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文章來源: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於 2024-02-11 23:59: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月11日,話題詞#給的壓歲錢快趕上1個月工資#衝上了熱搜榜。

春節假期期間,在社交平台上,有關壓歲錢的討論逐漸升溫。

不少年輕人發文感歎,“為什麽壓歲錢越漲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壓歲錢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作為傳統年俗之一,過年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一種“年味兒”。

壓歲錢,又叫“壓祟錢”。傳說用它可以壓住邪祟,保證晚輩平安度過新的一年。

傳統壓歲錢,必須由家中最年長者給予,因為他們生活經驗更多,壓歲的力度更大。

壓歲錢始於漢代,是特別鑄造的“厭勝錢”,隻用來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宮廷內開始給真正的錢,但是立春日才給,並非春節。宋代該習俗傳入民間,到了明清,終於成為了春節的“標配”。

作為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獨有的一種“儀式”,“壓歲錢”傳遞出親長愛幼、團圓祝福的寓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最近幾年,給孩子的紅包,因為互相攀比等心理,漲得很高。

在個別地區,小朋友的紅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網友甚至感歎,一個春節發掉17000元的紅包。

壓歲錢成為新負擔,如同紅白喜事等人情重擔一樣,說到底是人們對麵子和虛榮的過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壓歲錢的數額似乎成了衡量親情和友情的唯一標準。“不給不行,給少了又怕被議論”,成了許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習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習會低頭念稿 上麵寫著....
穀歌前CEO:當年李鴻章訪美被震 如今外國人來華受驚
1.8米的習近平與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議論紛紛
又一位!頂級芯片和機器人專家從瑞典回到中國
最懂鬆弛的北京中產,在內蒙玩得太“土”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卡戴珊公開質疑美國登月造假,NASA局長急了
“鄭智化事件”:殘障人士應“受助感恩”還是平等參與?
廳官的奢靡人生:3480萬現金給女友買別墅銀行拒存
大褲襠溝、擦屁股嶺…為什麽東北地名這麽直白?
美國或打擊委內瑞拉境內軍事目標,逼馬杜羅下台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已“滿月”,為什麽兩黨還不急
喝酒聊芯片大單?黃仁勳約三星、現代會長吃炸雞
5歲女童被砸身亡,為何找不出責任方?
鄧亞萍在福建福耀科技大學開講:“我不是催大家卷”
消息人士:無視美方施壓,印度恢複采購俄石油
金價太貴 韓國送特朗普的金冠是鍍金的 純手工製作
“刑訊逼供”: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夢
中紀委國家監委發布:這些公務員不得批準辭去公職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俄羅斯測試“末日魚雷”,美國最擔心的是什麽
錢誌敏在英國認罪 6.1萬枚比特幣市價已達493億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7個孩子,已發出17000”,年輕人正被壓歲錢壓垮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2024-02-11 23:59:30



2月11日,話題詞#給的壓歲錢快趕上1個月工資#衝上了熱搜榜。

春節假期期間,在社交平台上,有關壓歲錢的討論逐漸升溫。

不少年輕人發文感歎,“為什麽壓歲錢越漲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壓歲錢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作為傳統年俗之一,過年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一種“年味兒”。

壓歲錢,又叫“壓祟錢”。傳說用它可以壓住邪祟,保證晚輩平安度過新的一年。

傳統壓歲錢,必須由家中最年長者給予,因為他們生活經驗更多,壓歲的力度更大。

壓歲錢始於漢代,是特別鑄造的“厭勝錢”,隻用來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宮廷內開始給真正的錢,但是立春日才給,並非春節。宋代該習俗傳入民間,到了明清,終於成為了春節的“標配”。

作為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獨有的一種“儀式”,“壓歲錢”傳遞出親長愛幼、團圓祝福的寓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最近幾年,給孩子的紅包,因為互相攀比等心理,漲得很高。

在個別地區,小朋友的紅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網友甚至感歎,一個春節發掉17000元的紅包。

壓歲錢成為新負擔,如同紅白喜事等人情重擔一樣,說到底是人們對麵子和虛榮的過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壓歲錢的數額似乎成了衡量親情和友情的唯一標準。“不給不行,給少了又怕被議論”,成了許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