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上海演出5小時沒手機響” 俄鋼琴大師:不用逼孩子每天練琴

“上海演出5小時沒手機響” 俄鋼琴大師:不用逼孩子每天練琴

文章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於 2023-11-17 08:43: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聽馬祖耶夫彈奏拉赫瑪尼諾夫名曲,就像翻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巨著《卡拉馬佐夫兄弟》。俄派藝術絕對硬核,甚至讓人望而生畏。可一旦進入這個經典的藝術殿堂,又能讓人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遼闊壯美。

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是當代最重要的俄羅斯鋼琴家之一,被譽為“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的傑出詮釋者”,以淩厲琴藝和極富激情的演奏而聞名。

2023年11月,馬祖耶夫再度開啟他的中國之旅。他輾轉上海、深圳、西安、蘇州、成都、廣州、長沙等城市,以“音樂狂奔”的姿態演繹柴可夫斯基與拉赫瑪尼諾夫的名曲,也收獲了超乎意料的觀眾熱情。

尤其是在上海場,馬祖耶夫以“馬拉鬆”的形式,用近五個小時的時間演奏了拉赫瑪尼諾夫全套鋼琴協奏曲,這種高難度的專業演出門票在開售24小時內就被迅速售罄。

不難看出,這折射出古典音樂在中國市場的破圈。於1998年第一次造訪中國的馬祖耶夫,也是中國古典音樂市場25年間變化的親曆者。“這次來巡演,每場演出台下都非常安靜,沒有咳嗽聲,沒有走動,沒有手機響,觀眾們非常專注,我能從中看出中國觀眾對古典音樂的理解,一代一代人都在進步。”近日,馬祖耶夫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

每個孩子都應該過正常的生活

NBD:你第一次來中國開音樂會是在25年前了,這次來巡演和25年前相比,讓你印象深刻的變化是什麽?

馬祖耶夫:1998年,我贏得第十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冠軍,隨後我展開了全球巡演,巡演地點包括日本、韓國、中國,我記得那是25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如今又是一個秋冬季節,我又一次來到中國,感到非常振奮。今年在中國的巡演對我而言尤為特殊,我帶來了一係列與眾不同的呈現。在上海和深圳,我分別進行了將近五小時的音樂馬拉鬆。緊接著我又來到西安、蘇州、成都等城市帶來鋼琴獨奏會,每場音樂會我都感受到觀眾們熱烈的反響。

我親眼看到古典音樂在中國的變化,很多家庭都擺著鋼琴,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開始接觸、學習樂器。有非常多年輕的麵孔出現在現場,他們有的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有的是家長帶著來聽演奏會的學琴兒童。我非常樂見這一現象,年輕觀眾對古典音樂市場至關重要。我也期待著,再過10年、20年,中國的古典音樂市場會發展成什麽樣呢?我拭目以待。

NBD:你剛剛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事實上很多中國的家長在對待孩子學琴這件事上頗為苦惱。他們有“考級”的壓力,需要坐在琴凳上進行大量枯燥的練習,而孩子的天性是喜歡在戶外奔跑玩耍。你作為鋼琴大師,對感到焦慮的家長們有何建議?

馬祖耶夫:我非常理解孩子們。我也是從這個年齡段過來的,小時候我喜歡踢足球,因為踢球,一共骨折過三次。喜歡玩,喜歡戶外運動,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每個孩子都應該過正常的生活。我並不認為家長必須把孩子按在琴凳上每天彈十個小時,每天一個小時足矣。很多孩子未來不會走鋼琴專業這條道路,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得從小了解音樂。我認為學習、音樂、體育,在孩子們的成長中一樣重要。

我這裏說的孩子應從小學習的音樂,是真正的音樂——古典音樂,古典音樂給人帶來的滋養是不同的。長大以後,我們每天都在應對危機,成年人時常會感到緊張、壓力、抑鬱。而如果你懂得欣賞古典音樂,你可以從中獲得療愈、平靜與力量。

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永遠不晚

NBD:如果小時候沒有機會學習古典音樂,成年後再想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會太晚嗎?

馬祖耶夫:不晚,絕對不晚。我認為開始理解並接受古典音樂永遠不晚。40歲不晚,80歲也不晚,任何年齡開始都很好。但你確實得先了解一些樂理知識,就像是想探索海洋,需要先學會遊泳。你可以從多聽開始,先從一些旋律性比較強的入手,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曲目。然後就是來現場聽音樂會,再高清的音響都替代不了現場音樂會的質感。

NBD:你2023年已經在全球完成了255場音樂會,可謂“全球最繁忙的鋼琴家之一”。包括我們上海看到的拉赫瑪尼諾夫協奏曲全套演奏會,五個小時的“鋼琴馬拉鬆”是對演奏家能力的巨大考驗。為什麽會選擇這麽高強度的演出節奏?

