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醫院兒科出現百日咳患兒病例。3月30日,#百日咳今年已致13人死亡#登上熱搜第一,並引發熱烈討論。
據國家疾控局官網定期發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國報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其中,1月死亡人數為5人,2月死亡人數為8人。
▲截圖來源: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網站
“咳嗽要咳一百天?”“一百天後會怎麽樣?”第一次接觸到百日咳的朋友,往往都有這樣的疑問。
據“科普中國”資料顯示,早在7世紀,隋代醫家巢元方就曾記錄“咳嗽百日”的疾病,可能就是指百日咳。到了17世紀,這種疾病被命名為“pertussis”,名字源自拉丁語,意思是“劇烈咳嗽”。
這些名稱體現了2個關鍵臨床特征——咳嗽劇烈、咳嗽持續時間長。
此外,百日咳還是一種高度傳染性呼吸係統疾病,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這種革蘭陰性球杆菌僅感染人類,暴露後的潛伏期為1~3周,通常7~10日。患者、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經飛沫傳播(咳嗽),也可經由密切接觸傳播。
在沒有百日咳疫苗前,可以說百日咳是一種毀滅性疾病,嬰兒死亡率較高。在人群普遍接種百日咳疫苗後,感染發病率急劇下降,但與疫苗接種前的年代一樣,每2~5年仍會發生一次周期性流行。
━━━━━
有孩子咳到眼睛出血
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據報道,有孩子因為咳嗽太厲害,導致眼睛球結膜出血、眼周淤血,最終確診百日咳。
典型的百日咳杆菌感染分為3個階段:卡他期、痙咳期,以及恢複期。如果不幹預,3 個階段加起來通常要持續 100 天左右。
卡他期:持續時間 1~2 周
“卡他症狀”(Catarrh)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狀。百日咳的卡他期表現類似普通感冒,包括全身不適、打噴嚏、流涕、咽痛和輕度咳嗽,可能出現輕度體溫升高,但高熱並不常見。能提示百日咳的兩種早期臨床為“過度流淚”和“結膜充血”。
▲圖源科普中國
該期排菌量達高峰,具有極強傳染性,但由於臨床表現不具特異性,很少會懷疑百日咳。此外,小嬰兒可能不會經曆卡他期,或者這個階段會很短暫。
痙咳期:不幹預可持續2~3月
痙咳期會在疾病的第2周開始,標誌性症狀為“痙攣性咳嗽”,即一次呼氣過程中出現一連串的、嚴重劇烈的咳嗽。
這種快速而連續的咳嗽,有時患者會咳得麵紅耳赤、彎腰弓背,也有咳得嘔吐甚至暈厥,還有的孩子咳得眼睛出血。
雖然晝夜都可以咳嗽,但夜間可能咳得更厲害。劇烈咳嗽後,可能會有一陣倒吸氣,發出雞鳴樣尾音(聽聽下方視頻)。在兩次痙咳間期,但患者通常感覺其他方麵良好且症狀很少。
新生兒及<6月齡嬰兒:痙咳後容易發紺(嘴唇、手指、腳趾藍藍的)、呼吸暫停、驚厥、心動過緩或心髒停搏。
青少年或者成人(成人也可能得百日咳):常無典型痙咳症狀,而是表現為陣發性咳嗽和暫時性咳嗽緩解交替。
恢複期:1~2 周或更長
咳嗽頻率和嚴重程度逐漸降低。
百日咳的並發症,以肺炎最常見,多見於新生兒及<6
月齡的嬰兒,也可並發肺不張、氣胸、縱隔氣腫、皮下氣腫、肺動脈高壓、窒息,以及百日咳腦病。
不過,許多百日咳杆菌感染者沒有症狀。一項研究發現,百日咳病例的家庭接觸者中,多達 56% 的實驗室確診感染者沒有症狀。
一般而言,嬰幼兒症狀較重,容易引起並發症和死亡。而長期咳嗽也可能導致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長時間無法上學或工作。
━━━━━
關於百日咳,這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百日咳是什麽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在疫苗大規模應用前,百日咳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也曾是全球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初很像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無症狀,或者僅有輕微咳嗽、有點低熱。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病程可長達2~3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是怎麽傳染的
人是百日咳鮑特菌的唯一宿主,百日咳患者、隱性感染者以及帶菌者為本病的傳染源。
