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搜上看到這個是有點懵的。
大約十年前,王思聰被調侃為“投胎小能手”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問:這算不算嫌貧愛富?怎麽可以隻想著投胎呢?
而在2023年,很多網友,尤其是女孩,說“下輩子我當王詩齡”的時候,情況就變得複雜起來。
在一個孩子身上投射了什麽,反映的是輿論環境和民眾情緒的變化。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也正好是十年前了。作為一個親子節目愛好者,我理解的萌娃秀走紅,背後有一個邏輯是:反省中國式的命令式的等級式的親子關係,找到一種“新式親子關係不一樣”的希望。
是否有人還記得,第一季第一集出後,觀眾批評田亮強行命令森碟不要哭很不好,應該更體諒孩子的情緒再引導。而張亮的走紅是因為他不但帶孩子,還會跟孩子平等的談心。之後的每一季,觀眾都看到,哦,帶孩子可以是這樣的,可以跟家長做朋友,相互擁抱、親吻,節目總是家長跟孩子談心。
十年前的王詩齡還不到4歲,那時候是節目裏很多媽媽喜歡的天使寶寶,能吃能睡,特別好帶。
那時候關於她也有一些“炫富”的爭議,因為肉眼可見,她穿得是所有明星孩子裏最奢侈的。
但是王詩齡又是那個節目裏脾氣最好的。可能是因為富足而對“條件不好”毫無感覺,她在破爛房子裏都挺高興。
而後王詩齡會被網絡質疑“太胖”或“炫富”,但總的來說,對於小孩子,大部分人還是寬容的。攻擊小孩胖,當然不太好。“炫富”似乎也賴不到小學生頭上。想到王詩齡在真人秀裏一點都不嬌氣,不少網友會自發去維護她。
李湘對女兒寵愛,但是也不跟輿論較真。她帶女兒錄節目,有其他小朋友說王詩齡胖,她解釋說,這是嬰兒肥沒什麽。後來又發了微博為提問的小朋友開解:這些都是小朋友之間的互動。
輿論環境也是此一時彼一時。
五六年前,粉絲都喜歡吹自己的偶像是“有錢真好”。有錢,證明了明星的能力和實力。有錢,是一種勵誌故事。還沒有富二代和老賴之子當明星的時候,炫富的明星似乎也不太招人煩,劉嘉玲買房子是富婆做派,蕭敬騰曬豪宅是奮鬥後的應該,張韶涵撇開吸血原生家庭擁有了海島別墅收獲的是粉絲的祝福和愛。
“有錢真好”可以成為正麵優點的年代,名人本身是通過努力來贏得今日之財富,公眾情緒還在相信“奮鬥”,相信別人的上升故事可以讓我感受到勵誌。
那時候李湘參加曬冰箱食物的綜藝,早就有了“天價夥食費”的梗,然而網絡發出的主要吐槽聲音是:難怪你們一家三口這麽胖;你家太暴發戶了。
總之,王詩齡如何被“富養”,在從前的輿論環境裏,要麽吐槽李湘夫婦光有錢但有點暴發戶,要麽說人家有錢願意對女兒好。李湘說過:“我有這個能力,想給她最好的,希望她小時候見識很多,不要長大了被個包就騙走。”這似乎也藏著一些樸素的道理,能夠收獲網友認同。
當2021年,明星代號變成“208”之後,談論明星的財富開始進入另一種敘事方式:階級差距。
普通人的自我定位是越來越苦,求職和工作是一件疲憊的事,“
上班族”三個字被拋棄,隻剩“社畜”,然後幹脆是“打工人”。職場話題關聯的再也不是“上升”而是“996”。如果我回憶起十年前喝咖啡都聽到有人在積極談論“財務自由之夢”,是否會顯得我已經不再年輕。
算出了鄭爽日薪208萬,普通網友看待明星就是另一種目光——輕易能獲得巨額財富並不知道哪裏配得上這樣財富的人。
“208萬”的梗緊接著的是“蘇芒的天價夥食費”,那時候李湘的冰箱再度進入輿論場,成為“208的生活方式到底多奢侈”的證明。
同時,李湘是最早開始直播帶貨的明星之一,她帶貨也常常被批評,富婆對產品毫無了解、隻是來割韭菜;李湘有時銷量低,則被用來闡述明星帶貨能力一般、但商家卻要照樣給?酬勞。
接下來,什麽樣的人去做明星也被納入了討論。港台巨星多有苦出身者,而“內娛”選秀,則是有錢的人更容易走紅,更何況還有各種星二代和資源咖又或者什麽老板的孩子也要出道之類。這種亂象歸結到一個段子就是:“白天給資本家打工、晚上給資本家的孩子打投。”
星二代如果曝光太多,就會引發一個新的、不怎麽正麵的情緒:啊?將來也要出道了,嗬,資源都被這些明星的孩子世代占據。——親子真人秀裏“雲養娃”的體驗,過去了。
王詩齡基本不在被吐槽之列,因為她個人的曝光不算多,前幾年經常是因為畫畫上熱搜。
但網絡在看到她的畫作時,又會分為兩類態度:一、她好優秀。二、我要是有個畫家爺爺、爸爸當導演、媽媽這麽有名有錢、從小學藝術,我也會畫。
到了2022年,又是另一種境況,出入國境要經過漫長的隔離,國際機票都是天價,留學生們,有的家裏經濟迅速下滑,有的在國外隻能上網課而懊惱自己的求學選擇。在國內的人呢,我見過有人做這種生意,出個假offer,續護照(僅僅是護照過期換護照的依據不帶任何簽證)收費1300。
這時李湘帶著王詩齡去英國上學,學校是“公主母校”之稱的Benenden
School,李湘感謝學校給安排了安妮公主住過的房間。
她們還去了美術館,看了音樂劇,王詩齡身上還是Dior,她是個從小就背Dior的女孩。
這些信息出現在互聯網上時,群眾甚至不是仇富,是一種,無法描述的感受。至少,在去年,有同行甚至不好意思製作澳門出行指南,因為在那個時刻,還有運氣和財力能去澳門是否也是一種“privilege”?
