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新片又翻車,國產導演們尊重一下現實吧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年暑期檔總票房高達206億,而票房最高的電影,分別踩中了兩個關鍵詞:

女性複仇和詐騙

前有複仇爽片《消失的她》拿下35億票房,後有東南亞詐騙《孤注一擲》再破37億票房記錄。

那把兩者結合起來,拍一部《消失的她》+《孤注一擲》有沒有搞頭?

周冬雨說,不行

——《鸚鵡殺》

將時間倒回六、七年前,如果你問最火的女演員是誰,答案肯定隻有一個:

周冬雨

那幾年,是周冬雨瘋狂霸屏的日子。

2016年《七月與安生》拿下金馬影後。

2017年《喜歡你》拿下中國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春風十裏不如你》大爆,同年入圍“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單。

2018年《後來的我們》5天破10億,最終票房13億。

到2019年,一部《少年的你》橫空出世。

不僅在冷門檔期創造了15.58億票房神話,還讓周冬雨拿下了包括金像、金雞在內的十多個獎項,頒獎禮跑到腿軟....

周冬雨是中國第一個90代三金影後,也是唯一一個。

無論是演技硬實力,還是商業能力,都是屬性拉滿的超級BOSS。

可如今,若再問誰是當下最火的女演員,有人會說馬麗,說倪妮,甚至說文詠珊。

周冬雨似乎是上個世紀的名字了。

今年,周冬雨的影響力又下滑了,4月的《長空之王》雖然拿下8億票房,但基本上都是衝著王一博。

周冬雨存在感可有可無,甚至被罵去掉會更好。

從暑期檔到現在,周冬雨兩部主演電影連上。

一部《燃冬》湊齊了三金影後+《流浪地球》的屈楚蕭+《唐人街探案》的劉昊然。

最終票房隻有2597萬,幾乎是上映第三天就被判死刑,導演親自開麥求別罵。

到9月15日,周冬雨的第二部電影《鸚鵡殺》上映了,票房依然不見好。

首映日隻有739萬,剛剛湊上《第八個嫌疑人》的零頭。

如果你說是因為下午6點才上映,那今天,整整一天的時間給到了《鸚鵡殺》,可這部電影昨天整日也不過是984萬票房,跟首映日相差無幾。

截止到發稿前,《鸚鵡殺》總票房1794萬,最終預測也從6400萬連夜改到了4900萬左右,不過億。

三金影後周冬雨,連史泰龍的爛片《敢死隊4》都沒打贏。

要問周冬雨為何走到這一步?

原因很簡單——

觀眾怕了。

文藝片?類型片?爛片!

01

打開《鸚鵡殺》的評論區,說電影本身就是一場詐騙的大有人在。

要麽感覺似是而非,要麽看得雲裏霧裏。

總之,走出電影院的觀眾都是一臉懵圈,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麽。

說實話,看完《鸚鵡殺》,我並沒有糾結劇情,而是想問問這部電影:

它到底是文藝片還是類型片?

說它是文藝片吧,電影開頭節奏蠻快的。

電影開場就以“周冉”(周冬雨飾)和“林致光”(章宇飾)的聊天為切入點,接著周冉被騙五十五萬,對方拉黑了周冉。

隨著林周冉跑到異地尋人,並順利發現了林致光,電影在第二十五分鍾就建立起了人物與主線矛盾,一場複仇大戲箭在弦上。

然而,當觀眾懷揣著暴爽解壓的期待感繼續觀看時,隨著第二幕的開始,電影節奏急轉直下——

竟 然 變 成 了 文 藝 片 。

周冉找到了林致光後,雙方開始瘋狂性試探:

在KTV的燈光中眼神交錯,在集市的人群中欲拒還迎,在傍晚的海邊彼此相擁...

整整一個小時,兩個人就是在這種“感覺上並不知道對方是誰,但又做出了種種僭越普通人親密舉動”的混亂中度過。

他們竟然放下了55萬的仇恨,談起了戀愛?!

周冉不知道對方是誰嗎?

她知道,她從一開始就憑借口音判斷出了他就是騙子。

林致光不知道對方是誰嗎?

他也知道,如果說KTV中周冉的點歌是是一種試探,那樓下林致光對陌生女人的推心置腹,就是騙子在暴露身份後最直觀的膽怯。

再說了,光憑“周冉”這個名字,雙方早就是打明牌了吧?

可周冉為什麽不報警?

林致光又為何不提防著周冉?

一個騙子和一個受害者之間到底有什麽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們放下身份談一場戀愛?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四個角色除了李夢還算正常之外,你完全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麽,想幹什麽,放著55萬的事兒不解決,到底都在矯情什麽?

大哥,55萬啊,你要欠我55萬我都要住你們家樓下了。

是的,這是一部文藝片,在文藝片中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這或許就是經曆千禧年的文青們對文學最深刻的認知——

一切混沌的、模糊的、粘稠的,甚至是不符合三觀的,才是“文青們”所需要的。

別說,這就是浪漫,浪就夠了。

但問題是,你開了個類型片的頭,讓主角承載著觀眾們千千萬萬個複仇之心走到凶手麵前,卻三番五次拉進又推開,用文藝片的意向為衝突蓋上蒙布。

在明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知道”的情況下,一次次挑逗著觀眾的心理底線。

大姐,這是弄啥嘞?

