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學霸假扮專科生,這麵試比爽劇上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但你是專科啊兄弟,要12k不合適吧。”

視頻中,正在麵試的HR語氣頗為傲慢,不等應聘者回應就繼續提問,“我們應屆生一般都是五六千的。你說你熟悉VUE對吧?那我問你,VUE的響應式是什麽?想在VUE裏做響應式更新,數據在哪裏定義?什麽是MVVM?”

本以為一連串考問會達成壓價的目的,應聘者卻遊刃有餘,既給出了定義,還拓展分析了相關的利弊。

HR顯然也沒有料到,麵前的這位專科生不僅理論紮實,也頗有實踐經驗。但本著省錢的原則,還是不得不繼續在雞蛋裏挑骨頭,“你畢竟還是零工作經驗。這樣吧,我給你申請一下,九千。”

應聘者顯然不吃這一套,“不好意思,我暫時接受不了。我這邊待會還有個麵試,就先不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說罷,轉頭走人,隻留下HR錯愕的表情。

而以上的一切,都是一場半真半假的麵試——麵試是真的,但應聘者的資曆是假的。

不同於以往的簡曆作假——虛高學曆、杜撰經曆、薪資造假,這位應聘者原本是一位211畢業,在大廠有過豐富工作經驗,甚至是帶過團隊的行業大佬,通過簡曆反向造假的方式,偽裝成專科應屆小白,並把整個麵試的過程都記錄了下來,直接演了一出求職版的“扮豬吃虎”。

除了一部分有明顯擺拍痕跡以外,大部分的記錄還是相對真實的。(圖/抖音截圖)

這類反向造假的麵試視頻,並非某個賬號的專屬,參與拍攝的博主,也大多都是高學曆群體。看著視頻中hr被反向拿捏,“苦麵試久矣”的打工人在評論區催更的同時,也不忘高呼“解氣”。

隻可惜,把麵試拍成爽劇,看似是扳回了一局的職場反擊戰,結局反而會淪為職場環境惡化的加速器。

扮豬吃虎,永恒的流量源泉

從古至今,扮豬吃虎在各種敘事中都不缺觀眾。

主人公在最初被圍觀者低估,但最終逆襲的情節,不僅僅是一種敘事技巧,也符合觀眾所期待的情節發展,因為它給予觀眾一種被滿足的“複仇”心理。

拿去年就開始爆火且撈金無數的短劇來說,其本質也無非是售賣“逆襲感”。而相比動輒消費大幾十塊的短劇,假裝麵試的視頻則是打工人最好的爽劇平替。

無論是在工作中被無情打壓,還是在求職中處處碰壁,都能靠“假裝麵試”裏的反轉,短暫地享受扳回一局的快感。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不公與欺壓常有,而反抗不常有。

隻可惜,假裝麵試的視頻有多解氣,現實中的麵試就有多鬧心。

鍵入“離譜麵試”之類的關鍵詞,你可以輕易在互聯網上觀摩打工人的求職血淚史。如果非要把糟心程度量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檔:

第一檔:毫無遮攔的性別與年齡歧視、HR不專業的提問、幫HR衝KPI的敷衍麵試等行為。這類企業常見的騷操作,見慣不怪的打工人已經懶得吐槽。

在三輪麵試後才被告知真實工資會嚴重縮水。(圖/微博@白鹿視頻)

第二檔:頻繁變卦的口頭offer、通過麵試白嫖方案、通過多輪麵試後才告知真實工資會嚴重縮水、單方麵毀約應屆生等。應聘者為了獲得offer付出了極大的成本,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反倒利益受損。

而相較上述行徑,最能讓人血壓飆升的,莫過於侮辱性麵試了。

有網友分享了她近期麵試某互聯網公司的經曆。整場麵試堪稱職場PUA的典型樣本:應聘者的每項成績都會被質疑, 每個觀點都會被反駁,每段經曆都會被考問。麵試過程中,她完全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尊重,處處都充斥著來自上位者的打壓與凝視。

麵試的窒息瞬間。(圖/脈脈截圖)

或許會有人認為,麵試官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測試應聘者麵對壓力和質疑的真實反應,也可以達成壓價的目的。

但實際上,被濫用的“壓力麵”,隻會暴露企業的不專業:HR在麵試過程中展現出的不真誠和傲慢,不僅不能有效評估求職者,還可能損害公司的形象和吸引力。

一方麵,如果因為質疑的方式就同意減薪,招到的人也隻能是內核不穩、不夠自信的應聘者;另一方麵,若應聘者隻是因為低估了自己的“市場價”而接下offer,那在入職一段時間後,了解到真實的行情時,很難不跳槽。

相比節省下來的工資支出,頻繁的人事變動,對一家公司的損失可能更大。

被玩壞的“壓力麵”

在談論“壓力麵”的濫用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究竟什麽是“壓力麵”?

