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的“大手術”,從哪下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男籃世界杯慘敗、亞運會無緣爭冠,賽場表現持續“國足化”,讓中國籃協主席姚明成為了近期風口浪尖上的焦點人物,社會層麵有關於他該如何承擔責任的話題在持續探討。

杭州亞運會閉幕前,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周進強點評男籃時表示:在關鍵場次、關鍵時刻沒有頂住壓力,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被逆轉,再次暴露出在國家隊管理、技戰術水平、訓練、心理、臨場指揮等方麵的問題。

後續,姚明又接受了新華社專訪回應了“是否下課”的問題。他表示,中國籃球與世界脫軌,還處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籃球需要做一場“大手術”。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中國男籃2023年的國家隊參賽任務已經結束,新賽季CBA聯賽即將開啟。針對未來,中國籃協仍處在總結、調研的階段,力圖為未來找尋到一條務實的發展路徑。

中國籃協主席姚明 圖/中新圖片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下屆奧運仍要爭 國家隊如何國際化

中國新聞周刊日前采訪了一些籃球業內人士,方方麵麵均認為:東京、巴黎兩屆奧運會無緣已成事實。從目前看,衝擊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適齡球員,無論實力還是人員儲備依然非常有限。

“姚主席說得沒錯,我們不能放下2028年奧運會的可能性,但這條路確實不好走。”一位中國籃球前國字號教練員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從大政方針上,我們肯定還是要擁護、服從國家的奧運戰略。或許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衝擊難度依然很大,但這不代表籃球界就要從現在開始直接‘躺平’,我相信任何一個籃球人對外也說不出口。”

這位教練指出,如果周琦等現有的“尖子球員”再努力恢複、提升一些實力,後續的新人張鎮麟、崔永熙、楊瀚森等新星抓緊時間成長得快一些,再配一個“得分爆發力”相對更突出的“歸化球員”,起碼能構建起衝擊奧運的核心陣容基本盤,有一戰之力。

周琦代表中國男籃參賽 圖/中新圖片 中新社記者 李誌華 攝

這位教練強調:“當然,這絕不是要去否認李凱爾,姚主席那篇專訪中提到的,中國缺乏有‘得分爆發力’的球員,籃協後麵至少應該重點考慮。”

此外,關於主教練喬爾傑維奇是否繼續留任,也在籃球業內和球迷中引發激烈討論。

“競技體育,沒完成任務達成目標,下課、換帥都是很正常的,但姚主席也說了,喬爾傑維奇是中國籃球連接世界的橋梁,堅持國際化道路是必須的,這沒有問題。我們要思考的是,即便不續約,究竟能多大程度地留下喬爾傑維奇最有價值的理念,這種理念能否與後一任主教練的理念產生一定延續性,這對於國家隊確定風格很關鍵。”該教練暢想道,“喬爾傑維奇如果不續約的話,是否能去低年齡國家隊成為教練團隊一員,並帶一帶國內教練,狠抓一下基礎,做一些國際前沿方麵的傳授和普及,幾支國家隊從上到下盡可能統一風格,這需要去重點考慮。”

如果說歸化球員、教練員已經完成“國際化”,本土球員還能盡可能提升水平,融入世界潮流嗎?

近期的采訪中,許多籃球業內人士都對中國新聞周刊談到了籃管中心原主任信蘭成。信蘭成2009年回到籃管中心擔任主任,非常重視青訓,重建了青少部,推出《籃球後備人才培養計劃》。此外,信蘭成非常支持宮魯鳴等老教練狠抓青少年培養,並時常親自下青訓基地督訓。

理論上,CBA聯賽對所有俱樂部打造青訓梯隊有明文規定,理想狀態下,中國籃球後備人才培養靠俱樂部即可,但信蘭成2009年重新上任後,依然大力推動國青隊等四級梯隊建設,每年將各隊的好苗子長期集中在基地進行封閉訓練,時間長達數月,也會安排一定數量的國際比賽。

