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催俄“打不過就扔核彈”的人 還好你們說話屁都不算

催俄“打不過就扔核彈”的人 還好你們說話屁都不算

文章來源: 海邊的西塞羅|林中的維吉爾 於 2023-05-31 10:44: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這真是這無奈世界裏不幸中的萬幸。

各位好,五月最後一天,想休息一下,就在小號上隨便聊兩句吧。

前兩天我寫《俄烏戰爭的現狀與結局,被他一把“劇透”了個幹淨》一文,轉引俄羅斯瓦格納雇傭兵老板普裏戈金的話,說雖然俄烏戰局對俄方已經很不利了,但他反對為扭轉戰局扔核彈。

雖然我隻是轉述了普老板的這個論述。但這篇文章仍然惹得很多俄粉們不太高興,可能是我打碎了他們對“實在不行扔核彈”的美好幻想吧。有人在這篇文章下撰寫長篇留言罵我,論證俄羅斯怎麽可能不扔核彈呢?隻要烏克蘭膽敢發動“反攻”收複失地,他就支持俄方扔個核彈給西方嚐嚐雲雲……

對於這樣的留言,本來我回一句:“這話又不是我說的,不服你找普裏戈金老板和他的囚犯雇傭兵們練練?”就結了。

但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還是值得寫寫的——自從去年俄對烏發動“特殊軍事行動”,卻沒在“一天22小時”內迅速解決戰鬥之後。咱國內總有一幫吃瓜群眾,就反複催著俄“扔核彈,扔核彈”。

他們對俄軍戰事不利那個“心疼”啊,對俄咋還不扔核彈等的“心焦”啊……這幫人總比最激進的俄羅斯人自己還要心急。

去年年中戰局陷入僵持的時候,他們就給俄支招,說“實在不行就上核彈吧”。

結果人家沒扔。

後來俄羅斯搞了一個四州公投入俄,他們又分析說,看見沒有,烏軍下一步膽敢進入這四個州,俄羅斯肯定就扔核彈!

結果人家又沒扔。

最近這兩天,烏克蘭漸漸開始把戰爭打到外線去了,不僅支持俄羅斯自由軍奪占邊境定居點,而且使用無人機空襲了莫斯科。又有些人在喊:烏克蘭作死,居然敢襲擊俄羅斯本土,等著挨核彈吧。

我賭這一次,他們的希望還會落空。

因為真正的國家利益博弈,跟這幫村頭老大爺想的很不一樣——還當你們年輕時搞武鬥那一套呢?二話不說就像往人家頭上掄皮帶扣子?

大爺,時代變了。

是的,俄羅斯如果真的打算打核戰爭,一定會有一個鮮明、全世界都能看懂的標誌性跡象,而到目前為止,這個跡象還沒有出現。所以我們可以說,雖然戰火已經燒到了俄羅斯本土,但離某些人心心念念的“核大戰”,可還遠著呢。

為什麽這麽講?俄羅斯扔核彈必備的“施法前搖”是什麽?

先講個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曾經對美國頻發的槍擊案做過一個統計,七成以上的蓄謀槍擊案(甚至包括開槍自殺),凶手在真開槍行凶之前,一定會先找個地方偷偷放一兩槍,確保自己到時候不掉鏈子。剩下的三成,也大部分是用槍老手。所以槍擊案的發生是有預兆的。

這個道理在心理學上其實很好解釋:開槍殺人這個事兒人命關天,一個人哪怕是心理已經極度扭曲不正常了,他在真開槍之前,也會本能的找個地方先放兩槍,試試自己打不打的準,槍還能不能用再說。極少有人會傻不愣登的一次都沒試過,就直接持槍去真幹。因為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如此重大的決定,沒試過就是不放心。

