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院士稱初步複現室溫超導成果,南大聞海虎再回應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實驗時使用的金剛石對頂砧。圖片來源:Adam Fenster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聞海虎教授是南京大學超導物理與材料研究中心的主任,致力於超導材料的合成、性質研究及磁通動力學研究。今年5月,他帶領的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稱,他們製備的氮摻雜的鑥氫化物(又稱鑥-氫-氮化合物)沒有表現出近常壓室溫超導性。


這否定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蘭加·迪亞斯(Ranga Dias)團隊今年3月在《自然》上發表的研究——他們製成的鑥-氫-氮化合物可以在1萬個大氣壓的近常壓下實現室溫超導,臨界溫度約為21℃。

隨後在6月9日,迪亞斯的長期合作者、支持者拉塞爾·海姆利(Russell Hemley)在預印本平台Arxiv發表文章,聲援迪亞斯備受爭議的室溫超導研究。這篇文章也回應了那些否定迪亞斯研究的團隊(包括聞海虎團隊)的工作,並表示,合成方法不同以及鑥-氫-氮材料製備的難度較大,是導致複現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

對此,聞海虎教授受《環球科學》邀請,就目前關於近常壓室溫超導研究的爭議,以及新發表的預印本論文談了談他的看法。

《環球科學》請問您和團隊5月份發表於《自然》的研究,從哪些方麵可以明確否定氮摻雜的鑥氫化物的室溫超導性?

聞海虎:我們當時采用了不同於迪亞斯團隊的新方法製備出了鑥-氫-氮化合物,但通過X光衍射和拉曼光譜發現結構跟迪亞斯等人做出來的幾乎一樣,同時成分分析也發現氮的存在。不過,我們將壓力加到40萬個大氣壓,溫度降至2K都沒有測到超導,就更不要說常壓、近常壓室溫超導了


《環球科學》:如果要確定一種材料的超導性,有哪些衡量標準?

聞海虎:首先,超導的基本特征要非常明確,一個是零電阻態。還有一個也要非常明確的是我們叫邁斯納效應,就是抗磁效應,也就是說超導體要把磁場排到體外。那麽,(6月9日發表在預印本上的)這篇文章拿了迪亞斯他們其中一個樣品(估計是提前測過並帶高壓包直接拿過來的)進行了另外一次電阻測量,文中顯示電阻下降的沒有更多的樣品——隻是一個樣品,然後測量了一下電阻,說電阻到零了。那麽,這其實相當於把迪亞斯那篇文章中的一個樣品,到另外一個課題組裏重新測量了一下。新測量的結果裏麵有很多破綻。

聞海虎:我可以談一談目前這篇貼出來的文章有什麽破綻。為什麽我們現在質疑這個不是超導呢?就是說電阻轉變太突然、太陡了這違反了超導現象的基本認知。比如,99.99%純度的铌超導體,我們的測量電阻轉變寬度是0.2K,也做不到他們這個電阻這麽陡峭,更何況铌的超導溫度才9K,而現在的所謂“超導體”溫度有240K甚至更高,電阻轉變寬度才0.1K,要知道此時的熱激活出來的電子已經很多了,轉變不可能如此之窄的。所以說,他們得到的曲線本身就是違反超導的基本認知。

第二,它的文中顯示的電極做得很糟糕。他們圖片上顯示的電極等形狀很不規範,甚至可以用糟糕二字來形容。對於一個好的高壓實驗,糟糕的電極連接是不允許的,否則會出現很奇怪的結果。

第三,超導不是說電阻掉一下就是超導,還需要其他更本征的性質,特別是磁性質,比如抗磁性質或者電阻曲線在磁場下向低溫移動。這一點非常關鍵,沒有這個性質就不能談已經發現超導了。至於是測量的樣品電阻是否真正為零,還是電壓為零,這是兩碼事,需要仔細甄別。


所以基於這三點,現在看起來根本也談不上網絡上說的“峰回路轉”。這電阻的陡降極有可能是個假象,原因待查。

《環球科學》:我想再確認一下,您剛說的這些破綻是指這篇預印本的文章,還是也包括之前那篇(迪亞斯團隊的)文章?

