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預測:2035年中國或有約150萬小學教師過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4年1月3日,麥可思研究院對外發布了《中國-世界高等教育趨勢報告(2023)》(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已有多地教育部門要求控製高校教育類專業新增布點。另有北師大研究團隊預測,到2035年,全國將有約150萬小學教師、37萬初中教師過剩。

▲資料圖。圖據IC photo

多地教育部門發文

高校嚴控重複設置“過熱”專業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不斷深入。2023年3月,《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下文簡稱《改革方案》)正式發布,這意味著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改革方案》表明,到2025年,全國高校將優化調整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

伴隨《改革方案》的出台,各省份也相繼出台高校專業調整相關文件,製定更加具體和嚴格的專業調整規定。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多地啟動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中,已有部分省市明確提出,支持高校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同時嚴格控製部分全省布點較多專業增設,以避免大量重複設置“過熱”專業。

麥克思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統計發現,如四川省教育部門明確,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碳中和、先進製造、生命健康、生物育種、生態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新興專業,同時要求嚴格控製藝術學、教育學和管理學專業新增布點。

江西省教育部門則提出支持高校在有色金屬、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現代農業、航空、中醫藥、虛擬現實(VR)、醫療衛生、健康養老等領域設置一批急需緊缺專業。但同時明確,該省平均畢業去向落實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原則上不予申報。

福建省同樣指出支持高校對應用學科專業進行增設,但也強調近三年就業去向落實率過低的專業以及專業布點數超過全省本科高校數50%的本科專業不再增設。根據該省公布的高布點數量本科專業名單,電子信息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等22個專業在列。

除了本科專業層麵,也有部分地區發布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意見。其中,福建省明確將審慎增設全省布點較多、規模較大的專業,包括電子商務、大數據與會計、軟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等14個專業。

山東省也同樣發文指出,從嚴控製新增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術、市場營銷、空中乘務等21個布點多、規模大、需求飽和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

“師範熱”降溫

多地要求高校控製教育類專業新增布點

在近兩年“從教熱”帶動“師範熱”的背景下,《報告》調查結果表明,已有多省市開始在專業動態調整中主動給教育類專業“降溫”。

《報告》梳理發現,在各省份對高校增設專業調控的要求中,除了落實自2021年起,教育部連續三年在《關於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從嚴控製藝術類專業設置”,2023年多地還提到控製教育類專業新增布點。

其中,四川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去年7月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機製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嚴控教育學專業新增布點,非師範類高校原則上不再新設教育類專業。

去年9月,山東省教育廳發布的《關於做好2024年度高等職業教育新增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的21個從嚴控製新設專業中,就包括學前教育、早期教育,並指出教育類專業原則上不再新設。山東省教育廳等5部門也在去年印發了《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實施方案》,文中指出,進一步提到將調整優化師範教育相關專業布局。

嚴控同樣體現在職業教育方麵,在教育部職成司下發的《關於做好2023年職業教育擬招生專業設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2023年高職(專科)原則上暫不新增小學教育類專業點。

《報告》統計發現,2023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此次受理擬新設國控專業點申請裏教育類專業點249個,較2022年、2021年分別減少了77個、104個。並且,經過審核有112個教育類專業點明確不同意設置,占比45%;新設教育類專業未通過比例較2021年(33%)高出12個百分點。

中小學教師崗位或麵臨過剩風險

2035年全國或有近200萬教師過剩

嚴格控製師範類專業新增布點,這是否說明近幾年備受追捧的教育學類專業,已經有“過熱”風險?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根據教育部網站教育統計數據,近五年教育類相關專業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普通本科院校教育學門類畢業生數量,從2017年的14.19萬人,已增長到2021年的18.43萬人,五年間規模擴大30%。

激增的還有普通專科院校教育與體育大類專業畢業生數量。數據表明,上述兩大類畢業生數量已從2017年的36.20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48.62萬人,五年間規模擴大34%。

▲圖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世界高等教育趨勢報告(2023)》

從就業規模來看,《報告》調查發現,畢業後從教直接相關的師範畢業生規模,五年間也同樣呈增長態勢。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師範畢業生數量,已從2017年的38.96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42.67萬人,五年間增加了3.71萬人,增長近10%。

上述《報告》中援引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喬錦忠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據悉,該團隊曾用模型預測了2020年到2035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齡人口變動,發現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數先短期緩慢上升,在2024年達到高峰約1.46億,隨後呈現加速下降趨勢。

紅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喬錦忠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學齡人口的減少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部分幼兒園、小學的生存。

而隨著學校數量減少,師資配置也會相應發生變化。根據其團隊預測,到2035年全國將有約150萬小學教師、37萬初中教師過剩,小學教師需求量過剩較大,初中教師先短缺後過剩。幼兒園、中小學教師崗位日趨飽和,勢必將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也查閱發現,2023年6月麥克思研究院發布的《2023中國本科/高職生就業報告》數據也表明,教育業是吸納相關專業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主要行業之一,但是近幾年該行業的吸納能力卻明顯減弱。

基於以上數據,《報告》分析認為,高校師資培養體係需進行相應調整。現行師資供給存在較為嚴重的結構性缺編,語數等大課類老師相對容易過剩,而藝術、體育、科學等小課類老師更為短缺。因此,建議高校在教育類人才培養中,擴大音、體、美、勞、通用技術、學前、托育和特教等學科招生人數,減少文化科目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