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矽穀裁員潮一年後,加拿大“撿漏”美國科技人才

矽穀裁員潮一年後,加拿大“撿漏”美國科技人才

文章來源: 時代周報 於 2023-12-01 02:05: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年前的今天,美國矽穀最熱門的話題,並不是仰望星空思考AI能夠如何改變世界,或者討論OpenAI管理層的“宮鬥大戲”。

對於占矽穀科技人員四分之三的非美國籍員工而言,他們考慮的是一些極其現實的問題:被裁員後如何繼續留在美國。

根據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數據網站Layoffs.fyi的統計,截至10月,美國的科技巨頭們今年在全球裁員人數已超過22萬人,在2022年裁員超過16萬人。

疫情期間“擴招”的科技巨頭們,在股價下跌後決定開源節流——首先就是裁員。(圖源:社交媒體)

其中在美國本土的裁員,就包括了至少5萬名外籍的H1B工作簽證持有者。持有這一簽證的,普遍是在科技、醫療等領域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人才,是各國爭取的對象。

據《財富》雜誌報道,9成的外籍H1B工作簽證持有者在被裁員後及時地找到了工作,能夠暫時合法地繼續留在美國,但在行業整體裁員的環境下,還是有10%的人才麵臨被驅逐出境的命運。

就在這時,加拿大拋出了橄欖枝,並成功地“挖角”了這些從世界各地追尋“美國夢”的科技人才,甚至連一些逃過裁員的H1B持有者也被吸引到了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超過6000名美國H1B工作簽證持有者前往加拿大尋找工作機會。

彭博社的報道指出,加拿大的人才挖角計劃是“創造性決策的典範,應該引起華盛頓的警惕”。

千難萬險拿到H1B,卻被裁員

拿到一份H1B簽證,不僅需要能力,還需要運氣。

對於雇主而言,雇傭一名外籍科技人才的成本,比直接雇傭美國人要高出許多。除了替外籍人才上交各種申請材料、繳納上萬美元的各項費用,公司還需要等待數月,才有可能幸運地讓人才正式入職工作。

這意味著,外籍人才的能力得足夠出眾,公司才會認為這筆開銷是值得的。

而對於外籍人才來說,最難的莫過於殘酷的H1B抽簽。

目前,美國每年批準H1B簽證的數量上限僅為固定的8.5萬份,申請者卻逐年增加。

美國移民局在2022年申請季收到了30.8萬份,2023年申請季收到了48.4萬份申請,2024年申請季則收到了78萬份申請。

也就是說,2024年申請季H1B簽證的通過率僅有10.89%。

留在美國的一座大山——美國移民局(圖源:社交媒體)

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統計,外籍本科留學生隻有11%能夠留在美國工作,碩士留學生的比例則為23%。

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中龍鳳”們,卻意外地遇到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企業裁員潮。

印度人曼達爾去年移居美國舊金山,在穀歌擔任一個全球項目的負責人。2023年1月的一個早上,他意外地在郵件中得知自己被解雇了。

一名穀歌印度籍中層被裁員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與穀歌的點滴。(圖源:社交媒體)

他知道H1B簽證持有者如果失去了工作,在美國僅有60天的合法停留時間用來找新的工作,否則將麵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但聯想起美國移民局複雜的簽證審批流程,他立即意識到,從他收到郵件時開始算,他能用來找工作的時間並沒有60天這麽多。

實際上,這60天的“生死時速”不僅包括了找工作,還包括準備材料、投遞材料和排隊等待移民局受理的時間。保守估計,曼達爾需要在30到40天內找到一份新的且專業對口的工作,才能符合續簽H1B簽證的要求。

