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為何美國共和黨力挺以色列,卻拒絕援助烏克蘭?

為何美國共和黨力挺以色列,卻拒絕援助烏克蘭?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3-12-06 16:51: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3年將盡,美國的烏克蘭援助撥款將快將用盡。白宮的預算辦公室12月4日就去信國會嚴詞警告,直言美國已經沒有錢,也快沒有時間,指出97%的軍援撥款已經耗盡,美國目前對烏克蘭的軍備輸送已經受到限製,如果國會不通過撥款,俄軍勝利機會將會增加。

拜登近兩個月前已經提出了600億美元的援烏撥款要求,此撥款還跟援助以色列、台灣和加強美墨邊境移民管控的項目綑綁,合計達1,100億美元,希望立場各異的國會議員能各取所需。但由共和黨控製的眾議院在兩次臨時撥款法案之中都迴避了向烏克蘭追加撥款。

為了親自遊說美國國會,澤連斯基12月5日原本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的安排下與參議員舉行閉門視像會議。而舒默也試圖在較為支持烏克蘭的參議院中推動上述1,100億美億撥款法案的通過,但以往一直力挺烏克蘭,甚至曾支持拜登的綑綁法案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此刻卻重返共和黨大隊,要求援烏撥款要同恢複特朗普時代邊境移民政策綑綁,單單是拜登新增邊境管控撥款並不足夠,而是要興建新的邊境圍牆、收緊難民資格等等。

這些條件民主黨當然不能接受。

以往多次投票反對援烏撥款的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亦表明援烏撥款要與邊境移民政策綑綁,並要求白宮提交援烏撥款具體運用情況的具體資訊。

眼見共和黨人反對援烏立場堅決,澤連斯基自己也免得自討沒趣,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原本同美國參議員舉行的閉門視像會議。

不少分析都認為,共和黨反對援烏的態度主要是出自特朗普式“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孤立主義”,主張美國不要再插手海外事務,以美國人民的即時利益為先。人們普遍預期,特朗普如果2025年真的重返白宮,其第一步就是拋棄烏克蘭,任由歐洲自生自滅。

可是,奇怪的是,在援助以色列的問題上,共和黨卻是立場一致的力挺。

在10月7日哈馬斯襲擊發生之初,特朗普曾批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準備不足”、黎巴嫩真主黨“非常聰明”,馬上引來包括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佛羅裏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等共和黨總統初選角逐者的猛烈批評。

如今,眼見民主黨內部因為以巴衝突的不同立場而陷入分裂,特朗普的說詞已回到了利用以巴衝突去攻擊民主黨人“挺以不力”的共和黨主線。

不同民調也顯示,共和黨選民對於以色列的支持明顯高於民主黨人。例如在上月的一個NPR民調中,有79%共和黨人同情以色列人多於巴勒斯坦人,而此數在民主黨人中隻得45%。這種差距在援助烏克蘭的問題上卻剛好相反。

一些以美國孤立主義維度去分析共和黨民情的評論,也開始以“半調子”弧立主義等用詞去調侃此刻被特朗普化的共和黨政治傾向。

為何“美國優先”的共和黨人願意力挺以色列,卻不願意支持烏克蘭?

箇中原因,各方都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是福音派基督徒的影響,他們相信巴勒斯坦是聖經中給予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有人說這是種族或宗教歧視,以巴衝突給人的印象是白人與有色人種的對抗,是自由世界與伊斯蘭教的對抗,而俄烏戰爭則是白人打白人。有人認為這是出於以色列政治右翼主流與美國右翼的天然意識形態契合。有人認為這顯示出美國右翼對於以色列這個堅實中東盟友的重視,而相較之下,烏克蘭隻是俄羅斯與歐洲的緩衝區。

這些說法都各有道理,例如特朗普自己就多次提到福音派基督徒選民的影響。例如,他在任內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搬到有主權爭議的耶路撒冷之際,他就公開表示他這樣做是為了“福音派”;又例如他在最近的演說中,曾聲言他不能想像“任何愛以色列的人——老實說,福音派實在很愛以色列——會投票給民主黨”。

