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誹謗誘發嚴重社會問題:日本擬修法嚴管社交平台
澎湃新聞
2024-01-16 09:40:45
據環球網援引日本《每日新聞》14日報道,因網絡誹謗誘發的自殺等嚴重社會問題頻發,日本政府計劃提交一項法律修訂案,要求X、YouTube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以“更迅速和透明的方式”刪除誹謗性內容。
報道稱,日本政府將在本月26日召開的國會例會上提交名為《提供商責任限製法》的修訂法案,該法案細則的依據是去年12月社交平台服務研究小組編製的措施草案。據報道,該法案的細則包括:舉報人請求刪除誹謗內容的操作指南、要求平台在大約一周內對刪帖請求做出答複以及列明答複依據、公開執行情況以及刪除的帖子數量。
據悉,日本政府曾於2022年修訂與網絡誹謗有關的法律條文,目的是簡化個人就網絡誹謗案件提起賠償訴訟時的信息披露程序。然而,越來越多民眾呼籲采取更直接的措施,確保更快地刪除包含誹謗性內容的帖子,主要原因是審判所花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高昂。
日本總務省表示,2022年該部門收到超過5700起網絡誹謗相關谘詢。平台運營商采取各種方式,包括人工手段和智能手段進行監控和刪除相應內容,但仍然無法阻止誹謗性內容的繼續發布。
YouTube公司表示,該公司在2023年7月至9月刪除了超過10萬個視頻,理由是這些內容違反服務條款。YouTube日本分公司代表中條晶子(Akiko
Nakajo)表示,刪除視頻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麽“快速和輕鬆”,實際操作相當複雜。她還稱,是否刪除平台創作內容還必須考慮到公平及言論自由的原則。
有分析指出,網民在公共評論網站和在線購物網站所發表的評論可能不會受到這項法律的約束。
有媒體認為,網絡誹謗往往源於“自以為是的正義感”。因此,有必要提高公眾的認知水平和加強教育。該評論援引去年日本傑尼斯事務所創辦人喜多川性侵醜聞曝光後一名40多歲受害者因網絡攻擊選擇輕生的案件,指出網絡誹謗在日本造成了嚴重的負麵影響。據悉,這名喜多川性侵受害者通過媒體告發遭到強尼喜多川性侵。隨後,網絡上出現“你隻是想要錢吧”等留言攻擊,該男子不堪其擾選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