與其在美國擔心失業、應付臃腫的移民機構,許多H1B簽證持有者選擇了加拿大。

7月16日,加拿大啟動了一項試點計劃,允許多達1萬名美國H1B簽證持有者申請加拿大的三年期開放工作簽證。

顯然,加拿大政府的嚐試還是保守了。僅僅一天,申請數就抵達了上限。加拿大的科技企業們正在聯名要求政府將申請上限數量加倍。

被微軟解雇的弗雷德裏克·阿諾凱抓住了這個機會,這名來自非洲加納的缺陷分析工程師表示,自己難以在美國找到工作,而加拿大的生活貌似也不錯。

越來越多的美國科技人才湧向加拿大。(圖源:社交媒體)

理論上講,H1B簽證持有者可以在美國停留最多六年,然後申請綠卡。然而美國的綠卡申請太漫長,其中最痛苦的莫過於印度人,甚至有人已經排隊到195年以後。

而在加拿大,這個過程最快隻需要6個月。

長期以來,由於地理上的便利與較低的移民門檻,加拿大一直被不少外籍人才視作移民美國的跳板。但近年來美國移民政策的收緊,卻慢慢改變了這樣的結構。

移民成就了美國,如今舊移民們卻在排擠新移民。

這一趨勢的標誌性事件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大幅收緊H1B簽證,否決了三分之一的申請者,並聲稱此舉會給美國人帶來50萬個就業崗位。

這反而使得加拿大政府從2017年開始的全球人才計劃得以順利實施。

美國地產谘詢公司世邦魏理仕的一項研究發現,自2020年以來,加拿大的科技人才新增了15萬人。雖然在總數上不及美國新增的61萬科技人才,但加拿大在科技人才增長率上達到了15.7%,超過了美國的11.4%

在移民政策上,如今的加拿大給美國上了一課。

值得注意的是,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的H1B簽證持有者群體每年至少繳納850億美元的所得稅,2022財年約占到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1.7%。此外,他們還會產生上百億的消費支出,促進美國企業投資本土,而非將職位轉移到美國之外,是支撐美國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的重要力量。

粗略估算,美國每批準一個H1B簽證持有者,就會在美國本土創造兩個新的就業崗位。

查看評論(17)

24小時熱點排行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今晚10點!特朗普預告:將宣布與某大國的 “重大協議”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24小時討論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印巴之戰,讓人大吃一驚的背後...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矽穀裁員潮一年後,加拿大“撿漏”美國科技人才

時代周報 2023-12-01 02:05:12

一年前的今天,美國矽穀最熱門的話題,並不是仰望星空思考AI能夠如何改變世界,或者討論OpenAI管理層的“宮鬥大戲”。

對於占矽穀科技人員四分之三的非美國籍員工而言,他們考慮的是一些極其現實的問題:被裁員後如何繼續留在美國。

根據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數據網站Layoffs.fyi的統計,截至10月,美國的科技巨頭們今年在全球裁員人數已超過22萬人,在2022年裁員超過16萬人。

疫情期間“擴招”的科技巨頭們,在股價下跌後決定開源節流——首先就是裁員。(圖源:社交媒體)

其中在美國本土的裁員,就包括了至少5萬名外籍的H1B工作簽證持有者。持有這一簽證的,普遍是在科技、醫療等領域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人才,是各國爭取的對象。

據《財富》雜誌報道,9成的外籍H1B工作簽證持有者在被裁員後及時地找到了工作,能夠暫時合法地繼續留在美國,但在行業整體裁員的環境下,還是有10%的人才麵臨被驅逐出境的命運。

就在這時,加拿大拋出了橄欖枝,並成功地“挖角”了這些從世界各地追尋“美國夢”的科技人才,甚至連一些逃過裁員的H1B持有者也被吸引到了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超過6000名美國H1B工作簽證持有者前往加拿大尋找工作機會。

彭博社的報道指出,加拿大的人才挖角計劃是“創造性決策的典範,應該引起華盛頓的警惕”。

千難萬險拿到H1B,卻被裁員

拿到一份H1B簽證,不僅需要能力,還需要運氣。

對於雇主而言,雇傭一名外籍科技人才的成本,比直接雇傭美國人要高出許多。除了替外籍人才上交各種申請材料、繳納上萬美元的各項費用,公司還需要等待數月,才有可能幸運地讓人才正式入職工作。

