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薪火》今晚央視開播 三大配角可期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央視最擅長、國劇最獨特的類型是哪一種?

答案隻有一個——革命曆史劇。

這種最有中國特色、最受老一輩觀眾喜愛的“類型劇”,又可以按內容分為兩種。

一種是聚焦重要曆史人物人生曆程,主要是文戲。比如《覺醒年代》、《我們的法蘭西歲月》、《恰同學少年》。

這些9分革命曆史劇的優點,往往在於人物風骨、生活化場景、細節伏筆。

還有一種,則是聚焦重要戰役、大型戰爭的,“武戲”占比更重,比如《長征》、《跨過鴨綠江》、《大決戰》等。

這些央視大劇中的戰爭場麵,包括陣地戰、攻城戰、夜襲戰等等,將各種類型的戰鬥都囊括其中。爆炸聲震耳欲聾、衝鋒場麵震天動地,給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劇體驗。

不管是文戲還是武戲,每一部被時間留存的革命曆史劇,不光是對現在的觀眾,即便對後人,也是精神財富。

但上一部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革命曆史大劇,已經是兩年前的《覺醒年代》了。這兩年多,國劇各個類型百花齊放,革命曆史大劇,是不是也該湧現新經典了?

央視出手了。

9月15日,也就是今晚,由侯京健、張博、王韋智、王勁鬆等主演的33集革命曆史劇《大道薪火》,將會正式登陸央視一套開播,各個平台也會同步跟播。

這部大劇的登場,也正式揭開了接下來一波革命曆史大劇的序幕,黃軒、王雷的《上甘嶺》、王仁君主演的《鯤鵬擊浪》等大劇,陸續都要來了。

相比播出平台,我更加在意本劇的3大核心看點,這3大看點,也決定了這部新劇能否將革命曆史劇的薪火再燒旺,大道朝天,再向前。

1、故事:侯京健在央視說的這兩個字,證明該劇已贏在起跑線

《大道薪火》最大的質量保證,就是央視。

該劇曾入選中央廣播電視台2023年“大劇看總台”重點劇目,過去曾入選的,還有《覺醒年代》《人世間》等大劇。

每一部革命曆史劇都有對應的年份和曆史事件,而《大道薪火》對應的年份,就藏在劇集的海報裏——

看到海報中的時間齒輪了嗎?1931-1936。

該劇正是以這段時期為故事重點,以毛主席等偉人的身份和思想變化為主軸,順著曆史的脈絡,為我們呈現那個年代中國革命的風雲激蕩。

不難看出,該劇的兩大看點:

一是曆史大事件。

該劇真實還原發生了南昌起義、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遵義會議、二萬五千裏長征等一係列重大事件。

曆史風雲際會,這段時期,毛主席先是深入農村調查,在蘇區對中國革命道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隨後又帶領紅軍打贏四次反圍剿,並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隨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的遵義會議和1936年長征的結束,不僅標誌著紅軍重回正軌,也標誌著毛主席的領導地位自此在黨內確立。

預告片中,張博飾演的周恩來總理也說出了一句關鍵台詞,“我完全擁護毛澤東同誌領導紅軍。”

無疑,該劇會有很多我們過去不知道、不了解的曆史細節,而所有故事的核心,是一條浩浩蕩蕩的中國革命的曆史大道。

二是為曆史“補白”。

當下的革命曆史劇,一個重大創作難題就是,珠玉在前。

很多曆史故事觀眾已經看過了,如何拍出新意?

本劇主演侯京健接受央視采訪時的一段話,揭開了謎底——兩個字,經濟。

哪裏的經濟?當然是蘇區。

侯京健還發文說,該劇“專講蘇區5年故事”。

哪些故事,是觀眾還沒看過的——

比如,“那時最高法檢、外交勞動教育部、銀行醫院甚是郵局出版印刷局等如何成立工作。”

比如“疫情如何克服。我黨紅色經濟,礦產如何運營。”

還有,“毛主席政治軍事上幾起幾落,被有些同誌不理解最重要原因是什麽。”

甚至於,“首次印刷人民幣蘇鈔是怎樣的”。

王勁鬆在劇中飾演的中統局長徐恩曾,也從反方向道出了當年另一個重要戰場——除了軍事圍剿,國民黨還妄圖從哪個領域封鎖方興未艾的蘇區?

“經濟啊!”

有了這個特別的角度,是不是,和過去看過的革命曆史劇感覺不一樣了?