聞海虎:包括以前那篇文章。因為現在這篇預印本文章中的曲線和以前文章中的部分曲線看起來是類似的。

《環球科學》:在這篇預印本文章裏,迪亞斯團隊3月份發表於《自然》的研究的第一作者稱,他們當時製備鑥-氮-氫的成功率可能也是35%,您認為這樣的一個概率在這個領域屬於一個什麽等級的重複性?

聞海虎:作為發現或定義一種新超導體,這種說法也許就是一種搪塞之言。發現一個新超導體必須是可重複的。重複率隻有35%有點勉強;當然了,如果超導現象很明確,即便是百分之35的樣品我們也能接受。但是現在情況是現象又不明確,然後又說隻有35%的幾率才能做出來,那麽讓別人就很難真正地驗證他們的結果。一般來說,如果要驗證一個超導現象,那麽其他組隻要方法得當,按道理就應該能夠重複出來才行。


《環球科學》:另外,他在這篇預印本文章裏也說,包括您的團隊在內的、否定當時室溫超導結果的團隊所使用的方法跟迪亞斯團隊的不同,所以他們認為由於合成方法有出入,才導致無法重複出來。您對此有何看法?

聞海虎:我們也有中國科學家使用了一模一樣的方法來做,但是也沒有測到超導,比如中科院物理所孫力玲研究員的工作。我認為孫研究員的工作做得很仔細,是非常可靠的。

《環球科學》:他們的研究一直強調氮摻雜這件事,您認為氮摻雜在裏麵起著什麽樣的作用?

聞海虎:雖然他們一直強調氮摻雜的作用,但是怎麽起作用的,多少量,他們也說不清楚。氮元素在哪個位置,什麽形態,他們也不知道。但是重要的是,他們的數據要表現出真正的超導性,然後我們才能相信他們說的(氮摻雜的重要性)。

《環球科學》:預印本這篇文章用的樣品是迪亞斯團隊提供給他們的,但似乎並沒有說明這是新合成出來的,還是舊有的樣品?


聞海虎:他們這篇文章裏沒說清楚,我今天還給他(這篇預印本文章的通訊作者)發了一條消息,請他解釋一下到底是帶著金剛石高壓包一起帶過來的,還是一個純粹的新的樣品,然後拿過來以後重新裝高壓包。文章裏並沒有說清楚。如果是前者,意義就不是很大了,隻是換了一個測量地點和儀器而已。

《環球科學》:請問目前室溫超導領域的研究狀況?

聞海虎:我們當然希望近常壓室溫超導是個真實現象,我們領域裏麵的每一位科學家都希望如此。但是你要用可靠的、容易重複的,大部分組都能重複的實驗來證實這樣一種重要的現象。現在,我們距離近常壓室溫超導這個目標還比較遠,但是也不是說不能實現,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哪一天就實現了。

seator 發表評論於
wwhhjj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22:11:51
kedi888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14:38:16
我不懂這些,但聞的一點說法似乎有問題。聞說拿一個樣品再去測試更不能算複現,這沒道理。因為同一個樣品在不同地方測試結果相同,本身就證明了複現性。即使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做出複現的樣品,也不能輕易就否認這個常溫超導現象的存在。除非兩家都作弊。
~~~~~~~~~~~~~~~~~~~~~~~~~~~~~~~~

前麵的人討論的重點應該是重複性吧,不是隻針對單個樣品。

==================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材料能不能有常溫超導性能,隻要做出來的材料能被第三方驗證超導性能,別人能不能重複製造同樣材料根本不重要,如果這個材料是真的,那代表無數的金錢,諾貝爾獎跟經濟利益完全不可比,作者完全有理由不公布關鍵細節。
wwhhjj 發表評論於
kedi888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14:38:16
我不懂這些,但聞的一點說法似乎有問題。聞說拿一個樣品再去測試更不能算複現,這沒道理。因為同一個樣品在不同地方測試結果相同,本身就證明了複現性。即使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做出複現的樣品,也不能輕易就否認這個常溫超導現象的存在。除非兩家都作弊。
~~~~~~~~~~~~~~~~~~~~~~~~~~~~~~~~