謝天謝地,到了2023年,我們的生活在恢複。王詩齡也14歲了,她也開始有了自己要曬的生活。比如爸爸的勞斯萊斯幻影。李湘帶王詩齡過六一方式是去購物。
從媒體或公關經驗來說,看到這類內容會有些心驚膽戰,這樣的生活曬出去會被如何審視和批評?有人質疑她這麽小就愛炫富,也有人說,如果我有這個條件,我也炫。
更常見的一句話是:有人出生就在羅馬。五味雜陳也好,看淡了也好,都在這句話裏。
而這幾個月還有個熱門話題:女孩投胎,最好是做“江浙滬獨生女”。
理由是這樣的家庭給女兒所有的愛、財產權和繼承權,很多女孩沒有。可以理解這種心情的出發點,雖然好像又把很多問題攪合在一起了。
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一代女兒在客觀條件下成了獨生女,但很多是家長帶著遺憾來“當做兒子養”,就算家裏隻有一個女兒,言語上的重男輕女還是有的。也有因為是獨生女就在有財力的情況下也不給女兒買房而錯過財富累積窗口的。江浙滬獨生女也有被催婚催生的,也有剩女歧視的,更何況也是被周遭虎視眈眈作為“獵物”的。在承認“江浙滬獨生女”已經是最幸運的女兒的前提下,再看看江浙滬獨生女又有幾個拿到了冠姓權?還有,很多母親們被放入節育環多年後還未取出,女兒們真的就可以坦然地說,“好幸運我出生在獨生子女一代”嗎?作為女兒,是否就可以這樣忽略有一群母親失去了身體自主權?
“江浙滬獨生女”的幸運畫像裏甚至包括“家裏有房子隨時回老家結婚,孩子會有女方爸爸媽媽帶”,難道我們對於女性人生的最大幸福想象僅僅是如此嗎?
無論何種“投胎幻想”,逃開係統性的性別歧視是可能的嗎?
太多問題糾纏在一起。
但我又非常理解這些關於“江浙滬獨生女”的想法從何而來。因為“作為家裏的女兒”對於有些女性來說,是多麽千辛萬苦。從食物到衣著到教育機會再到財產分配還有宅基地,太多女性被忽略,太多的痛苦無處訴說。投射到現實裏就是一種具象的羨慕:天,居然還有一種女兒,是那樣被養大的。
如果一種願景本身也並不是那麽公平或進步,那麽隻能是因為,提出這種願景的人遭遇了更大的更普遍的難以掙脫的不公平。
此時,羨慕王詩齡的情緒醞釀到了另一種語境下。
李湘如此富有,而她是李湘唯一的女兒,是李湘主動選擇了,隻要一個女兒就夠了。
前幾個月就有一個熱搜是:李湘看王詩齡的眼神。
在十年前《爸爸去哪兒》播出時這張照片就出現過,但那時網絡的焦點還是看小孩子多可愛,沒什麽人注意到一張隻有王詩齡的背影圖。
2023年的今天,沒有被公平對待過的女兒們長大了,她們看到的是:原來有個媽媽是這樣看女兒的,好像是在看自己最滿意的寶貝。
當做這張圖對比組的是,另一種“女兒”的人生。
那麽,李湘對女兒的未來構想也走紅了:?結交世界各地的朋友,然後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生活。
網絡的羨慕點不僅在於這樣的家境能做“世界人”的構想,也羨慕李湘沒有提到結婚生孩子。
8月底,47歲的李湘宣布退休?。全網都在嚷嚷退休,隻有李湘真的退休了。以後她的生活裏第一重要的事,就是女兒。
這幾天上熱搜的則是王嶽倫談女兒的教育:“我們以前也給王詩齡上過公立幼兒園,但是我看到了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小朋友們全坐在太陽下曬著,老師和園長都在陰影處休息,後來又挨個講話,我就記得我女兒臉曬的紅紅的。我就覺得這樣非常不好,硬件改變了,但教育理念沒變。”
