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寶總到底愛誰?且聽編劇秦雯分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繁花》收官了,但流量仍在沸騰。豆瓣8.4分也意味著它頂住了壓力,打動了觀眾。

《繁花》在央八首播的收視(CVB)

《繁花》播出後,導演王家衛收到了頗多讚譽。大眾原本對他的認知,是藝術家。經此一役,變成了既能拍好文藝電影,又能攬得商業價值的藝術家。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董勇等演員,也都在觀眾心中重塑了。

然而,《繁花》的編劇秦雯,在聚光燈下“隱形”了。像《繁花》這種30集的長劇,必然離不開編劇的巧妙編織。王家衛是《繁花》的靈魂人物,掌控一切。但作為成熟編劇的秦雯,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

《繁花》收官次日,影視獨舌對話了編劇秦雯。

彼時,秦雯正在泰國度假。她說,待在國內總會不自覺關注騰訊視頻,定不下心寫新劇本,決定出來散散心。聊天中,秦雯談到了和王家衛導演的合作感受,談到了劇本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還談到了劇中的種種人和種種事。

秦雯

原來,王家衛不隻是個感性的導演,更是細致入微的考據派。為拍好《繁花》,他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美術指導進組前,王家衛準備了四書架的資料。

原來,劇本前期構思時,原著作者金宇澄也在場。前幾集播出時,網友都說《繁花》有“魔改”嫌疑,說不定這種“魔改”,金宇澄本人清楚。

秦雯說,景秀、過客等店鋪名稱,來源於自己母校中央戲劇學院附近的小店。她還說,有沒有電影版《繁花》暫時不清楚,導演有自己的安排。

以下,是《繁花》編劇秦雯的講述。

劇本

接到王家衛導演電話的時候,我很驚喜。

那是2017年9月,《我的前半生》播完沒多久。有個朋友聯係我,說導演想見我一麵。《繁花》的小說我早就看完了,但是從沒奢望導演會找我。《繁花》的小說比較偏男性向,又是上一輩人的故事,當時就想先聊聊。

見麵的時候,金宇澄老師也在。後來我猜想,可能因為《我的前半生》播得還不錯,導演又想找上海編劇,可供選擇的人不太多。

當時我手上還有其他工作,就斷斷續續聊。

從2017年底見過導演後,到2019年初一直在磨思路。導演很早就想到了讓胡歌一人分飾阿寶、滬生、小毛三角,並且以三個單元的形式呈現。

最終我們還是決定先寫阿寶的故事。導演說,小毛的故事更宏觀一點,滬生的故事更孽債一點,阿寶的展開度更大一點。

雖然從第一次“交作業”開始,導演就誇寫得好,還把“作業”發給金老師,但我一直忐忑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他一直鼓勵我,說你寫得挺好的,沒事你寫就行。

王家衛導演是個很謹慎的人,我的個人習慣是,先寫分集,分集寫好了劇本肯定沒問題了。導演卻要先看到一集一集的劇本,否則就不確定人物和故事的可行性。我從2019年開始寫劇本,一集劇本交上去,導演覺得人物和場景都立住了。

劇本一直在推翻。寫完五集了,從頭再來。寫完九集了,感覺不對,再重新來過。這個過程經曆了很多遍。好在我本身不是怕推翻重建的人,和導演合作,也是想好了可能要寫好多次。再加上他一直在不停鼓勵我,我就一直寫。

秦雯

後來我總結了一下,別的導演通常一集需要13000字左右,他隻需要9000-10000字就可以拍滿滿當當的一集了。這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工作壓力。

劇本2019年開始一集一集寫,當時不確定要寫多少集。正式進入劇本創作前,金宇澄老師來得比較多,分享《繁花》小說中相關內容的緣起,更多的是回憶那個年代的人事習慣。開始劇本創作後,金老師就不怎麽來了。

你問我劇本是什麽時候寫完的,其實我們沒有寫完的概念。從開始做劇本到拍完,一直在寫。拍攝期我都住在劇組。開機前,我至少寫過五稿劇本,有的寫了九集,有的寫了十幾集,有的差兩集寫完。每版改動都很大。

導演有次和我開玩笑說,你應該把這些劇本都留著,人們常說著作等身,你這一部戲就等身了。

溫兆倫和秦雯

開機時,劇本基本完整了。但我知道有許多要改。以前從來沒有這麽修改過,都是交稿之後就去拍。到了《繁花》,得時刻待在劇組。不隻我,有段時間股票顧問老師也在劇組。

王家衛導演習慣一邊拍一邊思考怎麽改,他要看演員狀態。如果演員這場戲的狀態好,可能後麵的戲也要往這種狀態走。這場戲挺好看,能不能後麵再加兩場相關的戲。牽一發而動全身,前麵改了後麵也要改。

