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到訪華盛頓 提出“三D戰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侯友宜出席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年會 侯友宜臉書圖片

美國東部時間9月18日上午,台灣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到訪華盛頓,並在發表有關台灣願景與未來印太局勢的演說中提出“三D戰略”。侯友宜當天還拜會了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及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對於侯友宜的“三D戰略”,美方的台灣問題專家是怎麽看的呢?

侯友宜18日上午在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麵對眾多的台灣問題專家,發表了《以和平共創台灣願景與印太未來》的專題演說,明確提出嚇阻 (Deterrence) 、對話 (Dialogue) 、降低風險 (De-escalation) 的“三D戰略”,以實現台海安定、台灣安全、世界安心的目標。

D戰略  :嚇阻,對話,降低風險

當天稍早,侯友宜在離開下榻飯店前接受媒體聯訪,介紹了有關“三D戰略”的重點:“三D策略最主要是要詮釋我們麵對兩岸的局勢,以及國際關心的區域和平穩定,所采取的方法。”

侯友宜特別解釋了嚇阻、對話及降低衝突的意涵:“所謂的嚇阻,就是我們國家要不斷地自我防衛能力提升,強化國防軍備,嚇阻大陸動武,要展現一個保家衛國的態度;對話,就是希望透過不斷的、兩岸之間我們已經建立過的、從民間學者專家開始穩定低位的大家來交流互訪以外,也要重啟大家對話,能夠彼此建構一個初步的信任。”

曾擔任過台灣警政署長的侯友宜還談到自己與大陸方麵的對話經驗,包括兩岸合作打擊犯罪以及司法互助協議等;並說,這些都是從對話開始建構起來的互動。

“除了對話以外,也要降低衝突,降低衝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地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 侯友宜認為,透過如陸生、陸客、經貿等功能性議題,兩岸可以進一步彼此增進合作,而“交流勢必可以逐漸降低風險”。

周一當天,台灣的國防部公布,偵獲中方軍機擾台103架次,為近期新高。對此,侯友宜表示:“我反對共軍不斷擾台,破壞台海的和平穩定。我也呼籲中國大陸,對這種軍機擾台的事情要停止,因為這隻會徒增台灣人民的反感,對兩岸關係無益。”

美學者評價侯友誼:充分理解台灣所麵臨的挑戰

侯友宜當天在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閉門演講和討論活動持續了大約1個小時。參與座談的美方學者包括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布魯金斯研究院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等在華盛頓地區的台灣問題專家。

卜睿哲在會後受訪時表示,侯友宜和專家們進行了非常“詳細和實質性的討論”。他說:“侯市長直接和與會美方人士彼此接觸溝通。我和共同主持人相信,美方人士對於侯市長對兩岸關係和美台關係的看法有了很好的理解。我們非常感謝。侯市長也非常清楚地聽到了美方的利益和關切。”

談到美方希望從侯友宜方麵了解的問題,卜睿哲說,相關討論是綜合性的,包括國防軍備等各個方麵: “我們了解台灣麵臨著巨大的國內外挑戰,但台灣領導人也明白這點。”

與會專家葛來儀談到,這是她第一次見到侯友宜。會談對於研究台灣局勢的學者來說很重要,能夠更好地了解到侯友宜對兩岸的看法是一次很棒的對話。除了侯友宜準備好的發言之外,專家們也提出了各自關切的問題。

葛來儀說:“侯友宜也是很直接地回答了這些問題,有很多持續問答。我個人對於侯市長有關台灣的願景,如果當選他的政策怎樣,有了更好的理解。”

談到對侯友宜的第一印象, 葛來儀表示:“他已經做了很充分的準備,他闡述問題很全麵。我認為,他確實充分理解了台灣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不僅是台灣,而是美台必須共同完成的事項。我認為,他也已經考慮到他將麵臨的問題和挑戰。”

侯友宜拜會AIT及美國國會

周一中午,侯友宜還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拜會。會議是閉門舉行。不過此前一天,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伯格受邀出席了華府台灣僑胞為侯友宜舉辦的歡迎晚宴。她不僅和侯友宜比鄰而坐,還發表5分鍾的演講。



侯友宜出席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年會。(侯友宜臉書圖片)

羅森伯格提到今年六月與侯友宜一起在平溪放天燈的難忘體驗,並表示美台之間在經濟、貿易、安全政策等方麵都有緊密關係。她還強調:“台灣也是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協助台灣維護足夠的自衛能力,這一承諾仍然堅若磐石。”

在拜訪AIT之後,侯友宜周一下午還前往美國國會眾議院,會晤多位眾議員,並繼續就兩岸、防衛、外交等美台之間關切議題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