馬祖耶夫:對我而言,舞台和觀眾是最重要的。我最愛的就是待在舞台上,在舞台演奏是我的夢想,這是讓我最開心的地方。演奏音樂會能產生神奇的能量,一種磁場在觀眾和演奏者之間流動,台上台下融合在一起,觀眾接收到能量,我也接收到能量。

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處理痛苦的方法。對我來說,拉赫瑪尼諾夫首先是一個人類靈魂的療愈者。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中,通過苦難,通過內心的悲劇,他找到了光,肯定了生命。我相信,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拉赫瑪尼諾夫,無論你在世界何處。

NBD:我們知道除了古典音樂,其實你也是傑出的爵士樂演奏者。是否考慮未來將你的爵士樂演奏會帶到中國來?

馬祖耶夫:的確,爵士樂對我也很重要。生活中我是一個有趣的人,喜歡開玩笑。爵士樂是幽默的、隨性的、自由的,這和我的性格很像。爵士樂的即興創作,對我演奏古典音樂也非常有幫助。我父親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他是一個出色的音樂家、作曲家,在我童年時給我演奏了很多不同風格的音樂。每當我彈爵士樂時,我也能即興發揮、即興創作曲調,它能激發我內心中幽默的一麵。有時候我會在我的床上演奏爵士樂,也許下次我會帶著我的床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楊蘭蘭再登媒體 家世奢華生活曝光 網歎“不如她的狗”
“羞辱”完了,“環保少女”被以色列驅逐出境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藍斯德爾離線爬山去,可能仍不知得獎
政府拒出口中國!加拿大樂園喊沒錢,威脅"安樂死30頭白鯨"
特朗普願同民主黨就醫療補貼達成協議,以結束政府停擺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停買美國大豆,川普政府施壓非洲亞洲國家增購
賴清德:若川普說服中國放棄武力犯台 應獲諾獎
默克爾烏戰一番言論 引發波海國家與波蘭強烈反彈
中共黨媒在為胡春華接班製造輿論氣氛?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川普顯現癡呆症狀 引白宮擔憂
嚴查雙國籍?華男從中國出境被攔 要求當場銷戶!
兩紐約女童淩晨爬上“地鐵衝浪” 頭部慘遭重創身亡…
91次前科犯吸毒撞死2人 僅5年法官就要放人 亞裔怒了
這個日本人獲諾獎了,中國人為什麽值得開心?
留不下來的留學生們,正在“婚綠”...
特朗普政府擬推百億農業補貼 豆農:更想要市場
華人女子出席中秋活動 突遭ICE帶走 社區一片錯愕
美國會報告認“封堵失敗”!中企砸錢繞道買芯片
環保少女控“遭以色列綁架折磨” 獄中遭受酷刑
如果川普沒得諾貝爾和平獎?胡錫進:獲獎的人就慘了
中國男偷渡美國 幾年賺數百萬美元 麵臨40年刑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上海演出5小時沒手機響” 俄鋼琴大師:不用逼孩子每天練琴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7 08:43:41

聽馬祖耶夫彈奏拉赫瑪尼諾夫名曲,就像翻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巨著《卡拉馬佐夫兄弟》。俄派藝術絕對硬核,甚至讓人望而生畏。可一旦進入這個經典的藝術殿堂,又能讓人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遼闊壯美。

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是當代最重要的俄羅斯鋼琴家之一,被譽為“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的傑出詮釋者”,以淩厲琴藝和極富激情的演奏而聞名。

2023年11月,馬祖耶夫再度開啟他的中國之旅。他輾轉上海、深圳、西安、蘇州、成都、廣州、長沙等城市,以“音樂狂奔”的姿態演繹柴可夫斯基與拉赫瑪尼諾夫的名曲,也收獲了超乎意料的觀眾熱情。

尤其是在上海場,馬祖耶夫以“馬拉鬆”的形式,用近五個小時的時間演奏了拉赫瑪尼諾夫全套鋼琴協奏曲,這種高難度的專業演出門票在開售24小時內就被迅速售罄。

不難看出,這折射出古典音樂在中國市場的破圈。於1998年第一次造訪中國的馬祖耶夫,也是中國古典音樂市場25年間變化的親曆者。“這次來巡演,每場演出台下都非常安靜,沒有咳嗽聲,沒有走動,沒有手機響,觀眾們非常專注,我能從中看出中國觀眾對古典音樂的理解,一代一代人都在進步。”近日,馬祖耶夫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

每個孩子都應該過正常的生活

NBD:你第一次來中國開音樂會是在25年前了,這次來巡演和25年前相比,讓你印象深刻的變化是什麽?