(采訪via抖音@董太太)
原諒我又想分成兩邊來說。
一方麵,王嶽倫講的,在家長認知裏,算是很好的。
他能體會到孩子曬太陽是辛苦的,而不是站在秩序一邊(男性通常的思維方式)去歌頌,小孩子應該遵守秩序和從吃苦。
包括他對於女兒減肥的態度。父母沒想讓王詩齡減肥,她是因為身材被嘲笑而減肥,王嶽倫身為爸爸覺得心疼。
這些都會讓人覺得,很少有家長做到這樣。畢竟我們生活裏最常見的是,家長對孩子說,你不好,你一般,你不好看。
(△一條微博爆轉內容:女兒告訴媽媽自己在美國人的審美裏很漂亮,媽媽搖頭說她是豬拱嘴,她怎麽可能是美女。截圖via@internet-garcon-pdf)
但是,另一方麵,想說,王嶽倫就算好爸爸了嗎?
《爸爸去哪兒》讓他紅了,外號“四塊五”,現在想想多麽荒謬。他的表現隻能說明他從來不帶孩子。這是一個所謂“女強男弱”的家庭,李湘傾盡全力提攜他拍《熊貓大俠》,而他出名是因為李湘決策要讓他去上親子真人秀鍛煉,因為他在家什麽都不會。
如果不是王詩齡被李湘教育得很好——能吃能睡愛說話樂觀會交朋友——王嶽倫會有人氣嗎?他是沾了李湘的光上的節目,又是因為李湘的教育而有了個好帶的女兒,他的萌點竟然是啥也不會,不會梳辮子不會搶房子,最後一站他說自己也想讓女兒住個好房子所以好拚,當年這就算感人了。
不可思議的優待。
李湘和王嶽倫還有夫妻真人秀沒播,?王嶽倫就被拍到酒後對女孩上下其手。
簽約的節目播完,王嶽倫深夜官宣離婚了。王嶽倫還內涵李湘脾氣不好和有新歡。
(△2021年官宣離婚,後秒刪)
就在王嶽倫宣布離婚的當天,狗仔公布王嶽倫“三天會兩女”?。
女兒3歲就讓王嶽倫不喝酒了,他聽了嗎?
他抽煙就不能避開女兒抽,別讓?女兒吸二手煙?
這樣一個爸爸,是不是個心軟的爸爸,可能是吧。畢竟那些真真假假的夫妻恩愛秀裏,王詩齡會跟媽媽吵架的,王嶽倫會去做和事佬。
但他隻要做到一點點心軟和理解,他過去那些不稱職的地方就一筆勾銷,連醉酒後纏著女孩不放這一幕都可忘卻了。
羨慕王詩齡還算上“她爸爸也很好”。?對好爸爸的標準太低,終究是太低了。
以上種種加在一起,看到“下輩子我當王詩齡”,感受太複雜了。
我記得人們一次次討論那些親子節目,去總結如何建立更現代的親子關係,如何終結成年人不被善待的童年。我記得互聯網曾經籠罩在“普通人也充分愛孩子”的樂觀裏。我記得明星的財富如何從勵誌故事變成了一個讓網絡感到厭惡和刺激的數字。
終於,“明星曬孩子”這件事,從“我也可以做更好的父母”“我現在可以明白童年時不是我的錯”變成了“我想做這麽幸運的小孩”“有錢有愛才能自由自在”。
好像過去那一次次的討論和追逐都不曾存在過。氣氛已經是,沒有心力說我要如何,就說個下輩子的願望吧。
每一次的集體情緒都包含著一二三四五各種各樣的輿情,“愛最大讓我們努力吧”不是地久天長的真理,這已經顯得粗糙傲慢。
伍佰開演唱會問:你們怎麽會25歲就來聽我的歌,有那麽多苦嗎?
以前我會說,可是尊重和平等是我們都可以擁有的,我們至少應該在自己的生活裏、在自己的小家庭裏,去爭取、去追求。
現在我隻可以自己對自己說:可是,可是,道理上來說,我不應該順應著這個局麵,不能隻期待於做現有結構裏的幸運兒。
如果還要試圖提供什麽療愈,那也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女兒那樣來愛吧。無論做什麽或不做什麽都是對的,你已經很好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