然而,從2024年的大選策略來看,共和黨力挺以色列卻反對援烏克蘭的政治路線,還有一個更犬儒的解讀:他們想要達成的政治效果是,一方麵使烏克蘭變成拜登的第二個“阿富汗”,另一方麵依靠長期流血不止的加沙衝突來分裂民主黨,使拜登失去民主黨左翼和穆斯林選民的支持。

失去了美國的軍事援助,來年春天一到,在歐洲客觀上也無力取代美援的背景之下,烏軍恐怕難以抵降俄羅斯的大規模攻勢,最終無論是在戰場上慘敗,還是在絕對劣勢之下被迫重返談判桌,這將構成拜登歐洲政策的重大挫折,美國24小時新聞頻道和社交媒體上將會充斥烏克蘭戰敗求和的畫麵。

大家不要忘記,拜登支持度大幅滑落而持續低迷的交叉點,正正是出現在2021年8月塔利班攻克喀布爾、外國人和阿富汗人聚集機場慌亡逃難的時候。

而保留血腥的以巴衝突在國際新聞頭條上,則能時刻提醒傾向支持巴勒斯坦的民主黨左翼和傳統上傾向支持民主黨的穆斯林選民,拜登對巴勒斯坦人是如何麻木無情。雖然這些選民不太可能會將選票投給特朗普或共和黨,但隻要他們不出來投票,在美國兩黨製的“零和遊戲”以及選舉結果往往取決於搖擺州的十數萬票差距的背景之下,特朗普和共和黨將有更大優勢擊敗拜登和民主黨。

上述這種對於共和黨的解讀,當然沒有共和黨人會宣之於口,但箇中邏輯卻不能不說是一種非常精明的選舉計算。

查看評論(26)

24小時熱點排行

謊報留美學曆 她被判入獄!去年剛獲環球小姐稱號
副總統萬斯:印巴兩國衝突 “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
美總統貿易顧問:英國人會喜歡美國“氯洗雞、激素牛”
美國導演詹姆斯?弗雷病逝,曾執導熱劇《紙牌屋》
俄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現場圖集

24小時討論排行

二戰結束80年 “台灣籍日本兵”的雙重身份認同之爭
急轉彎?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奧特曼在國會承認:中美的差距確實越來越小
普京在俄勝利日閱兵演講:真理和正義在我們這邊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乘客突發急病,醫生為何選擇不救?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特朗普19歲兒子最後一天上學,發福圓潤到沒脖子了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地賬戶,否則重罰
特朗普:鮑威爾不降息,可能是因為“他不愛我”
美國加稅145%,“他”的1000萬聖誕樹訂單說沒就沒了
我在國外做公務員,年薪30萬,但很想回國
90後當起“做飯阿姨”,不打卡月入上萬
紐約時報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特朗普在做中國想做的事:讓自由亞洲電台噤聲
悠仁親王學術造假入讀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機!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為何美國共和黨力挺以色列,卻拒絕援助烏克蘭?

香港01 2023-12-06 16:51:30



2023年將盡,美國的烏克蘭援助撥款將快將用盡。白宮的預算辦公室12月4日就去信國會嚴詞警告,直言美國已經沒有錢,也快沒有時間,指出97%的軍援撥款已經耗盡,美國目前對烏克蘭的軍備輸送已經受到限製,如果國會不通過撥款,俄軍勝利機會將會增加。

拜登近兩個月前已經提出了600億美元的援烏撥款要求,此撥款還跟援助以色列、台灣和加強美墨邊境移民管控的項目綑綁,合計達1,100億美元,希望立場各異的國會議員能各取所需。但由共和黨控製的眾議院在兩次臨時撥款法案之中都迴避了向烏克蘭追加撥款。

為了親自遊說美國國會,澤連斯基12月5日原本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的安排下與參議員舉行閉門視像會議。而舒默也試圖在較為支持烏克蘭的參議院中推動上述1,100億美億撥款法案的通過,但以往一直力挺烏克蘭,甚至曾支持拜登的綑綁法案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此刻卻重返共和黨大隊,要求援烏撥款要同恢複特朗普時代邊境移民政策綑綁,單單是拜登新增邊境管控撥款並不足夠,而是要興建新的邊境圍牆、收緊難民資格等等。

這些條件民主黨當然不能接受。

以往多次投票反對援烏撥款的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亦表明援烏撥款要與邊境移民政策綑綁,並要求白宮提交援烏撥款具體運用情況的具體資訊。