馬祖耶夫:1998年,我贏得第十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冠軍,隨後我展開了全球巡演,巡演地點包括日本、韓國、中國,我記得那是25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如今又是一個秋冬季節,我又一次來到中國,感到非常振奮。今年在中國的巡演對我而言尤為特殊,我帶來了一係列與眾不同的呈現。在上海和深圳,我分別進行了將近五小時的音樂馬拉鬆。緊接著我又來到西安、蘇州、成都等城市帶來鋼琴獨奏會,每場音樂會我都感受到觀眾們熱烈的反響。

我親眼看到古典音樂在中國的變化,很多家庭都擺著鋼琴,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開始接觸、學習樂器。有非常多年輕的麵孔出現在現場,他們有的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有的是家長帶著來聽演奏會的學琴兒童。我非常樂見這一現象,年輕觀眾對古典音樂市場至關重要。我也期待著,再過10年、20年,中國的古典音樂市場會發展成什麽樣呢?我拭目以待。

NBD:你剛剛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事實上很多中國的家長在對待孩子學琴這件事上頗為苦惱。他們有“考級”的壓力,需要坐在琴凳上進行大量枯燥的練習,而孩子的天性是喜歡在戶外奔跑玩耍。你作為鋼琴大師,對感到焦慮的家長們有何建議?

馬祖耶夫:我非常理解孩子們。我也是從這個年齡段過來的,小時候我喜歡踢足球,因為踢球,一共骨折過三次。喜歡玩,喜歡戶外運動,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每個孩子都應該過正常的生活。我並不認為家長必須把孩子按在琴凳上每天彈十個小時,每天一個小時足矣。很多孩子未來不會走鋼琴專業這條道路,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得從小了解音樂。我認為學習、音樂、體育,在孩子們的成長中一樣重要。

我這裏說的孩子應從小學習的音樂,是真正的音樂——古典音樂,古典音樂給人帶來的滋養是不同的。長大以後,我們每天都在應對危機,成年人時常會感到緊張、壓力、抑鬱。而如果你懂得欣賞古典音樂,你可以從中獲得療愈、平靜與力量。

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永遠不晚

NBD:如果小時候沒有機會學習古典音樂,成年後再想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會太晚嗎?

馬祖耶夫:不晚,絕對不晚。我認為開始理解並接受古典音樂永遠不晚。40歲不晚,80歲也不晚,任何年齡開始都很好。但你確實得先了解一些樂理知識,就像是想探索海洋,需要先學會遊泳。你可以從多聽開始,先從一些旋律性比較強的入手,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曲目。然後就是來現場聽音樂會,再高清的音響都替代不了現場音樂會的質感。

NBD:你2023年已經在全球完成了255場音樂會,可謂“全球最繁忙的鋼琴家之一”。包括我們上海看到的拉赫瑪尼諾夫協奏曲全套演奏會,五個小時的“鋼琴馬拉鬆”是對演奏家能力的巨大考驗。為什麽會選擇這麽高強度的演出節奏?

馬祖耶夫:對我而言,舞台和觀眾是最重要的。我最愛的就是待在舞台上,在舞台演奏是我的夢想,這是讓我最開心的地方。演奏音樂會能產生神奇的能量,一種磁場在觀眾和演奏者之間流動,台上台下融合在一起,觀眾接收到能量,我也接收到能量。

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處理痛苦的方法。對我來說,拉赫瑪尼諾夫首先是一個人類靈魂的療愈者。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中,通過苦難,通過內心的悲劇,他找到了光,肯定了生命。我相信,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拉赫瑪尼諾夫,無論你在世界何處。

NBD:我們知道除了古典音樂,其實你也是傑出的爵士樂演奏者。是否考慮未來將你的爵士樂演奏會帶到中國來?

馬祖耶夫:的確,爵士樂對我也很重要。生活中我是一個有趣的人,喜歡開玩笑。爵士樂是幽默的、隨性的、自由的,這和我的性格很像。爵士樂的即興創作,對我演奏古典音樂也非常有幫助。我父親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他是一個出色的音樂家、作曲家,在我童年時給我演奏了很多不同風格的音樂。每當我彈爵士樂時,我也能即興發揮、即興創作曲調,它能激發我內心中幽默的一麵。有時候我會在我的床上演奏爵士樂,也許下次我會帶著我的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