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AI識別近4萬哈馬斯!20秒就判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以色列空襲加沙南部馬加齊難民營後,巴勒斯坦人在房屋廢墟下尋找失蹤人員和受害者。照片:Mohammed Saber/EPA

根據參與軍事衝突的情報人員的說法,以色列軍隊在對加沙的轟炸中采用了一種之前未曾公開的人工智能數據庫。這個被稱為“薰衣草”(Lavender)的係統能夠根據目標與哈馬斯之間的明顯聯係,識別出了多達37000個潛在的目標。

這些情報人員透露,使用了名為“薰衣草”的人工智能係統外,並且在戰爭的初期和幾個月內,以色列軍官似乎放任了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

通過他們非常直接的證詞,我們得以罕見地了解到以色列情報官員的親身經曆。在持續六個月的戰爭中,他們依靠機器學習係統來輔助識別目標。

使用了先進的人工智能係統的以色列,在與哈馬斯的戰爭中步入了高科技戰爭的新階段。這不僅引發了一係列法律與道德上的問題,還改變了軍事人員與機器之間的關係。

一名參與使用“薰衣草”係統的情報官員表示:“據我所知,這是前所未有的。”他還提到,與悲痛欲絕的士兵相比,他們更傾向於相信“統計機製”。“包括我自己,我們每個人在10月7日那天都失去了親人。機器無情地完成了它的任務,這實際上使得處理整個情況變得更加簡單。”

另一位使用“薰衣草”係統的人對人類在目標選擇過程中的角色提出了質疑。“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每個目標的考慮時間為20秒,每天需要處理數十個目標。作為一個人,我的作用僅限於進行最後的確認,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價值。這大大節約了時間。”

3月14日,在加沙中部的布雷吉,巴勒斯坦兒童在以色列轟炸造成的破壞中搶救物品。照片:法新社/蓋蒂圖片社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這六名情報人員都曾在以色列與哈馬斯及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IJ)之間的戰爭中使用人工智能係統來識別目標,他們向記者尤瓦爾·亞伯拉罕(Yuval Abraham)提供了證詞,旨在為《+972》雜誌與希伯來語媒體《本地呼叫》(Local Call)撰寫的一篇報道。

在報道發表前,《衛報》獨家獲得了他們的敘述。這六人均表示,在戰爭中,“薰衣草”係統扮演了核心角色,通過處理大量數據迅速確定潛在的“低級”特工目標。其中四人提到,在戰爭初期的某個階段,“薰衣草”識別出多達3.7萬名與哈馬斯或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有關的巴勒斯坦男性。

“薰衣草”係統是由以色列國防軍的精英情報單位Unit 8200開發的,該單位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或英國的政府通信總部(GCHQ)類似。

一些消息來源還揭露了以色列國防軍在批準攻擊前,針對某些目標類別,如何對可能遭受攻擊的平民數量進行預先許可。

兩位消息來源稱,在戰爭最初的幾周內,針對低級武裝分子的空襲中,被允許殺害15至20名平民。他們說,這些攻擊通常使用的是被非製導炸彈,這種彈藥能夠摧毀整棟建築,殺死裏麵所有人。

一位情報官員說:"你不想把昂貴的炸彈浪費在不重要的人身上-這對國家而言成本非常昂貴,而且(這種炸彈)也很短缺。”另一位情報官員說:“他們麵臨的主要問題是,對平民造成的"附帶損害"是否影響軍方發動襲擊。”

“因為我們通常使用非製導炸彈進行攻擊,這意味著整棟房子的人都會被炸死。但即使叫停了這次襲擊,你也不會太在意——你會立即轉向下一個目標。由於係統的存在,目標永遠不會用盡。你還有36,000個目標在等待。”

衝突專家表示,如果以色列一直在使用非製導炸彈對成千上萬與加沙激進組織有聯係的巴勒斯坦人的房屋進行轟炸,這有助於解釋戰爭中令人震驚的高死亡人數。

哈馬斯控製區的衛生部門稱,在過去六個月中,有33,000名巴勒斯坦人在衝突中喪生。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個月內,就有1340個家庭多人喪命,其中312個家庭失去了10名以上的成員。

3月30日,以色列士兵站在以色列-加沙邊界的以色列一側,勘察巴勒斯坦領土。照片:阿米爾·科恩/路透社阿米爾·科恩/路透社

以色列國防軍在回應《+972》和《本地呼叫》發布的證詞時發表聲明,表示其行動符合國際法的比例原則。聲明中提到,非製導炸彈是以色列國防軍飛行員使用的“標準武器”,其使用被認為能夠“高度精確”。

