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這片注定失敗,可我依舊要說這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短短幾天時間,中國電影市場就經曆了一番“冰火兩重天”。

“火”,是206億票房燃起的衝天烈焰。

而且點起這把火的,還是中國電影。



整個暑期檔票房前五的電影,全都是國產電影。

昔日霸主好萊塢,難擋品質下滑,如今在內地隻能作為配角搶一口湯。

這是中國電影最高光的時刻,似乎這回是真的站起來了。

但隨著暑期檔結束,國產片似乎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新片雖然不斷,但充當電影市場“主力軍”的,依然還是《孤注一擲》《封神第一部》這些老片。


看一眼票房,新片裏除了《第八個嫌疑人》外,幾乎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在這些淪為“炮灰”的新片裏,最可惜的無疑是胡歌主演的《不虛此行》。

包括皮哥在內,不少人對這部影片的票房原本寄予厚望。

畢竟有曹保平+胡歌的“雙保險”,再加上剛在上海電影節拿獎,黑馬成色十足。

但正式上映後,《不虛此行》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


上映2周,影片票房剛破2000萬,如今平台預測總票房也隻有3000多萬。

當然,《不虛此行》還不是同檔期新片中最慘的。

比如姚晨既投錢、又監製、還親自主演的《三貴情史》,票房還不到500萬。

還有在戛納、平遙等電影節口碑大爆的《永安鎮故事集》,票房隻有200多萬。

從暑期檔的一路高歌,到如今突然熄火,國產電影票房的“斷崖式跌落”給人潑了一盆冷水。


表麵上看,幾部小成本電影的票房啞火,似乎沒什麽代表性。

但往深了看,這背後其實暴露出中國電影的“三大誤區”。

與此同時也令人思考,中國電影距離真正“崛起”,究竟還有多遠?

01、

誤區一:高票房的“萬能藥”,一粒就見效?


“明星效應”,是這兩年電影圈最常見到的一個詞。

利用明星的影響力提升票房,這也成為當下很多電影的共識。

比如《長津湖》,吳京這個“票房扛把子”,再加上國民度極高的易烊千璽,對票房自然增益不少。

《滿江紅》裏,顛覆以往形象的沈騰,也是吸引觀眾的最大噱頭。

包括今年暑期檔位居票房冠亞軍的《孤注一擲》和《消失的她》也是這樣。


前者有“瘋批演技”的朱一龍,後者有在片中“從頭被揍到尾”的張藝興,兩位的人氣自然不必多說。

不隻是商業片,不少文藝片為了拿到更多票房,也會請明星擔當主演。

像是前兩年《南方車站的聚會》,在胡歌的加持下收獲2億票房。

春節檔的《無名》,既有“大銀幕首秀”的王一博,也有睽違已久的梁朝偉,9億的票房似乎也理所當然。

以上種種的成功案例,讓不少影片產生這樣一種錯覺:


隻要依樣畫葫蘆,用明星作為賣點,票房肯定不會差。

但從近期幾部影片來看,想通過明星的流量吃到票房紅利,並非易事。

比如《不虛此行》請來胡歌和吳磊搭檔,和《琅琊榜》進行了一波聯動。

當年的梅長蘇和小飛流,時隔8年再度合作,的確是個值得營銷的好話題。

包括前不久上映的《燃冬》。


影片的兩位主演周冬雨和劉昊然,戲外兩人的“疑似情侶關係”早已傳得沸沸揚揚;

再加上片中兩人還有一場“床戲”,更成了影片的“招牌賣點。

不得不說,這些和電影本身關係不大的噱頭確實贏得了一些熱度,也多次登上熱搜榜。

但“三分鍾熱度”一過,大家對電影立馬失去了興趣,票房也很難有質的提升。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


別看網上炒得沸沸揚揚,但大家隻是在“消費偶像”,而不是在消費這些電影。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關心的隻是作為偶像明星的他們,而不會想到這部電影和他們飾演的角色。

把戲外的噱頭作為賣點,這樣的本末倒置,最終傷害的隻會是電影本身。

02、

誤區二:這一屆的觀眾不識貨?


有人曾總結過中國電影想要拿高票房的“兩大法寶”:

一是明星,二靠口碑。

像《封神第一部》,完全是靠優異的口碑完成逆襲,拿下近26億票房。

可以看到,無論是《不虛此行》還是《永安鎮故事集》的口碑都還不錯。

而同期的《第八個嫌疑人》,評分隻有6.4,在口碑上”完敗“其他兩部。


但再看票房,《第八個嫌疑人》一騎絕塵,把其他兩部遠遠甩下。

《孤注一擲》和《消失的她》也是如此,口碑雖不冒尖,卻不妨礙票房突飛猛進。

口碑差的票房高,口碑好的反而無人問津;

這個奇怪的現象讓很多人疑惑不已:難道“口碑帶動票房”的定律失效了?