換句話說,越是“大殺器”,動之前人就越需要先進行心理建設。

個人如此,國家也是一樣。普裏戈金這個人雖然不是俄羅斯正規軍,但他對“核戰爭”的比喻中,有一點是非常敏銳和貼切的——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講,打常規戰爭隻是與人口角,但打核戰爭就是真的拿斧頭殺人。而做到後者是要有“心理建設”的,一個核大國,想要在 停止核試驗三十多年後,重新把這“手藝”撿起來。它需要先做太多的事情,核彈對現代軍事、民用設施的打擊效果要重新評估吧?發射係統、引爆係統需要檢測吧?一旦核大戰打起來,即便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但第一波核打擊能不能扔出效果?這需要軍隊和社會的充分動員吧?甚至發射人員的執行力、忠誠度和心理素質都需要重新檢驗——別忘了,即便在冷戰時期的蘇聯,也曾出現過瓦西裏·阿爾希波夫這種反對草率發射核彈命令的冷靜者。

所以即便現在俄羅斯高層真下達了“扔核彈”的命令,這個決定能否在係統中貫徹下去,會不會再次出現瓦西裏,都是個未知數——因為具體命令執行者也是人,難不保有人會想:憑什麽啊,說搞一次“特殊軍事行動”,搞著搞著咋就成了核大戰呢?

所以俄羅斯如果真的想扔核彈,它必須先做的事情是什麽呢?就是像槍擊之前先在後院放一槍一樣,先搞一次正經核試驗再說。

是的,核試驗,就是核大戰的預熱。而且這個“預熱”的必須性,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比如迄今為止,人類離核戰爭最近的一年是古巴導彈危機的1962年,而1962年剛好也是全球核試驗最瘋狂的時代。僅在這一年,美蘇兩國就搞了178次核試驗,其中美國96次,蘇聯79次。

從全球範圍內看,這一年的核爆炸和中國人過年點的鞭炮一樣劈裏啪啦響個不停。美蘇兩國的核武配套設施是在全速運轉的,雙方在核試驗的同時,時刻準備著將核彈從試驗場上丟,改到對方城市頭上丟,這個心理門檻是非常容易跨過的。所以那一年人類離世界末日真的很近。

但與之相比,今年全球核試驗的次數是多少呢?答案是一次也沒有。俄烏戰爭一打,甚至連朝鮮都不搞核爆試驗了。

原因恰恰是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核大戰毀滅全球的風險,把美蘇兩國都給嚇怕了,轉過年來的1963年,美蘇就簽了一個《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開始階段性禁止大氣層內的核試驗。

所以1962年也是美蘇核試驗的最高峰,這一年以後,全球每年核試驗的次數就開始震蕩下降了。

到了1974年,美蘇雙方又補充簽訂了《美蘇限製地下核武器試驗條約》,把地下核試驗也給禁了。

到了冷戰結束後1996年,《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又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美俄中英法在內的128個國家都是該條約的締約國。

核試驗的全麵禁止,本質上就是把核大戰的保險蓋封上了,一個立國以後連核試驗都沒搞過一次的國家(比如解體後的俄羅斯),你讓他一上手就先往別人頭上扔核彈,這個難度是相當相當高的。很多人喜歡俄羅斯,但卻對真實俄羅斯的民族性格並不了解。這個國家雖然喜歡秀肌肉,但它的這種秀,往往恫嚇大於實幹。你讓他真的虎超超的直接上手就幹,人家俄羅斯人才沒你那麽傻呢。

進一步說,如果重啟核武器的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對方讓步的話,核試驗相比真正丟核彈,就更經濟、節約的方法。這個感覺類似劫匪拿著衝鋒槍去搶銀行,肯定是先朝天開一槍立威,隻有傻x才會上來不聲不響,先朝著人開槍——本來就是嚇唬一下,真見了血,就不好收場了。

所以按這個道理推論,如果俄羅斯現在已經動了“扔核彈”的心思,那它一定會首先宣布退出《全麵禁止核實驗條約》。然後會在境內劃出一塊核試驗場地,再然後一枚核彈丟過去。等到這個核試驗做過之後,西方和烏克蘭才會確認俄羅斯有技術能力、有軍事體係執行能力、也有社會心理準備重啟這種大殺器,到時候核威懾這個籌碼才會真正擺上俄烏戰爭的談判桌。為俄羅斯贏得談判優勢。

那麽為什麽俄羅斯在戰局不利的形式,依然不願意走這一步呢?原因在於,把世界重新拉回到核試驗時代,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是弊遠大於利的。

