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廣西科技大學前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思敏受賄人民幣1500多萬元,今年3月被判刑11年。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披露了其案情細節,除了受賄,“言必稱西方”、不願提黨委副書記頭銜也成罪狀。港媒觀察指,由此可見目前的政治氛圍,以及官方高度重視高校意識形態。
李思敏,工學博士,曾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2014年起任廣西科大校長8年。廣西紀委曾經公布李思敏罪狀包括“逾規越矩”。香港《星島日報》5日引述《中國紀檢監察》雜誌稱,李思敏除了熱衷“推杯換盞”,沉迷打高爾夫球,違規插手工程項目大肆斂財,政治上也問題多多。
“恃才傲物,哪哪都看不順眼”,“言必稱西方”,是同事對李思敏的另一印象。文章稱,李思敏講話開篇總是歐洲某名校如何、美國某名校又怎樣,認為學校幹部職工的思想落後。李思敏的職務是黨委副書記、校長,但他根本不願提自己的副書記身份,開會時在名牌上經常隻寫校長,將黨委副書記這一職務去掉。
報導指,高校被大陸官方視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中共18大以來,先後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高校黨建工作會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強化黨對高校的領導。領袖提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等論斷,中共中央更專門成立了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報導指,上世紀80年代,高校推行“校長負責製”,大學校長地位比黨委書記高,如今則是實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黨委書記的排名在校長之上。李思敏不提黨委副書記身份,“言必稱西方”,自然也成為政治罪狀。
無獨有偶,廣東海洋大學前校長潘新祥落馬,罪狀也包括“擅自改變黨組織作出的重大決定”,簡單而言就是不把黨委書記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