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親”話題上熱搜,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拜年走親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月13日大年初四,關於“農村悄然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斷親”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一眾網友紛紛留言,話題閱讀量破億。


“農村悄然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斷親”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有學者將青年“斷親”總結為懶於、疏於、不屑於同二代以內的親戚互動和交往的一種現象,簡單講就是基本不走親戚,而不是一種正式聲明的斷絕親戚關係。

社交平台上有網友講述自己的過年經曆:“

小時候去親戚家圖個熱鬧,長大走親戚反而是一種顧慮,都在問我去年掙得怎麽樣啊,做的啥工作,找對象了沒,結婚了沒,有孩子了沒?”

為了躲避親友們的催婚催育,不少年輕人選擇獨身到其他地方旅遊,或者幹脆在工作地的出租屋過年。有的網友認為,這是社會原子化的進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親戚之間往來走動越來越少,但攀比的風氣比較盛行,對年輕人來說增加社交壓力。

事實上,關於青年“斷親”這個現象早就引起了公眾與學界的關注。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陳友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博士研究生宗昊在去年刊發了《“斷親”:概念、問題及思考》的論文,該研究屬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實現積極老齡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機製研究”(17ZDA120)。

上述研究指出,走向現代社會,“斷親”現象多種多樣。若以性別視角去看待 “斷親”現象,可以發現:一是原生家庭有女孩的寄養家庭,在女孩長大婚配後,夫家才被視作女孩自己的家,女孩視原生家庭成員為親戚關係而非家庭成員,親子關係似乎斷絕了。二是男孩長大成家後,一般會分家單獨過,因而也算是“斷親”的一種,這裏可以把成婚分家視作成人禮,標誌著男性要真正承擔起責任。成婚造成的“斷親”現象不僅有隱性、溫和的一麵,還有因為高額彩禮等習俗造成的戲劇化衝突。

若以代際的視角去看待“斷親”現象,首先是縱向的年輕人對於老一輩的“斷親”。此類現象也是現實生活以及媒體報道中最常出現的,年輕一代在成長過程中與親戚互動本就很少,再加上受價值觀、社會保障製度、市場經濟等因素影響,自然對親戚表現出淡漠。

其次是代內的橫向“斷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長者之間的“斷親”,老年人普遍出現“故土難離”“思親如故”,是因為曾經的共同經曆與共同的價值觀使然,但即便是老年人,由於價值觀與社會地位等不同,也很難聊到一起。如果出現一些難以調和的矛盾,甚至出現某個家庭和另外某個親戚所在家庭“老死不相往來”的場麵,這是由於長輩之間的“斷親”使然。

另一類是年輕人同輩之間的“斷親”,與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關係的疏遠。例如,形容昔日的大學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這雖然是戲言,但實際上意味著接受過高等教育後心境的變化、人生目標的轉移、世界觀的改變等,差異較大的人群之間很難有共同的語言。以此類推,同齡人之間由於生命曆程不同,盡管是親人,但部分年輕人與其他人生軌跡不相同的同齡人之間很少有交集,也很少有共同語言。

研究認為,“斷親”作為時代變遷的產物,除了個體的理性選擇,仍需要挖掘其背後的社會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等要素,從而更好地理解“斷親”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內在機製,成因包括地緣的崩壞,城市化與人口遷移流動;價值觀多元,社會流動與社會分層;人情與金錢,市場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製度建立;減少社交成本,生活壓力與內卷;數字化生存,趣緣與網絡。

研究總結稱,伴隨著城市化與人口遷移流動、社會流動與社會分層、市場經濟與社會保障製度的發展、生活壓力與內卷以及數字化生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斷親”,“斷親”是現代化的結果。盡管“斷親”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家庭功能、減少宗親互助,但對於個體而言,需要通過“斷親”減少無效社交。“斷親”斷掉的是那些一年都未必能見一次的、僅有血緣關係維係的親戚,親近的是在經濟與情感上都能帶來慰藉的家人。這體現了一個成熟的人良好的自我分化水平,其能把握好親密關係和獨立的平衡。

研究指出,在一些重大節點事件之下以及青年成家之後,親屬關係也會有所回歸,本研究將其定義為親屬關係“伸縮性的彈簧”。但無論如何,未來想要更好地經營親屬關係,需要培養相近的業緣、趣緣、利緣與價值觀緣,在此基礎之上,親屬關係的持續連接才成為可能。

“‘斷親’體現了個體的理性選擇與傳統親情觀念的拉扯,但如果把視角拉遠,社會關係網絡維係的背後,更是個體性與我們所處的文化環境之間的博弈。”研究認為,人不僅是一切社交關係的總和,也是恩情與虧欠的乘積。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終究會找到新的親情存在的形式與社交關係,而最舒服的相處狀態永遠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與追求。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越來越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