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甜粽黨和鹹粽黨的爭論是怎麽出現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沒有網絡的時候,你吃你的甜粽子,我吃我的鹹粽子,本就是“萬物皆可包”,但是一旦網絡連接起來之後,就逐漸變成“甜鹹之爭”,幾乎每一年你都能驚歎一下:這個也能包粽子?



粽子、鹹鴨蛋

大家知道,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已經成了習慣,但是具體到細節上,大家拿到網絡上討論時就出現了分歧:甜鹹之爭。而粽子也穿越千年,逐漸成就了今天的家族盛世。

春秋時,粽子還叫“角黍”,將黍米包進菰葉,作為代替牛頭,用來祭祀。不甜也不鹹,也就是大黃米的味道;

百越時,竹筒裝上黍米,密封後煮熟成為“筒粽”,也就是古老的“竹筒飯”,同時還是黍米飯原來的味道;



竹筒飯也有甜鹹之爭

東漢時,開始將草木灰過濾,獲得天然的堿水,黍米經過堿水的浸泡,蒸出的堿水粽鬆軟香甜;

東漢末年,南北地域的人們開始將配料加入到粽子裏,這一添加一發不可收拾。正如“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晉代時,添加了加蜜蒸煮的益智仁和蜜棗口味十分受歡迎,成為了高檔禮品,甜粽子登上曆史舞台。甜與鹹的紛爭也就此展開;



加糖還是加鹽是個哲學問題

南北朝時期,屈原的故事與粽子結合在一起,人們開始在粽子中加入肉類、板栗、紅棗和赤豆,並把粽子當作禮物互相贈送。

唐朝時,白米粽子切片淋上蜂蜜時難得的佳宴,日本此時也將粽子傳到了國內,學起了大唐的習俗,做起了甜粽子。



把楊梅包進粽子,還是蘇軾會玩

宋朝時,文人墨客既會吃還會玩,蘇東坡在楊梅成熟的時候,將其包進了粽子了,“楊梅粽子”的出現,意味著——萬物皆可包。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圍繞粽子的玩法——包粽子比賽,拆粽子比葉子長短……



其實,沒有屈原也有粽子

元朝時,本地人不在拘泥於使用菰葉包粽子,箬葉、蘆葦葉,隻要是端午時節能使用的寬葉子,都被拿來包過粽子。一些堅果,比如鬆子仁、胡桃、巴旦木也被包進了粽子裏。

如果說,曆史上這些都隻是甜粽子的話,鹹粽子從明朝開始出現。有人將肉餡包進粽子,結果出奇的好吃,於是什麽蛋黃、火腿、鹹肉等等都開始進入粽子的“內心”。



想包什麽由自己

後來,能包進粽子裏的東西再也說不清了,隨心所欲,完全是個人喜好。正如豆腐腦的甜鹹之爭一樣,甜粽黨和鹹粽黨的出現,可能源於以下幾個方麵的因素:

地域文化: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會影響人們對粽子口味的的選擇。比如,南方地區更傾向於甜粽子,而北方地區更喜歡鹹粽子。


不光口味不同,粽子的形狀也不同

主要原因還是食物的演變造成的,起初粽子隻是簡單的白米粽,堿水粽。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各地將土特產加入到粽子中,甜與鹹的陣容就越來強大。

食材和製作方法:粽子的食材和製作方法也會影響人們的口味偏好。例如,用糯米、紅棗、豆沙等食材製作的甜粽子,口感柔軟、甜美;而用糯米、肉類、蛋黃等食材製作的鹹粽子,口感香鮮、鹹潤。



粽子裏麵包什麽?還是需要媽媽們創新

時代變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味偏好也會發生變化。例如,在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導致一些人更願意選擇低糖、低脂、低鹽的甜鹹粽子。

從曆史、文化、食材和製作方法等多方麵的因素,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口味偏好的多樣性和變化性。而真正能形成“黨爭”的氣氛還是源於網絡,本來就是“十裏不同俗,五裏不同音。”



祝願大家端午安康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美食與時俱進,當大家在網上曬美食的時候,所謂的“甜粽黨和鹹粽黨之爭”也就出現了。但是,這樣的爭論是一種喜悅,也是一種分享,更是一份祝福。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南方地區更傾向於甜粽子,而北方地區更喜歡鹹粽子。
。。。。。。。。。。。。。

樓主弄反啦。我念書時,北京同學聽我說浙江吃五芳齋大肉粽,都拍案驚奇,認為粽子天經地義得是甜的,怎麽可能是鹹的呢。豆漿也是北方甜南方鹹。
少壯軍人 發表評論於
北方以喜食甜粽為主,南方以鹹粽居多。作者是否南北方都生活過?如何得出北方鹹粽南方甜粽之說?
shakuras2000 發表評論於
我覺得上海人夾在南北中間,每次討論都很鬱悶:
啥豆漿甜鹹?阿拉都吃
粽子甜鹹?阿拉都吃
月餅蘇式廣式?阿拉都吃
豆花甜鹹?這個不行,阿拉既討厭甜豆花,也反感北方的打鹵豆花,隻吃紫菜蝦皮榨菜辣油豆花。
zhige 發表評論於
地域文化: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會影響人們對粽子口味的的選擇。比如,南方地區更傾向於甜粽子,而北方地區更喜歡鹹粽子。
-------------------------
作者不知道南方VS北方,更沒吃過粽子。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