維持核武器費錢,搞核試驗更加費錢,而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國力一直是在下降的,如果大家都繼續搞核試驗,很快俄羅斯就會喪失它自冷戰繼承下來的世界第二核強國地位,讓位給其他國家。那個時候俄羅斯就會喪失與美國“核對話”這個平台,而做美國的對手,直接與美國進行博弈,這是俄羅斯所有外交的核心。

冷戰之後,葉利欽之所以非常痛快的跟美國簽了《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就是看到了這一點。簽這個約相當於圍棋中的“打卦”,把關於核武器的大國博弈棋局封印在一個對俄相對有利的局勢上。

而一旦這個封印被打破,將會發生什麽?各國重啟核試驗,大家都“敞開來練”,俄繼承蘇聯遺產的那點核家底,就會很快被超越並甩開。

到時候俄羅斯鐵定會讓出全球核力量老二的這把交椅,以後說話不僅不如美國好使,甚至不如很多周邊大國好使,那就連聯盟內老大的地位都會失去。

請問它何苦來哉呢?

所以你看俄羅斯官方對於核戰問題的表態,是非常謹慎的。所有官方幕僚都一再重複他們無意退出包括《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核不擴散條約》在內的所有後冷戰時代核問題的框架性協定。目前俄退約的隻是這個框架內的一些細節性條約——裝修不拆承重牆那種感覺。

而目前在俄羅斯國內真暗示扔核彈的,隻有梅德韋傑夫等邊緣鷹派,這些鷹派也許得到了俄決策層的暗示和授意,但俄隻敢通過這些非正式渠道來做點非正式威懾。

因為俄官方很清楚,俄烏戰局再糜爛,他們也不能掀核平衡這個桌子,真掀了桌子,等“添酒回燈重開宴”時,俄羅斯就連主位都坐不上了。

5月28日的時候,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做了一個表態,說“希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可以加入俄白聯盟。”隻要加入俄白聯盟,他覺得就可以俄羅斯就可以支援對方核武器。雖然盧卡申科在采訪中緊接著找補,說這個想法隻是他本人的構思,不代表他俄羅斯盟友的意見。但這個表態通過俄官媒發布,你可以看老盧氏在代俄傳達他們打核威懾這張牌所能用的“高限”——你把我逼急了,我可把核武給我盟友們了哈,他們怎麽用,可不關我事兒!

但這張牌,能不能打出威懾力,也是存疑的。

因為發言後僅僅一天,盧卡申科在受訪拿來舉例子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就回(da)應(臉)了。

托卡耶夫很客氣的說:我們與俄白兩國都是很好的朋友,但我覺得盧卡申科總統的上述發言隻是一個“有趣的玩笑”,哈薩克斯坦沒必要也沒有意願加入俄白聯盟。此外,哈薩克斯坦也不需要核武器,因為我們已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禁止核試驗條約》。

綜上所述,雖然俄烏戰爭的前景對俄已經越來越不妙,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俄羅斯會為這場戰爭真的扔核彈。

我們甚至都還沒看到俄羅斯為此重啟核試驗的動向。

俄羅斯目前試圖做的,依然隻是在“核擴散”上做文章:比如給白俄羅斯非戰略性核武器,並通過老盧試探其他國家對此的興趣。並試圖以核擴散引發地緣政局變動為籌碼,威懾西方,換取俄烏戰爭的體麵結束。

當然,這也非常難——說實在的,在目前世界上,像老盧那樣對俄這麽忠誠的朋友,真的太少了。

至於那些無比“心疼”俄軍目前處境,等著、盼著、哭著、喊著非要俄軍“整個狠活兒”、扔個核彈的人……還是趕緊洗洗睡吧,明早上還得起來板磚呢。

核大戰一點都不好玩,它將毀滅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而那些頭腦愚鈍、心靈野蠻,動不動就給別人支招“打不過扔核彈”的人,他們雖然很多,但還好,這個世界不是按照他們想象的那種野蠻邏輯運轉的,而有這種想法的人,都無一例外的人微言輕,說的話連屁都不算。