劇組中午出工。導演睡眠時間特別短,他習慣早上和我把第二天拍攝的內容對一遍。他出工的時候,我就在酒店改劇本。有時候我會直接抱著打印機去現場。

不過,改劇本歸改劇本,導演要求給到的飛頁上每句台詞都是確定可行的,或許現場根據具體情況會有更改,但是飛頁本身在我這裏必須是精確到位的。

後期我也跟了全程。大家都說王家衛導演的劇本是在反複打磨、甚至剪輯台上完成的,這話一點也不假。這是我做編劇以來,頭回從頭到尾地跟一部劇。

考究

導演前期準備非常充分。像股票、外貿,我沒進組的時候,他就在調研。

我自己炒股票,我先生是老股民,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媽媽也炒股票。當然,90年代的專業概念,我不太懂。我們請了應健中老師當股票顧問。

他是上海人,做過律師,當過股票公司經理,還寫小說。應老師知道戲劇性和現實中的差別需求是什麽。他會很細致地告訴你,這件事可以這麽寫,當時這些專業術語這麽說。

應老師除了為我們當麵答疑解惑之外,還以來回問答的形式,寫了約二十萬字的文稿,內容幾乎涉及90年代所有股市中的大人物和大事件。

上世紀90年代初,這個時間是早就定好的。至於選92、93還是94,需要仔細推算。

從認購證上市的時間往前後推,把相關曆史事件貼合進去,包括東方明珠的建成。1993年,我11歲,東方明珠的建成,是上海特別大的一件事情。當時上海還沒有這麽高的地標建築,它意味著“浦東”從此崛起了。

王家衛導演是考據派。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每天發生了什麽事,他恨不得都要搞清楚。美術老師進組的時候,導演準備了四個書架的資料。我去的時候,每個專題都有一本相應的冊子。可能是黃河路的一家餐廳,也可能是一張郵票。

《繁花》片尾致謝

應健中老師的書給了我很大啟發。他寫的就是那個年代,彼時的語言方式,彼時人和人的關係,彼時的上海股市,都做了很好的還原。他本人也一直給我講,那個時代的上海是什麽味道的。

木心老師的《上海賦》,我們用在了開頭爺叔(遊本昌飾)處。馮侖老師的《野蠻生長》,分享的是創業心得。劇中的“三個錢包”,還有一些商戰的金句,都取材於此。他經曆了商業市場的起伏,有一些自己的心理感悟。

寫王家衛導演的劇本,時間煎熬,細節省心。雖說平時劇本的壓力在我這裏,但最終的擔子要導演來扛。有些戲我說不太行了,導演說沒事,我們看看怎麽弄。整部戲的戲劇結構、人物關係,都是沿著人物的性格,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阿寶

阿寶是如何成為寶總的?

我進組前,導演就派了兩支調研小隊分別去做90年代外貿線和股市線的調研了。外貿和股票,應該是導演提前的準備。

其實很多人開始炒股票的時候,都是有正經工作的。包括大戶室裏的多數人,可能是做其他行業的,有的是上班族,都是空下來時炒股。我們研究討論過,很多大戶本職工作一直在做,那個時候人總說,炒股不是正兒八經的事情。

但在那個年代,翻盤的最大可能就是股票。對寶總來說,外貿是基礎,也可以說是安全通道。但你總得有本金,股票給阿寶提供了第一桶金。

雪芝(杜鵑飾)離開後,阿寶一直在做小生意,什麽賺錢就做什麽。他沒想過出人頭地,覺得掙點錢就足夠了。可等雪芝告訴他,我現在月入兩萬了,他頓時發現兩人的差距非常大。

導演看過一本書,說當時一名內地生意人去香港,在半島酒店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一點點心。那時候內地人覺得這些東西也就幾塊錢,但半島酒店就要幾百塊。生意人拿不出錢,單是別人買的。雪芝告訴阿寶,自己月入兩萬的時候,對阿寶的衝擊力是非常大的。

他看到了差距,同時也看到了可能。

小說裏的阿寶,是一個“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人。這是劇中阿寶的依托。

我的確考慮過阿寶選擇誰的問題,因為我寫通俗電視劇多,肯定要問情感走向是哪裏。寫著寫著,我才慢慢理解導演說的,愛和愛情是不一樣的,拍愛情不是他的終極目的。不論是從他的年齡、閱曆還是認知上,這件事太小了。