前麵的人討論的重點應該是重複性吧,不是隻針對單個樣品。
Mike121212 發表評論於
我讀書少, 還以為聞海虎是大海裏的一種動物。
heise 發表評論於
評論區,沒說兩句, 雙吵起來了
kedi888 發表評論於
我不懂這些,但聞的一點說法似乎有問題。聞說拿一個樣品再去測試更不能算複現,這沒道理。因為同一個樣品在不同地方測試結果相同,本身就證明了複現性。即使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做出複現的樣品,也不能輕易就否認這個常溫超導現象的存在。除非兩家都作弊。
nanoptics 發表評論於
樓下不知道在美國發文章老板都是最後一名作者,還什麽第一作者太少?
rainman_123 發表評論於
樓下一朵花, Russell 主要研究地質物理材料。最近幾十年靠中國學生發一些文章。基本上沒什麽第一作者。看看他的實驗室配備就知道,很多還是七十八十年代的老測量設備。我很希望他們能成功,這是對人類知識的巨大貢獻。本來就很容易證明的事,他們都不去做,能讓人信服?不他是什麽大牛。而且可以確信,我見過的大牛比你多得多。
牆頭的一朵梨花 發表評論於
rainman_123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11:52:45 Russell 是他的長期合作者與支持者。本來就是一條道上,誌同道合的朋友。兩個人所在的學校都是一般。本來事情很簡單。把樣品送到NIST測一下,很快就有結果。如果能證實,明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他的。這麽久了,都沒有拿去測,似乎有些問題

--------------------------------------
你知道Russell在高壓材料界的地位嗎?無知者無畏。
糞坑國的一貫思維,用學校來評價一個人的學術水平,不識貨就隻能用外在的一些東東來評價一個人的學術水平。美國很普通的大學隱藏的學術大牛不要太多太多。
爭爭日上 發表評論於
啥叫初步複現, 到底是現了還是沒現?科學還有模糊區域麽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唉,我久曆江湖,也見怪不怪了。不過,“牆頭一朵梨花同誌”也太名不符實了,滿嘴糞不離口的梨花確實不太常見。是不是可以考慮把網名改一改了?這麽誤導自己很不好,會成經典笑料的。

—————
百裏侯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11:47:53 典型的洋蛆邏輯

令胡衝不過基於事實發表了一點個人看法

樓下這頭畜生一下就上升到種族攻擊上去
ridicu 發表評論於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期待美國其他權威機構做這個實驗
rainman_123 發表評論於
Russell 是他的長期合作者與支持者。本來就是一條道上,誌同道合的朋友。兩個人所在的學校都是一般。本來事情很簡單。把樣品送到NIST測一下,很快就有結果。如果能證實,明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他的。這麽久了,都沒有拿去測,似乎有些問題
二胡一刀 發表評論於
南大教授估計一開始先入為主過早出來質疑了,現在有點騎虎難下。人家很可能就是把最關鍵的配方製作工藝保密了,你做出來的失之毫厘差之千裏。不管人家現在用的是舊樣品還是新樣品,隻要在常溫低壓狀態下實現超導了就行,南大教授這種質疑有點死鴨子嘴硬的感覺。
牆頭的一朵梨花 發表評論於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11:35:15