我總覺得,這真是這個殘酷而荒誕世界裏,不幸中的萬幸。

查看評論(24)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曼穀大樓"工程師簽名"竟是假的,30人宣稱身分遭冒用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鐵棒毆打、強行剃發 兩華裔少女遭15人暴力圍毆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催俄“打不過就扔核彈”的人 還好你們說話屁都不算

海邊的西塞羅|林中的維吉爾 2023-05-31 10:44:11

這真是這無奈世界裏不幸中的萬幸。

各位好,五月最後一天,想休息一下,就在小號上隨便聊兩句吧。

前兩天我寫《俄烏戰爭的現狀與結局,被他一把“劇透”了個幹淨》一文,轉引俄羅斯瓦格納雇傭兵老板普裏戈金的話,說雖然俄烏戰局對俄方已經很不利了,但他反對為扭轉戰局扔核彈。

雖然我隻是轉述了普老板的這個論述。但這篇文章仍然惹得很多俄粉們不太高興,可能是我打碎了他們對“實在不行扔核彈”的美好幻想吧。有人在這篇文章下撰寫長篇留言罵我,論證俄羅斯怎麽可能不扔核彈呢?隻要烏克蘭膽敢發動“反攻”收複失地,他就支持俄方扔個核彈給西方嚐嚐雲雲……

對於這樣的留言,本來我回一句:“這話又不是我說的,不服你找普裏戈金老板和他的囚犯雇傭兵們練練?”就結了。

但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還是值得寫寫的——自從去年俄對烏發動“特殊軍事行動”,卻沒在“一天22小時”內迅速解決戰鬥之後。咱國內總有一幫吃瓜群眾,就反複催著俄“扔核彈,扔核彈”。

他們對俄軍戰事不利那個“心疼”啊,對俄咋還不扔核彈等的“心焦”啊……這幫人總比最激進的俄羅斯人自己還要心急。

去年年中戰局陷入僵持的時候,他們就給俄支招,說“實在不行就上核彈吧”。

結果人家沒扔。

後來俄羅斯搞了一個四州公投入俄,他們又分析說,看見沒有,烏軍下一步膽敢進入這四個州,俄羅斯肯定就扔核彈!

結果人家又沒扔。

最近這兩天,烏克蘭漸漸開始把戰爭打到外線去了,不僅支持俄羅斯自由軍奪占邊境定居點,而且使用無人機空襲了莫斯科。又有些人在喊:烏克蘭作死,居然敢襲擊俄羅斯本土,等著挨核彈吧。

我賭這一次,他們的希望還會落空。

因為真正的國家利益博弈,跟這幫村頭老大爺想的很不一樣——還當你們年輕時搞武鬥那一套呢?二話不說就像往人家頭上掄皮帶扣子?

大爺,時代變了。

是的,俄羅斯如果真的打算打核戰爭,一定會有一個鮮明、全世界都能看懂的標誌性跡象,而到目前為止,這個跡象還沒有出現。所以我們可以說,雖然戰火已經燒到了俄羅斯本土,但離某些人心心念念的“核大戰”,可還遠著呢。

為什麽這麽講?俄羅斯扔核彈必備的“施法前搖”是什麽?

先講個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曾經對美國頻發的槍擊案做過一個統計,七成以上的蓄謀槍擊案(甚至包括開槍自殺),凶手在真開槍行凶之前,一定會先找個地方偷偷放一兩槍,確保自己到時候不掉鏈子。剩下的三成,也大部分是用槍老手。所以槍擊案的發生是有預兆的。

這個道理在心理學上其實很好解釋:開槍殺人這個事兒人命關天,一個人哪怕是心理已經極度扭曲不正常了,他在真開槍之前,也會本能的找個地方先放兩槍,試試自己打不打的準,槍還能不能用再說。極少有人會傻不愣登的一次都沒試過,就直接持槍去真幹。因為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如此重大的決定,沒試過就是不放心。

