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少一半!“增臭”風波後,螺螄粉店主喊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你吃過螺螄粉嗎?

有人對它避之不及,

也有人對它癡迷不已,

偏愛那一股子“酸臭香”。

可最近,

讓人“臭上頭”的螺螄粉,

卻和“增臭劑”一起,

衝上熱搜。

據媒體報道,近日,

@成都市場監管巡查了一家

月銷四五千的外賣螺螄粉店。

市場監管人員在該店櫃子裏,

發現了“螺螄粉增臭”,

被熏出“痛苦麵具”。

聽聞“增臭劑”,

不少網友開始擔心,

“心頭愛螺螄粉要‘塌房’了嗎”?

多家螺螄粉品牌商紛紛回應,

產品味道主要源於

酸筍發酵後的味道,

未添加任何國家不允許放的添加劑。

實際上,

消費者手中的螺螄粉,

並非都“臭”得原汁原味。

這幾天,

潮新聞記者暗訪了

杭州多家螺螄粉店鋪。

【走訪杭州商鋪】

“增臭”風波下的螺螄粉店

老板:顧客少了一半

“增臭”風波下,杭州不少螺螄粉店家表示,生意受到了影響。

3月21日晚,潮新聞記者來到杭州拱墅區、濱江區等多家螺螄粉店看到,原本受年輕人青睞的店鋪門口,如今隻是零散地徘徊著幾位猶豫不決的顧客。

一位年輕的女士說:“看到新聞說螺獅粉內加了使臭味變濃的添加劑,怕對身體有害,不敢再吃。”像這樣在門口猶豫、擔憂吃下螺螄粉“增臭劑”的顧客並非少數。

晚上七點到八點,原本是就餐高峰期。位於人流量較大的武林夜市內的一家螺獅粉店,一小時內,僅有三位顧客,但是周邊其他麻辣燙、炒粉幹商家,顧客數量遠遠超於它。

顧客在吃螺螄粉。潮新聞實習記者 藍昕宇 攝

同樣發愁的還有位於杭州延安路西湖好吃街的一家螺獅粉店,老板尹姐稱:“今天的生意不太好,20號還挺好的,差不多有200人左右,21日號大約降了一半。”

尹姐是浙江人,為了開店,她曾特地到廣西柳州學習製作螺獅粉。看到螺螄粉“增臭”新聞,她擔憂,“一些不良商家的行為,影響到螺螄粉聲譽,大家都得跟著遭殃。”

00:00

/

00:08

倍速

尹姐展示螺螄粉湯底調配。潮新聞實習記者 藍昕宇 攝

為了讓點餐顧客放心,尹姐向他們介紹起螺獅粉的出餐流程——燙粉、加料、澆湯。現場,顧客對螺獅粉“酸臭”滿是疑慮,尹姐特地向大家介紹,湯底和酸筍,決定了螺獅粉的品質。正規的商家都是自己熬湯底,再用醃製的酸筍調料。

而這一碗湯底,需要將薑片、蒜頭和二十幾種香料,爆炒螺螄後,再加入豬骨、牛骨和雞架,再文火慢燉8小時,才算製作完成。

尹姐介紹,螺獅粉的臭味來源於酸筍。

酸筍在發酵的過程中,大量的蛋白質會被降解成氨基酸釋放,釀造了酸筍獨特的氣味,而螺獅粉的臭味濃鬱程度和酸筍的添加量以及醃製手法相關。“酸筍添加的量越大,其味道越濃鬱。同時,整塊醃製的酸筍味道也會比切開醃製的酸筍味道更大。”尹姐說。

為了保證味道的正宗,許多螺獅粉店主會選擇從廣西空運醃製完成的酸筍,自行加工炒熟。

21日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又走訪了位於杭州濱江區的啦喜街美食城內的三家螺獅粉店。

走進這些店鋪時,均聞到非常濃烈的酸臭味。其中有一家生意較好的店裏,記者點上一碗螺螄粉體驗其味道。

杭州濱江區啦喜街美食城內一家店鋪的螺螄粉湯底。潮新聞實習記者 藍昕宇 攝

一位後廚服務員走過,記者指著碗裏的螺螄粉,向其詢問:“湯底是否可以加點調料,讓螺螄粉更臭一些?”這位服務員表示:“如果喜歡更臭一些的口味,可以加點調味品。”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時,店員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

顯然,這場螺獅粉的“增臭”風波,讓熱愛螺獅粉的食客和用心在做螺獅粉的商家,都陷入了窘境。

【揭秘增臭劑生意】

一碗勾兌的螺螄粉湯底

成本不到1毛錢

對於喜愛吃螺獅粉的食客而言,酸筍是一碗粉的精華,“第一口喝湯,第二口嗦粉,第三口吃酸筍”缺一不可,“聞著越臭,吃起來越香”。

酸臭,是螺螄粉的靈魂。如何加重螺螄粉的“酸臭感”,正成為不少商家的牟利點。

潮新聞檢索多個網購平台發現,銷售螺螄粉增臭劑的現象較為普遍。

在某某電商平台查詢,檢索到10000多件相關產品,不少銷售商將其宣傳為“開店專用”“加一點就夠臭”“3分鍾代替8小時熬湯”“兩步出餐”等。

其中一款產品,其白色桶身貼著“螺螄味香精”,為河南許昌一家經銷商代理銷售。潮新聞記者以買家身份谘詢:“裏麵都是些什麽?”該經銷商張雷(化名)直言:“都是化學合成的,有專業腥臭香精,主要是增加螺肉的腥味和酸筍的臭味。”

