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餘女士,在度蜜月的路途中,不幸在西藏阿裏地區遭遇嚴重車禍,導致肝髒破裂、腹腔出血,因失血過多而昏厥。當地救治條件差,靠大量獻血撐過3天,隨後其父花120萬包下灣流G550公務機,轉院到成都華西醫院治療,再直飛杭州,終於讓她轉危為安。
大難不死的她,將自己這段曲折的經曆做成了視頻,發到了網上,很快就遭到全網炮轟,因為太多人質疑她在這過程中享受到了特權。
為了救治失血的她,丈夫陶先生的小姑姑聯係了上海市衛健委,再找到阿裏地區的相關部門,動員當地所有公務員來為她獻血,“一共7000多毫升,你全身換了兩次血,整個阿裏地區的A型血都給你輸上了”。她感動不已:“小姑姑牛逼。”不僅如此,從醫院到阿裏昆莎機場的路途中,警車都在前方開道。
在引發輿論猛烈反彈後,陶先生否認了小姑姑有何特殊背景,解釋說,那隻是因為當時妻子身受重傷,為鼓勵她求生,才有意誇大其詞,並不屬實,“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
她父親餘先生也不肯澄清那個神秘的“小姑姑”的身份,隻支支吾吾說她“快退休了”。至於自己,“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單位開車的司機而已,沒多少收入,為救治女兒包機那120萬都是借來的。
稍想一下就知道,這些說法漏洞百出:即便父愛如山,一個普通司機在短短三天內去哪裏借到120萬,還包機直飛?要鼓舞病人的求生意誌,為什麽要編造小姑神通廣大?小姑到底有沒有能量,就算我們不知道,病床上這位難道心裏沒點數?如果小姑隻是個保潔員,你講這些,病人能信啊?
也是因此,網上不乏有人尖刻地奚落:
“我還是覺得秦始皇的話比他的可靠,也就是說,鬼話都比他說的可靠。”
“普通人包機,哈哈哈,我隻是窮,又不是傻。”
國內的醫療資源之緊張,普通人都有體會。那兩天的熱搜,並列的兩條新聞就很刺眼,這次“血槽姐”的事件之所以引起爭議,也是因為人人都知道那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
當地辯稱之前就有獻血,暗示這次也是常規操作,但正如有人質問的,這仍然說不通:
那按照這個邏輯,為何又要多此一舉聯係上海衛健委呢?阿裏當時發個號召不就行了嗎?那小姑姑在這裏麵的意義又是什麽呢?
說實話,看了他妻子發的這個視頻,真心沒看出這是為了紀念自己死裏逃生,反而句句離不開“特權”,句句離不開“炫耀”,句句離不開那個神通廣大的“小姑姑”。
最後,按照陶先生的話來說,在妻子醒了以後,他們不是應該立刻馬上感謝當地為他們自願鮮血的公務員嗎?為何要吹噓自己的小姑姑一番?
上海方麵的官方回應則稱,事發時衛健部門接到了相關部門函件才救治,此事不存在因私人關係等不正當因素導致的行為,但這好像不符合我們的常識:哪個相關部門會為了一個普通人專門下達正式函件?
當然,也有不同的看法,胡錫進告誡說“不要在網上炫富,也不要炫你有多牛,那一定會在網上招罵,遭吊打”:
人性中通常有炫富炫牛的劣根,但這種“炫”隻要過頭,很容易對其他人造成傷害。在生活中向身邊的小圈子炫耀自己有錢,如何如何牛掰,都會遭白眼,更何況到互聯網這個大廣場上幹這種事。唯一結果就是招罵,給自己拉仇恨。
之所以招人恨,是因為主動炫富乃是“對普通人的挑釁和冒犯”,道德上不應該,但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
一些境遇好的人覺得自己有本事,付出了,或者上一輩有成就,炫又怎麽了?其實每一個成功者都有幸運的一麵,他們應該感恩自己的幸運,因為同樣有很多人都在嚴肅認真地奮鬥,竭盡全力,但是少數成功者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回報。他們應當發自內心地感恩,並且謙遜,即使不刻意低調,也不該將自己的“與眾不同”高調示人。那樣做真的很淺薄,甚至屬於缺教養,它決不會給炫耀者帶來真正的尊重,隻會招來蔑視,因為炫耀者就沒有尊重公眾的感受,怎麽能夠換回公眾的尊敬呢?
由此,他完全消解了這一事件中對“特權”的質疑,轉而強調:隻要資源來源正當,人家願意花錢,那也沒事,隻不過,雖然你怎麽花錢是你的事,但好歹你也注重點別人的感受,低調一點,炫富豈不是自找麻煩?照這麽說,這位餘小姐的問題既不是她享受了特權,也不是她家裏太有錢,隻是她不該沒事找事去拍那段視頻。
微博上另一位科技博主“深夜無眠”也覺得,人家花錢救命很平常,“雖然這對夫妻裝逼,但這真不算特權”:
開著20萬不到的車自駕叫特權?
自費湊120萬包機叫特權?
住著最普通的病房叫特權?
還銀行職工有特權?
全國銀行職工很多呢,都有特權嘛?
隻能說,自低身份的人,看什麽都是特權。
見過真正的特權嘛?
他進而怒斥:“新京報、南方係媒體,包括一些地方的媒體,還要公布當事人隱私,吃著地域和無知的流量,真的難看。最惡心的是媒體帶節奏,而且還造話題。……一些人都沒獻血過,連應急獻血都不懂,連血液應急辦的存在都不知道,還在那嗶嗶……”
這些說法看似各有各的道理,但不免模糊了焦點。顯而易見,如果隻是炫富,那就算反感,引發的也應當是仇富心理才合理;至於自駕遊、包機,這些固然也是這故事裏的元素,但本身卻不是引爆輿論的重點,因為公眾真正在意的是這位餘小姐在救治過程中得到的超規格待遇:動員當地公務員為她獻血、包機轉運時警車開道。
尋常百姓就算剛好手頭有這麽一大筆錢,你想包機都不知道去哪兒包,更別提三天內搞定了。甚至光有錢包機有啥用?這個救治是環環相扣的,得有資源協調、調動各部門都給你特事特辦開綠燈。有人嘲諷說,換成普通人,當時就勸你簽遺體捐獻了。
怎樣才算特權?簡單地說,就是這些待遇,你光有錢都還買不到。
這一點,她本人也心知肚明。在視頻裏,她已經明明白白流露出來:自己雖然遭遇車禍這樣的不幸,但在救治過程中卻享受到了公主般的待遇,不止是親人,所有人都為了她而行動起來,而她一個普通女子憑什麽得到這些?答案是那個神秘的小姑姑。
這一點,她和公眾一樣很清楚,網上有人因此感慨:“不知道我們所有人在遇到困難時會不會也是這樣動用所有人。”當然,這樣的事倒是也有過,大家都在中學課本上學過《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然而,在我們的現實中,卻是“女兒高燒40度兩天,媽媽取號取到1600號”。
如果這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理所應得的待遇,那就沒什麽可激動的了,就像你去醫院就能掛號看病,這也值得拍一條視頻來炫耀一番嗎?讓她感覺良好的並不是家裏花錢救了她命這事本身,而是她因此獲得的超規格待遇。基於此,公眾的質疑完全是合理的,調查也必須回應這樣的質疑。
反過來說,如果這真是為救助一個普通人受重傷而動員起來的事例,那且不說為什麽要扯到“小姑姑”,這難道不該好好深入報道一番嗎?確實,如果這不是特權,而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待遇,那是多好的事?
我倒是也希望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