要注意那個原文作者被撤稿過。Credit就不夠,不能責怪其他人懷疑他的數據。造假是一種習慣。沽名釣譽,而且他所在的學校也挺差。

---------------------------------------------
典型的糞坑國潑婦邏輯,討論研究結果,你對人家大學評頭論足幹嘛?Rochester University杠杠滴研究性大學,你識貨不?無知者無畏。哈哈哈哈哈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要注意那個原文作者被撤稿過。Credit就不夠,不能責怪其他人懷疑他的數據。造假是一種習慣。沽名釣譽,而且他所在的學校也挺差。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聞教授的公開質疑是正當的。國外同行經常通過這種方式逼迫中國作者公開關鍵數據。這裏麵有可能原文作者確實搞出了超導材料,但可以遺漏論文中關鍵細節。這可能性很低。或他刻意做假,手工填補了一下空白。也有可能他完全不理解超導性能是如何出現的,給誤解了。無論哪一種,原文這人的學術心思都不正。

bsmile 發表評論於
fellow還是比較容易混到的。。
jiajia007 發表評論於
樓下,Fellow有人翻譯成會士,有人翻譯成院士,因為中文裏麵沒有對應的專門的詞匯。至於說你說的學術圈混混都可以得到,那隻能說明貴學術圈太爛。我所知道的學術圈,沒有相當的成就,不可能評為大型專業學術協會的會士或者說院士。
北美小鎮 發表評論於
不用爭,外行人沒法準確判斷。但這個很快就能驗證,科學成果必須可重複,否則不算。但隻要能重複,就是板上釘釘的成果。美國學術作假的確實也不少,尤其以生物學科居多。

至於樓下那位拍馬屁的五毛,聞海虎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跟美國院士沒有半毛錢關係。Fellowship的級別低得很,每年0.5%的會員能申請到,刨去多數隨便混的成員,多申請個幾十年基本都能撈到。
bsmile 發表評論於
bluetag 發表評論於 2023-06-14 10:26:00
我覺得這個人說得沒道理,隻要測試本身沒問題
=============
質疑的是擔心這種轉變可能是因為高壓下各種微小接觸的變化造成電阻的突然變化,如果是原有setup重新測量的話,的確有這個擔心的。但是,磁性方麵的測量和微小接觸造成的電阻變化還是沒有關係的,所以,也不清楚為什麽不能從磁性的結果去判斷到底是否超導了。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截至目前看,這個發現是否真實還沒有結論
聞海虎的質疑是有道理的,但聞有理有據的質疑並不能否定Diaz實驗成功的可能性
因為聞海虎的實驗完全基於Diaz的報道,就像聞自己所說,N摻比多少,具體位置原文均沒有說明
這就存在著一種可能,失之毫厘謬之千裏,而Diaz恰恰將該最重要的參數隱匿不報道
聞海虎如此高調的質疑,也許恰恰是想通過輿論力量讓Diaz拿出最核心參數來反駁
那樣聞海虎團隊就拿到Diaz該項研究最重要的突破性的成果
這種可能性有多大,不懂物理不知道,但理論上來說是存在這種可能性的
當然,另一種可能性就是diaz把一個偶然的現象誇大到一個突破性發現,這種可能性目前也很高
bluetag 發表評論於
我覺得這個人說得沒道理,隻要測試本身沒問題,不管這個樣品是舊的新的,不管這個樣品是誰做的,都是可以的,這件事情的重點是測試對不對能不能重複,不是樣品能不能重複,不要說你不能重複樣品,就算那個組自己都不能重複,隻要有一個樣品在,也是重大成就。
hkzs 發表評論於
我支持聞教授。他的說法邏輯嚴密,證據充分。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嗬嗬,不吝同情聞海虎一把,南大內卷是背水一戰,身後還有一幫子靠他吃飯的,不死磕沒活路。

看在南大麵子上,兲朝室溫超導就此止步,別抄美國作業就是。

這樣,大家都高興。美國和兲朝,科技脫鉤,就從這裏開始,不香麽?
shakuras2000 發表評論於
新玩意兒一般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如果兩年內沒人能複製,發表的成果就有問題了
abvysk2023 發表評論於
美國搞研究的那些人也要吃飯養老婆孩子的,如果拿了經費,出不了論文,合同就不會續簽了。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1. 發在期刊上的科學實驗必須是要複製的。否則,所有被撤稿的文章豈非都應該道歉賠償。
2. 不發在期刊上的文章,你真做出了超導產品,自己去賣專利,那沒有問題。

ChatGPT早就不在期刊上發研究文章了。別人複製不了也沒啥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