強硬的態度、無止境的質疑和步步逼問?這種做法其實離專業相去甚遠。“壓力麵”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在雙方良好溝通的基礎上,合理施加壓力,而不是單方麵的高壓態度。

(圖/《新聞女王》截圖)

此外,“壓力麵”更適合部分高管,或是薪水高於市場價30%的崗位。如果是普通員工級別的工作也玩這套的話,聰明的應聘人一定會繞道走。

正如一位HR在知乎的提問:求職過程中發現不少同行都會使用壓力測試,上司解釋說這是短時間內,用極端的方式來了解候選人能力最有效的辦法。但個人並不喜歡這種方式,同時也覺得,這反而會讓候選人在短時間內對公司產生不好的印象。“公司並沒有牛到非來不可,一旦求職者同時拿到多個offer,多半會被第一個排除掉”。

來自招聘顧問公司華德士發布的白皮書《優化麵試流程選聘優秀人才》,同樣印證了這位HR的推測:相較薪水、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內容,61%的首選人會根據麵試來判斷一家公司真正的風格。同時,有67%的候選人,會因為糟糕的麵試體驗而放棄工作機會。

無數網友在麵經中也總結道:“這麽缺心眼的做法,隻有低自尊老板才喜歡搞。職場PUA同理,請自卑的領導們乖乖對號入座”。

其實,麵試本就是一個雙向篩選的過程,既是企業評估應聘者的機會,也是應聘者了解公司是否符合自己期望的機會。

理論上來說,這個過程中的交流應該是平等和雙向的。然而,由於職場文化、麵試環境以及麵試雙方的角色定位,通常會出現麵試官凝視應聘者的情形。

(圖/韓劇《Hush》截圖)

當然,在某些文化或職場環境中,凝視被視為一種展示專注和認真態度的方式。

問題的根本,或許依舊來自於麵試中權力結構的錯位。麵試作為一種選拔機製,本身就是權力和能力的展示場。麵試官代表著公司,擁有職位的決定權,而應聘者則處於尋求機會的位置。

這種結構使得麵試官在交流中占據了更主導的角色,而應聘者則更多地處於回應和展示自己的位置。麵試官(主體)始終是優於應聘者(客體)的存在。

也因此,如今大部分的麵試中,麵試官都在擔任主體,是感知者和觀察者,而應聘人則是被感知、被觀察的角色。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在搜索平台鍵入“麵試”,與之相關的大多都是“怎麽通過細節判斷自己麵試有沒有戲”“讀懂麵試官的暗示”“應聘者如何向麵試官展示自己”這類完全以麵試官為主體的討論。

(圖/《簡言的夏冬》)

說回文章開頭的“假麵試”視頻,正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逆轉傳統權力結構的快感——麵試者與被麵試者的主客體顛倒,麵試官成了被觀察的客體,所以爽感呈幾何倍數增長。

可是,爽歸爽,假裝麵試的劇本,看似是為低學曆群體打抱不平,但實際可能隻會加深公眾的學曆歧視

從流量的角度來說,這類視頻之所以能火,代表這種現象其實並不常見,也意味著大眾默認,大專畢業的群體很難在如此咄咄逼人的麵試中,表現得如此對答如流,更別提這位“大專生”其實是一位擁有211學曆的行業大佬假扮的。

同時,它也設定了一個前提——隻有表現得像視頻中的那位大佬一樣挑不出毛病,低學曆群體才有資格要求和能力匹配的薪資。

真正值得討論的,是如何讓麵試從單向的審視變成雙向的選擇。或許,隻有當那些沉浸於舊有遊戲規則的企業,因為短視和固執,一次又一次錯過心儀人選後,麵試才能回歸其本質。

畢竟,一個戾氣太重的求職環境,對於雙方而言都是傷害。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