張雷介紹,一瓶1kg包裝的“螺螄味香精”,售價為75元,添加量是一斤水加一克,保質期三年。“添加量大的話,過於腥臭,不好吃。”

螺螄粉“增臭”香精。

根據這款產品信息,潮新聞記者找到了生產商,同樣以買家身份谘詢該企業負責人沈清建(化名)如何使用。他介紹,將該款“螺螄味香精”加到清湯裏,再和該企業生產的增鮮劑一起調配,隻需兩步,螺螄粉又臭又鮮的味道就出來了。

記者表示對螺螄味香精使用是否合規產生疑慮,沈清建稱:“這種螺螄粉明麵上是不允許加的,但是你可以悄悄加一點。”

正宗的螺螄粉湯底需用豬骨、螺肉和香料熬製8小時。如果用香精調配螺螄粉湯底,根據商家使用指導,一碗螺螄粉800毫升湯底計算,一瓶1kg裝的“螺螄味香精”可以出餐1250碗,售價75元,每碗螺螄粉湯底調味成本不到1毛錢。

在各大電商平台,潮新聞記者發現,這樣的螺螄粉增臭劑還有很多,質量層次不齊。除了純香精勾兌的湯底,也有部分商家推出19.9元的醬料包“買一送一”促銷,宣稱“不要熬製、小白都能開店”。其中不少增臭醬產自柳州。

【質疑】

使用增臭劑,是否對人體無害?

營養師:高油高鹽不建議經常吃

電商平台在售的螺螄粉加臭劑配料表

在螺螄粉中使用增臭劑,是否真的對人體無害?

對於此次網友所熱議的加臭劑產品,國家注冊營養師王思露表示,從“加臭醬”的成分配料進行分析,其所用到的物質都是基礎調味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劑(呈味劑、防腐劑、增稠劑、色素等),對於基礎食品加工而言,添加這些物質不違法違規。

“但前提是,要按照添加類別和添加限量進行添加。”王思露說,現在存在問題的是,線上平台售賣的各種臭膏、臭醬很多將其配料進行了模糊,所以有些細節物質需要深度考究,可能存在摻雜摻假情況。另外,就算此種物質是合規定生產、添加的,本身它還是一種高鹽、高油且重口味的食品,不建議經常吃。

螺螄粉中

需要添加增臭劑嗎?

柳州螺螄粉協會秘書長黃嘉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增臭劑主要使用醃製的酸筍、海鮮醬以及香辛料調配加工生產的,符合固態或半固態調味料生產標準。

柳州本地實體店獲取酸筍等原材料容易,幾乎未使用加臭劑。同時,柳州走出去的連鎖店品牌有自有中央廚房,目前物流配送體係發達,也未發現連鎖品牌使用加臭醬行為。“外地的個體戶可能對螺螄粉的理解不夠透徹,因此使用加臭劑提升風味”。

黃嘉鵬同時提到,柳州當地已經關注到相關報道,當地多部門將對螺螄粉企業開展實地檢查。

螺螄粉亟待摘掉“臭名”

濫用添加劑或構成欺詐

螺螄粉作為廣西柳州傳統特色小吃,是繼蘭州羊肉麵、沙縣小吃等走向全國後,又一種在國內形成規模產業的地方美食。

“柳州螺螄粉”手工製作技藝古老、講究,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能拿到非遺“國字號”招牌,其獨特性不言而喻,說明“柳州螺螄粉”有標準的製作工藝和流程,一代代傳承至今;此外,它也是中國傳統飲食的重要文化符號,承載民間智慧和情感。

杭州拱墅區一家螺螄粉門店。潮新聞實習記者 藍昕宇 攝

從製作工藝看,螺螄粉特別之處在於發酵酸筍和熬湯。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不法商家借著螺螄粉聲譽,使用螺螄粉“增臭劑”渾水摸魚來提高出餐效率、降低製作成本。

這一係列做法,對柳州乃至全國螺螄粉產業造成負麵衝擊。

“違背了螺螄粉製作工藝,等於弄虛作假,欺詐顧客。”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從事食品產業30餘年的朱丹蓬向潮新聞記者表示,食品添加的原則是能不用就不用。

我國《食品安全法》對使用食品添加劑明文規定,必須符合限量標準。如果超量添加的話,將對消費者帶來健康隱患,甚至成為有毒有害的食品。盡管如此,僅憑目前的規範,很難真正約束、限製使用螺螄粉“增臭劑”。

朱丹蓬向潮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增臭劑”沒有明確使用標準,商戶完全憑經驗添加,覺得味道淡則多加一點,顯然是缺乏管控的。此外,缺乏對“增臭劑”安全性的論證,餐飲從業者更不能盲目使用。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如果食品中有添加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應明確告知消費者添加劑名稱,消費者有接受和拒絕食用的權利。如果未告知消費者,哪怕該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即使非過量使用,也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當一種地方美食“出圈”,如何規範其製作標準,共同維護好IP品牌,曆來是個難題。

從螺螄粉到蘭州牛肉麵、沙縣小吃,至今都沒有一個可供抄作業的產業健康發展模式。朱丹蓬表示,針對目前螺螄粉“增臭劑”銷售泛濫的情況,建議提高違法成本,加大執法力度,徹底打擊這類欺詐行為還需多部門合力。

網友評論

你喜歡吃螺螄粉嗎?

覺得螺螄粉臭嗎?

查看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