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他在甘南草原孤獨撿垃圾十幾年,直到保護家園成共識

他在甘南草原孤獨撿垃圾十幾年,直到保護家園成共識

文章來源: 鳳凰衛視 於 2024-01-10 08:21: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位於青藏高原東端的瑪曲縣,在藏語中就是“黃河”的意思。

這裏平均海拔達3700米, 黃河從發源地到這裏繞了一個大彎,也隨之成長、壯大、奔湧向前。

在瑪曲縣歐拉鎮,56歲的卓瑪加布又帶著自己的員工來到草原上種草。

在草原上種草。

這件事情聽起來近乎荒誕,但在瑪曲,勢在必行。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瑪曲草原沙化的問題開始日益突出,水源涵養能力不斷下降。

卓瑪加布從小就生活在瑪曲黃河邊,他記憶裏的家鄉,如田園牧歌一般,清爽,美好。

目睹著記憶中的美好逐漸消失,卓瑪加布開始焦慮起來。

歐拉鎮村民

卓瑪加布

“2012年2013年那兩年,黃河水位下降得厲害,經常看著黃河,生怕它會幹涸,有些忐忑和不安。”

草場退化了,那就重新再種草。

卓瑪加布自己摸索了一些土辦法,用黑土和牛羊糞來輔助種植。

然而,生態的改善不能隻憑滿腔的熱情,還要有科學的方法。

卓瑪加布在黃河邊種的草,很快就枯幹了。

他不斷地試驗,不斷地請教專家,最終找到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先將披堿草、燕麥和高原柳間種混種在一起。柳樹是本地最易成活的品種,且帶著完整的根係,而燕麥是克沙高手。

保活的柳樹給麥、草遮陰,避免了豔陽和沙土的灼燒;燕麥又可以給披堿草打掩護,讓它們順利度過生命中的脆弱期,一旦披堿草成活,成長起來,就可以對付最難對付的風沙和幹旱。

卓瑪加布的試驗獲得了成功,曾經光禿的沙丘開始變得鬱鬱蔥蔥。

於是他加大投入,擴大種草的麵積,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沙化的土壤。

其實,為了改善生態而自掏腰包,卓瑪加布並不是第一次。

十幾年前,一直埋頭做生意的卓瑪加布,忽然意識到,曾經美麗的草原上遍布垃圾,而人們對這一切似乎熟視無睹。

執拗的卓瑪加布決定靠自己的努力,還家園以美麗。

這也開啟了他十幾年孤獨撿垃圾的曆程,並帶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員工。

幾年的時間,盡管用盡了全力,也無法觸摸這浩瀚草原的邊境,更無力改變人們亂扔垃圾的習慣。

卓瑪加布陷入孤立無援的苦悶中。

絕望之際,從2015年開始,他看到了一些變化。一些機關幹部開始撿垃圾,陸續有人挨家挨戶進門宣傳無垃圾的理念。

在甘南黨政部門的強力推動下,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環境革命”。卓瑪加布不再孤單。

經過三四年的堅持,躬身撿垃圾,不亂扔垃圾,這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事情,漸漸成了所有甘南人的共識。

1925年初春,一位名叫洛克的美國植物學家,走進了一片生態絕佳、夢幻般的山川,深深地感慨到,“我平生未見過如此絢麗的景色”。這片被洛克稱為“遺落伊甸園”的地方,名叫甘南。

如今的甘南,作為黃河、長江上遊水源涵養和補給地,國家生態主題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所有慕名抵達並駐足停留的人,都會切身感受到,十多年來,這片天地間所激蕩起的華彩蝶變,以及中國生態理念的生動實踐。

