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前,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2月5日,烏克蘭獨立通訊社報道稱,正在美國進行訪問的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表示,如果美國推遲對烏援助,烏軍隻能固守現有前線陣地,將被迫轉為防守,烏方將在俄烏衝突中麵臨“輸掉”的巨大風險。他還表示,缺乏美國的直接支持,烏克蘭還將麵臨嚴重的財政風險,因為2024年烏政府財政赤字預計將達到430億美元。
麵對普京有可能的連任,加之凜冬將至,能源大國俄羅斯能否在今年鎖定“勝局”……潮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員苟利武。
俄烏衝突或影響兩國總統大選
苟利武告訴潮新聞記者,俄烏衝突爆發至今,已經持續了接近兩年時間。烏克蘭曆時半年的反攻基本上已經陷入停滯,烏軍隻在烏東地區攻克了非常有限的領土。俄羅斯和烏克蘭都進入了2024年總統大選的準備階段,兩國領導人也都有尋求連任的意願,現階段的俄烏衝突已經成為影響兩國總統競選的關鍵因素。
由於俄烏衝突,俄羅斯遭遇了來自美西方覆蓋政治、經濟金融、能源、軍事等多領域的製裁。特別是對俄支付係統的製裁,堪稱“金融核彈”,迫使俄羅斯加快了對外戰略向東轉的調整。烏克蘭則在軍備技術和資金上,獲得了美歐的大力支持。作為回應,俄羅斯也對歐盟實施了能源支付的反製裁。
不過,苟利武也指出,持續至今的巴以衝突讓整個中東地區陷入動蕩且大有蔓延之勢,在很大程度上將美西方的注意力從烏克蘭轉移到了中東,激化了美歐、特別是歐盟內部的重新分化,這就很不利於衝突狀態的烏克蘭和澤連斯基。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的表態,便是烏克蘭當前局勢的真實寫照。此前,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基輔市市長都曾表示俄烏前線局勢陷入僵局。
苟利武表示,在此背景下,美國的支持對烏克蘭就顯得至關重要:自2021年8月至今,拜登政府已經向烏克蘭累計提供52批武器裝備。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已批準向烏克蘭提供111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至少45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如此支持仍然沒能讓烏克蘭一舉得勝,美國國內尤其是共和黨人對烏克蘭的表現失去了信心。而隨著巴以衝突的持續、升級,美國希望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支持盟友以色列。並且,美國南部邊境的難民管控也分散了美國的資金支出。
他分析,如果美國縮減或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與直接支持,俄烏衝突的局勢走向和澤連斯基的連任都將受到影響。烏克蘭能在俄烏衝突中堅持至今、甚至在戰場上發起反攻,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及其盟友的資金支持和北約的軍事支持,“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一係列先進的武器和訓練,幫助其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一旦美國停止援助,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將大幅下降,俄烏衝突的天平也可能發生傾斜。”
其次,美國對烏克蘭的經濟支持還用於維持烏克蘭國內經濟的穩定運轉。如果缺少美國支持,烏克蘭的經濟狀況可能會惡化,“加上寒冬作戰,基礎設施嚴重受損,極端天氣時有發生,後勤保障極其困難,即將來臨的聖誕節牽動民心,會嚴重影響民心士氣。”
麵對凜冬已至,不僅對烏克蘭作戰更加不利,澤連斯基的個人聲望也在被“凍結”。當然,如果再失去美國助力,將直接影響接下來的烏克蘭總統大選——澤連斯基延長戰時狀態主要是為了謀求連任,寄希望於在第二個任期尋求轉機、謀求退路。2024年的烏克蘭大選,對澤連斯基,是騎虎難下,更是誌在必得。
能源優勢為俄羅斯爭取戰略主動權
據媒體報道,巴以衝突持續升級,給東地中海地區以及歐洲的能源供應造成了威脅。隨著冬季用氣高峰來臨,歐洲有可能再度經曆“能源焦慮”。油氣儲量豐富、產能驚人的俄羅斯,能在今年冬季迎來俄烏衝突的關鍵轉折點嗎?
“能源因素仍然是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中占據絕對優勢的核心籌碼。”苟利武表示,歐盟在能源領域去俄化不僅未能有效緩解歐洲能源安全風險,反而讓自身陷入戰略被動。他認為,雖然歐盟能源儲量充足,但不代表已擺脫燃料危機,“仍麵臨供應中斷的風險。”
在歐洲能源結構中,天然氣占據重要地位,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傳統上又占較大比重。限製俄羅斯天然氣,必須通過其他來源予以補償。理論上,目前隻有美國和卡塔爾可以滿足歐盟巨大的能源需求。
然而,美國環保組織堅決反對美國持續擴大能源開采,這就意味著美國如果增加能源出口,必然引發國內能源市場價格上漲。巴以衝突又給卡塔爾能源出口和運輸,帶去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和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製裁之下,俄羅斯的能源仍然通過奧地利供應歐盟多國。不僅如此,在北溪2管道被炸後,俄羅斯不僅要在土耳其設立天然氣交易平台,還投資了能源方麵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麵向歐洲國家的輸氣量。
由此可見,歐盟對俄羅斯能源仍然存在依賴。
苟利武總結說,隨著美國減少對烏克蘭的資金援助,烏克蘭很難在戰場上大有作為,“能源優勢必然為俄羅斯在戰場上爭取到更多的戰略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