眼見共和黨人反對援烏立場堅決,澤連斯基自己也免得自討沒趣,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原本同美國參議員舉行的閉門視像會議。

不少分析都認為,共和黨反對援烏的態度主要是出自特朗普式“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孤立主義”,主張美國不要再插手海外事務,以美國人民的即時利益為先。人們普遍預期,特朗普如果2025年真的重返白宮,其第一步就是拋棄烏克蘭,任由歐洲自生自滅。

可是,奇怪的是,在援助以色列的問題上,共和黨卻是立場一致的力挺。

在10月7日哈馬斯襲擊發生之初,特朗普曾批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準備不足”、黎巴嫩真主黨“非常聰明”,馬上引來包括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佛羅裏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等共和黨總統初選角逐者的猛烈批評。

如今,眼見民主黨內部因為以巴衝突的不同立場而陷入分裂,特朗普的說詞已回到了利用以巴衝突去攻擊民主黨人“挺以不力”的共和黨主線。

不同民調也顯示,共和黨選民對於以色列的支持明顯高於民主黨人。例如在上月的一個NPR民調中,有79%共和黨人同情以色列人多於巴勒斯坦人,而此數在民主黨人中隻得45%。這種差距在援助烏克蘭的問題上卻剛好相反。

一些以美國孤立主義維度去分析共和黨民情的評論,也開始以“半調子”弧立主義等用詞去調侃此刻被特朗普化的共和黨政治傾向。

為何“美國優先”的共和黨人願意力挺以色列,卻不願意支持烏克蘭?

箇中原因,各方都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是福音派基督徒的影響,他們相信巴勒斯坦是聖經中給予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有人說這是種族或宗教歧視,以巴衝突給人的印象是白人與有色人種的對抗,是自由世界與伊斯蘭教的對抗,而俄烏戰爭則是白人打白人。有人認為這是出於以色列政治右翼主流與美國右翼的天然意識形態契合。有人認為這顯示出美國右翼對於以色列這個堅實中東盟友的重視,而相較之下,烏克蘭隻是俄羅斯與歐洲的緩衝區。

這些說法都各有道理,例如特朗普自己就多次提到福音派基督徒選民的影響。例如,他在任內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搬到有主權爭議的耶路撒冷之際,他就公開表示他這樣做是為了“福音派”;又例如他在最近的演說中,曾聲言他不能想像“任何愛以色列的人——老實說,福音派實在很愛以色列——會投票給民主黨”。

然而,從2024年的大選策略來看,共和黨力挺以色列卻反對援烏克蘭的政治路線,還有一個更犬儒的解讀:他們想要達成的政治效果是,一方麵使烏克蘭變成拜登的第二個“阿富汗”,另一方麵依靠長期流血不止的加沙衝突來分裂民主黨,使拜登失去民主黨左翼和穆斯林選民的支持。

失去了美國的軍事援助,來年春天一到,在歐洲客觀上也無力取代美援的背景之下,烏軍恐怕難以抵降俄羅斯的大規模攻勢,最終無論是在戰場上慘敗,還是在絕對劣勢之下被迫重返談判桌,這將構成拜登歐洲政策的重大挫折,美國24小時新聞頻道和社交媒體上將會充斥烏克蘭戰敗求和的畫麵。

大家不要忘記,拜登支持度大幅滑落而持續低迷的交叉點,正正是出現在2021年8月塔利班攻克喀布爾、外國人和阿富汗人聚集機場慌亡逃難的時候。

而保留血腥的以巴衝突在國際新聞頭條上,則能時刻提醒傾向支持巴勒斯坦的民主黨左翼和傳統上傾向支持民主黨的穆斯林選民,拜登對巴勒斯坦人是如何麻木無情。雖然這些選民不太可能會將選票投給特朗普或共和黨,但隻要他們不出來投票,在美國兩黨製的“零和遊戲”以及選舉結果往往取決於搖擺州的十數萬票差距的背景之下,特朗普和共和黨將有更大優勢擊敗拜登和民主黨。

上述這種對於共和黨的解讀,當然沒有共和黨人會宣之於口,但箇中邏輯卻不能不說是一種非常精明的選舉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