大道薪火,何為薪火?當年蘇區的發展,紅色經濟的建立和茁壯,就是薪火。

槍杆子裏出政權,10多年後的解放戰爭中,國民黨當然在正麵戰場敗給了我們。

但熟悉解放戰爭的都知道,國民黨軍隊那麽快潰不成軍,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已經在經濟戰的戰場,提前全麵潰敗。

而來日的燎原之火,正源於此時蘇區的星星之火。

你就說,這故事,過不過癮?精不精彩!

2、主創:《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編劇+《外交風雲》導演,太穩了

《大道薪火》吸引我的,除了題材和央視,還有主創陣容。

但我們先不說演員,因為舉凡重大曆史題材,最考驗編劇和導演功力,想要用短短33集的篇幅,講好一個橫跨數年的曆史革命“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這一時期,涵蓋了太多的革命前輩、先烈、曆史人物,以及各種大事件。

如何拍出清晰明快卻不失厚重的曆史感,是關鍵。

細看幕後,主打一個“硬”。

編劇張強,是《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編劇, 豆瓣8.4,是對編劇實力的最好說明。

導演宋業明,手握8.9分的《北緯三十八度》,8分的《外交風雲》,還有《喋血四平》、《彭德懷鐵血湘鄂贛》等電視劇作品。

電影方麵,他還在《大決戰·遼沈戰役》、《大進軍·席卷大西南》擔任執行導演。

這位導演,不僅擅長執導革命曆史題材作品,而且文物雙全,能拍大型戰爭場麵,也擅長拍攝文戲,塑造人物。

有這兩位實力派掌舵,穩了。

3、演員:侯京健再演毛主席,張博首演周總理,演員看點太多了

《大道薪火》還有個特點,就是由於故事發生時主角年齡比較年輕,大量觀眾熟悉的特型演員,都沒有參演,而新一代接班演員,則紛紛在劇中挑起大梁。

最關鍵的,當然是侯京健。

從戲劇角度而言,他飾演的毛澤東,是整部劇的主角,也是整部劇最重要的角色。

這個角色就是這部劇的靈魂,關乎到整部劇的成敗。

而侯京健無疑是古月和唐國強之後,最廣受觀眾認可的飾演毛主席的演員。

2013年的《毛澤東》中,他就與唐國強合作,共同還原了偉大領袖波瀾壯闊的一生。

隨著這些年他參演的《光榮與夢想》《紅船》《向警予》等劇陸續播出,侯京健已成為“主席專業戶”。

但從表演上看,侯京健真正實現表演突破的,還是《偉大的轉折》,這部劇中,侯京健證明自己已經具備演出偉人神采、風骨的實力。

而《覺醒年代》則令他在普通觀眾層麵完成了破圈。

這些年的侯京健,已經越來越接近毛主席這個角色,一個從不吃辣椒的人,專門找來狠辣的辣椒培養自己的吃辣習慣,最後變成了“無辣不歡”,拍戲的時候,用的都是真辣椒。

在本劇拍攝中,侯京健也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毛主席的服裝。

道具老師原本給他的,是標準的服裝,但侯京健提出,希望能把袖口做出磨痕,為什麽?因為這正是毛主席專注寫社會調查的時期,每晚伏案寫作,袖口當然會有磨損。

當一個演員不再是被動按照劇本說台詞,而是主動融入角色世界,讓表演滲透到每個細節,就具備了某種強烈的共情力,讓他能穿越百年的時光,捕捉到先輩的神韻。

時代遙遠,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偉人都隻是停留在教科書上,停留在曆史文獻中,但好的表演,卻能讓觀眾看到,一個生活在特殊時期真實生動的人。

最偉大的表演恰恰在於,把偉人化作凡人來刻畫。

這裏說的凡人,並非指他們的地位或貢獻平凡。

而是說,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有著七情六欲,喜怒哀愁。

比如,那個在長征途中那個一度遭受誤解,獨自走在大雨中的毛澤東。

預告片中的這一幕,就已經非常打動我,我大膽預演,侯京健這一次的表演,極有可能成為他飾演毛主席的演員生涯中,又一次突破。

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位值得期待的演員,是飾演周總理的張博。

張博是第一次飾演周總理。

張博當然是好演員,而且擅長曆史劇,但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此前張博在《三國》中飾演孫權,《大秦帝國》中飾演嬴稷,演技都有口皆碑。