你搞的我很難受啊。

02

從開頭轟轟烈烈的類型片,到中段完全沒有人物驅動力的文藝片,一二幕的銜接幾乎是用仙人掌嫁接蒲公英那般生硬。

雲山霧繞、不明所以,讓人恨不得當場捅死詐騙男主和矯情女主。

而這種突兀的嫁接,隻能借助非常刻意的設計上。

周冉是怎麽發現林致光的?

她到了異地城市後,被民宿老板“許照”(張宥浩飾)接待,在尋找林致光的同時,許照開的一家旅行社又和周冉發生交集,這讓許照對她印象深刻,兩個人建立聯係。

而許照正是林致光的摯友,“好到不能再好”的那種關係,這才引出後來的故事。

你到異地尋人,隨便找了間民宿,老板就是目標人物的好友,你尋找過程中又和老板偶遇。

一來二去,老板愛上你了,而你剛跟老板接觸,就發現他的好友就是那個詐騙犯。

這就相當於大海撈針,剛踩下去就用腳趾夾到針頭了。

這還算是巧合嗎?

有這概率你買彩票不香嗎?

劇情刻意,導演手法也是刻意。

開頭溺水與聊天記錄的疊加,上鉤後熒幕上傳來where are you台詞的對照,女主到達異地後沒完沒了的迷霧,周冉救了林致光試抬頭望向同一片天的月亮....

OMG,感覺就像小學生寫作文,字典上偶爾翻出的生僻字必須給安排上,表達了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

而當你幾乎要抬屁股走人時,隨著第三幕開啟,導演又猛拐了一把方向盤,再次回歸了類型片。

原來,周冉是有目的的,最後她也得逞了,而所有的繁枝縟節都被冠以“收集證據”的借口,一筆帶過。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這確實很浪漫,很文學,很《青年文摘》。

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拋棄邏輯與觀感的前提下,你必須有足夠的鈍感力,能忍受角色無數次匪夷所思的動作,熬過電影中段冗長的故弄玄虛,才能看到一個連觀眾都不能提前知道的計劃。

類型片開頭+文藝片中段+類型片結尾。

電影的三幕撕裂感極其嚴重,你看個開頭,跳過一小時後再看結尾,也不耽誤它的敘事功能。

我終於知道了,這不是類型片,更不是文藝片。

而是“導演想拍類型片賺錢,但能力不足隻好貼個文藝片標簽遮羞”的雜交片。

故事還不是重點,惡心的還在後麵。

03

現在看來,《七月與安生》的金馬影後雙黃蛋,對周冬雨和馬思純的影響是致命的。

拿獎後,馬思純在“文藝”道路上越走越遠,把一個“痛”字發揮到極致。

幾乎每部電影都要被強暴幾次,破舊的摩托車後座成了她的專屬座位,不是在逃離原生家庭,就是在逃離這個城市的路上。

而周冬雨也陷入了另一個旋渦——

專屬同妻。

《燃冬》亂七八糟,無病呻吟,整整97分鍾隻凝聚成一個問題:

屈楚蕭和劉昊然是同吧?

而《鸚鵡殺》同樣有這個問題。

張宥浩飾演的許照一出場,那XX就是純純的鐵gay啊。

(沒有攻擊演員的意思)

從詐騙訓練營的相互依偎,在車上借著練話術的表白,再到現實中的成雙入對。

三個人喝完大酒後,許照在沙發床上醒來,擦拭著眼睛,林致光從廚房走出來,一邊擺弄著衣襟,一邊和他說:

“不行了吧?”

我差點以為上錯了網站。

我甚至懷疑,許照接近周冉的目的就是單純吃醋,而他在夜空沙灘的怒吼,罵的不是周冉,是在周冉懷裏的林致光。

哦~~已經不對~~我努力挽回~~

比起電影混亂的劇情,人們更想罵的,是導演欲說還休的私貨。

電影熱門第一的長評甚至說道:

“我強烈懷疑,導演拍這部影片,隻是為了滿足他對群男後宮的幻想,隻是湊巧往裏麵加了一點殺豬盤的元素而已。”

圖源:雨苔思音

正如前文所說,觀眾真的怕了。

在經曆過無數次“電影院詐騙”後,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文藝青年大導演們”還能以怎樣新奇腦洞,講出一個又一個把人腦攪成漿糊的故事。

從《燃冬》到《鸚鵡殺》。

從《熱帶往事》《灰燼重生》到《斷橋》《風平浪靜》....

差不多也該歇歇了。

你想裝X,拉來一群性格演員實現你的文學夢,導演夢,文藝片夢,但觀眾的錢都是辛苦掙來的。

小時候躲過了地攤上色彩豔麗的雜誌小說,長大了卻在電影院被文藝青年們騙了一次又一次。

這何嚐又不是一種“電影郭敬明”呢?

當年的45°角變成了如今的45塊電影票。

啊!

痛,就對了!

——全文完。

查看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