聲明中還對“薰衣草”係統進行了描述,將其界定為一個數據庫,用於“交叉核對情報來源,生成關於恐怖組織軍事行動人員的最新信息層。這並非確認為合格攻擊目標的軍事人員名單。”

“以色列國防軍並未使用人工智能係統來識別恐怖分子或嚐試預測某人是否為恐怖分子,”聲明補充道。“信息係統僅作為分析人員在目標識別過程中的一種工具。”

“薰衣草”創建了一個包含數萬人的數據庫

在以色列國防軍早期開展的軍事行動中,製定人物目標往往是一個更加費時費力的過程。多名消息人士向《衛報》描述了前幾次戰爭中的目標開發過程,他們說,選擇一個人或將其確定為合法目標的決定都要經過討論,然後由法律顧問簽字。

據消息人士稱,在10月7日之後的幾周和幾個月裏,這種批準打擊人物目標的模式急劇加速。他們說,隨著以色列國防軍對加沙的轟炸不斷加強,指揮官們要求不斷獲得目標。

"我們不斷受到壓力,'快把更多目標給我們帶過來'。上級一直對著我們大喊大叫,"一名情報官員說。"我們被告知:現在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幹掉哈馬斯。隻要有可能,就炸。”

為了滿足這一要求,以色列國防軍開始嚴重依賴於"熏衣草"係統來生成一個數據庫,其中收錄了被判斷為具有伊斯蘭聖戰組織或哈馬斯武裝分子特征的個人。

關於用於訓練"熏衣草"算法的具體數據種類,或該程序如何得出結論的詳細信息,並未包含在"+972"或"本地呼叫"公布的敘述中。不過,消息來源稱,在戰爭開始的頭幾周,8200小隊改進了"熏衣草"係統的算法,並調整了搜索參數。

消息來源說,在隨機抽樣和交叉檢查其預測結果後,該單位得出結論,"熏衣草"係統的準確率達到了90%,以色列國防軍因此批準將其作為目標推薦工具全麵使用。

他們補充說,“薰衣草”係統創建了一個包含數萬人的數據庫,這些人主要被標記為哈馬斯軍事部門的低級成員。該數據庫與另一個名為"福音"(Gospel)的人工智能決策支持係統一起使用,後者更多推薦將建築物而非個人作為攻擊目標。

3月27日,以色列空軍兩架F15戰鬥機在以色列南部蓋德拉市附近。照片:Abir Sultan/EPA Abir Sultan/EPA

這些敘述包括情報人員如何與"薰衣草"係統合作以及如何調整其覆蓋範圍的第一手證詞。"其中一個消息來源說:"在最高峰時,該係統能生成了37,000人作為潛在的人物目標。但數字一直在變化,因為這取決於你把哈馬斯武裝分子的標準定在哪裏。”

他們補充說:"有一段時間,哈馬斯特工的定義比較寬泛,然後機器開始給我們帶來各種加沙民防人員和警察當做目標,在他們身上浪費炸彈是很可惜的。他們幫助哈馬斯政府,但不會真正危及以色列士兵的安危。”

戰前,美國和以色列估計哈馬斯軍事部門的成員約為2.5萬至3萬人。

在10月7日哈馬斯領導的對以色列南部的襲擊中,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殺害了近1200名以色列人,並綁架了約240人。消息人士稱,在襲擊發生後的幾周內,以色列決定將與哈馬斯軍事部門有關聯的巴勒斯坦男子作為潛在目標,無論其級別或重要性如何。

他們說,以色列國防軍在最密集轟炸階段的目標選擇程序也有所放鬆。"一位消息人士說:"對於[轟炸]行動的傷亡,以色列國防軍采取了完全放任的政策。一個消息來源說:"這種政策如此放任平民死傷,以至於在我看來有報複的成分"。

另一個消息來源為使用"薰衣草"係統來幫助識別低級目標辯解說,"當涉及到低級武裝分子時,你不會想投入人力和時間"。他們說,在戰爭時期,沒有足夠的時間仔細"確定每個目標的罪行"。

他們補充表示:你會願意冒著使用人工智能、造成附帶損害和平民死亡的風險,冒著錯誤攻擊的風險,去承受這種誤差。

轟炸家庭住宅要容易得多

《+972》和《本地呼叫》發布的證詞可能為那些擁有高度精確打擊能力的西式軍隊,為何發動了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的戰爭提供了解釋。