換句話說,越是“大殺器”,動之前人就越需要先進行心理建設。

個人如此,國家也是一樣。普裏戈金這個人雖然不是俄羅斯正規軍,但他對“核戰爭”的比喻中,有一點是非常敏銳和貼切的——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講,打常規戰爭隻是與人口角,但打核戰爭就是真的拿斧頭殺人。而做到後者是要有“心理建設”的,一個核大國,想要在 停止核試驗三十多年後,重新把這“手藝”撿起來。它需要先做太多的事情,核彈對現代軍事、民用設施的打擊效果要重新評估吧?發射係統、引爆係統需要檢測吧?一旦核大戰打起來,即便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但第一波核打擊能不能扔出效果?這需要軍隊和社會的充分動員吧?甚至發射人員的執行力、忠誠度和心理素質都需要重新檢驗——別忘了,即便在冷戰時期的蘇聯,也曾出現過瓦西裏·阿爾希波夫這種反對草率發射核彈命令的冷靜者。

所以即便現在俄羅斯高層真下達了“扔核彈”的命令,這個決定能否在係統中貫徹下去,會不會再次出現瓦西裏,都是個未知數——因為具體命令執行者也是人,難不保有人會想:憑什麽啊,說搞一次“特殊軍事行動”,搞著搞著咋就成了核大戰呢?

所以俄羅斯如果真的想扔核彈,它必須先做的事情是什麽呢?就是像槍擊之前先在後院放一槍一樣,先搞一次正經核試驗再說。

是的,核試驗,就是核大戰的預熱。而且這個“預熱”的必須性,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比如迄今為止,人類離核戰爭最近的一年是古巴導彈危機的1962年,而1962年剛好也是全球核試驗最瘋狂的時代。僅在這一年,美蘇兩國就搞了178次核試驗,其中美國96次,蘇聯79次。

從全球範圍內看,這一年的核爆炸和中國人過年點的鞭炮一樣劈裏啪啦響個不停。美蘇兩國的核武配套設施是在全速運轉的,雙方在核試驗的同時,時刻準備著將核彈從試驗場上丟,改到對方城市頭上丟,這個心理門檻是非常容易跨過的。所以那一年人類離世界末日真的很近。

但與之相比,今年全球核試驗的次數是多少呢?答案是一次也沒有。俄烏戰爭一打,甚至連朝鮮都不搞核爆試驗了。

原因恰恰是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核大戰毀滅全球的風險,把美蘇兩國都給嚇怕了,轉過年來的1963年,美蘇就簽了一個《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開始階段性禁止大氣層內的核試驗。

所以1962年也是美蘇核試驗的最高峰,這一年以後,全球每年核試驗的次數就開始震蕩下降了。

到了1974年,美蘇雙方又補充簽訂了《美蘇限製地下核武器試驗條約》,把地下核試驗也給禁了。

到了冷戰結束後1996年,《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又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美俄中英法在內的128個國家都是該條約的締約國。

核試驗的全麵禁止,本質上就是把核大戰的保險蓋封上了,一個立國以後連核試驗都沒搞過一次的國家(比如解體後的俄羅斯),你讓他一上手就先往別人頭上扔核彈,這個難度是相當相當高的。很多人喜歡俄羅斯,但卻對真實俄羅斯的民族性格並不了解。這個國家雖然喜歡秀肌肉,但它的這種秀,往往恫嚇大於實幹。你讓他真的虎超超的直接上手就幹,人家俄羅斯人才沒你那麽傻呢。

進一步說,如果重啟核武器的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對方讓步的話,核試驗相比真正丟核彈,就更經濟、節約的方法。這個感覺類似劫匪拿著衝鋒槍去搶銀行,肯定是先朝天開一槍立威,隻有傻x才會上來不聲不響,先朝著人開槍——本來就是嚇唬一下,真見了血,就不好收場了。

所以按這個道理推論,如果俄羅斯現在已經動了“扔核彈”的心思,那它一定會首先宣布退出《全麵禁止核實驗條約》。然後會在境內劃出一塊核試驗場地,再然後一枚核彈丟過去。等到這個核試驗做過之後,西方和烏克蘭才會確認俄羅斯有技術能力、有軍事體係執行能力、也有社會心理準備重啟這種大殺器,到時候核威懾這個籌碼才會真正擺上俄烏戰爭的談判桌。為俄羅斯贏得談判優勢。

那麽為什麽俄羅斯在戰局不利的形式,依然不願意走這一步呢?原因在於,把世界重新拉回到核試驗時代,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是弊遠大於利的。

