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廠妹:昔日流水線女工,如今身價580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3月7日,婦女節的前一天,福布斯中國發布了2024傑出商界女性TOP100。

這份榜單又被稱為“商界女強人榜”,入選者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女性,其中有不少我們熟悉的名字。

如華為的孟晚舟、格力電器的董明珠、娃哈哈的宗馥莉等。

但排在榜單第一位的,卻讓很多人感到陌生,她叫王來春。

與其他人相比,王來春實在太低調了,穿著樸素,從不熱衷打扮,看起來和鄰家大媽沒什麽兩樣兒。

但實際上,她執掌著一個市值2000多億的巨頭公司,這家公司名叫“立訊精密”,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早年的王來春曾是富士康流水線上的一名女工,後來另起爐灶,創辦了立訊精密,代工生產電子產品。



在2024年2月26日發布的《胡潤全球富豪榜》中,王來春的身價高達580億元人民幣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她奇跡般地將立訊精密打造成了世界最大的代工廠之一,與富士康分庭抗禮,市值一度超過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

富士康掌門人郭台銘為此大發雷霆:“她從我們這出來,可如今呢,卻要搶我們飯碗!”



業界也多有傳聞,說富士康為了應對立訊精密,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研究其技術、擴張計劃和招聘策略。

雖然在後來的采訪中,富士康官方對此予以否認,但不得不說,立訊精密確實是最讓它頭疼的對手。

那麽,王來春到底什麽來頭?她是如何從一個打工妹逆襲成為商界第一女強人的?

1

王來春是潮汕人,跟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是老鄉。

我們聽慣了富豪們白手起家的故事,但嚴格來說,真正能稱得上白手起家的並沒有多少。

就拿馬化騰來說,他的父親是著名港口集團副總,在馬化騰創業初期,父母給了相當大的助力,就連騰訊公司都是父母注冊下來的,一年後才交給馬化騰。

另一位馬姓富豪馬雲,父親則是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良好的家庭條件,為馬雲提供了足夠的試錯成本,他2次參加中考、3次參加高考,這才成了那個年代稀缺的大學生。

與他們相比,王來春什麽都沒有。

沒資源沒人脈,完全靠著自己一步步打拚下了江山。



王來春

王來春小時候家裏非常窮,1967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父母都是土裏刨食的農民,家裏3個孩子,王來春是最小的一個,上麵還有兩個哥哥。

由於交不起學費,王來春勉強讀到初中就輟學了。

父母思想觀念非常傳統,覺得女孩子就該留在家裏,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到了年紀嫁個好人家。

可王來春不這麽認為,她不甘心這樣過一輩子,於是背井離鄉,到深圳闖蕩。

1988年,中國台灣企業家郭台銘到大陸投資,在深圳建立了富士康工廠,生產電腦周邊的插接件。

王來春在這一年進入富士康,成了流水線上首批149名員工中的一個。



富士康員工在廠房前合影,前排左六為王來春

初到大城市,王來春發現這裏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工廠條件非常艱苦,每天幹十幾個小時是常態,幾乎沒有業餘時間,工作氣氛特別壓抑。

到了夏天,廠房和宿舍就像蒸籠一樣,全廠一百多個女工擠在簡陋的宿舍裏,又熱又累,睡的是大通鋪。

有時候來了急單,睡到半夜會被突然叫醒,爬起來繼續幹活。

生活用水也成問題,每天要到一公裏外的地方挑水洗澡,四張木板圍起來就是“澡堂”。

這樣艱苦的環境,讓很多人難以忍受,員工們來了一批又走一批,換人就像走馬燈一樣。

但王來春堅持了下來,並且一幹就是10年。

回憶起那段日子,她說:“如果沒有小時候的窮苦經曆,我可能也會熬不下去的。隻有吃過苦的人,才會知道吃苦的過程也是曆練的過程。”

2

王來春從來不是蠻幹。

在富士康的10年間,廠裏的所有崗位她都輪調過,不僅摸清了工廠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步驟,還自學了管理方法。

她的職位也水漲船高,從普通的流水線員工晉升為組長,後來又晉升為課長,也就是部門主管。

她由此接觸到了企業裏一些更核心的東西,比如產品渠道、生產成本、利潤空間、各個零件的供應商等。

隨著眼界的不斷開闊,王來春漸漸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1998年,她向郭台銘遞交辭呈,離開了富士康。



周圍人對王來春的決定很不理解,在他們看來,王來春在廠裏大小算個領導,工資也不低,辭職實在太可惜了。

父母也極力反對,認為她辭職創業就是在瞎折騰。

隻有二哥王來勝無條件地站在她這邊,甚至為了支持妹妹創業,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

王來春非常感動,她將公司取名為“全勝”(立訊精密前身),並告訴二哥:“以後賺的錢,分你一半。”



王來勝、王來春兄妹

這句話聽起來像玩笑,但王來春是認真的。

於是若幹年後,2020年10月,中國富豪榜上出現了十分罕見的一幕——王來勝、王來春兩兄妹各自以910億元財富,並列排在了中國富豪榜第44位。

王來春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3

創業初期,王來春接到的都是一些小訂單,代工生產連接線、連接器等電子零部件。

恰逢富士康由於業務調整,出現了很重的訂單負荷,為了按時完成這些訂單,郭台銘急需尋找一家同樣性質的代工廠分擔任務。

王來春的出現,恰好解了郭台銘的燃眉之急,兩人曾共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做起交易來也放心。

就這樣,立訊精密成了富士康這家代工廠的“代工廠”,富士康生產不完的訂單,全交給王來春的立訊精密來處理。

這些訂單一度占到了立訊精密年營收的一半以上。

不過王來春很清醒,她心裏明白,企業要想做大,一定要獨立開拓自己的客戶,發展自己的品牌。

於是2010年,王來春主動結束了與富士康的合作,轉向自主研發生產。



2010年,王來春帶領立訊精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之後幾年裏,立訊精密在製造和工藝上不斷完善,並向高端產品線邁進。

從連接器到線性馬達、無線充電,再到聲學器件、攝像頭模組,立訊精密開始為國內外多家大型企業供貨,包括聯想、華碩、華為、索尼、微軟等。

後來又打入蘋果供應鏈,相繼獲得了iPad內部線、MacBook電源線、Apple Wacth無線充電等訂單,並成為AirPods第一大供應商,公然跟富士康搶起了業務。

當富士康終於意識到威脅時,才發現這一切已經無法阻止了。

這個靠著一枚枚小小的電子器件起家的小廠,真正成了在全球領域都不容忽視的巨頭。



4

王來春很喜歡一句格言:能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

多年來,她一直在竭盡所能地提高自己,彌補自己學曆的短板和童年時期“貧窮思維”的局限。

在富士康打工時,她努力學習技術、學習管理。

創辦立訊精密後,她又考取了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修讀經濟學、管理學等多門課程,以適應變幻莫測的國際商戰。



王來春絕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一直有著極大的野心。

除了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領域的製造生產,她一直在積極布局更廣闊的市場。

包括5G、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汽車等,這些都已成為她商業版圖的一部分。

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打工妹,成了實力雄厚的千億帝國掌門人,努力實現著屬於自己的逆天改命。

王來春始終堅信,沒有誰是天生的窮命,敢於拚搏的人才能成為人生的贏家。

BBQ2004 發表評論於
一樓,為什麽不可以?很多知識都可以自學的 文憑隻是一種證明而已
Uusequery 發表評論於
初中輟學可以完成MBA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