據稱,在針對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運動的低級嫌疑人時,有一種傾向於在被認為人在家的時候進行打擊。其中一人表示:“我們對僅在哈馬斯武裝分子身處軍事設施或從事軍事活動時才擊殺他們不感興趣。轟炸家庭住宅要容易得多。我們建立的係統正是用於在這種情況下找到他們。”

2月1日,拉法al-Najjar醫院停屍房外的親屬悼念在以色列爆炸中喪生的巴勒斯坦人。照片:穆罕默德·阿貝德/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消息來源指出,以色列國防軍對在攻擊哈馬斯武裝分子時可接受的平民死亡人數施加了事先授權的限製。據報道,這一比例會隨時間變化,並根據目標的級別而有所不同。

根據+972和Local Call的報道,以色列國防軍認為,在攻擊哈馬斯高層官員時,殺害超過100名平民是可接受的。一位消息來源說:我們計算過一個旅長可以殺死多少[平民],一個營長可以殺死多少[平民]等等。

另一位消息來源補充說:確實有規定,但是非常寬鬆。我們殺害了平民,附帶傷害達到了兩位數甚至三位數,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情況。在戰爭的不同階段,軍事指揮官所能容忍的數目似乎有很大的波動。

一位消息來源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允許的平民傷亡上限‘時高時低’,一度低至五人。據該消息來源稱,在衝突的第一周內,為了消滅加沙的初級武裝分子,允許殺死15名非戰鬥人員。但他們表示,對平民傷亡的估計並不精確,因為無法確切知道一棟樓裏有多少人。

另一名情報官員表示,在衝突的最近階段,允許的附帶損害率再次降低。但在戰爭早期的一個階段,他們曾被授權在攻擊一名武裝分子時殺害多達“20名無關平民”,無論其軍銜、軍事重要性或年齡如何。

他們說:‘這不僅僅是說你可以殺死任何一名哈馬斯士兵,這在國際法上顯然是允許和合法的。但他們直接告訴你,‘你可以把他們和許多平民一起殺死......實際上,相稱性標準並不存在。’

以色列國防軍的聲明稱,其程序“要求對預期的軍事優勢和附帶損害進行單獨評估......如果打擊造成的預期附帶損害與獲得的軍事優勢相比過大,以色列國防軍不會執行打擊。”它還補充說:“以色列國防軍斷然否認存在任何關於在數萬平民聚集點中轟炸目標的政策。”

接受《衛報》采訪的國際人道法專家對以色列國防軍接受並事先批準最多20名平民的附帶損害率的說法表示震驚,特別這是在針對低級別武裝分子的情況下。他們表示,軍方必須評估每次襲擊的相稱性。

1月21日,從邊界以色列一側看到的加沙地帶上空升起的濃煙。照片:Amir Levy/Getty Images阿米爾·列維/蓋蒂圖片社

美國國務院的一位國際法專家表示,他們“從未聽說過以1比15比例的平民傷亡是可接受的數字,尤其是在針對低級別戰鬥人員的情況下。盡管有一定的回旋餘地,但這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極端行為”。

美國國防部的前律師,現在是危機組織的分析師薩拉·哈裏森(Sarah Harrison)說:“雖然在某些情況下,15名平民的死亡可能被認為是比例相稱的,但在其他情況下,這絕對不是比例相稱的。你不能僅僅為了某一類目標設定一個可接受的數字,然後宣稱在每種情況下這都是合法和比例相稱的。”

無論以色列的轟炸策略的法律或道德基礎如何,現在一些以色列情報官員似乎開始質疑他們的指揮官製定的策略。一位軍官表示:沒有人考慮到戰爭結束之後將如何,也沒有人考慮如何在加沙繼續生活。

另一位情報官員提到,在10月7日哈馬斯發動襲擊之後,以色列國防軍內部“充滿了痛苦和複仇的氣氛”:“這裏彌漫著一股矛盾的氛圍,一方麵,上麵對我們的攻擊力度感到不滿。而另一方麵,當一天結束時,又有一千個加沙人死去,而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平民”。

作者:哈裏·戴維斯(Harry Davies)是《衛報》的調查記者,貝森·麥克南 (Bethan McKernan) 是《衛報》駐耶路撒冷記者。

UCC 發表評論於
太無恥了!戰前認定有2-3萬哈馬斯,怎麽識別的近四萬?就是草菅人命。為一個目標還被允許殺害15-20人,簡直不是人!
櫻色 發表評論於
又臭又長的裹腳布
小編有這時間,又這麽想拯救蒼生,為什麽不去勸說恐怖組織哈馬斯釋放被他們綁架的以色列平民?
解鈴還需係鈴人,這點道理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