這意味著,外籍人才的能力得足夠出眾,公司才會認為這筆開銷是值得的。

而對於外籍人才來說,最難的莫過於殘酷的H1B抽簽。

目前,美國每年批準H1B簽證的數量上限僅為固定的8.5萬份,申請者卻逐年增加。

美國移民局在2022年申請季收到了30.8萬份,2023年申請季收到了48.4萬份申請,2024年申請季則收到了78萬份申請。

也就是說,2024年申請季H1B簽證的通過率僅有10.89%。

留在美國的一座大山——美國移民局(圖源:社交媒體)

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統計,外籍本科留學生隻有11%能夠留在美國工作,碩士留學生的比例則為23%。

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中龍鳳”們,卻意外地遇到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企業裁員潮。

印度人曼達爾去年移居美國舊金山,在穀歌擔任一個全球項目的負責人。2023年1月的一個早上,他意外地在郵件中得知自己被解雇了。

一名穀歌印度籍中層被裁員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與穀歌的點滴。(圖源:社交媒體)

他知道H1B簽證持有者如果失去了工作,在美國僅有60天的合法停留時間用來找新的工作,否則將麵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但聯想起美國移民局複雜的簽證審批流程,他立即意識到,從他收到郵件時開始算,他能用來找工作的時間並沒有60天這麽多。

實際上,這60天的“生死時速”不僅包括了找工作,還包括準備材料、投遞材料和排隊等待移民局受理的時間。保守估計,曼達爾需要在30到40天內找到一份新的且專業對口的工作,才能符合續簽H1B簽證的要求。

與其在美國擔心失業、應付臃腫的移民機構,許多H1B簽證持有者選擇了加拿大。

7月16日,加拿大啟動了一項試點計劃,允許多達1萬名美國H1B簽證持有者申請加拿大的三年期開放工作簽證。

顯然,加拿大政府的嚐試還是保守了。僅僅一天,申請數就抵達了上限。加拿大的科技企業們正在聯名要求政府將申請上限數量加倍。

被微軟解雇的弗雷德裏克·阿諾凱抓住了這個機會,這名來自非洲加納的缺陷分析工程師表示,自己難以在美國找到工作,而加拿大的生活貌似也不錯。

越來越多的美國科技人才湧向加拿大。(圖源:社交媒體)

理論上講,H1B簽證持有者可以在美國停留最多六年,然後申請綠卡。然而美國的綠卡申請太漫長,其中最痛苦的莫過於印度人,甚至有人已經排隊到195年以後。

而在加拿大,這個過程最快隻需要6個月。

長期以來,由於地理上的便利與較低的移民門檻,加拿大一直被不少外籍人才視作移民美國的跳板。但近年來美國移民政策的收緊,卻慢慢改變了這樣的結構。

移民成就了美國,如今舊移民們卻在排擠新移民。

這一趨勢的標誌性事件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大幅收緊H1B簽證,否決了三分之一的申請者,並聲稱此舉會給美國人帶來50萬個就業崗位。

這反而使得加拿大政府從2017年開始的全球人才計劃得以順利實施。

美國地產谘詢公司世邦魏理仕的一項研究發現,自2020年以來,加拿大的科技人才新增了15萬人。雖然在總數上不及美國新增的61萬科技人才,但加拿大在科技人才增長率上達到了15.7%,超過了美國的11.4%

在移民政策上,如今的加拿大給美國上了一課。

值得注意的是,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的H1B簽證持有者群體每年至少繳納850億美元的所得稅,2022財年約占到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1.7%。此外,他們還會產生上百億的消費支出,促進美國企業投資本土,而非將職位轉移到美國之外,是支撐美國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的重要力量。

粗略估算,美國每批準一個H1B簽證持有者,就會在美國本土創造兩個新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