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國撤銷香港“駐外辦”地位 料西方國家將陸續跟進

美國撤銷香港“駐外辦”地位 料西方國家將陸續跟進

文章來源: 自由亞洲 於 2023-12-03 12:06:2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全票通過了香港經貿辦事處認證法,雖然離法案文本送到拜登台前仍然有一段路,但由於是全票通過,反映了兩黨共識,而法律條文的技術細節亦不算複雜,相信參議院的結果亦相距不遠,隨時合並在其他大法案當中一並通過,換言之,香港駐美經貿處關門大吉隻是時間問題,隻不過要看由美國根據新法律下令辦事處關閉,還是港府和北京為挽回麵子,自行作出關閉辦事處的決定。

香港駐美經貿辦事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最初附屬於英國外交部係統之下,九十年代彭定康上台後,漸漸脫離英國外交係統自成一係。在香港主權移交初期,因辦事處最高主管多為資深英裔政務官,雖然當時有人批評這為政治酬庸。但在幾十年後回顧起來,當時彭定康指派英裔官員擔任香港駐美官員的做法,實屬高明之舉,不單他們的資曆可以應付美國政壇的複雜情況,而他們英裔的臉孔,亦令人相信,香港主權移交後的自治政府一如英治時代般,並無大變。

經貿辦曾是政務官高升跳板

在主權移交後,香港駐外官員慢慢變成公務員具潛質成高官的黑馬往海外建交人脈的工具,日後不少重要官員,包括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現在仍被美國製裁的前特首林鄭月娥,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都曾經擔任香港駐外官員。這些曆練,本來都被認為擴闊公務員眼界所必須,但很不幸,除了曾經在波士頓教育委員會任職的曾俊華,因其留美歲月就有相當國際視野外,邱騰華和林鄭月娥的表現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曾擔任駐外官員會令高官作出更合符國際社會期望這件事,似乎隻不過是公眾對這些高級公務員一廂情願的良好願望。

而自二零一九年的反修例運動後,香港駐外那些官員,不單未有成為香港與西方的橋梁,不少更空有西方一流學曆,但言行與中國外交部那些戰狼沒分別,而這些人變成了戰狼時,這些在西方國家擁有一定外交特權的辦事處,會否被中國政府濫用,用作騷擾在海外的香港人,甚至替中國政府搜集情報,就變成十分之大的問題。因此,關閉香港駐美經貿辦,不單反映西方對香港失去高度自治的失望,而且在中國無意改變戰狼政策之下,變成了保護西方國家安全的重要一步。因此,有關法案在短期內通過,並非純粹是政治表態那麽簡單,而是當李家超的香港政府,與一個實際由北京直接操縱的傀儡政府並無分別時,關閉香港駐美經貿辦是阻止北京濫用香港駐外辦事處外交特權,從事威脅西方安全的行動的必然步驟。而以李家超的背景而言,除非北京願意直接令他下台,由香港人真正一人一票選出新行政長官,否則要得到西方的信任基本是難以登天。

料英國現政府不敢觸怒中國

亦由於關閉香港駐外辦事處,不單涉及西方對香港的政治表態,亦涉及西方國家安全考量,其他國家陸續跟隨美國的行動,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唯獨英國要跟隨美國做法,可能需要辛偉誠政府更大的決心,因為香港駐英經貿辦事處的地位,受一九九六年一項國會法令所保障,要英國關閉駐英經貿辦,國會必須以新立法廢除駐英經貿辦的一切外交特權方能辦到,而可以漠視英國民主傳統,指派非民選貴族,前首任卡梅倫(David Cameron)擔任外相的辛偉誠會否如此激怒中方,這點公眾普遍都十分懷疑。因此,最後一個香港於西方成立的經貿辦被關閉可能正是倫敦,這不令人意外。隻不過,最重要的駐美經貿辦被關閉的話,當中的政治和安全意義亦不明而喻。