前述教練認為:“信蘭成這種培養模式,雖然短期看,當時也沒有取得太耀眼的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從長遠看,咱們當下國家隊的核心球員,都是在信主任當時主抓的國青隊中獲得鍛煉機會並提高的。例如周琦、趙繼偉就是在這個平台獲得了更好的訓練資源。像趙繼偉,他在遼寧隊時還沒能在一線隊出場,就已經在國青隊獲得了充分的鍛煉機會,打了主力。”

該教練坦言,“雖然這種方式經常被外界評價‘倒行逆施’,但業內看已經是現實中相對最為可行的辦法了。我覺得各年齡段國家隊重新抓集訓的同時,還是要盡可能地多投入,給他們創造國際比賽機會,適應國際潮流風格。咱們現在已經是‘光腳的’了,哪怕提高的過程中,依然還是會輸很多球,引發很多埋怨,付出交學費的代價,但為了長遠的提高,以及衝擊奧運的目標也絕對不能動搖,不能讓無緣奧運成為‘可怕的慣性’。”

教育係統能配合國家隊嗎

中國男籃國家隊的球員,為什麽少有符合國際潮流的基本功和素質能力,很多籃球業內人士認為,是因為從小就很難按照國際潮流的方式去學習打球。

中國籃協青訓總監張斌在世界杯後對媒體感慨:“過去我們的特點是小、快、靈,現在(國際上)的潮流是高、快、靈、準、狠,位置模糊化的確是現代籃球的趨勢,後衛持球時間短,強調球的流動性,需要更多能持球發動進攻的球員。”

張斌講了一些塞爾維亞的青訓見聞。“(塞爾維亞)教練會要求運球不能超過兩次,強調運傳結合,強調球的轉移。因為平時打下了這樣的基礎,所以他們的各年齡段國家隊的進攻就很流暢。而中國小球員做動作時,要花2秒以上的時間停頓、觀察,塞爾維亞的要求是球員接到球之前就要做好觀察和判斷,接球後馬上或者0.5秒之內就要開始做動作。”

前八一男籃國手,曾在國字號青年隊執教,目前從事籃球青訓培養的教練員李克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般來說,一個孩子從8-12歲開始學籃球打基礎,到18-20歲技術意識就相對定型了,這個階段是籃球風格理念養成最關鍵的時期。國外青少年球員打基礎的階段,功利性普遍並不強,所以這些更潮流前沿的基本功動作和理念,在外國一方麵是有很多實戰比賽進行磨煉,另外寬鬆的環境也能給孩子們很多空間試錯。”

前八一男籃國手李克(右)從事籃球青訓 圖/受訪者提供

但目前,國內的環境卻沒有那麽多試錯空間。國內不少初、高中籃球的教練在執教中就受到現實的製約,有一位初中籃球教練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學生兼顧上課,校隊訓練時間普遍受限的情況下,教練需要在短時間內帶隊打出區、市、省級比賽相應的名次,接受相關考核,運動員要考證,所以教練不得不帶孩子們大量訓練‘應試內容’,比如全場緊逼等。”

“這樣訓練,確實相對能‘快速’地讓校隊出成績,家長也滿意。可這種導向之下,中學教練即便有心,也無暇去帶孩子訓練更全麵的技術,很難從這個年齡就帶孩子建立國際化的潮流特點,當然也不會為孩子們未來能否建立與國家隊一致的風格打法去負責。”

李克說:“在我的訓練營比賽中,我其實是相當鼓勵一些大個子球員從後場運球推進的,因為社會層麵的比賽相對有輸球的‘空間’。但是這些大個子球員如果在學校中這樣打比賽,則幾乎肯定是被教練禁止的,因為這樣打相對容易失誤,不利於學校級的比賽出成績。”