必須承認,像《不虛此行》這一類的電影,評分參考價值不大。


一是因為影片吸引力不足,除了演員找不到特別突出的“賣點”。

比如《不虛此行》主打一個“細水長流”,對故事內容做了大量“減法”。

沒有戲劇衝突,情節大部分是通過台詞推進,這些設計對於觀眾的耐性是不小的考驗。

二是因為《不虛此行》和《永安鎮故事集》的評分算不上特別高,票房加成有限。

兩部影片評分都在7.0-7.5之間,說好不好說壞不還,很難激發觀眾那種“想在電影院一睹為快”的欲望。


對於這種小成本偏文藝向的電影來說,也更容易受到口碑效應的影響。

今年到現在為止,這類電影表現最好的莫過於《宇宙探索編輯部》。

最開始評分接近9分,最後雖然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8分以上。

再加上影片以“尋找外星人”為線索,把喜劇和科幻元素結合,戲劇性夠足,故事講得也有新意。

更何況影片背後還有郭帆導演幫忙宣傳。


但影片最終也隻收獲了6000多萬的票房。

如此來看,口碑對於這種小成本電影的加持實在有限,想靠口碑出圈,有些不太現實。

03、

誤區三:創作者的“好高騖遠”

除了上麵提到的兩個誤區,這幾部電影也集中暴露了國產片經常犯的幾個致命問題。


一是沒抓住大眾最關心的社會話題。

暑期檔的幾部熱門電影,都和社會熱點話題直接掛鉤。

《孤注一擲》的故事,就取材於網絡討論度居高不下的緬北詐騙相關新聞。

對各種詐騙手段的揭秘,也讓本片成為大型反詐宣傳片,不少觀眾表示有必要去電影院接受一下“防詐教育”。

《八角籠中》同樣改編自前幾年很火的“恩波格鬥孤兒事件”。


這種關於“草根人物”的真實故事,對於觀眾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正是因為人們太熟悉這些話題,所以當電影把這些話題轉化成各種“爽點”和“痛點”後,觀眾的接受度也會更高。

反觀《不虛此行》和《永安鎮故事集》,雖然也在講述現實,但卻是和大眾日常生活關係不大的現實。

換成陳思誠說過的一句話,如果觀眾走出電影院還在討論這部電影,那麽不愁沒有熱度。

很顯然,最近這幾部電影都沒能做到這點。


二是不夠“接地氣”。

其實《不虛此行》和去年暑期檔的黑馬《人生大事》,有不少相似之處。

二者都是關於殯葬行業,都是講述普通人對待“死亡”的態度。

但是兩部電影的票房,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歸根結底,《不虛此行》在各方麵還是不夠接地氣。


比如說角色。

《人生大事》的男主角莫三妹,是個窮困潦倒的殯葬師,整日和各種雞零狗碎打交道;

《不虛此行》的男主角聞善,不當編劇改行寫悼詞,溫文爾雅的他,大多數時候都在傾聽他人的故事。

一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一個沉默寡言冷靜疏離。

相比於聞善,莫三妹更有一種沾染世俗的煙火氣,更像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就像有人評價的。

聞善更像是一位看破世俗的大師,讓人敬重,卻難以親近。

《永安鎮故事集》也是類似的問題。

影片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拍電影”這件事展開。

雖然每個故事都挺有意思,但拍電影這種事,和普通大眾的生活相距甚遠。


一旦超出大眾的一般生活範疇,電影也會變得曲高和寡,很難在票房上有所作為。

三是類型不夠明確。

可以看到,票房高的電影,一般都有很清晰的受眾定位。

比如《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擲》,是典型的犯罪片;

《封神第一部》,是代表中國電影工業水準的魔幻史詩大片;


近期的《第八個嫌疑人》,則是港式風味十足的犯罪懸疑片。

從這個標準來看,《不虛此行》和《永安鎮故事集》,很難歸類到哪一種類型。

沒有具體的類型劃分,就很難明確這部電影的預期受眾,自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找不到立足之地。

總而言之,《不虛此行》等片的最大失誤,就是沒能攏住最廣大觀眾的心,使得影片成了小圈子裏的狂歡和自嗨。

04、


《不虛此行》等片的失敗,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說了那麽多,有人或許會說,那麽《不虛此行》這類電影,是不是注定要成為市場的犧牲品?

答案是否定的。

皮哥還記得前段時間有個“文藝片該不該追求高票房”的話題,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

其中有一條評論得到了網友的高讚:


追求票房天經地義,用愛發電誰也堅持不下去。

事實情況正是如此,畢竟誰拍電影是衝著賠錢去呢?

即便是淡定如胡歌,也在《不虛此行》宣傳現場放話:

我們也需要票房,要讓更多人看到中國電影的樣子。

但在這個“快餐式消費”的時代,很難有人願意花兩個小時,坐在電影院去慢慢品一部電影。


明明是去電影院裏放鬆的,為什麽要忍受那些節奏又慢、又沒多少娛樂性的電影?

就像網上說的,吃慣了快餐的人,很難再慢條斯理地享受一頓美食。

長久下去,會讓重複性生產的流水線產品越來越多,沒有人敢冒險去拍真正感興趣的電影。

《不虛此行》等片的票房失敗,恰恰證明我們的市場還不夠包容。

就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好萊塢,正是給予創作者更多的創作空間,才讓一潭死水的好萊塢重新“活”了過來。


時至今日,好萊塢再沒有了當年的包容和衝勁,隻是靠著各種IP續作和“政治正確”的口號殘喘。

好萊塢的今天,值得中國電影引以為戒。

如果僅僅是因為《不虛此行》等片票房不佳,就徹底否定這樣的電影存在,

那麽就真的成了中國電影的悲哀。

衷心希望暑期檔國產片的繁榮,不會是曇花一現。


也希望所有的好電影,都能得到尊重,都能遇到喜愛它的觀眾。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胡歌就不是一個演員,是一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