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車換手機換設備,“以舊換新”撬動市場,錢從哪來
文章來源: 南方周末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2022年8月,江蘇省淮安市的再生資源回收點,工人們將回收的冰箱、電腦和空調等家電類電器分類後等待拆解。視覺中國/圖
新買的掃地機器人可以自動上下水,但家裏沒預留接口;手機更新換代,卻害怕泄露隱私數據,隻好留作“備用機”;住在老舊小區,總擔心電梯、燃氣管道老化的安全隱患……生活中的舊物處置、設備更新難題何解?
2024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時隔十五年,我國再次推出大規模以舊換新政策。
“以舊換新”並非新概念。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麽新表示,和2009年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相比,本輪以舊換新已處在不同的經濟周期,政策定位更高、覆蓋範圍更大、對低碳化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更關注循環利用體係的提升。
2023年底以來,“以舊換新”已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等會議的關鍵詞,商務部將“推動汽車、家電等以舊換新”作為2024年促消費的重點之一。
麽新曾長期在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任職,關注環保立法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工作。圍繞《方案》出台的背景、工作重難點和資金補貼方向,麽新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政府拿一點、企業讓一點、金融扶一點”
南方周末:作為消費者,我也想“以舊換新”,但錢從哪裏來?
麽新:錢從哪裏來,大家最關心。錢主要還是從消費者的口袋裏出,要讓消費者願意埋單,首先得讓消費者腰包鼓起來。這是一個綜合施策的過程,以舊換新政策不可能完全解決,但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次,東西要足夠好,才能讓消費者看中。有的手機加價賣都一貨難求,甚至還需要搖號;有的降價清倉都賣不出去,這要求企業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提高性價比。
南方周末:有了好產品,如果價格更實惠、補貼更多,消費者積極性肯定更高。
麽新:調動消費者積極性,要以市場為主,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可以“政府拿一點、企業讓一點、金融扶一點”。
政府拿一點,是指財政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比如《方案》指出“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新”。2024年年初,上海也開始實施新一輪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補貼16大類一級能效家電產品,最高不超過1000元。
企業讓一點,是指針對量大麵廣的家電產品,可以傾向於由企業讓利,比如美的、格力等品牌就推出過舊家電抵扣的促銷活動。
金融扶一點,是指利用消費貸、利率優惠等金融支持手段促進消費。2020年以來,很多地方探索了發放消費券的促銷活動,也能夠直接刺激消費。
南方周末:過去以舊換新政策僅針對汽車、家電兩類傳統消費品,這次不僅新增了家裝領域消費品,還要求推動設備更新,企業新設備投入不足的原因是什麽?
麽新:核心原因是投資產出效率在下降。2021年我國製造業投資增速開始擴張,但同期製造業的資產周轉率,即投資轉化為收入的效率卻在下降,和消費者一樣,企業也麵臨整體預期偏弱的問題。
南方周末:推動設備更新,怎麽解決企業缺意願、缺資金的問題?
麽新:還是要注重政策的科學性,不能搞一刀切,把鼓勵設備以舊換新曲解成大規模強製淘汰報廢一批設備。
站在企業角度,第一要化解過剩產能,以往采取剛性淘汰或產能置換,現在更多要尊重市場需求,適應綠色發展趨勢進行柔性改造;第二要支持企業做必要的升級,把汙染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等方麵視為設備改造的主要方向;第三要加強央地政策的結合配套,比如陝西在今年推出企業用能預算管理,讓企業通過節能改造爭取新的發展空間。
願意做升級改造的企業,對未來預期相對樂觀,國家應該精準發力扶持,通過財政貨幣政策協調,讓企業得到切實好處。以往企業進行裝備投資,符合條件的能夠獲得一定的補貼資金或貼息貸款,我建議進一步放低補貼門檻、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除了全麵升級生產線,換一個電機、一個水泵這樣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微改造也應納入。
南方周末:《方案》給出了一係列政策扶持方向,其中一項稅收支持措施是 “反向開票”,這對企業抵稅有哪些作用?
麽新:反向開票不是新提法,正常情況下是賣家向買家開發票,發票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特殊情況下可以反過來,即“反向開票”。
根據能否抵消進項稅,反向開票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農業領域,企業可以開農產品收購發票,用來抵扣企業進項稅;第二類是二手車領域,企業向自然人采購二手車,可以開統一發票作為過戶憑證,但不能抵扣進項稅。
本輪以舊換新政策再次提出推廣“反向開票”,回收企業能否借此抵消進項稅,仍需進一步的細則。但要實施好反向開票政策,就必須加強對回收企業的管理,規避虛開發票、偷漏稅。
過去以舊換新政策僅針對汽車、家電兩類傳統消費品,此輪不僅新增了家裝領域消費品,還要求推動設備更新。視覺中國/圖
從“有沒有”走向“好不好”
南方周末:2023年底以來,“以舊換新”在多個會議中被提及,為什麽在這個節點重新強調“以舊換新”?
