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老年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2025年版)》(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明確要求,具備條件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應設立老年醫學科,並對床位數量、人員配備、工作模式、配套科室、設備設施、科室管理以及質量監管等各個方麵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詳細規範。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
與2019年試行版相比,2025年版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麵:一是擴大了老年醫學科的建設範圍;二是細化了老年醫學科科室設置標準和業務內容;三是明確了老年醫學科的服務模式;四是調整了責任主體和質控模式。
《指南》再次明確,老年醫學科主要收治罹患老年綜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具備條件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應設立老年醫學科。
老年醫學科應當設置門診診室、病房、綜合評估室。三級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住院床位數應≥20張,二級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住院床位數應≥10張。
每張病床應當配備醫師≥0.3名,配備護士≥0.6名。在醫師配置方麵,應當確保落實三級查房製度。並鼓勵醫院配備康複治療師、營養師、心理治療師、臨床藥師等人員。
在服務模式上,提出要強化老年人群重點疾病的早期篩查與早診早治,在做好各種疾病診療的同時,規範開展老年綜合評估,強化老年綜合征管理與共病處理,並逐步建立多學科團隊工作模式,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從單病種診療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轉變。
此外,《指南》還鼓勵老年醫學科積極參與其他臨床科室的老年患者管理,通過多學科聯合門診、圍手術期管理、會診等形式,協助其他科室開展老年患者高風險因素篩查,強化老年綜合征的早期識別與預警,協助製定綜合診療方案,維持老年患者功能狀態。
三級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要加強對區域內下級醫院老年醫學科醫療服務指導,加強老年危急重症診治能力建設;
二級綜合醫院的老年醫學科則要加強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服務機構、康複醫院、護理院和安寧療護機構等機構合作指導,帶動基層老年健康服務能力提升。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22023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6%,我國老齡化水平正不斷加深,形勢嚴峻。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促進健康老齡化,國家衛健委陸續發布了多項旨在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係的政策文件。
老年醫學科的建設目標也不斷提高,2024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提升老年醫學醫療服務能力的通知》裏提出,到2027年末,力爭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規範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80%。
近三年的《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共有4685個;2022年和2023年,這一數字分別增至5909個和6877個。
老年醫學科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距離80%的目標仍有距離,老年醫學科的獨立設置和有效運營仍然麵臨著眾多挑戰。
多名專家告訴“醫學界”,老年醫學科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從事老年醫學專業醫療服務的人才存在較大缺口。而且,由於收費標準較低、虧損率較高等因素,全國範圍內的醫療機構普遍對老年醫學建設缺乏積極性。
以《指南》所強調的“規範開展老年綜合評估”為例,有專家對“醫學界”表示,“老年綜合評估是老年醫學科醫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除了評估老年人本身疾病外,還包括功能、認知、精神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等,而評估本身與專科技術相比,雖然不可或缺,但收費要低得多。”
附:老年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2025年版)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