對嬰幼兒來說,感染百日咳鮑特菌的父母或共同居住的人員,是其最主要的傳染源。
百日咳潛伏期5~21天,一般為7~14天,從潛伏期開始至發病後6周均有傳染性,尤以潛伏期末到出現咳嗽症狀後2~3周傳染性最強。
百日咳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如患者咳嗽、打噴嚏等將細菌播散到空氣中,易感者吸入帶菌的飛沫而被感染。
什麽人會得百日咳
人群對百日咳普遍易感,但嬰幼兒更為敏感。由於不到免疫年齡或者免疫史不全、體弱等因素,1歲以下嬰兒是百日咳發病的高風險人群,容易合並肺炎導致嚴重後果。
在疫苗廣泛應用的國家,越來越多的百日咳病例在較大的兒童和成年人中被發現。
近年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出現了百日咳再現的現象,百日咳發病出現反彈。無論接種百日咳疫苗還是自然感染百日咳,均不能產生終生免疫,也就是說百日咳可以重複感染而發病。
典型的百日咳是什麽症狀
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陣咳終未出現雞鳴樣尾聲為特征。陣發性、
痙攣性咳嗽發作時表現為頻繁不間斷的短咳十餘聲或數十聲,直至氣竭後深長吸氣。因吸氣時喉部仍呈痙攣狀態,大量空氣急速通過痙攣的聲門,發出一種特殊高調的雞鳴樣的吸氣聲,接著又發生下一次的痙攣性咳嗽,如此多次,直至咳出黏稠痰液為止。
陣咳劇烈時,可出現鼻出血、咯血及眼結膜下出血,甚至發生顱內出血。輕者一日數次,重者一日數十次,以夜間為多。
當奔跑、進食、受涼、煙熏、哭吵、檢查咽部等刺激,均可誘發痙攣性咳嗽發作。如無繼發感染的患兒一般體溫正常,沒有發熱。
新生兒和嬰幼兒常無典型痙攣性咳嗽,表現為陣發性屏氣發紺,可窒息死亡。
怎樣減輕百日咳的咳嗽
做好呼吸道隔離,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及濕度適宜,避免誘發痙攣性咳嗽的因素。
不要關門閉戶。有的家長怕孩子著涼,把門戶關得嚴嚴的,其實這樣並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於頻繁劇烈的痙攣性咳嗽,易造成氧氣不足,應有較多的氧氣補充,在室內也盡量保持空氣新鮮流通。空氣幹燥時,適當增加濕度,可用加濕器或用濕拖布擦地,保持室內濕度在50%左右。
不要臥床不動。有的家長以為活動會加重孩子咳嗽,這是一種誤解,讓孩子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適當做些活動和遊戲往往會減輕咳嗽,但要避免疲勞過度。
百日咳病期長,對孩子的身體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讓孩子活動,又不可放縱不管,要有足夠的營養及休息,所以活動必須適度。
避免煙塵刺激,家中如有吸煙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煙,或到戶外吸煙。
此外,生爐子、炒菜時,讓孩子避開油煙。
避免和其他疾病患兒接觸,以免感染或引起別的並發症,因為此時抵抗力, 免疫力都比較低下。
避免過多刺激,進食、喂藥等盡可能安排在同一時間,不要吃得過飽,進食後拍嗝,防止嘔吐、誤吸。
如何預防百日咳
1、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噴嚏時遮掩口鼻,同時注意勞逸結合,合理作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2、特別是照顧嬰幼兒時,成人出現咳嗽等症狀,及時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避免傳染給孩子。
3、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北京市預防百日咳的疫苗為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其接種年齡為3月齡、4月齡和5月齡各接種1針,為基礎免疫;1歲半再接種1針為加強免疫。
如兒童已按疫苗說明書接種含百日咳疫苗成分的其他聯合疫苗,可視為完成相應劑次接種。
3月齡-5周歲未完成百白破疫苗規定劑次的兒童,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前3劑每劑間隔不小於28天,第4劑與第3劑間隔不小於6個月。
━━━━━
孩子小時候打過疫苗
怎麽也感染了?
通常疫苗接種3~5年後保護性抗體水平下降,12年後抗體幾乎消失。
因此,若有流行時,易感人群仍需加強接種,我國目前正在研發6歲以上兒童和成人可用的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近期百日咳“回歸”,大家也在呼籲盡快更新疫苗接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