李克感慨,最開始做青訓我的理想是為各級國家隊輸送人才,但現在我基本是在為高校輸送人才。“很多人都說近些年籃球人口增加,這是實話,我在基層的感覺還是很明顯的,現在的孩子們條件和素質確實也比我們那一代強很多,理論上他們相當一部分人都是有足夠潛力和可能去打職業的。可幾乎無一例外,這些孩子的家長們幾乎都選擇了大學……”

如此一來,這些球員即便真的很有天賦,也大都進了高校,很難按照職業體係的方式,以及中國籃協期待的方式進行培養,並時刻處於可以抽調的視野範圍之內。

張斌也在相關報道中提到,“過去的球員都是從體校到專業隊,或者職業俱樂部,渠道比較統一。現在多元化了,教育係統有一部分苗子,社會機構裏有一些,還有一些是家長自己帶著的,人員比較分散,再加上不同的渠道之間可能還有一些掣肘,會給人才的選拔和培訓帶來不便。”

今年7月,中國籃協撤銷了青少部,改設中小學生委員會,某種程度上也是旨在團結一切校園的力量,做好青少年籃球隊員的培養。

張斌透露,針對這樣的現狀,中國籃協未來計劃根據不同年齡段在全國不同區域組織一些為期一周的短訓營,由中國籃協聘請的教練專家前往執教、指導,一方麵發現和挑選人才,另一方麵也把比較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方法傳遞給基層教練員和運動員。在這個基礎上,打造U係列各年齡段的國家隊。

CBA聯賽又該怎麽調整

縱然中國籃球或許短期內難以誕生姚明、易建聯那樣的世界級球星,但很多業內人士呼籲,這不代表CBA聯賽的發展和治理水平停滯不前。

喬爾傑維奇接受采訪時就提出,CBA聯賽可以考慮從NBA的48分鍾賽製改為國際籃聯賽製的40分鍾,需要更加開放的國際球員政策。“為什麽不把聯賽國際化呢?如果沒有機會像歐洲一樣擁有俱樂部間的頻繁交流,那中國可以把自身的聯賽國際化。為什麽不引入國際球員,加強對抗,增加多元性,讓中國球員有更多機會和國際球員交手呢?”喬爾傑維奇還建議,可在CBA聯賽間隙,增加更多“贏或出局”的杯賽,幫助球員體會和熟悉高強度、高壓力的比賽。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較為認同喬爾傑維奇的提議,“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個人覺得CBA應該適當放寬外援限製,一方麵可以提升CBA的觀賞水平,另外一方麵要持續推動國際市場接軌和要素市場的接軌,所謂要素市場主要是轉會市場的接軌,以此來進一步推動運動員工資體係的合理化建設,促進每一個職業俱樂部都成為追求盈利的市場主體,力爭能有更多健康運營,盈利的俱樂部樣本出現。”

CBA2023-2024賽季即將開啟 圖/CBA聯賽官方微博

籃球評論員楊毅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老百姓多年的觀念和認知是,隻要國家隊成績好,大家就都能滿意。但事實上,業內應該一分為二地看。例如女籃雖然出了成績,但那隻是因為女籃正好湧現出了黃金一代球員,而女籃聯賽和青訓等很多方麵,甚至還不如男籃。”

“其實CBA聯賽治理的很多方麵,有些工作與國家隊戰績未必直接相關,可能做好了,中國男籃也不見得能贏球,但是有幾件事讓我覺得比國家隊輸球更可怕。”楊毅表示。

“姚主席上任後推動管辦分離,CBA成立股份製公司,這是仿效美國 NBA,將20支CBA球隊共同打造為一個聯盟,但與此同時,這也把 CBA變成了一個沒有競爭的孤島。CBA沒有下級聯賽,沒有升降級,缺乏競爭性,也令NBL聯賽和球隊這些年持續處在較為尷尬的局麵。”

但現在這個問題,由於CBA公司的股東組建既成事實,是否能做到像英超一樣,每年若幹個股東因降級退出,若幹個球隊升級後成為新股東,還處於“萬馬齊喑”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