查看評論(26)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鐵棒毆打、強行剃發 兩華裔少女遭15人暴力圍毆
特朗普對華加征145%的關稅後 美國企業“爆單”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美商務部證實 川普將撤銷“拜登版”AI芯片出口禁令
比爾·蓋茨:未來20年,我將捐出幾乎全部財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撤銷香港“駐外辦”地位 料西方國家將陸續跟進

自由亞洲 2023-12-03 12:06:21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全票通過了香港經貿辦事處認證法,雖然離法案文本送到拜登台前仍然有一段路,但由於是全票通過,反映了兩黨共識,而法律條文的技術細節亦不算複雜,相信參議院的結果亦相距不遠,隨時合並在其他大法案當中一並通過,換言之,香港駐美經貿處關門大吉隻是時間問題,隻不過要看由美國根據新法律下令辦事處關閉,還是港府和北京為挽回麵子,自行作出關閉辦事處的決定。

香港駐美經貿辦事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最初附屬於英國外交部係統之下,九十年代彭定康上台後,漸漸脫離英國外交係統自成一係。在香港主權移交初期,因辦事處最高主管多為資深英裔政務官,雖然當時有人批評這為政治酬庸。但在幾十年後回顧起來,當時彭定康指派英裔官員擔任香港駐美官員的做法,實屬高明之舉,不單他們的資曆可以應付美國政壇的複雜情況,而他們英裔的臉孔,亦令人相信,香港主權移交後的自治政府一如英治時代般,並無大變。

經貿辦曾是政務官高升跳板

在主權移交後,香港駐外官員慢慢變成公務員具潛質成高官的黑馬往海外建交人脈的工具,日後不少重要官員,包括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現在仍被美國製裁的前特首林鄭月娥,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都曾經擔任香港駐外官員。這些曆練,本來都被認為擴闊公務員眼界所必須,但很不幸,除了曾經在波士頓教育委員會任職的曾俊華,因其留美歲月就有相當國際視野外,邱騰華和林鄭月娥的表現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曾擔任駐外官員會令高官作出更合符國際社會期望這件事,似乎隻不過是公眾對這些高級公務員一廂情願的良好願望。

而自二零一九年的反修例運動後,香港駐外那些官員,不單未有成為香港與西方的橋梁,不少更空有西方一流學曆,但言行與中國外交部那些戰狼沒分別,而這些人變成了戰狼時,這些在西方國家擁有一定外交特權的辦事處,會否被中國政府濫用,用作騷擾在海外的香港人,甚至替中國政府搜集情報,就變成十分之大的問題。因此,關閉香港駐美經貿辦,不單反映西方對香港失去高度自治的失望,而且在中國無意改變戰狼政策之下,變成了保護西方國家安全的重要一步。因此,有關法案在短期內通過,並非純粹是政治表態那麽簡單,而是當李家超的香港政府,與一個實際由北京直接操縱的傀儡政府並無分別時,關閉香港駐美經貿辦是阻止北京濫用香港駐外辦事處外交特權,從事威脅西方安全的行動的必然步驟。而以李家超的背景而言,除非北京願意直接令他下台,由香港人真正一人一票選出新行政長官,否則要得到西方的信任基本是難以登天。

料英國現政府不敢觸怒中國

亦由於關閉香港駐外辦事處,不單涉及西方對香港的政治表態,亦涉及西方國家安全考量,其他國家陸續跟隨美國的行動,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唯獨英國要跟隨美國做法,可能需要辛偉誠政府更大的決心,因為香港駐英經貿辦事處的地位,受一九九六年一項國會法令所保障,要英國關閉駐英經貿辦,國會必須以新立法廢除駐英經貿辦的一切外交特權方能辦到,而可以漠視英國民主傳統,指派非民選貴族,前首任卡梅倫(David Cameron)擔任外相的辛偉誠會否如此激怒中方,這點公眾普遍都十分懷疑。因此,最後一個香港於西方成立的經貿辦被關閉可能正是倫敦,這不令人意外。隻不過,最重要的駐美經貿辦被關閉的話,當中的政治和安全意義亦不明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