《冰雪尖刀連》中,他飾演梅生,也就是《長津湖》中朱亞文的角色,再次受到肯定。

但演周總理比以上這些角色更難。因為觀眾對這個人物更加熟悉,對周總理的敬愛更不必多說。

新一代演員中挑戰這個角色的,先後有朱亞文、黃曉明、靳東、陳坤等,真正最受認可的,也隻有朱亞文。

特別是他在《我的法蘭西歲月》中飾演的周總理,儒雅中透出堅毅與雄才,是一次形神兼備的演出。

這場表演成功也證明,觀眾並不排斥新演員飾演這個經典人物,關鍵是演員能否把握人物的神髓。

祝張博好運。

第三位,是王韋智。

這是一個幾乎不會出錯的選角。

王韋智完成飾演朱老總的演技突破,也是在《偉大的轉折》中。

在《開國元勳朱德》中,他和王伍福先後飾演了青年和老年朱德。

這幾年王韋智飾演朱老總, 既演出了人物不怒而威的軍人氣質,也帶出了堅如鋼鐵的人格魅力。

王韋智的表演肯定不會讓觀眾失望,我更關心的是,他能否借本劇完成又一次表演突破。

第四位,王勁鬆。

這位先後在《北平無戰事》中飾演了國防部保密局北平站站王蒲忱,在《薄冰》中飾演軍統情報科科長關永山的老戲骨,這一次飾演的是又一位曆史上的真實人物——國民黨中統局長徐恩曾。

至此,王勁鬆完成了個人演員生涯中,國民黨中統、軍統、保密局角色的大滿貫。

這幾年的王勁鬆無疑是國劇黃金配角,各種大戲不斷,正角反角都能演。

《大決戰》中,他演的蔣介石,後腦勺都是戲。

這次他飾演的徐恩曾,在預告片中驚鴻一瞥,一句台詞已經分量十足——“經濟啊!”

我已經忍不住想看,他如何在戲中與我方鬥法了。

4、薪火:革命曆史劇,該走出新的大道了

無疑,《大道薪火》將是近期國劇市場一枚重磅。

但哪怕是革命曆史大劇,也要麵臨市場的檢驗。

此前的《冰雪尖刀連》,就經曆了一場慢熱的過程,到劇集播出中後段,才真正得到觀眾認可。

說白了,這屆觀眾,不好伺候了。

過去曾有過不少主旋律影視作品,投資很大,製作精良,但就是火不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故事流於表麵,淪為曆史的流水賬。

革命曆史劇要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突圍,必須走出新的大道。

《大道薪火》無疑是一個用心的劇組。

整個劇組有700多名演職人員,輾轉超過13個革命曆史舊址群, 比如井岡山、遵義、甘肅會寧等,實地拍攝隻為了還原真實曆史。

製作期正好在疫情期間,劇組又經曆了洪水,拍攝困難重重。

即使如此,主創也沒有降低創作的要求,侯京健在央視講了一個細節,所有主要演員,提前進入拍攝現場熟悉環境。

因為演員突然進入一個環境會有陌生感,而劇中的主要角色,已經在蘇區住了好一段時間。演員提前進入現場,就是為了進入拍攝時,演出對環境的熟悉感。

今時今日,能做到這一步的劇組,已經不多。

很多人說革命曆史題材最主要的觀眾是中老年觀眾。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覺醒年代》當年能破圈,靠的就是年輕觀眾自來水。

我反倒認為,革命曆史劇,才是當下最適合年輕人觀看的劇。

因為年輕觀眾看《大道薪火》, 看那些偉人的故事,自己也能夠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在這之前,「中國革命」或許隻是課本上的幾個字。

但在這一幕幕麵前,這幾個字就有了真實的質感。

他們也可能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和近百年前的曆史人物之間,竟能產生如此之多的共鳴。

雖然這屆年輕人生在和平年代,但那些精神,永遠不能也不該遺忘。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今日的國際環境,並不那麽太平。

在這個時候,更需要新一代重溫《大道薪火》中那個故事年代,一代人身上的精神。

什麽叫革命曆史題材?

有人認為,講述家國情懷的重大題材,叫革命曆史題材。

講述革命先烈、英雄的曆史人物,叫革命曆史題材。

都對。

但我想,真正的革命曆史題材,首先要讓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感動於心,讓新一代觀眾感受到當年革命的薪火。

“大道是方向,薪火是精神;事件屬於曆史,精神留給今天。”

沿著當年的大道,今日中國已然如詩如畫。

而真正的革命曆史大劇,就應該薪火相傳。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