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事件:“血槽姐”的家人似乎露出馬腳了
麥傑遜
2023-12-01 17:57:45
關於阿裏“血槽姐”的事,又有新後續了。
最新後續就是,《新京報》又采訪了血槽姐的父親,然後她的父親就和《新京報》談了他所知道的一些情況,然後《新京報》就把他們和這位父親的對話完整地報道了出來。
然而看完這篇報道後,我發現了一些疑似“馬腳”一樣的東西。
怎麽說呢?
可以看到,在這篇報道的前麵,有一句話是這樣的:
而相對應的,就是在《環球時報》的報道中,餘先生也說了一句話,是這樣的:
“血槽姐”的父親對記者表示,雖然公眾一直在議論的他們家裏的那位小姑的身份,但據他所知,他們家和女婿家中幾乎沒有公職人員。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幾乎沒有”是幾個意思?
而且在《新京報》最新報道的後麵,這位父親又再次強調,他並不知道這位小姑的具體身份是什麽,隻知道這位小姑準備退休了:
那麽問題來了。
你既然不確認小姑的身份,那你怎麽能向媒體明示或者暗示這位小姑不是公職人員呢?
你不知道小姑是什麽身份,你就直說不知道就好,怎麽能隨便帶節奏呢?難道你不知道現在小姑的身份,是事件最關鍵的一個核心點嗎?一個那麽關鍵的核心點,怎麽能拿來隨便引導、隨便帶節奏呢?
對於這種麵對采訪前後不一的情況,不僅出現在血槽姐的父親身上,還出現在了她丈夫身上。
比如在之前的采訪中,血槽姐的丈夫陶先生就表示,他們的家人、朋友、包括小姑都想辦法去聯係上海衛健委了:
但是在《新京報》最新的報道中呢,這位陶先生又表示,誰能接觸到上海衛健委,他自己又不知道了:
前麵不是還說包括“小姑在內”的人都去想辦法聯係上海衛健委嗎,怎麽後麵又說至於誰能接觸到上海衛健委自己都不知道了?
我就納了悶了,這位陶先生,到底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呢?
這位陶先生前麵說對妻子撒謊是為了安慰妻子、讓妻子有求生欲才撒的謊,他自認為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所以希望網友理性看待此事。而如今,他又對媒體說出了這些前後不一的話,難道說這也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嗎?
我就納了悶了,為什麽這家人,說話都那麽奇怪呢?
而且大家仔細再看一下《新京報》在這個最新報道裏的一個細節:
《新京報》在最新的報道中,用了一個詞——支支吾吾。
支支吾吾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意思,就是說話時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這其實是一個負麵的形容詞。
按理說,這種負麵的形容詞,在正規的官媒報道中是很少見的,甚至可以說是一般不會出現這種觀點性的形容詞的。
但是它還是出現了,這說明了什麽?
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就是《新京報》想報道出對血槽姐父親不利的報道。
第二種可能,就是《新京報》在采訪血槽姐父親的時候,對於他的那種支支吾吾的語氣實在是受不了了,而且這種受不了,已經達到了必須要把這種語氣寫到報道裏讓讀者知曉、向讀者說明的程度,才能體現出這篇報道的真實性。
所以,你覺得到底是哪種可能性更高一點呢?
實際上,關於“阿裏血槽姐”這件事,我認為其實並不複雜。
因為這件事之所以引起了那麽大的討論,最關鍵的點,還是在這位“小姑”身上——大家都懷疑這位小姑有特權。
所以對於這件事,如果血槽姐家人想平息大眾的議論,想給小姑一個交代的話,那其實他們隻要把小姑的職業公之於眾就行了。
畢竟職業這種東西,它既不是什麽很大的隱私,也不是什麽很敏感的機密,所以想平息輿論,你們直接把小姑的職業公布出來不就完了嗎?
大家又沒有問小姑職業的收入,也沒有問小姑職業的工作地點,所以你們就直接把小姑的職業是什麽,或者行業是什麽公布出來,這不就行了嗎?
是你們自己把你們的小姑架在火上烤的,如今主動出來替小姑澄清,不應該嗎?
弄了半天,就是不說小姑職業是什麽,一個這麽關鍵的問題,弄了那麽久得到的不是一個“支支吾吾”的回複,就是一個“她不是公職人員”的回複,然後就讓大眾一直猜測,你們覺得這樣對小姑好嗎?
小姑對你們家幫助那麽大,你們還讓大眾這樣猜測你們的小姑,你們覺得這樣對小姑好嗎?
而且在前麵的采訪中,陶先生也說了,她的家人朋友包括小姑都聯係了上海的衛健委,還說這都是通過正常渠道聯係的。既然是正常渠道,又怕什麽呢?
如果說這是一條正常的救助通道的話,那麽我認為,陶先生就應該把小姑請出來,向大眾科普一下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大家可以如何操作,這樣既可以避免大眾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讓大眾少走彎路,也可以把小姑的形象映襯得更加高大,幫小姑做一件如此“雙贏”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我堅信,如果陶先生願意把小姑請出來,給大眾科普一下她的操作流程的話,那我相信廣大群眾一定會對小姑感恩有加的!
畢竟如此利民的事情一旦被科普,那得拯救多少生命和家庭啊!
所以我相信,隻要陶先生願意把小姑請出來向廣大群眾科普這個流程的話,那廣大群眾肯定會推薦她成為下屆感動中國人物十大人物候選人的,大家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