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月11日,話題詞#給的壓歲錢快趕上1個月工資#衝上了熱搜榜。

春節假期期間,在社交平台上,有關壓歲錢的討論逐漸升溫。

不少年輕人發文感歎,“為什麽壓歲錢越漲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壓歲錢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作為傳統年俗之一,過年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一種“年味兒”。

壓歲錢,又叫“壓祟錢”。傳說用它可以壓住邪祟,保證晚輩平安度過新的一年。

傳統壓歲錢,必須由家中最年長者給予,因為他們生活經驗更多,壓歲的力度更大。

壓歲錢始於漢代,是特別鑄造的“厭勝錢”,隻用來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宮廷內開始給真正的錢,但是立春日才給,並非春節。宋代該習俗傳入民間,到了明清,終於成為了春節的“標配”。

作為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獨有的一種“儀式”,“壓歲錢”傳遞出親長愛幼、團圓祝福的寓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最近幾年,給孩子的紅包,因為互相攀比等心理,漲得很高。

在個別地區,小朋友的紅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網友甚至感歎,一個春節發掉17000元的紅包。

壓歲錢成為新負擔,如同紅白喜事等人情重擔一樣,說到底是人們對麵子和虛榮的過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壓歲錢的數額似乎成了衡量親情和友情的唯一標準。“不給不行,給少了又怕被議論”,成了許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5AGDG 發表評論於
給個10塊20塊的多好,錢多了,孩子拿不到,家長要還,沒有一個開心的。
GoldenEar 發表評論於
我都不給!鬧個啥!就給我媽媽錢,哈哈哈。給太多了,承受不起!給少了,顯得小氣。每年都不給了,大家也就釋然了!一些壞習慣,真的不能養成。現在誰家也不是那麽缺錢。“湊份子”原來是為了新人或者突然遭遇變故或者重大事故的人一些經濟上的幫助,現在成了一種習慣負擔了,根本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壓歲錢也是一種傳統,給了十塊八塊就是圖個喜慶!來國外這麽多年了,逢年過節,平日裏禮尚往來倍感輕鬆!哈哈
Lira 發表評論於
廣東那邊比較好,就是10塊20快,圖個吉利。
我是大海 發表評論於
10塊比較合適,大家開心一下就可以了。
原上草2017 發表評論於
現在的兩個陋習是過年的紅包還有分子錢,有人一天接了幾個邀請,分子錢幾份,每份幾百塊是少不了的。
小草的生命 發表評論於
越是經濟落後的地方,文化以及習慣越是落後,這個適用於不同的地區 以及不同的國家。 這是我多年來悟出的道理。

經濟落後,首先是思想文化落後。

就中共統治下的這種落後文化,
還想趕超美國:做夢想美女 - 想得美!
小草的生命 發表評論於
越是經濟落後的地方,文化以及習慣越是落後,這個適用於不同的地區 以及不同的國家。 這是我多年來悟出的道理。

經濟落後,首先是思想文化落後。
gameon 發表評論於
陋習。如果加上攀比,就變成了惡習。精美的紅包少許的錢,不分男女老少,新年見麵都有份,確實廣東人這方麵做的不錯,秉承了紅包真正含義。
Amita 發表評論於
廣東這方麵確實敞亮
原上草2017 發表評論於
還是廣東比較好,紅包一般是10~20塊錢,就是圖個吉利。
LAOK 發表評論於
樓下的,這裏討論的是文化習俗。跟具體給多少無關。另外,這點小事也讓你出口成髒?
usa_fan2 發表評論於
陋習
LAOK 發表評論於
壓歲錢還好啦!給的都是親人。一年就一次。不熟的少給點。至親多給點。基本沒有當麵嫌少的。比美國的小費文化好多了!硬扣,當麵甩臉惡言。啥服務也沒有,就是得給錢!現在這小費普世價值觀已經推行到全世界了!
cublai 發表評論於
老祖宗鼓勵生育的智慧。孩子多的家庭拿的壓歲錢就多。
lavinder 發表評論於
壓歲錢應該是純自願,個個都給給不起。喜歡的小孩給幾個紅包還是應該的
林海雪原3677 發表評論於
有點胡扯,17個孩子有遠近親疏,不會每人發1000,會有差別
還有一家說37個親友孩子。誰過年要跟37個孩子見麵?除非全村孩子見麵有份
硬碼工 發表評論於
都是算計錢的人
秋林小屋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各種垃圾文化。養出垃圾孩子,渣女。
橡樹街12號 發表評論於
在國外這一點好,從來不考慮壓歲錢
lostman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最惡心的就是這些份子錢壓歲錢,表麵看似乎禮節,骨子裏都是算計
小矛 發表評論於
萬惡的XX黨就是惡搞。
ajaja 發表評論於
別生孩子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