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說“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的馬諾嗎?
前一陣,她起訴離婚了。
離婚不算什麽新鮮事,但沒想到這次離婚居然將這段婚姻的不堪展露無疑。
馬諾當初因為一句在節目上的話,被打上了“拜金女”的標簽,而她為了自證,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去撕掉這個標簽。
如今,她離開被家暴7次的軟禁婚姻,從學生時代一起玩耍的閨蜜看到她說,不像她了。
為何馬諾在進入憧憬的婚姻後卻被扒了一層皮,還人財兩空?
難撕的寶馬女標簽
拜金隻是口號,不是目的
先來說寶馬女這個標簽背後的真相。
當時說這句話時,馬諾是站在《非誠勿擾》的舞台上,她是因為想賺這筆500元的出場費,參加了這檔相親節目。
相親不是目的,她是為了賺錢。
當時男嘉賓的愛好是喜歡騎自行車,而這位男嘉賓的心動女嘉賓就是馬諾,他問對方是否願意和自己一起騎車。
當時馬諾的原話是,我還是坐在寶馬裏哭吧。
為了營銷效果,最後就被整合成一句“寧願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
這句話被廣為流傳後,馬諾就被貼上了“寶馬女”和“拜金女”的標簽。
罵聲多了,她的名氣漲了,成了名人,各大知名采訪節目和綜藝爭先邀約她,之前隻能在電視裏的看到的明星,現在和她坐在一起。
她不僅出了單曲和個人ep,還和楊冪、餘文樂、楊千嬅,徐崢等明星一起演《誌明與春嬌》,她出演的角色是雀斑姐,最終卻被“一剪沒”。
在喜劇片《肚爸爸生子記》中飾演拜金女的假洋妞,這一角色還是和之前一樣。
無非是加強大眾對她的刻板印象,再爆出一下符合“人設”的金句,來讓他們能夠借此狂歡。
她沒想到這種光景是轉瞬即逝的,當時對於自己出唱片,給店鋪剪個彩就賺大幾萬的現狀能很快適應,錢到手很快,花得更快。
按她的話來說,年輕有錢女孩怎麽活,我就怎麽活唄,逛街,旅遊,一通消費。
她自始至終都沒把賺這筆娛樂圈的快錢當成目標,她對於職業發展和未來毫無規劃,覺得錢夠花就行。
加上馬諾本就是北京女孩,她和媽媽在北京有房沒有房貸壓力,還在重慶有一套可收租的房子,在婚前她就有上百萬的存款。
從來沒有過生活壓力的她,對於金錢的渴望並沒有網上說的那麽誇張,想要寶馬,她自己就能買得起。
即便後來她的熱度沒那麽高,但是當網紅每天直播一會,月收入兩三萬,依然過得很滋潤。
從小開始媽媽給她傳達的思想是,一個女人的最終歸屬就是婚姻。
母親對她的期待是為人妻,為人母,而這顆種子就成為她對於幸福幻想的準則。
那時馬諾有過一段7年的長期感情,隻是兩個人相差9歲,34歲的馬諾想要步入婚姻,25歲的男友卻站在婚姻的門口始終不願邁出那一步。
後來遇到前夫是在直播間,三十多歲的劉維經常現身馬諾的直播間給她瘋狂刷禮物,三個月時間刷了二十萬。
兩個人逐漸開始私聊,麵基,劉維雖然有過一段婚姻,但展現出的非常有責任心的一麵非常打動馬諾。
他給出承諾想和她有一個家,和馬諾家人朋友見麵都會帶上禮物,對她媽媽也很好。
馬諾想就此落腳,擁有穩定的家庭生活,結果噩夢開始接二連三的上演...