維持核武器費錢,搞核試驗更加費錢,而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國力一直是在下降的,如果大家都繼續搞核試驗,很快俄羅斯就會喪失它自冷戰繼承下來的世界第二核強國地位,讓位給其他國家。那個時候俄羅斯就會喪失與美國“核對話”這個平台,而做美國的對手,直接與美國進行博弈,這是俄羅斯所有外交的核心。

冷戰之後,葉利欽之所以非常痛快的跟美國簽了《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就是看到了這一點。簽這個約相當於圍棋中的“打卦”,把關於核武器的大國博弈棋局封印在一個對俄相對有利的局勢上。

而一旦這個封印被打破,將會發生什麽?各國重啟核試驗,大家都“敞開來練”,俄繼承蘇聯遺產的那點核家底,就會很快被超越並甩開。

到時候俄羅斯鐵定會讓出全球核力量老二的這把交椅,以後說話不僅不如美國好使,甚至不如很多周邊大國好使,那就連聯盟內老大的地位都會失去。

請問它何苦來哉呢?

所以你看俄羅斯官方對於核戰問題的表態,是非常謹慎的。所有官方幕僚都一再重複他們無意退出包括《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核不擴散條約》在內的所有後冷戰時代核問題的框架性協定。目前俄退約的隻是這個框架內的一些細節性條約——裝修不拆承重牆那種感覺。

而目前在俄羅斯國內真暗示扔核彈的,隻有梅德韋傑夫等邊緣鷹派,這些鷹派也許得到了俄決策層的暗示和授意,但俄隻敢通過這些非正式渠道來做點非正式威懾。

因為俄官方很清楚,俄烏戰局再糜爛,他們也不能掀核平衡這個桌子,真掀了桌子,等“添酒回燈重開宴”時,俄羅斯就連主位都坐不上了。

5月28日的時候,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做了一個表態,說“希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可以加入俄白聯盟。”隻要加入俄白聯盟,他覺得就可以俄羅斯就可以支援對方核武器。雖然盧卡申科在采訪中緊接著找補,說這個想法隻是他本人的構思,不代表他俄羅斯盟友的意見。但這個表態通過俄官媒發布,你可以看老盧氏在代俄傳達他們打核威懾這張牌所能用的“高限”——你把我逼急了,我可把核武給我盟友們了哈,他們怎麽用,可不關我事兒!

但這張牌,能不能打出威懾力,也是存疑的。

因為發言後僅僅一天,盧卡申科在受訪拿來舉例子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就回(da)應(臉)了。

托卡耶夫很客氣的說:我們與俄白兩國都是很好的朋友,但我覺得盧卡申科總統的上述發言隻是一個“有趣的玩笑”,哈薩克斯坦沒必要也沒有意願加入俄白聯盟。此外,哈薩克斯坦也不需要核武器,因為我們已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禁止核試驗條約》。

綜上所述,雖然俄烏戰爭的前景對俄已經越來越不妙,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俄羅斯會為這場戰爭真的扔核彈。

我們甚至都還沒看到俄羅斯為此重啟核試驗的動向。

俄羅斯目前試圖做的,依然隻是在“核擴散”上做文章:比如給白俄羅斯非戰略性核武器,並通過老盧試探其他國家對此的興趣。並試圖以核擴散引發地緣政局變動為籌碼,威懾西方,換取俄烏戰爭的體麵結束。

當然,這也非常難——說實在的,在目前世界上,像老盧那樣對俄這麽忠誠的朋友,真的太少了。

至於那些無比“心疼”俄軍目前處境,等著、盼著、哭著、喊著非要俄軍“整個狠活兒”、扔個核彈的人……還是趕緊洗洗睡吧,明早上還得起來板磚呢。

核大戰一點都不好玩,它將毀滅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而那些頭腦愚鈍、心靈野蠻,動不動就給別人支招“打不過扔核彈”的人,他們雖然很多,但還好,這個世界不是按照他們想象的那種野蠻邏輯運轉的,而有這種想法的人,都無一例外的人微言輕,說的話連屁都不算。

我總覺得,這真是這個殘酷而荒誕世界裏,不幸中的萬幸。