗室等,宣傳“足不出戶看世界”向“客戶”收取68元至688元不等的會員費並提供實時監控畫麵。最終,法院以非法控製計算機信息係統罪,判處巫某某有期徒刑5年,罰金10萬元,並沒收其違法所得80餘萬元。

可怕的窺私欲,屢打不絕的偷拍犯罪!

如今,攝像頭成為了人們很多生活和工作場景中的“標配”,也成為了一些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攝像頭存在大量係統漏洞,不嚴格的訪問控製更容易被黑客入侵,加上很多視頻數據缺乏加密處理,讓許多家庭、酒店隱私信息處於“裸奔”狀態。

通過攝像頭窺探、販賣個人隱私,此前早有不少案例。從私家車內的行車記錄儀被盜,到公共場所攝像頭被“黑”;從家用攝像頭被入侵,再到用戶手機攝像頭被遠程打開……現實版《楚門的世界》頻頻上演,而且已形成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懂的秒進”“一律對床”,在部分社交平台和論壇中,隻要支付兩三百元,就可以看到陌生人家裏的實時監控畫麵。凡此種種,不斷引發公眾對於數字時代個人信息安全的擔憂和討論。

虛擬的網絡世界,隱私安全是每個網民的基本訴求,也是數字生活的“剛需”。保護個人隱私,切斷攝像頭窺私黑色產業鏈,已經成為攝像頭行業,甚至是網絡空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遏製攝像頭成為竊取隱私的“窗口”,必須從多個層麵加強對網絡犯罪的打擊和防範。近年來,為了遏製偷拍黑產的蔓延,公安部門持續開展“淨網”係列專項行動,開展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斷源”行動和打擊偷拍偷窺的“掃雷”行動,依法嚴打非法生產、安裝、控製網絡攝像頭等竊聽竊照器材及偷拍偷窺違法犯罪,切實維護良好社會秩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企業和電商平台也不斷升級技術手段,提高信息安全技術水平,提升技術對抗能力,屏蔽和下架相關設備和技術的關鍵詞及產品,減少用戶信息被入侵和竊取的風險。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破解攝像頭“窺私”犯罪的難點和痛點。諸如,攝像頭破解的隱蔽化、犯罪分子的專業化、犯罪鏈條的產業化、犯罪成本相對較低等等,都加劇了攝像頭隱私泄露監管的難度。

萬物互聯時代,網絡涉及到我們每個人的安全,更關係到全社會的穩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防範能力,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避免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在遇到侵害隱私權的事件發生時,應當懂得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當然,說到底,沒有需求,也就沒有滋生犯罪的“溫床”。想要擺脫“被圍觀”的恐懼,每個人都應該有“不圍觀”的自覺。從法律後果來看,盜取網絡攝像頭賬號密碼並進行控製的,涉嫌非法控製計算機信息係統罪,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此外,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社交軟件向他人傳播淫穢視頻的,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者則構成犯罪。

攝像頭背後的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但攝像頭下的生活是真實的,依法嚴懲網絡犯罪,讓偷拍攝像頭徹底銷聲匿跡,人們的生活才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