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85家企業獲經營許可 轉基因種子敲開產業化大門

85家企業獲經營許可 轉基因種子敲開產業化大門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於 2023-12-27 09:22: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2月2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第739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批準發放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等85家企業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其中,有26家企業獲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有關分析認為,這對於我國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繼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通過品種審定後,這一次是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進入市場的最後一道關口,相當於打開了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大門。”中國農業大學玉米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宋偉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開啟產業化元年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公告第739號,在獲批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85家企業裏,有26家涉及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種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26家企業中,涉及大北農、登海種業、隆平高科、豐樂種業等多家上市公司。截至12月27日收盤,大北農報價5.91元/股,漲幅3.14%;登海種業報價12.99元/股,漲幅0.54%;豐樂種業報價7.63元/股,漲幅1.19%。

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轉基因品種在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後,需通過品種審定獲得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才可以進入商業化生產應用。此前,在12月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公告第732號顯示,裕豐303D等3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脈育526等14個轉基因大豆品種,業經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

宋偉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實際上,早在今年10月17日,就公示了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及其申請者和育種者。據觀察,此次獲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基本都包含其中。

“可以說今年是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元年。”宋偉彬表示,繼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通過品種審定後,這一次是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進入市場的最後一道關口,相當於打開了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大門。

“三步走”戰略

據悉,我國曾為轉基因技術產業化發展製定了“三步走”戰略,即從“非食用”(如轉基因抗蟲棉花)到“間接食用”(如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再到“直接食用”(如轉基因水稻和小麥)逐漸產業化的發展目標。此前,國內隻有轉基因棉花實現了大規模推廣種植,如今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已達99%。

對於為什麽是玉米和大豆品種走在轉基因種子前列,宋偉彬指出,玉米和大豆是全球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它們在人類食品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這兩種作物不僅直接用於人類食品生產,還廣泛應用於動物飼料和工業產品,如生物燃料的製造。由於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對於提高這兩種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強烈的需求。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其中,穀物產量12828.6億斤、豆類產量476.8億斤、薯類產量602.8億斤。具體來看,穀物產量中,玉米產量最多,達5776.8億斤,高於稻穀和小麥;豆類產量中,光大豆這一品種就占了416.8億斤。

另有數據統計稱,我國每年從國際市場進口超1.5億噸糧食已經成為常態。據海關統計數據,2022年糧食進口量14687萬噸,相當於國內糧食總產量的21.4%,其中,大豆進口量9108萬噸、玉米進口量2062萬噸、高粱進口量1014萬噸、小麥進口量996萬噸。

“此外,玉米生產中所使用的是雜交種,種植戶不能自己留種,這就決定了其商業化水平高,從事玉米種子生產的企業能夠從市場中獲取更多的利潤。因此,玉米和大豆成為轉基因種子研究的前列,並非偶然,而是由於它們在全球農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宋偉彬說。

產業技術雙向帶動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種企在獲得生產經營許可證後就可以正常生產銷售了,但是還是在指定區域進行生產銷售。從明年開始,還要用省區來做產業化應用的示範,然後再說逐步放開的事情。大北農、登海種業、隆平高科公司相關人士也在采訪中表示,在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後,還是在特定的區域中去進行示範和銷售。

今年8月,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曾就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試點介紹,2023年,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試點範圍將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雲南5個省區20個縣並在甘肅安排製種。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全麵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範圍,規範種植管理。

有關分析指出,好基因加好品種將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例如,據浙商證券研報預計,隆平高科下屬裕豐 303、中科玉 505 均為推廣麵積超千萬畝的優勢品種,在轉基因商業化初期市占率有望超 25%,假設轉基因種子滲透率為15%,則公司可收獲約15億元收入。

此外,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後,性狀企業可以通過授權給製種企業收取專利使用費。據悉,性狀公司和種子公司在植物科學領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從事植物性狀的研究和改良,後者主要從事種子生產和銷售。浙商證券研報顯示,若參考國際慣例,以8—10元/畝計算,2025年性狀授權市場規模可達8億—10億元,當滲透率達到90%時,性狀市場規模可達到近60億元。

宋偉彬認為,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重要性主要在四個方麵。首先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即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增強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提高作物的產量,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可以改善作物品質,如提升營養價值以及改善其環境適應性,如耐旱、耐鹽堿等。最重要的是,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糧食安全問題日趨嚴峻,轉基因技術有可能通過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作物質量,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同時,轉基因技術作為農業科技的一部分,其發展也會推動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實現產業化與技術發展的雙向帶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放假了:多景點被國人“承包”
新決定來了!詹姆斯重磅預告引熱議:有可能退役
羽毛球還在漲價,但是中產早就打不起了
綠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園餐會有所改善嗎?
醫院生產的“中式麵包”,買的是文化還是療效?