麽新:從宏觀經濟層麵,我國在高質量發展時期仍麵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等問題。另一方麵,消費升級的趨勢突出。進入數字互聯時代,智能家居應用逐漸增多,傳統家電已經無法滿足數字化需求,比如,現在守著電視看新聞直播的人越來越少,電視還要承擔播放流媒體視頻等智慧化功能。
可見,我國正處於規模化家電和汽車更新置換的窗口期,增量和存量並重。比如老舊汽車、家電數量龐大。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3.4億輛,在用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平均每年約有2.7億台家電超過了標準的安全使用年限。這背後對應著萬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空間。
南方周末:過去十餘年裏,我國實行過以舊換新和多批家電、汽車下鄉舉措,本次《方案》有何不同?
麽新:以舊換新在國內外都不是新名詞,我國過去最大規模的以舊換新是2009-2010年,當時仍處在大件耐用消費品的全民普及階段。到本輪以舊換新,家電、汽車普及率已經很高,2022年,中國千人擁車量達226輛,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133.9台。老百姓關注的問題從“有沒有”走向“好不好”,更注重智能化和節能低碳。
此輪政策的定位不同,過往更多聚焦惠企惠民生,本輪在惠企惠民生的基礎上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標準也不同,過往強調能效標準,把大量達不到三級能耗標準的家電更換成一級、二級能效,本輪則在能耗之外,提出低碳排放、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等標準。
最後是對循環利用體係的關注點不同,十五年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廢棄家電汽車循環利用體係。現在全國已有一百多家合規的家電拆解企業和一千多家合規的汽車拆解企業,更關注提升回收拆解能力、完善回收網絡體係。
回收網點是城市必要的組成部分
南方周末:設備更新涉及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七大領域。哪些行業是重點?
麽新:我認為重點看三大產業和公共服務能力的關鍵短板、痛點堵點以及群眾關切點。
所謂關鍵短板,以電機為例,當前電機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一半以上,但在役高效電機比重僅為20%左右,如果在電機領域進行節能改造,比如由異步電機升級為永磁電機,全社會的節能節電效益會非常突出。
所謂痛點堵點,以市政為例,2020年,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7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築麵積約為40億平方米,改造空間極大。近期河北燃氣爆炸事故引起社會關注,也反映出市政設施存在較多安全隱患。《方案》提出推動老化燃氣管道、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基礎設施安全改造和數字化更新,有助於打通城市中“看不見的角落”的堵點。
所謂群眾關切,核心在於教育、醫療領域。大家願意去大醫院看病,看中的不隻有醫生,還有先進設備。如果能推動基層醫療機構更新改造醫療裝備,補齊硬件短板,也能有效緩解就醫難問題。
南方周末:2009年以舊換新實施過程中,出現過企業騙補、淘汰設備非法拆解翻新等問題,《方案》落實過程中,對於低端無效產能市場出清、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有哪些建議?
麽新:2009年的政策推行過程中,部分企業沒有及時調整投資需求,造成新的產能過剩,這些問題也值得警惕。大規模以舊換新政策在落實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偏差,我們不能諱言和回避。比如,補貼的對象不夠精準,就可能補貼到過剩、落後產能,或是部分地區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優惠政策,妨礙公平競爭。
可以看到,在政策設計階段,已經明確提出要以高端、智能、綠色作為補貼方向,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地方保護。目前政策實施細則仍在製定,建議出台更有針對性的要求,同時建立從上至下的監管體係。
南方周末:換了新設備,還要考慮舊設備的回收利用。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手機、家電、汽車為例,公眾不知如何回收,又不敢交給小商小販,如何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
麽新:廢舊資源循環利用是此輪政策的亮點。目前回收利用環節最大的短板是退役設備和產品的處理,最大的堵點是回收體係的規範建設。
家電、汽車回收領域,我們主要做三方麵工作,一是鼓勵生產者利用自身渠道促進設備回收。最典型的家電產品是空調,具有拆裝一體化特性,大家通常不會自己去拆空調,都是買新空調的時候,讓安裝人員把舊的拆走。2021年,國家出台文件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製行動,廣東的格力、山東的海爾等企業都參與打造了自己的回收渠道和拆解處理工廠,具有示範意義。
二是設置科學合理的城鄉回收網點。很多城市認為規劃回收用地會影響城市形象,或者要求按照單位產值來匹配土地,回收分揀網點的經濟效益不可能比得過寫字樓,但它是城市功能的必要組成部分,要在政策上給予保障。2024年國辦7號文件《關於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係的意見》特別指出,要解決“最後一公裏”的用地問題。
三是推動回收利用企業提高技術水平。非法違規拆解行為要打擊,但合規企業要想和這些私拆者爭奪市場,也需要提高競爭力。一方麵,可以提高回收產品的附加值,推動廢舊裝備再製造,另一方麵,可以對再生材料進行溯源管理,實現高水平的循環利用。
和家電汽車相比,手機回收還要考慮信息安全問題,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係列的行業團體標準,要求對手機內存儲的敏感信息完整去除後,才能進入下一個利用環節。
隻有中央政策、地方和企業各方協同發力,才能建立規範的循環利用體係,讓更多消費者願意把廢棄產品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