這一切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又發生著怎樣的深刻變革和艱難轉折?甘南草原的故事,正在江河澎湃中,娓娓道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個時代謝幕!美國藥店巨頭宣布 關閉全美門店
中國留學生失蹤兩年後被找到 隻剩一根骨頭
川普對內塔尼亞胡爆粗:我不知道你為啥總他媽地…
貝索斯夫婦亮相巴黎 穿高定情侶裝卻雙雙變“矮人”
華男離婚失控 捅死嶽母重傷小舅子後縱火 導火索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沒有中國 普京什麽都不是”烏情報:中向俄提供衛星圖…
BBC:美國如何一步步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落後
北京消費斷崖式下滑,人民日報喊話不要否定經濟形勢
陝西新郎婚禮前1小時跳河身亡 傳女方臨時加價
哈瑪斯談判條件曝!要求釋放重刑犯,以色列全麵撤軍
“反以挺巴”遊行!倫敦500人被捕 羅馬25萬人怒吼
震驚!非法移民擔任學區總監 竟有近30年犯罪史
諾貝爾和平獎10.10揭曉 專家:川普機會渺茫
這場血腥戰爭,終於要打不下去了
川普再派300國民兵進駐,國土安全部長:芝加哥已淪戰區
白宮警告如談判無進展,將大規模裁減聯邦雇員
日漫Coser遭上千人批鬥 辱罵扯發吼“共產黨萬歲”
聲援巴勒斯坦 歐洲數十萬民眾上街遊行
分析師驚人語:AI泡沫比當年互聯網泡沫大17倍
美戰爭部長嗆“不爽就滾”!第二位4星上將不幹了
詐騙園區失控了!上百員工狂砸辦公室 大批警力鎮壓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他在甘南草原孤獨撿垃圾十幾年,直到保護家園成共識

鳳凰衛視 2024-01-10 08:21:29

位於青藏高原東端的瑪曲縣,在藏語中就是“黃河”的意思。

這裏平均海拔達3700米, 黃河從發源地到這裏繞了一個大彎,也隨之成長、壯大、奔湧向前。

在瑪曲縣歐拉鎮,56歲的卓瑪加布又帶著自己的員工來到草原上種草。

在草原上種草。

這件事情聽起來近乎荒誕,但在瑪曲,勢在必行。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瑪曲草原沙化的問題開始日益突出,水源涵養能力不斷下降。

卓瑪加布從小就生活在瑪曲黃河邊,他記憶裏的家鄉,如田園牧歌一般,清爽,美好。

目睹著記憶中的美好逐漸消失,卓瑪加布開始焦慮起來。

歐拉鎮村民

卓瑪加布

“2012年2013年那兩年,黃河水位下降得厲害,經常看著黃河,生怕它會幹涸,有些忐忑和不安。”

草場退化了,那就重新再種草。

卓瑪加布自己摸索了一些土辦法,用黑土和牛羊糞來輔助種植。

然而,生態的改善不能隻憑滿腔的熱情,還要有科學的方法。

卓瑪加布在黃河邊種的草,很快就枯幹了。

他不斷地試驗,不斷地請教專家,最終找到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先將披堿草、燕麥和高原柳間種混種在一起。柳樹是本地最易成活的品種,且帶著完整的根係,而燕麥是克沙高手。

保活的柳樹給麥、草遮陰,避免了豔陽和沙土的灼燒;燕麥又可以給披堿草打掩護,讓它們順利度過生命中的脆弱期,一旦披堿草成活,成長起來,就可以對付最難對付的風沙和幹旱。

卓瑪加布的試驗獲得了成功,曾經光禿的沙丘開始變得鬱鬱蔥蔥。

於是他加大投入,擴大種草的麵積,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沙化的土壤。

其實,為了改善生態而自掏腰包,卓瑪加布並不是第一次。

十幾年前,一直埋頭做生意的卓瑪加布,忽然意識到,曾經美麗的草原上遍布垃圾,而人們對這一切似乎熟視無睹。

執拗的卓瑪加布決定靠自己的努力,還家園以美麗。

這也開啟了他十幾年孤獨撿垃圾的曆程,並帶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員工。

幾年的時間,盡管用盡了全力,也無法觸摸這浩瀚草原的邊境,更無力改變人們亂扔垃圾的習慣。

卓瑪加布陷入孤立無援的苦悶中。

絕望之際,從2015年開始,他看到了一些變化。一些機關幹部開始撿垃圾,陸續有人挨家挨戶進門宣傳無垃圾的理念。

在甘南黨政部門的強力推動下,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環境革命”。卓瑪加布不再孤單。

經過三四年的堅持,躬身撿垃圾,不亂扔垃圾,這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事情,漸漸成了所有甘南人的共識。

1925年初春,一位名叫洛克的美國植物學家,走進了一片生態絕佳、夢幻般的山川,深深地感慨到,“我平生未見過如此絢麗的景色”。這片被洛克稱為“遺落伊甸園”的地方,名叫甘南。

如今的甘南,作為黃河、長江上遊水源涵養和補給地,國家生態主題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所有慕名抵達並駐足停留的人,都會切身感受到,十多年來,這片天地間所激蕩起的華彩蝶變,以及中國生態理念的生動實踐。

這一切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又發生著怎樣的深刻變革和艱難轉折?甘南草原的故事,正在江河澎湃中,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