金宇澄老師在小說裏寫道,花無百日紅。導演也經常跟我們講這句話。小說裏寫道,“男女之事,源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門。”這些思想可能和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有所契合。

《繁花》

我們的故事和人物緣起,都是從《繁花》裏生發的。

導演經常說,移步不換形。書中所謂時間的觀念、空門的概念,劇中也一直在講。

原著體量非常大,人物關係龐雜,我們要找出一個適合電視劇的表現方式,隻能在繁花叢中擷取一兩朵,扡插出來讓它生長、茂盛。

我跟金老師聊天時說,《繁花》是個大宇宙。今天我們拍了阿寶,明天可能會有人用其他形式去展現滬生、小毛、陶陶。

玲子(馬伊琍飾)知道和寶總可能性不大。在我看來年紀是一個因素,還有玲子這麽聰明,一定知道寶總是感激和報答因素更多。不以要錢的方式和寶總交流,兩人的連接就會更少。

之前有一稿劇本中,我們嚐試表現玲子擺爛經營夜東京,要寶總經常來補窟窿,她會很直白地說,如果經營得好,寶總就不來了。

這是她和寶總糾纏的方式,糾纏不清,就還有一點僥幸。

但其實她一直準備著要兩清的,準備著自己當家做主的,她一直為自己儲備著這種能力,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突然。

前期的劇本裏,汪小姐(唐嫣 飾)接受了寶總的幫助。就像範總說的,先接受,再還人情。導演還是希望小汪自己完成這一跳。最後導演想到了借用了外匯並軌來破題。

李李(辛芷蕾飾)走得很決絕,她沒有幫寶總。其實三個女人都很決絕。我們要講的,從來都不是誰幫誰、誰靠著誰,而是在人和人的關係當中照見自己。

李李和寶總互相看見了自己。汪小姐和寶總的對手戲中,也看到了自己應該去做什麽。玲子同樣如此。

所有外化的東西,都是為了內裏做準備。李李和寶總曾經精神很接近,仿佛都要在一起了,最終還是沒在一起。雖然他們的身體沒有在一起,可是當兩個人能夠有距離和寧靜的時候,也是另外一種共通。

李李的出家是最後決定的,小說裏也是這樣結尾的。金老師給我們講過李李原型的故事,我們很喜歡。我們經常拿出原著來聊,導演那本書都被翻爛了。

盧美琳(範湉湉 飾)打寶總這場戲,我在現場。打得非常重。打的時候我們很緊張,導演很淡定,他好像永遠都很淡定。我寫的時候不是很能想象這場戲會怎麽拍,想過可能是借位或者什麽。大家也很好奇,拍攝時都去看了。

範湉湉在采訪中複述了當時的情況,開拍前,導演還拿著她的手在自己臉上重重打了一下,手火辣辣地疼。

導演很認真地對她說,就是要這麽用力,不用力效果達不到,你不要因為心疼胡歌就不好好打。做了排練和準備後,現場一條過。(作者補充:因為要從不同角度拍攝,過了一段時間範湉湉又被叫回去補拍。)

景秀這樣的店,上海以前很多。整部劇需要這樣一個地方,黃河路總得有個八卦的地方。辦公室是茶水間,上海是煙紙店。有些事旁白聊,有些事八卦說。景秀、過客,還有汪小姐公司的賓朋商務樓,名字都是中戲附近小店的名字。

夜東京大亂鬥,是非常舞台劇的一場戲。同一場景下不同性格的人,一點小事開始發酵,人物關係隨即劇變。

黃河路保衛戰,則拍出了滿滿的電影感。劇本寫好之後已經挺好看了,但是因為幾條線同時穿插,所以節奏上還把握不好,導演把這三集劇本調整了一下,切分穿插。有的地方加一點,有的地方減兩句。

我看到調好的劇本時,心裏就已經跪了,節奏感太好了。黃河路保衛戰是多線多場景穿插,大鬧夜東京是同一組人、同一個場景的人物關係劇變。

範師傅這個角色,寫劇本時我們就想請範誌毅老師來演。還有比他更適合的人嗎?他拍戲的時候很認真,導演一直誇他演得好。

範老師也和我說,導演經常讓我注意旁邊演員的動向,我都會的,因為我們踢足球是講究用餘光的。

黃河路是一個江湖。你說看出了武俠劇味道,可能是因為導演和我都挺喜歡武俠的,對武俠的喜愛,江湖的道義和情義,會讓我們潛意識中去表現它。

導演沒和我提過電影版,他基本上自己去解決這些事。我正在寫一部都市劇,《繁花》占用的時間太多了,接下來還是把精力放在都市情感女性劇上。

查看評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