把婚姻當成避風港
它卻成為生活中唯一的風暴
劉維和她結婚時,兩個人沒有房子,沒有彩禮,沒有婚禮。
馬諾媽媽給拿了十多萬嫁妝,她覺得能和這個人結婚就是不拜金的最大證明。
馬諾不怕窮,她覺得兩個人即便是租房子,錢夠花就可以,但沒想到,婚後卻爆出一個又一個雷。
她先是發現劉維有過兩段婚姻,還有一個孩子,隨後又發現他婚前說欠了二十多萬的信用卡,其實是六十多萬。
馬諾賣掉了重慶的房子給他還債,沒想到劉維不僅不知足,反而變本加厲,開始對她實施家暴。
他的家暴簡直是一種身心雙重摧殘的方式,軟禁+暴力。
早在婚前他就通過讓馬諾不工作的方式來逐漸讓她被封閉起來,更別說綜藝和直播這種需要拋頭露麵的方式了。
後來開始介入她的生活,讓她減少社交,斷絕和母親與朋友的聯係,要不然就說她是“媽寶女”,罵她朋友都有病。
馬諾無法拒絕劉維的無理要求,也沒有和親友們訴苦抱怨,她覺得自己選的老公,把這一麵展現給別人特別沒麵子。
就像之前papi在《再見愛人》裏分析的那樣,很多人知道伴侶是錯的,但不敢糾正,因為她怕就此也否定了自己的選擇。
後來劉維像瘋了一樣,出差就要在家裏安裝監控,監視馬諾的一舉一動,一吵架就把她的手機摔掉或者沒收。
家暴的頻率越來越高,有一次她趁機往外逃的時候,連鞋都沒顧上穿,被劉維抓回去又是狠打一次,還是鄰居幫忙報的警。
此前馬諾因家暴曾多次報警,劉維寫保證書承認並承諾以後不會發生行為,沒想到劉維就是屢次不改。
家裏的東西全被砸碎,門把手斷裂,茶幾打碎,洗衣機關不上,孕期打馬諾,差點把狗摔死...
評論的是馬諾的閨蜜
一開始她總是在想被家暴總是會有什麽原因,後來的馬諾幡然醒悟,家暴不該在受害者身上找原因,暴力本身就是錯誤的。
離開這段感情時,馬諾感覺無比輕鬆,那一刻她切身體會到了為什麽說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
馬諾因為父親的去世,她就越加缺乏安全和渴望得到愛,她希望有一個人來保護她和媽媽。
這成為了她擇偶條件中很重要的一項。
她想把婚姻當成避風港,沒想到生活中的風暴全來自婚姻。
離開有毒的婚姻,經曆了一次椎膚之痛,除了身體上的逃脫,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自我解綁。
被軟禁的婚姻與自證的前半生
隻有自我解綁才是唯一出口
馬諾把結婚當成自己人生的上岸,卻被困在被軟禁的婚姻與自證的前半生。
她的婚姻是當初那句戲謔的話裏第三個選項,坐在自行車上哭。
看到她的婚姻故事,羊想到了《浪漫的體質》中一段台詞,寒珠抱著還不會說話的孩子,聽著對麵的老公控訴自己想要自由和幸福。
寒珠問,那我的幸福呢?她老公自然而然地反問,你的幸福為什麽要問我?
在他老公的眼裏,幸福不該去向另外一個人索求。
或許有人會問,那如果對方都不能給予幸福,還有什麽在一起的必要?
其實更應該看重的是自身的感受和對於幸福的掌控,愛情是獲得幸福的渠道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入口。
如果將自己完全依附於愛情來獲得生活的穩定,那麽當這一角塌陷,生活就會全然崩塌。
除此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第一點,就是不需要去努力自證。
與其消耗自己的時間與心力,難以抹去別人的既定印象,不如任由線上人聲鼎沸,守護好內心自留地去將精力放在更值得的地方。
其實對於拜金女這個標簽,羊也想多說兩句。
就因為馬諾那句“坐在寶馬哭”是帶有功利性的指向,就給她帶來了十多年的網暴。
甚至離婚了,一些網友還以此為由頭去詆毀她。
圖源水印處
就單看這句話,真的有錯嗎?
一個女孩想要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今天看來無可厚非,哪怕是喊出來慕強愛富、渴望金錢的口號,不僅不會成為被人恥笑的對象,還會被當成清醒發言。
曾經被審判的發言,為什麽放在今天不會被罵?
因為錯誤的不是話語本身,隨著互聯網的語境變換,時代的產物的輿論風向也會隨之改變。
即便本意是真的拜金,也不會成為千夫所指的矛頭。
現在回頭看看,馬諾通過這次婚姻,被掏空百萬存款,賣了一套房子,丟了工作,換上抑鬱症...
當初她所幻想的理想生活是,老公出門工作後,孩子在客廳玩耍,她在廚房為晚飯做準備。
而現實是,她選擇的婚姻是一個隱形炸彈,將她所有的美好希望都炸了粉碎,愛情,婚姻,生活。
她說之前總是在別人身上獲得安全感,她希望自己是被保護的那個,而現在她隻想好好愛自己。
最近一次點讚微博,是認可一個博主對她的點評,走錯路和愛錯人不是她的錯,但拯救自己的隻有自己,讓自己成為最強硬的底氣和靠山。
時隔14年,依然是這個問題,但馬諾決定不在被限定好的選項中找尋委曲求全的答案。
她想通了,豪車可以自己買,重要的是方向盤要握在自己手中,開往哪個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地是自己的心之所向,祝福她繼續向更廣闊的天地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