24小時討論排行

嚴查雙國籍?華男從中國出境被攔 要求當場銷戶!
中國停買美國大豆,川普政府施壓非洲亞洲國家增購
楊蘭蘭再登媒體 家世奢華生活曝光 網歎“不如她的狗”
政府拒出口中國!加拿大樂園喊沒錢,威脅"安樂死30頭白鯨"
特朗普:“環保少女”有憤怒管理問題 該去看醫生
“羞辱”完了,“環保少女”被以色列驅逐出境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川普顯現癡呆症狀 引白宮擔憂
中共黨媒在為胡春華接班製造輿論氣氛?
兩紐約女童淩晨爬上“地鐵衝浪” 頭部慘遭重創身亡…
這個日本人獲諾獎了,中國人為什麽值得開心?
賴清德:若川普說服中國放棄武力犯台 應獲諾獎
91次前科犯吸毒撞死2人 僅5年法官就要放人 亞裔怒了
特朗普政府擬推百億農業補貼 豆農:更想要市場
美國會報告認“封堵失敗”!中企砸錢繞道買芯片
華人女子出席中秋活動 突遭ICE帶走 社區一片錯愕
留不下來的留學生們,正在“婚綠”...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85家企業獲經營許可 轉基因種子敲開產業化大門

北京商報 2023-12-27 09:22:38

12月2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第739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批準發放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等85家企業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其中,有26家企業獲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有關分析認為,這對於我國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繼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通過品種審定後,這一次是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進入市場的最後一道關口,相當於打開了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大門。”中國農業大學玉米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宋偉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開啟產業化元年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公告第739號,在獲批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85家企業裏,有26家涉及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種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26家企業中,涉及大北農、登海種業、隆平高科、豐樂種業等多家上市公司。截至12月27日收盤,大北農報價5.91元/股,漲幅3.14%;登海種業報價12.99元/股,漲幅0.54%;豐樂種業報價7.63元/股,漲幅1.19%。

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轉基因品種在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後,需通過品種審定獲得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才可以進入商業化生產應用。此前,在12月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公告第732號顯示,裕豐303D等3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脈育526等14個轉基因大豆品種,業經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

宋偉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實際上,早在今年10月17日,就公示了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及其申請者和育種者。據觀察,此次獲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基本都包含其中。

“可以說今年是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元年。”宋偉彬表示,繼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通過品種審定後,這一次是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進入市場的最後一道關口,相當於打開了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大門。

“三步走”戰略

據悉,我國曾為轉基因技術產業化發展製定了“三步走”戰略,即從“非食用”(如轉基因抗蟲棉花)到“間接食用”(如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再到“直接食用”(如轉基因水稻和小麥)逐漸產業化的發展目標。此前,國內隻有轉基因棉花實現了大規模推廣種植,如今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已達99%。

對於為什麽是玉米和大豆品種走在轉基因種子前列,宋偉彬指出,玉米和大豆是全球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它們在人類食品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這兩種作物不僅直接用於人類食品生產,還廣泛應用於動物飼料和工業產品,如生物燃料的製造。由於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對於提高這兩種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強烈的需求。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其中,穀物產量12828.6億斤、豆類產量476.8億斤、薯類產量602.8億斤。具體來看,穀物產量中,玉米產量最多,達5776.8億斤,高於稻穀和小麥;豆類產量中,光大豆這一品種就占了416.8億斤。

另有數據統計稱,我國每年從國際市場進口超1.5億噸糧食已經成為常態。據海關統計數據,2022年糧食進口量14687萬噸,相當於國內糧食總產量的21.4%,其中,大豆進口量9108萬噸、玉米進口量2062萬噸、高粱進口量1014萬噸、小麥進口量996萬噸。

“此外,玉米生產中所使用的是雜交種,種植戶不能自己留種,這就決定了其商業化水平高,從事玉米種子生產的企業能夠從市場中獲取更多的利潤。因此,玉米和大豆成為轉基因種子研究的前列,並非偶然,而是由於它們在全球農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宋偉彬說。

產業技術雙向帶動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種企在獲得生產經營許可證後就可以正常生產銷售了,但是還是在指定區域進行生產銷售。從明年開始,還要用省區來做產業化應用的示範,然後再說逐步放開的事情。大北農、登海種業、隆平高科公司相關人士也在采訪中表示,在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後,還是在特定的區域中去進行示範和銷售。

今年8月,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曾就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試點介紹,2023年,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試點範圍將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雲南5個省區20個縣並在甘肅安排製種。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全麵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範圍,規範種植管理。

有關分析指出,好基因加好品種將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例如,據浙商證券研報預計,隆平高科下屬裕豐 303、中科玉 505 均為推廣麵積超千萬畝的優勢品種,在轉基因商業化初期市占率有望超 25%,假設轉基因種子滲透率為15%,則公司可收獲約15億元收入。

此外,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後,性狀企業可以通過授權給製種企業收取專利使用費。據悉,性狀公司和種子公司在植物科學領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從事植物性狀的研究和改良,後者主要從事種子生產和銷售。浙商證券研報顯示,若參考國際慣例,以8—10元/畝計算,2025年性狀授權市場規模可達8億—10億元,當滲透率達到90%時,性狀市場規模可達到近60億元。

宋偉彬認為,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重要性主要在四個方麵。首先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即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增強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提高作物的產量,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可以改善作物品質,如提升營養價值以及改善其環境適應性,如耐旱、耐鹽堿等。最重要的是,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糧食安全問題日趨嚴峻,轉基因技術有可能通過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作物質量,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同時,轉基因技術作為農業科技的一部分,其發展也會推動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實現產業化與技術發展的雙向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